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大连交通大学 > 招生学院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 简称:连交大
  • 地区: 辽宁、吉林
  • 类型:理工类、公办
  • 学制:3~3年
  • 学费:¥2.30~3.00万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794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办于1959年。现设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含铸造、塑性加工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含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焊接技术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四年制本科专业,以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与软件工程复合型五年制双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工程的高水平重点学科,2017年入选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专职教师71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9人,讲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61人。他们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2人,“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5人,中国铁道学会詹天佑奖和茅以升奖各1人。学院拥有完整的熔炼铸造、锻压、焊接、粉末冶金、薄膜、热处理等材料制备、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测试、微观组织分析等设备共计2000多台套,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其中包括JEOL2100F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Zeis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帕纳科X射线衍射仪、630连续挤压机、6kW光纤激光加工(焊接、熔覆、3d打印)平台、等离子复合焊机、真空感应和电弧熔炼炉等大型仪器设备。2003年评为辽宁省先进实验室,2012年被评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建立辽宁省轨道交通材料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学院建有轨道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重大装备热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新能源电池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轨道交通装备焊接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等学校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等学校光电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科技创新平台。在连续挤压技术与装备、车辆焊接技术、热加工过程数值模拟、表面工程、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光电与光热材料与器件制备、零部件失效分析、摩擦材料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某些技术关键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轨道交通技术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学院教师先后获得1次国家发明奖、2次国家自然科学奖、3次国家科技进步奖。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中国铁路总公司、中车集团等科技项目科研总经费近超亿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市级科技奖励5项。学院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外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学院秉承“明德求索、锲而不舍”的校训,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基层,知行合一,勇于创新的英才。现已有本科、硕士、博士共11000余名毕业生走向社会。他们发扬“崇严尚实、坚韧执着”的大铁精神,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材料热加工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和优秀管理者,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近年来,得益于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我院在行业内的巨大影响,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0万

    ]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前身为电气工程系,成立于1982年)经过三十多年建设和发展,现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工程(控制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2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教授10人,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拥有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近三年,学院获得教学、科研奖励20多项,包括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辽宁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一等奖、中国中车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建院以来,学院培养了万余名毕业生,为轨道交通行业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新时期,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将传承“崇严尚实、坚韧执着”大铁精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为建成研究应用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0万

    ]
  •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为应用化学系(创办于1987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1年),2006年更为现名。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三轮(2012年)和第四轮(2016年)学科评估中,位列辽宁省省属院校第一名。学院拥有辽宁省高校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新能源电池重点实验室和大连市新能源电池研发与检测重点实验室。有环境工程研究所等3个校级科研机构及环境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等3个校级创新团队。环境工程专业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三批学科专业;环境与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学院与多个行业内著名企业共建学生实践培养基地。学院下设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技术4个教研室和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环境与生物实验中心、化学化工实验中心。现有教职工54人,专任技术人员47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高级工程(实验)师8人,博士生导师10人,兼职客座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83%。教师中有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近年来,学院取得了一批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科技奖20项,《大学化学》为辽宁省精品课程,《物理化学》课程为辽宁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辽宁省和大连市等各级科研课题80余项,企业环境保护工程等横向课题100余项。近5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0篇,被SCI、EI和ISTP收录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在水污染治理工程及设备、环境电化学、环境土壤学、环境污染化学以及环境友好材料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较强的研发能力,多项成果已应用于生产。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0万

    ]
  • 机车车辆工程学院(中车学院),前身为机车车辆系,成立于1956年。2018年5月,为突出大连交通大学在传统优势学科的地位,扩大学校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影响力,整合原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原动车运用与维护工程学院动车装备信息工程教研室和动车检测与控制工程教研室及相应专业实验中心组建了机车车辆工程学院(中车学院)。学院下设车辆工程系、载运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系及轨道车辆实验教学中心等5个教学单位。有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测控技术+软件工程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等四个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共计2295名。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特聘教授2名,客座教授10名。教职工中,教授及教授级高工21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78人,占84.78%;45岁以下52人,占56.52%;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万层次人选共5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人。学院拥有国家级轨道车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列车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轨道车辆实验教学中心、动车运用与维护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轨道车辆设计制造与维护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平台、车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连交通大学-北京铁路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实践(实验)教学平台;拥有转向架实验室、柴油机实验室、轨道车辆制动实验室、轨道车辆综合实验室、虚拟仪器实验室、大工计控可编程控制技术实验室等16个专业实验室;同时拥有沈阳铁路局苏家屯车辆段、沈阳铁路局苏家屯机务段、沈阳铁路局沈阳动车段大连动车所、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鞍钢集团公司、大连理工计算机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等十余个学生实践实训基地。学院具有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拥有车辆工程和仪器仪表工程等2个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375人(其中留学生2人),博士研究生40人。车辆工程为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协同设计、协同仿真与协同优化以及轨道车辆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等两个省级创新团队及7个校级创新团队。拥有辽宁省现代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学院设有车辆振动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研究中心、铁路专用设备研究中心、柴油机性能研究室、机车牵引制动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形成了车辆振动检测与动力学分析等十余个研究领域,并在该领域拥有较强的学术优势。承担并完成了数十项国家、省部、市级纵向科研项目以及大量横向科研课题。近年来,获得了省、部、市科技进步奖3项,承担了包括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国家级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学院积极面向高速铁路在轨道交通装备、精密测量、动力工程、空调与制冷等行业,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学院一贯重视突出轨道交通特色的专业建设,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科研成果融于教学,积极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0万

