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北京化工大学 > 招生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 简称:北化
  • 地区: 北京、美国
  •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 学制:2~3年
  • 学费:¥2.80~13.98万
  • 班型:周末班、网络班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北京化工大学1958年建校时创办的院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特色,兼顾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协同发展的院系之一,学院经过六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尖端科学技术所需的高级材料化工类人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单位;六十年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应用-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材料学科特色创新体系;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排名前10%),进入“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一流学科群重点建设行列;材料学科ESI排名全球前1.24%(2018年11月)。与兄弟学院共建有“化学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碳纤维领域唯一的“碳纤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天然高分子医用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9个省部级研究基地,以及“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分子科学教学”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先进碳材料及特种高分子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先进功能弹性体材料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中英科技桥先进材料研究院。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国家教学名师和四青人才为核心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富于创新,追求卓越,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18年9月初,教职工总数达206人,其中高级职称160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4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1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2011年以来,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700余项,承担和完成了企事业横向项目736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35项;SCI收录文章2770篇,其中TOP文章1020余篇;申请专利1250项,授权专利758项;科技经费呈逐年上涨趋势,总额达10.3亿元,人均科研到款80万/年。与中石化、中石油、道达尔、巴斯夫等近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校企研发中心和产业战略创新联盟,一大批专利成果实施了转化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以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高层次学术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和领军人才为目标,积极尝试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创建优良的育人环境。六十年来,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近3万名毕业生。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共2500余人,硕士生1400余人,博士生200余人。本科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多次斩获佳绩。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学院还充分发挥产学研优势,每年为学生设立专项奖学金40余项,总金额200余万元,惠及500多名学生。每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8%以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布莱德福德大学(UniversityofBradford)PhilCoates教授团队成立了软物质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邀请高层次海外学者来学院从事长期、短期学术交流活动,聘请同行业百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平均每年邀请约40人次海外专家为学生作学术报告或上全英文课程。学院每年主(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3次,教师每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20余人次,受邀做国际会议大会报告20余人次。分别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阿克隆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6所大学建立了“3+2”、“2+2”联合培养学生模式;与法国洛林大学和里尔大学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材料学院将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放眼全球,面向未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己任,以建设世界一流材料学科为目标,积极与国内外同行、跨领域行业开展合作,促进多学科交叉,力争取得学术新突破,为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培养、原创性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而努力奋斗,以及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化学工程学院是北京化工大学核心学院之一,其前身涵盖基本有机合成和无机化工等专业,始建于1958年,与学校同步创建。1978年院系调整后成立化学工程系,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6年由化学工程系、制药与生物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和化工研究所组建成立了化学工程学院。2000年,化学工程与技术获得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化学工程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5。2007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成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4年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工程学院是我国化工高等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已位居于全国著名大学同类院系一流水平行列。化学工程学院现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含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应用化学、生物化工5个二级学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含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2个二级学科),设有化学工程和环境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和能源化工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化工和环境学科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化学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为核心的、学术造诣深、富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6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科学院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16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青年人才9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6人。在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70余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13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左右。化学工程学院坚持教育改革与创新,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拥有国家化学工程教学团队、国家级“化学化工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和北京市高等学校“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化学工程与工艺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能源化学工程成为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研究,近年来承担省部级教改立项5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2项。建设国家精品课程2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门。出版“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精品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10部。