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福建师范大学 > 招生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 简称:福师大
  • 地区: 福建
  • 类型:师范类、公办
  • 学制:3~3年
  • 学费:¥3.00~5.10万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号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福建省属高校中最早成立的一所传播学院,是福建省委宣传部与福建师范大学“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的传播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文系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开设电影课程。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颜纯钧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开始在中文系“戏剧戏曲学”硕士专业下招收“影视艺术与传播”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0年,中文系更名为文学院,下设传播学系,开始招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生。2001年,音乐学院开始招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2004年8月,学校在原文学院传播学系的基础上,整合音乐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立传播学院。学院发展目标定位是立足福建,面向全国,服务国家,贡献社会,本着“重基础素养,着力传播实践;重一专多能,创建专业品牌”的办学定位,坚持戏剧影视与新闻传播双学科驱动,以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和培育特色为重点,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学院拥有1个福建省高原学科(戏剧与影视学),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戏剧与影视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广播电视艺术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4个本科专业(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业已形成应用型与学术型兼有、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是福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广播电视媒体实验室”、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省级重点数字媒体技术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和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媒介文化研究中心)。福建省传播学会、福建省电影剧本创作与研究中心、福建省网络舆情研究中心、福建省网络视听创作与传播研究中心挂靠我院。学院与新华社福建分社、人民网福建频道、福建省广电集团、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东南网等多家媒体合作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学院还拥有福建师大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媒介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影视艺术研究所、台湾传媒与舆情研究所等多个校院研究机构。学院下设5个系和1个中心(影视艺术系、新闻学系、传播学系、广告学系、播音与主持系和实践实验管中心)。现有在职教职员工61人,其中专任教师46人。在教师队伍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4人;正高6人,副高18人,高职称比例为54%;具有博士学位的28人,在读博士学位5人;青年教师为主体,45岁以下的31人,占67%。学院师资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的优势,逐渐形成良好的梯队态势,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学院还聘请30余位业界、学界精英担任学院兼职教授,为学院发展争取更多优质外部资源,增强学院的办学实力。教师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新增国家级重点课题项目1项、国家级课题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近20项;在权威核心刊物和学校认定的AB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在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0余部;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此外还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实验教学资源日益完善。现有一座6000多平方米的传播大楼,其中实验室面积达3000平方米以上,建有省内一流的融媒体应用研发中心、全景演播实验室和校园电影院线“星雨剧场”;配备“非编实验室”“录音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广告设计工作室”等实验实践教学场所。目前专业技能及专业实践课程依托学院教学实验室,较好地满足专业实验、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教学活动的需要。在学术交流方面,学院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已与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的戏剧影视、新闻传播院系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曾先后延请克劳斯·布鲁思·延森(丹麦)、伊万诺娃(俄罗斯)、莫奔MauriceBenayoun(法国)、林大根(韩国)、陈清河、仲呈祥、饶曙光、周星、陈犀禾、路海波、李亦中、钟大丰、黄旦、喻国明、胡正荣、张昆、陈昌凤等名家到学院讲学。学院相继承办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国影视现状与新媒体发展”学术论坛、“闽台媒介文化发展”高端系列讲座、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研讨会暨“中国电视艺术家走进校园”、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广播电视领域)工作会议、“21世纪中国电影:新形态、新问题、新趋势”国际会议、新时代福建影视产业发展研讨会等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学院现有学生1399人,其中本科生1158人,研究生241人。学院与台湾世新大学在广播电视编导和广告学本科专业联合招收和培养“3+1”(即3年在本校,1年在台湾世新大学学习)模式的学生。在教学上,学院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科基础教学,强化学生实践,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学生学习成果丰硕,就业前景良好,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较高,毕业生考取境内外高校研究生比例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如余乐、林煜、张晓敏、汪小宾、陈子淳、林艳、马洪亮、尤志东等,进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香港中评社、凤凰卫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等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工作,创作出《航拍中国》《相约奥运》《楚国八百年》《又来了》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专业作品,创办了“中国内容创业公司百强”企业等,在传媒产业领域崭露头角、屡创佳绩,成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注脚。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专业实践和竞赛中表现出色、屡获佳绩,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01项。2019年12月,院团委获评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2019年11月,作品《网络舆情“体制归因”演化机制及防控策略研究——基于503个教育网络舆情案例分析》和《惠台政策视角下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路径研究》分别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二等奖;2017年11月,作品《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的行为导向与防控机制研究》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项目《速测益康:动物疾病检测专家》荣获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本科)铜奖。