    ]
  • 机械工程学院创办于1956年,是大连交通大学最具特色和发展优势学院之一。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学院现有教职工113人,专任教师98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29人,双聘院士3人,兼职特聘教授8人,博士学位教师占70%。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优秀教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辽宁省百、千层次人选,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省部级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及获得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茅以升铁道科技奖等一批骨干教师。学院设有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机器人工程、物流工程5个四年制和机械工程+软件工程五年制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省优势特色和国际化试点专业,拥有国家级轨道车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是省一流教育示范专业;2013年辽宁省机械工程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拥有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个省级高校教学团队,学院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共建机械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校博士研究生122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7人,本科生1621人。学院设有机械制造系、机械设计系、机械电子系、工业工程系及机械基础教研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重大战略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需求,学院形成高性能精密制造技术、现代机电液传动技术、先进运动与康复器械、先进装备技术、精益生产与节能减排装备技术、机电传动与特种加工、轨道交通装备健康监测技术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拥有8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近年学院获得国家、省、部、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1项,省级精品课程5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以上项目200多项。近5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被SCI、EI和ISTP收录2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0余项。多年来,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就业率连年名列学校前列。毕业生多数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各大铁路局以及中铁建设集团各局就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培养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程师的摇篮。 面向未来,机械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扬“崇严尚实、坚韧执着”的大铁精神,以“求实、求精、求新”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建设一流机械学院、培养一流机械人才”为目标,锐意进取,迎接挑战,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工科学院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0万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成立于2021年,前身为电气工程系,下设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和计算机基础教研中心。学院秉承“崇严尚实,坚韧执着”大铁精神、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全面促进学科建设、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发展和提升。学院现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通信工程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校级“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获批受理专业。学院现有本科生62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学院拥有一支知识储备深厚、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的一流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6人,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拥有辽宁省优秀教师2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近年来,学院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铁路总公司科技开发等10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本,出版教材近10本,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学院现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连市新能源车辆动力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学院建设有通信原理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信号检测实验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千余套,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条件。学院与国内外诸多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保持着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联系与交流。学院与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大连分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选派本科生和研究生到企业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近30年来为轨道交通领域及其它通信相关企业培育了大批高质量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面向未来,学院将立足于东北地区交通信息建设,以通信信息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为特色,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发挥学科优势,提升学科国际影响,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发展,具有较大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研究型学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0万

    ]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是大连交通大学为强化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特色,将交通运输相关学科和专业进行重新调整而设立的学院。学院立足交通运输领域,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与安全的基础理论和素质教育为重点,轨道交通为特色,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要求,面向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提供铁路运输、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学院下设3个系:交通运输系、交通工程系、安全工程系;1个实验中心:交通运输与安全工程实验中心;3个研究所: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所,铁路运输经济研究所,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目前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03人,本科生1279人。学院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和交通安全与工程管理2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安全工程3个四年制本科专业,交通工程+软件工程1个五年制本科专业。其中交通运输专业为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通工程专业为校级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校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安全工程专业2014年在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估中排名并列第三。交通运输与安全实验中心是我校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设立的实验中心。中心发挥行业特色大学的办学优势,面向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提出“技术紧跟前沿、平台源于实际、功能等同现场、设备综合集成、资源高效开放”的实验技术应用方针,构筑了完整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成为我校轨道交通类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已建成为“实验教学理念先进、体系完善、软硬件平台建设水平领先、学生受益面大、行业辐射面广、示范效应突出”的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全工程实验室初建于1987年,1993年建成铁道运输实验室,2002年建成交通工程实验室,2003年成立交通运输工程实验中心,2015年成为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8年交通运输工程实验中心和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合并成立交通运输与安全实验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先后建成了列车运行仿真与运输设备实验室,铁路运输指挥仿真实验室,道路交通仿真实验室,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实验室、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工业通风与除尘实验室、防火防爆实验室、机械与特种设备安全实验室、电气安全实验室、职业卫生工程实验室等10个实验室。承担了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实现了对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有力支撑。年均接待学生5000余人次。安全工程实验中心是辽宁省“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近年来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规划设计院等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10个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为培养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安全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学院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教师占5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1%,“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层次人才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同时,还聘请了国内外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知名学者和专家为我院的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定期为学院师生开展讲座和教学指导,使学院师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纵向课题100余项,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各类横向课题5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累计1000余万元;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5部;获授权专利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近200篇被SCI/EI/ISTP检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0万

