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安徽建筑大学 > 招生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 简称:安建大
  • 地区: 安徽
  • 类型:理工类、公办
  • 学制:3~3年
  • 学费:¥2.40~3.30万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292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安徽建筑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其历史可追溯至1993年成立的计算机工程系和2001年成立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学院设有三个系和一个电子信息实验中心。三个系分别为: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智能控制工程系;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由30个专业实验室、5个创新实验室、1个电子实训基地组成。学院设有七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物联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在校本科生约230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正高级11人,副高级36人,具有博士学位30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学院设有3个学术型硕士授权点(二级学科):节能工程与楼宇智能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校级重点学科);设有1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技术。学院现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智能建筑与建筑节能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建筑信息获取与测控技术实验室。学院依托学校的大土建学科优势,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申请并获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楼宇控制与节能优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开发了全国第一套楼宇控制实验教学平台,编写了全国第一本智能建筑领域的实验教材,编著了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主持了多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国家级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与科研成果,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智能建筑领域的硕士点:节能工程与楼宇智能化二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紧紧围绕学校的“十二五”五大发展领域和“十三五”五大新兴交叉领域,鼓励教师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等纵向项目40余项,获国家专利60余项,软件著作权80余项,制定国家技术标准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发表重要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EI、SCI收录80余篇。近五年来,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项,国家级MOOC教材1部,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项,省特色专业2项,省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4项,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项,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项,重大专业改革2项。学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100余项。学院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和产学研活动,与微软(中国)、科大讯飞、安徽安泰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建立一批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学院秉承学校“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校训,遵循学校“质量立校、创新领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积极发挥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开拓进取,努力提升学科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安徽建筑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是安徽建筑大学以环境、能源类及相关专业为主的教学院系。1984年,在学校城市建设系设置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992年,设置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1996年,进行系部调整,成立环境工程与电子系;1999年,设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00年设置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成立环境工程系;2002年,设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6年8月,在环境工程系基础上成立环境工程学院,获得市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设置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9年3月4日,环境工程学院更名为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2014年,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设置生态环境工程专业;2017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在岗教师106人,具有正高18人(其中教授15人),副高26人(其中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7人;具有博士学位62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后备人选1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2人;安徽省建筑勘察设计大师2名;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学院特聘、兼职教授5名,其中院士1名。学院围绕以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学院党委现设有11个基层党支部。近年来,学院党委分别被安徽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被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示范点推荐上报省教育厅。学院现有4个教学系: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建筑环境与热能工程系和资源科学系;设有6个本科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市政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2008年市政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环境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渐趋合理,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专业办学条件满足教学要求,设有1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下设13个实验室,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约4500余万元;1个国家虚拟仿真教学项目,1个省虚拟仿真教学中心。校内实验室除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外,还能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场所;建立了近50个校外实习基地。2007年、2012年、2017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连续3次通过建设部专业教育评估、认证。2009年、2014年、2019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连续3次通过建设部专业教育评估。2019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4个省级科研平台:环境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绿色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安徽省智慧城市工程技术中心;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实验室;1个研究所:地理信息与遥感研究所。学院是“中国城镇供排水协会乡镇水务分会”、“安徽省海绵城市建设协会”和“安徽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依托单位。学院在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环境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形成了若干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我院教师先后参加了国家“七五”至“十三五”攻关项目多项,近5年来,承担省部级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水专项、国家支撑计划、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达18项。学院积极开展对外联系与合作,特别是密切结合城市建设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绿色建筑发展、海绵城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低碳生态城区建设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先后承担了200余项横向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得科研成果、科研奖励和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学生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特色鲜明。学院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课堂、进宿舍、进网络,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环保协会、莘源文艺社等学生社团结合我院的学科专业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近17届校运动会中,学院学生代表队15次获得成绩总冠军。学生代表队多次在“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全国GIS软件开发大赛等获得一、二等奖,特别在第7届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中,我院学生喜获一等奖并作为中国学生代表赴美国佛罗里达参加2016年在美举办的供热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年会。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30万