朗诵作品《土地的誓言》《北方》和《吊古战场文》分别荣获第21届(2019年)、第19届(2017年)和第18届(2016年)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二等奖、三等奖。《诗意中国》《时间的入口》分别荣获全国“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经典诵读大赛”大学生组一等奖和二等奖,近年来多部作品荣获该项赛事福建赛区第一名。2018年4月,朗诵作品《什么是中国》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和节目优秀创作奖,并在闭幕式晚会上压轴出演。2019年12月,学生荣获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连续两届荣获福建省“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什么”主题征文和微演讲比赛本科组和研究生组一等奖;2018年3月,演讲作品《国防在我心中》荣获“爱我国防”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一等奖。作品《贤哥食品文案》和《极力表白》分别荣获第十七届(2019)、第十六届(2018)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金奖;2018年9月,作品《你是我的最佳人选》和《藤娇——触动你的心》分别荣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三等奖。2019年11月,视频作品《青年新闻人,重走福鼎解放之路》荣获第三届福建省校园“微拍”大赛微视频大学组一等奖;2018年7月,学生荣获第十七届海峡两岸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冠军;2017年7月,话剧《莫德》荣获福建省喜剧水仙花奖·大学生戏剧奖最高奖优秀剧目奖及第二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所有奖项;2016年11月,作品《故城乡音》荣获海峡两岸大学生微电影大赛获最佳公益微电影奖一等奖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00万

    ]
  •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面貌全新的学院,最早可以追溯到1955年开办的政治教育专业和1960年成立的政治教育系,历经政治教育系、经济法律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学院现有行政管理系、社会保障系、城市管理系、社会工作系和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设有福建师范大学政治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福建省高原学科依托的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与福建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目前,学院各类在校生近1200人,其中本科生600余人,研究生近600人(含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研究生与本科生比率1∶1。学院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二级学科);有公共管理硕士(MPA)、社会工作硕士(MSW)2个专业学位点;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有福建省高原学科“政治发展与地方治理”学科(依托学科:公共管理)和福建省重点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学院有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省级导师团队。学院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合、学缘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6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学术新人奖获得者、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者、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选、福建省高校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海外访学项目获得者、福建省出国留学奖学金资助项目获得者等10余人次。大多中青年教师从“985”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或有海外高校进修经历。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承担的国家基金项目过半数以“优秀”成绩结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在《新华文摘》《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10余项。学院大力推行开放办学,广泛聘请海内外著名高校的名师、名家和实践部门专家为学院兼职教授(或兼职教师),打造一批有影响、重实践的“双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选送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著名高校进修、访问、授课和合作研究。目前,学院已同数所国内外高校公共管理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并同多个地方政府建立应用研究与实践教学的协作关系。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积极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搭建工作平台,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建设“公心善治”团学工作品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学生培养为“涵养公共精神,参与公共生活,提升专业能力,成为能服务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公管人。”学生的党团建设扎实有效,学术活动精彩纷呈,文体活动绚丽缤纷,辩论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素质拓展活动和竞赛齐头并进,着力打造扬帆行动、大学生时政论坛、公务员模考大赛、“情暖公管”年度人物评选等品牌活动,全面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学院先后获得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团队等荣誉;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曾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作品三等奖、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季军、福建省大学生辩论赛冠军、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福建赛区选拔赛亚军、城镇化国际名校邀请辩论赛季军、榕城高校社团友谊辩论赛冠军、福建好新闻通讯类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等奖项,以及福建省优秀学生干部、福建省优秀共青团员、福建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春秋砥砺数十载,薪火相传谱新篇。凝聚了几代人心血与汗水的公共管理学院,正以崭新的面貌、奋进的新姿,励精图治,开创新业。学院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强化内涵建设,着力打造优势学科,力争建成福建省高水平的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工作、政治发展与地方治理等领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80万

    ]