化学工程学院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构建了具有学科前沿性和交叉性为特征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化应用”三位一体的创新研究体系,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研究平台和基地,建有当前全国化工学科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合作建有“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高校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和膜分离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近年来,学院主持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百余项,年科研到款经费达8000万元以上,年发表SCI收录文章170多篇,年申请国际、国内专利4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和北京市级奖励20余项。学院在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纳米材料与技术、能源化工、资源化工、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等领域拥有很强的教学、科研实力,成为国家化工高等科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    化学工程学院开展富有成效国际国内的合作与交流,为开放办学,培养创新人才,了解国际科研前沿动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院与UniversityofCalifornia,WashingtonStateUniversity,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UniversityofWashington,RugersUniversity,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UniversityofNewSouthWales,UniversityofStrathclyde,香港理工大学,日本福井大学等高校,以及美国陶氏化学、德国巴斯夫、新加坡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与科研合作关系,多次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与UniversityofNewSouthWales、LoughboroughUniversity、Francetoursengineerschool、BradFordUniversity、NewMexicoStateUniversity、UniversityofStrathclyde、QueensUniversityBelfast等大学展开了联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教育。步入新世纪,化学工程学院正以“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队协作、敢为人先”的学院精神,以“人才培养是根本、学科建设是龙头、体系创新是关键、队伍强化是保障”为指导思想,以“体系创新工程”、“创新人才工程”、“安康工程”建设为举措,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化学工程学院而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北京化工学院建院时成立的机械系,最初设有三个专业:化工机械与设备、合成材料加工机械、化工过程自动化及仪表,1996年更名为机械工程学院,2000年3月又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学院现设一部四系教学单位:基础部,和过装,机械,安全,设计系,涉及工学和艺术学两大学科门类。设有七个科研机构:诊断与自愈工程研究中心、橡塑机械研究所、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化工装备技术工程中心、计算机辅助机械工程研究中心、特种流体装备技术开发中心、塑料机械及塑料工程研究所。学院现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化工过程机械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设计与理论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安全工程为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承建特色重点学科,毕业生在航空、航天、三大油行业、能源、材料、医药等各个行业领域就业和深造。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60余人,有教授2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北京市优秀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校级优秀教师8人,省级教学团队(北京市)1个。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承担了十三五首批启动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研部973项目、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竣工、部委、省市项目100多项,2018年科研到款约6000万元。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52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EI收录9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0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学院目前有“过程设备设计”国家级精品课程,“流体及粉体力学基础”和“机械创新设计”北京市精品课程,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有国家级和北京市特色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教学实验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机电工程学院形成以化工过程机械与装备、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安全科学与工程为特色的学院,是我国机械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之一。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北京化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教委于1961年批准我校开办成人学历教育,在与学校共享雄厚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拥有函授、夜大传统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的模式。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拥有了解继续教育特点的骨干管理队伍及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师资团队,不仅保证了教学质量,而且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学校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服务社会做出了贡献。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五千余人,拥有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等多种办学形式,函授教育覆盖全国10个省、12个函授站(点)。北京化工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是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培训学校,是北京化工大学完善人才培养战略和实现服务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窗口,按照对继续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总体要求,注重理念创新与育人相结合,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担负着探索和开发继续教育办学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学校继续教育发展方向和进一步深化学校继续教育体制改革的重任,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于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教育培训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高端培训和国际教育合作。积极拓展行业系统委托培养,细分培训项目,研发培训课程,建立针对性强的培训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独具特色的石油化工技术人才。国际教育项目与多所国外大学搭建了海内外教育实践平台,国外合作大学层次分布合理,可选专业丰富,就业前景广阔,可满足不同基础学生攻读国外优秀大学的需求。全新打造模块式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高品质的课程,着力培养适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同时引进国内外资格证书认定培训,开发各类适应性培训。专业、科学的教学内容及高品质的教学质量使我中心在教育培训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并在教学研究和专业技术领域成为行业的领航者。此外,学院(中心)下设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中心、石油和化工行业碳排放核查培训基地、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共建的网络舆情生态建设教育基地,以“大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煤化工、制药和新材料合成等)的科学技术为核心,涉及工程技术、安全生产、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为政府、行业部门提供良好的智力咨询,为石油、化工、生物、制药、材料等行业提供前沿的技术咨询、解决方案及实施辅导。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3.98万

    ]