    ]
  • 经济管理学院下设会计学、信息管理、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四个专业教研室及一个实验中心。目前拥有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点,一个物流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学院设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3个四年制本科专业,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1个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应用型本科专业。经济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7人,17人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在校本科生1402人,研究生57人。近年来,经济管理学院承担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22部、教材7部;获得各种科研奖励50余项。学院全体教职工本着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均取得很大进步,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基础扎实、知识丰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7000余人。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0万

    ]
  • 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是2001年12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也是国家外专局批准的第一个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大连交大软件学院置身于大连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西南端。2002年,我校根据“既懂传统专业知识,又具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在全国率先实施“传统专业+软件工程”的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已产生了较大影响。软件学院现有教职工107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次1人,千层次4人,省拔尖人才2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博士20人,教育部—IBM优秀教师3人。设有7个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2个行政管理部门。软件学院现有研究生近70人、本科生2000余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两个工程硕士领域。拥有五年制双专业、四年制“软件工程”专业等办学层次。学院获得的教学科研平台如下:1、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2001年,国家外国专家局)2、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教育部)3、重点联系服务外包培训机构(2012年,商务部)4、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2年,教育部)5、辽宁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2009年,辽宁省发改委)6、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2009年,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7、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研究中心(2010年,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8、大连市对日服务外包研究中心(2009年,大连市信息产业局)9、大连市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2017.10月,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连市外国专家局))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2007年,前身是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2018年6月更名。现有土木工程、工程力学2个四年制本科专业,同时设有土木工程+软件工程1个5年制本科双专业,与国际教育学院共同培养土木工程(中外合作2+2)四年制本科生。土木工程专业拥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辽宁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应用型转型专业,下设建筑工程、交通土建、铁道与城市轨道、隧道与地下工程、涉外工程5个专业方向;工程力学专业下设交通土建和交通装备2个专业方向。1990年获批工程力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获批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100余人。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及高工2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人,在职博士5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2人,出国留学或者进修10余人次,同时还聘请了2名院士、2名长江学者共11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我院客座教授。学院下设道路与铁道工程、建筑工程、工程力学3个系,土木工程、力学2个实验中心。拥有“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疲劳性能与强度”、“新型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轨道交通关键技术”4个校级研究团队或研究所,1个“力学系列课程”校级教学团队。长期以来形成了“道路与铁道工程材料”、“疲劳性能与强度”、“工程结构强度与振动”、“轨道交通工程力学现代数值分析”、“岩土与边坡支护工程”、“BIM技术应用”、“隧道与地铁工程”、“桥梁结构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及耐久性”等多个稳定且实力雄厚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先后承担了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承担或者参加了大量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和面向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的横向科研课题,科研总经费达6000余万元,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0多篇,获得专利授权18项,出版教材/专著31部。学院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积极参与我国铁路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强化“轨道交通”和“复合型人才”特色建设,以培养应用及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始终位于学校前列,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和高度好评,学院将继续以“轨道交通”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特色,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发扬务实笃行、勤奋进取的优良传统,培养出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工程人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0万

    ]
  • 大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始建于2001年,时为工业设计教研室,隶属于机械系。2004年成立艺术学院,2018年易名为艺术设计学院。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大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已拥有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五大专业。艺术设计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学院教学成果丰硕,毕业生考研率、就业率逐年提升,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0万

    ]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前身为电气工程系,经过三十多年建设和发展,现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3个本科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1个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学院在读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237人。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教授6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拥有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近三年,学院获得教学、科研奖励20多项,包括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大连交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学院拥有辽宁省铁路物流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智慧交通、高速铁路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铁道信号与电气化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4个省级科研与教学平台。拥有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自动化专业。建设有铁道信号仿真实验室、DSP硬件平台实验室、现场总线应用示范系统、电力牵引与传动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铁路总公司科技开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建院以来,学院培养了万余名毕业生,为轨道交通行业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新时期,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将传承“崇严尚实、坚韧执着”大铁精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为建成研究应用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0万

    ]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简称:连交大 地区: 辽宁、吉林 学制:3~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2.30~3.00万 班型:周末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 地址: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794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大连交通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