    ]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始创于1991年,几经院系调整,于2004年成立机械与电气工程系,2008年正式更名为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安徽省特色(品牌)专业,安徽省综合试点改革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综合试点改革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安徽建筑大学特色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安徽省结构优化专业、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为安徽建筑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7人,其中,正高11人,副高28人;具有博士学位45人,硕士学位35人。拥有安徽省教学名师3人,省教坛新秀1人,安徽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近年来,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先后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院具有优良的教学实验及学科平台。内设四系一室三中心,分别为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控制工程系、工业设计系,工程图学教研室、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实验中心、电力与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其中,机械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电力与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电力与电工电子示范中心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安徽省工程机械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和建筑机械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校级重点实验室,学院拥有近4000万元各类教学科研设备,建筑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近年来,学院承担包括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企业委托等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在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建筑智慧能源微电网、复合材料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有100余篇被SCI、EI、CSCD检索;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新加坡CITI管理学院、韩国韩瑞大学及国内多所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就科研合作、师生交流、学生攻读学位等事项达成协议,每年互派教师、访问学者和派遣留学生。学院还与合肥叉车、日立建机、国家电网、许继电气、江淮汽车、安徽中鼎、志邦橱柜、格美电器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合作,积极构建教学科研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学院以“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过程装备实践创新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挑战杯、工程训练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多项学科竞赛,近年来,先后获得有“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的“红点奖”2项,其它国际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赛事获奖近百项,其中特等奖和一等奖20余项。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30万

    ]
  • 我校的前身是肇建于1958年的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初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60年,学校更名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并增设建筑学专业,是国内较早开始建筑学教育的院校之一;1983年,建筑系正式成立,2006年升格为建筑学院,2009年更名为建筑与规划学院;2013年,学校更名大学,学院更名为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皖江建筑人才的摇篮”学院现设有建筑系、规划系、景观系以及建筑基础部、实验教学中心,开设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3个本科专业,拥有建筑学、建筑学(专业型)、城乡规划学、城市规划(专业型)、风景园林(专业型)等硕士学位授权点。城乡规划学为安徽省高峰学科,建筑学为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风景园林学为安徽建筑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建筑学专业和城乡规划专业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首次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是国内较早双双通过两大专业本硕评估的院校之一。2019年,风景园林专业在省内率先通过安徽省专业教育评估,实现了建筑类三大专业评估全覆盖。城乡规划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筑学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风景园林专业是省级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学院素有“皖江建筑人才的摇篮”之美誉,毕业的校友中有多人入选各省设计大师,众多校友成为大型设计单位的负责人或骨干力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形成了“多元交叉,特色融通”的建筑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竞赛以及创新创业大赛中崭露头角,获奖等次与数量逐年提高。近五年,学院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徽派建筑研究的高地”1986年,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设立古建筑研究所,开国内徽派建筑研究之先河,后更名为徽派建筑研究所,2018年获批徽派建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是安徽省建筑学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平台。依托实验室,学院先后承担了“徽州古建筑聚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特征、形成机制及对乡村规划的启示”等一批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标杆的重要研究课题,产出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多项。学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结合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黄山市“百村千幢”工程的实施,开展了徽州聚落核心街区风貌整治、古建筑原址保护与再利用等工程示范,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开设有徽州建筑文化系列课程,出版相关专著和教材多部,坚持将徽州建筑文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才培养全周期,承担的“立足行业发展,传承地域文化,培养特色人才——徽州建筑文化传承创新特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安徽城乡建设的智库”学院现有全职教师近百人,高级职称者近4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8人,有安徽省青年皖江学者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为安徽省城乡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先后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建立战略合作框架,成立了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以及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平台。近五年,学院依托科研平台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近200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勘察设计奖12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学院承担的岳西县水畈村、金寨县大湾村美丽乡村规划取得重大社会反响,入选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建筑文化交流的窗口”学院对外交流日趋活跃,通过联合教学、校企合作、海外交换、国际会议、夏令营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成长体验,促进了校内外的文化合作交流。举办多届的“大学生建造节”已成为学院办学亮点,吸引了省内外院校的广泛参与。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的联合毕业设计已成为育人常态。学院先后派遣多名教师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日本千葉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开展合作研究或攻读学位。每年选拔多名优秀学生赴台湾东海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借助“台湾青年学生徽文化夏令营”“台湾师生徽州建筑文化研修营”等活动,以徽州建筑文化为载体,打开了全新的两岸师生交流之门。经过数十载的艰辛创业与不辍办学,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已成为行业优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的建筑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安徽建筑大学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特别是建设行业发展对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经济与管理类学科专业发展,在城市建设系(原2系)建筑经济教研室的基础上,从建筑经济系(1993)、社会科学与经济系(1996)、管理工程系(2000)、管理学院(2009)到经济与管理学院(2017),历经34年的锤炼而发展起来的。学院本科教育发端于1995年设置的技术经济本科专业,1999年开始设管理学学科门类专业,2010年开设经济学学科门类专业。目前设有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工程、资产评估、工商管理、市场营销10个本科专业,覆盖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与金融学类。学院研究生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类别(MEM)(2014)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建设工程管理和建筑经济与管理两个方向工程硕士(2010)。本科在读生3200余人,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近130人。学院有工程管理BIM综合实验室、企业管理ERP综合实验室、财会综合实验室和经济金融分析综合实验室四个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320余万元。学院现有专业教师102人,其中,教授、其它正高9人,副教授、其它副高40人,中级职称47人;博士20人,硕士57人;硕士生导师15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2012年被评为安徽省级重点学科。安徽省建筑经济与房地产管理研究中心2011年被批准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近130项,纵横向课题经费近600余万元。获省政府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管理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科学学报》、《科研管理》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以及被SSCI、SCI、EI检索的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主编或参编省规划教材近20部。工程管理专业是安徽省高校唯一申请并通过国家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的专业,于2008年和2013年通过首次评估和复评估;2010年该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专业竞赛,取得了一系列国家级、省级等重要奖项。2013-2017年已连续五年荣获“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一等奖;自首届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ERP管理大赛开展以来已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在“国元证券杯”安徽省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同时在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和BIM施工管理沙盘及软件应用大赛中也屡次取得佳绩。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良好的社会口碑,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2%以上。学院今后将大力发展工程管理专业群、财务会计专业群、经济金融专业群,着力打造工程管理传统、特色、优势专业,大力发展工程造价、经济学、金融工程、资产评估等新专业。加强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一级学科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设以及建筑经济与房地产管理领域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培养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经济金融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30万