  • 北京化工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是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培训学校,是北京化工大学完善人才培养战略和实现服务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窗口,按照对继续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总体要求,注重理念创新与育人相结合,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担负着探索和开发继续教育办学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学校继续教育发展方向和进一步深化学校继续教育体制改革的重任,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于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教育培训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高端培训和国际教育合作。积极拓展行业系统委托培养,细分培训项目,研发培训课程,建立针对性强的培训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独具特色的石油化工技术人才。中心下设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中心、石油和化工行业碳排放核查培训基地、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共建的网络舆情生态建设教育基地,以“大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煤化工、制药和新材料合成等)的科学技术为核心,涉及工程技术、安全生产、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为政府、行业部门提供良好的智力咨询,为石油、化工、生物、制药、材料等行业提供前沿的技术咨询、解决方案及实施辅导。国际教育项目与多所国外大学搭建了海内外教育实践平台,国外合作大学层次分布合理,可选专业丰富,就业前景广阔,可满足不同基础学生攻读国外优秀大学的需求。全新打造模块式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高品质的课程,着力培养适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同时引进国内外资格证书认定培训,开发各类适应性培训。专业、科学的教学内容及高品质的教学质量使我中心在教育培训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并在教学研究和专业技术领域成为行业的领航者。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80万

    ]
  •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硕士中心(原MBA教育中心)成立于2010年,秉承“宏德博学、崇商立信”育人理念,依托北京化工大学卓越的培养环境,不断创新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在复杂环境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勇于创新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一、深厚的育人文化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也是教育部与国家安监总局共建的高水平特色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北京化工大学已经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哲学、艺术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学校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数十年来在管理学科的教学科研积淀,锐意改革,成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端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并逐步形成了能力发展与人格塑造并重的育人文化。贺国强、成思危、彭佩云、周小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化工集团、诚通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的高管人员都曾在校学习或工作过。二、丰富的办学资源北京化工大学经管学院专硕中心拥有一只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专职教师队伍。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首届“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以及众多的科研机构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获得者和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获得者,以及北京市教学名师等一批专家和学者。同时,中心还聘请了国内一流商学院知名教授、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大型企业高管、国外具有终身教职资格的高水平教师等多位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师。中心也积极利用学校资源,与各级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各类知名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了解企业运作、实习及就业提供更多资源和机会。此外,北京化工大学已先后与英美法德澳韩日等93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为专硕中心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三、鲜明的项目特色中心针对市场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根据本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整合和优化培养方案,已形成安全工程与化工企业运营管理、企业决策与战略管理、会计与财务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商务智能与大数据管理等主要培养方向,并在不同培养方向上采用灵活的模块化培养方式。其中MBA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方法,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园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与执行力,使学生在掌握全方位的商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跨文化的敏感性与人际沟通技能和在复杂环境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心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如:为新入学的学生组织拓展训练,以增强新生的团队凝聚力,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能力,搭建交流友谊平台。在学习过程中,安排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形式的管理实践实习及各类实战竞赛,从而培育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此外,中心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和谐、友善的社会精神。总之,在北京化工大学专硕中心,学生们将聆听和吸收商界、政界领袖的真知灼见,接受一流的管理教育,掌握在日新月异的全球竞争中所必须的知识和管理技能,成长为具有在复杂环境下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吹响高端管理人才培养的集结号!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25日,学院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不求全面,但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经过学院师生共同努力,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学院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设有4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点和国内首个生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安全高精尖中心、教育部生物炼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软物质高精尖中心——合成生物学分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厦门生物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和北京化工大学-中日医院生物医学转化工程研究中心。学院现有教师94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何梁何利奖获得者、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并有多名国际知名教授为我院常年特聘兼职教授。学院坚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绿色生物制造、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合成生物学、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等领域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形成鲜明特色。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68项,包括“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到款达2.4亿元。发表SCI论文近800篇,其中TOP期刊论文300余篇,我院青年教师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我校首篇国际顶级研究论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申请专利151项。学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6项、省部级以上鉴定成果10余项。以生命学院为主体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前1%。生物安全学科入选北京“高精尖”学科并获得北京市财政支持。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全面成才服务。学生多次在全国“挑战杯”等课外科技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院近几年出国考研率、就业率均处于学校前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简称:北化 地区: 北京、美国 学制:2~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2.80~13.98万 班型:周末班、网络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北京化工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