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安徽医科大学 > 招生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 简称:安医大
  • 地区: 安徽
  • 类型:医药类、公办
  • 学制:3~3年
  • 学费:¥3.00~3.00万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巢湖临床医学院于2014年8月随着学校临床医学院体制改革而正式设立,巢湖临床医学院是由巢湖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在校本部)与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在巢湖)组成,是安徽医科大学最有传承、最具青春朝气的学院之一,下辖精神医学系、全科医学系、医学心理学系,开设临床医学(农村免费定向)专业、精神医学专业。巢湖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在安医大校本部,主要承担着学院临床医学(农村免费定向)专业、精神医学专业两个专业类型五年制本科生的日常管理和党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CSC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党总支目前有在编人员5人,专职辅导员2人、兼职辅导员2人、兼职班主任11人;现有在校生478人,其中临床医学(农村免费定向)257人、精神医学专业209人、CSC留学生4届12人。已有5届322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顺利毕业,顺利进入临床规范化培训阶段(首届毕业生已走向工作岗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大学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安徽省百万大学生百所高校创意创新大赛以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和创业大赛等省级以上奖励近20项。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教育发端于1926年学校前身上海东南医科大学的创办,经过一批批老东南人的建设和传承,公共卫生教育深入发展,科学的公共卫生教学机构初现雏形。1950年东南医学院由蒋本沂教授负责组建公共卫生学科。1957年调整为卫生学教研室、流行病学教研室、保健组织学(含卫生统计)教研室;1959年创办安徽医学院卫生系;1984年负责筹建卫生管理系(现为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1985年成立安徽医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实行系所合一,同年改名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系;2000年撤系建院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977年招收复系后首届本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学院现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学位授权点和自主设置目录外卫生检验与检疫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下设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卫生毒理学系、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预防医学教学中心和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建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建设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预防医学和妇幼卫生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综合实验室,人口健康与优生、重大自身免疫性疾病、环境毒理学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预防医学专业安徽省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安徽省预防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数据科学中心等教学研究机构。在2017年国家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并列11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和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获得安徽省高校国内一流学科A类和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连续进入ESI全球1%并获得安徽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奖补项目。学院着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开设有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五个本科专业,全国建立近30家实践教学基地。预防医学专业获批为教育部、财政部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重点课程/精品开放课程9门,省级“名师(大师)工作室”2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近年来,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学生屡次在国家和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各级各类项目和活动中创造佳绩。学院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整合资源发展,已形成“重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生命早期环境暴露的健康一生影响”“职业与环境因素的健康危害效应”“生殖与发育毒理”等为代表的具有鲜明优势和特色的科学研究方向。主持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110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近五年累计发表SCI论文8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40余部,担任全国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10多人次,参编70余人次。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4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自然科学类)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其它省级各类奖项20余项,1著作获选《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展出。学院加强国内外交流,提升学术水平,深化内涵建设。近20个学术团体和科研研究所(中心)挂靠公共卫生学院,包括安徽省营养学会、安徽省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与健康研究所等省级学会和研究机构,被评为2011-2017年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先进单位;依托创办的《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第四次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与美国、欧洲、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高校和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定期选派师生访问交流,共同促进公共卫生各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1人,校聘副教授15人,特聘海外教授/兼职教授8人,专任教师博士占比82.4%。现有安徽省青年皖江学者1人,安徽省杰青2人,安徽省教学名师5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4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辅导员1人,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1人。在校本科生1131人,全日制硕博研究生364人。迈入新时代,学院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秉承“厚德至上,博学济世”的校风,践行“学达天下为公,行护健康之卫”的院训理念,牢牢把握新时代国家卫生与健康发展机遇,广泛深入开展公共卫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始终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努力建设高水平、有鲜明特色的公共卫生学院,奋力推动国内一流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教育可追溯到1930年创办的附设护士学校,1999年开始招收护理本科生,2002年成立护理系,2004年更名为护理学院,2007年开始招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批为全国首批护理学一级学科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为安徽省首个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护理学院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先后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安徽省护理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省级实习实训示范中心、省级护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卓越护理人才教育培养工程、省级一流(品牌)专业等。学院依托学校作为省部委共建高校的优质资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并积极服务于社会。学院拥有一支稳定、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27人,高级职称1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博士学位及在读教师13人,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坛新秀6名,校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校青年拔尖人才1名,校青年骨干教师2名,校十佳教师1名,校最受学生欢迎教师教学奖4名。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504名,其中本科生(含专升本)1372名,硕士生129名,博士生3名。学院坚持“立德树人,造就良医”的育人方针,始终以学生为本,坚持“培养卓越护士、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探索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和岗位胜任能力、仁爱精神。近五年,学院获批省级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2项,名师工作室1个,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教学团队3个,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26项、省级40项,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创业之星金奖1项、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各1项、铜奖4项,省“双百”科普创新创意大赛奖励10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43篇,2015年在“首届全国护理学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2017年在“第二届全国护理学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学院涌现出“全国活力团支部”、“全省学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团”、“安徽省高校最具影响力十佳学生会”等先进学生集体。建院以来,学院共培养各层次毕业生5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主要集中在省内外三甲医院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学院依托安徽省护理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肿瘤护理与健康促进实验室、临床护理技术的创新研究等三个科研平台,整合国内外合作院校、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优质资源,提升研究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近五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4项;在国内外医学类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共计579篇,其中SCI论文46篇,中文核心期刊256篇。