    ]
  • 安徽建筑大学数理学院前身为基础部,2001年7月成立数理系,2013年12月数理系更名为数理学院。学院下设数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统计系、实验中心和声学研究所,其中实验中心为省级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包括建筑声学、大学物理和应用统计等5个实验室。学院拥有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校级重点学科,现有应用物理学、统计学和声学等3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721人,其中声学专业获批安徽省振兴计划“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改造”项目,应用物理学是安徽省专业改革综合试点专业。目前,学院现有三个学科硕士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系统工程专业硕士点、物理电子学专业硕士点。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6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省优秀教师2名、安徽省教学名师2名、安徽省教坛新秀8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名和省级教学团队1个。学院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技能,先后在全国高校数学课程微课竞赛、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安徽省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和学校历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学院教师在承担大量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先后承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荣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合计7项、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拥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数学建模》和《热学》等省级精品课程5门。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物理实验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科技活动,获得包括国际、国家一等奖在内的各级各类奖励200余项。学院教师充分发挥数理基础学科优势,主动对接学校优势学科,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强”的理念,谋求新的科学研究结合点。近五年主持各类科研课题近1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课题经费合计900余万元。先后获各类科研奖励10余项,其中全国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56篇,其中不乏《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以及JCR一区期刊论文。学院一贯重视对外交流和合作,定期邀请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等来院访问讲学,并聘请多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同时,先后选派20余人次赴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访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土木工程学院前身为建筑工程系,2002年更名为土木工程系,2006年升格为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是学校1958年创办时期的第一个本科专业,前身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自1958年招收第一届五年制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以来,土木工程学院已为国家、地方培养和输送土建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22000余人。土木工程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安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测绘工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等8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约3000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拥有土木工程及安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专业于2003年被评为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2007年、2012年先后两次通过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7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6年)。土木工程学科2009年被列为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2017年被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列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国内一流学科(B类),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分别于2008年、2012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学院现有教师16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22人、副高级职称55人、硕士生导师35名。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名,安徽省教学名师4名,国家专业拔尖人才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培养对象2人,安徽省建筑勘察设计大师1名,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土木工程学院现有建筑健康监测及灾害预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建筑工程系、岩土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安全测绘工程系、工程力学教研室以及土木工程综合实验中心。土木工程综合实验中心建筑面积约5000㎡,固定资产约8000万元。土木工程学院先后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美国伊利诺依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与此同时,土木工程学院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活动,承担了大量的工程勘察、测绘、设计、检测、加固和施工技术研发等工作,解决了许多实际工程难题,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近年来,土木工程学院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纵横项目200多项,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获各类科研奖励50项、专利3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出版专著5部、省级规划教材30部。学院坚持“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校训,和“质量立校、创新领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实现高水平有特色建筑大学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2008年11月,位于安徽建筑大学北校区(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856号)。现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动画3个系和美术、雕塑2个教研室及1个展示部。学院是教育部、财政部立项的建设的“建筑类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立了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环境设计专业3+1中外合作培养教育项目,建有省级徽州雕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2017年取得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同时承担土木建筑工程领域艺术设计方向工程硕士的培养任务。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4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76人,在职工程硕士20余人。学院紧紧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艺术与工程融合、设计与技术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现代设计与艺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学院拥有装饰材料与工艺实验室、艺术设计机房、图形工作室、动画工作室、动画实训中心、雕塑工作室、陶艺工作室和美术专用教室等教学科研用房8000平方米,其中,艺术馆展览厅500平方米。目前,设备总值600万元。学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三个体系的建设,重视发挥“建筑类高校动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徽州雕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的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对外合作交流“三个平台”的作用,把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注重与社会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学院与安徽本土原创动漫企业---安徽樱艺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动画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与常青镇开展共建活动,为常青创业园推荐创业学生,建立“创客”基地,在西递、宏村建立美术写生实习基地,在安徽省雕塑院等省内外企业建立了20多个教学、实习、就业、创业基地。学院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近5年,先后选派7名中青年教师赴俄罗斯高校、韩国和美国高校攻读学位和访学进修,与韩瑞大学每年开展一次大学生建筑、艺术设计作品相互交流活动。与美国中密歇根大学合作举办的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本科教育项目自2014年开始招生,两校间经常开展交流、互访、合作。近5年来,学院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优秀奖1项;安徽省社科文艺奖3项;主持国家级教研项目1项;参与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项目2项;出版专著和全国、全省高校规划教材27部,主持省级教、科研项目15项;在三类以上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及作品80篇(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及国内大型展览40多件;承担了横向科研课题20多项。学生在参加学术专业大赛中获得了金奖(一等奖)50多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并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30万

    ]
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简称:安建大 地区: 安徽 学制:3~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2.40~3.30万 班型:周末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292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安徽建筑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