2017年,护理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为C+,在参评的59所护理院校中(包括22所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院校)排名24,是省内护理学专业中唯一进入学科排名榜单的院校。2018年顺利通过护理学科学学位授权点评估和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2019年,在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下自主设置目录外临床护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已通过专家论证并完成教育部公示。学院注重拓展和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瑞典延雪平大学、泰国清迈大学、英国贝德福特大学及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等国内外多所大学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选派6名中青年教师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护理学院、美国莫尔豪斯医学院进修访学;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护理专家为我校客座教授并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推动学科发展。学院一直主动承担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安徽省专科护士和护理管理干部培训基地,迄今共承办全省护理部主任班16期培训537人;护士长培训班24期培训3179人;消毒供应护士长培训班7期培训309人;专科护士培训班13期培训3339人,为安徽省培养了大量的护理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安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与心理科学学院拥有应用心理学、精神医学两个本科专业,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两个硕士专业。心理学是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健康领域形成特色与优势。人才队伍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具有良好创新、实践能力,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学院现有专职教职工18人,博士及高级职称占比75%,硕士生导师4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2019年获批安徽省领军人才团队。与中科院心理所、中国科技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多个国内外高水平团队开展广泛的合作。科学研究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获得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SCI/SSCI论文200余篇,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编写教材指南十余部。“疫情相关焦虑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及多模态诊疗新方案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支持。助力我校“神经科学与行为学”首次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精神病学/心理学”成为ESI排名优势潜力学科。平台建设学院现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两个科研支撑平台,与附属心理医院等精神专科医院共建2个联合实验室。拥有64导事件相关电位系统、经颅磁刺激仪、眼动记录系统、多导睡眠仪、离体膜片钳系统、在体电生理兼光遗传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拥有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附属心理医院,深圳康宁医院和杭州第七人民医院等四个实践基地。社会服务学院紧紧围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及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社会,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连续十五年举办全国神经心理学讲习班,致力于推动我国脑科学人才培养;举办“双清论坛”、“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第三届认知科学和脑疾病转化医学大会”等高水平会议;致力心理疾病诊治“卡脖子”难题,开发基于认知脑环路的新型脑疾病干预方法;推动专业技能培训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服务国家全民健康。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成立于2019年2月,其前身为创始于2009年的生物医学工程系,是我校第一个以“医工交叉”和“新工科”为背景的学院。学院下设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信息工程系、应用物理系,拟建设生物材料系、生物微纳技术系和医学影像技术系部,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3人,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2人、博士学位教师18人,全院教工平均年龄38岁。骨干教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拥有一支学科、学缘、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任教学与科研力量,形成了一支教学效果好、学术科研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发展潜力和学科交叉优势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医学3D打印中心、生物3D打印实验中心、生物医学光学实验室、智能材料机器人实验室、大数据与医学图像实验室、生命信息检测实验室等平台,形成了以3D打印技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医学材料技术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多个医工交叉研究方向。学院有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基金在内的多项再研科研项目,2019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学院现有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信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近600人;在校硕士生31人。学院紧扣国家重大需求、依托优势学科、兼顾下游出口,坚持“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持续进行课程建设,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理、工、医理论基础,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备专业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复合型高素质“新工科”人才。毕业生就业领域广阔,包括各大医院、医疗器械、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与智慧医疗等行业。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科学发展,强化竞争意识,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力争在新时期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药学院创建于1998年,学院现有基础与临床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学、中药炮制、药用有机化学8个教研室和药物代谢中心、分子药理、药物研究所等研究室、所,有教职工67名,其中专任教师50人,教授15名,副教授23名;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45名,90%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项,教育部骨干教师1名,皖江学者3名,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1名,安徽省教学名师3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名。学院拥有重大自身免疫病安徽省实验室、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学、中药学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临床药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首批规划课,药学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近三年,学院“药理学与毒理学”ESI全球排名一直位于前1%,“药理学与毒理学”获得安徽省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世界一流学科,“药学”获安徽省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A类)资助和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立项。学院承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项目30多项,省部级项目24项,总科研经费达1400余万元,申请或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发表SCI论文332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HCP)7篇。学院现有药学、中药学、临床药学3个本科专业,药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型及专业型)授权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院践行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培养质量位核心,注重基础,强调实践能力训练,注重学生社会责任、组织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广泛深入、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科技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作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年来,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研究生年就业率达到100%,本科生年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在全国各类大学生赛事上屡获佳绩,先后获得国家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三等奖,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连续五届获得最高奖项——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连续三年获一等奖,获得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金、银奖。2015年起,学院与美国东北俄亥俄医科大学合作,每年从本科生中选派部分学生赴美参加为期1年的交流学习,目前已选送5名29名学生参加。为学院师生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声誉,积极推动学院教学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机遇。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简称:安医大 地区: 安徽 学制:3~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3.00~3.00万 班型:周末班 类型:医药类、公办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安徽医科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