  •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是我国南方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阵地,也是海峡西岸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60年成立的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经济学科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据教育部2017年学科评估排名结果,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科综合排名为B档(位列全国第19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中央委员、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王志民等众多知名校友都曾就读于本学院或学科。学院现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金融工程和财务管理7个本科专业;拥有理论经济学、统计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工商管理(MBA)、金融、国际商务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经济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金融投资学系、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系。现有教职员工115人,专任教师101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4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省优秀专家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61.5%,已形成一支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著名经济学家、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陈征教授和李建平教授是我校经济学科的创始人、带头人,为经济学科的创立、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和藏书丰富的图书资料室。拥有中宣部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世界创新竞争力战略研究基地、民政部批准建设的新型智库—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批准的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二十国集团(G20)联合研究中心、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中国(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福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院、福建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等13个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平台,为学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条件。近五年,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博士后研究基金、省社科基金、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及其它科研项目400多项,各类科研经费逐年增长,年平均科研经费达1300万元左右。五年来,已出版学术专著100多部、教材20多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0多篇,其中国家权威学术期刊350多篇。同时,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其他教学、科研成果奖50多项。其中,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一批研究成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学院还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近五年主办了10多场国际性、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邀请来校访问、讲学、交流的国内外专家学者100多人次;教师中有40多人次赴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访学、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英国约克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美国奥本大学等国内外的许多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多年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各层次专门人才万余人。毕业生分布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业、教育部门和科研院所等单位,许多人已成为相关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西岸区域建设发展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10万

    ]
  • 福建师范大学1993年设置旅游专业,1998年5月成立旅游系和旅游研究所,2004年成立旅游学院(原副省长王美香授牌)。2010年福建海峡旅游学院挂牌(国家旅游局杜江副局长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洪捷序副省长共同揭牌)。曾获得2008-2009年度全国最佳旅游教育基地、2010-2011年度全国十佳旅游院校、2010年度中国优秀会展教育院校奖、2008-2011年度全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为亚太地区旅游教育培训机构成员单位,首届海峡旅游教育联盟轮值主席单位,福建省旅游协会教育培训分会会长单位,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旅游专业)培训基地。学院下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等3个系,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9名,博士(含在读博士)20名,多名教师留学或访学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另有国内外旅游业界知名的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担任外聘兼职教授、副教授20多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800多人。在培养方式上,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教学,强化学生实践,注重技能培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形成特色,就业前景喜人。学院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全国首批具有招生资格的院校)专业硕士授权点,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地理学)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学院拥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成立了由省旅游主管部门、省内主要旅游企业领导和企业家组成的旅游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了福州三坊七巷景区、泰宁金湖景区、太姥山世界地质公园、海南三亚鹿回头国宾馆、北京辉煌假日度假酒店、厦门源昌凯宾斯基大酒店、世茂洲际酒店集团、福建荟源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等20多个旅游管理类实践基地;拥有省智慧旅游实验室和智能酒店实验室、智能旅游学研基地(校政合作),同时,建设有能为同学们提供学习自主经营管理的“蚁巢休闲吧”校内实训基地。拥有独立的办公、实验楼5000平方米。学院是福建师范大学本部第一个开展大规模闽台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教学单位,是福建省首家闽台合作办学项目招收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旅游专业的本科院校,也是大陆大规模、成建制赴台学习一整年的旅游院校。2010年起和2013年起,学院分别与台湾著名学府——世新大学和铭传大学携手,联合培养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双方学校均设有奖学金。通过“3+1”分段对接合作办学模式,充分发挥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铭传大学师资优势,引进台湾先进课程体系、高素质的国际化师资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第一、二、四学年学生在福建师范大学学习,第三学年赴台湾合作高校学习。本项目立足“本土化、先行性、应用型”,培养海西建设和福建旅游发展急需的旅游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目前,第一届(2014届)旅游管理专业(含旅游管理专业方向、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方向、休闲管理专业方向)、酒店管理专业的100多名毕业生已经在2014年顺利毕业,并广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其中5名毕业生被推荐免试就读硕士研究生。学院合作办学模式颇有特色和成效,已获得国家旅游局、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旅游局、中国旅游报、旅游企业、旅游院校、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一致认可。教学上,承担国家教育部《酒店管理》专业师资培养标准重大教改项目1项(福建唯一,全国仅有两项)、国家级网络视频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优质硕士生课程1门、省级教改课题3项,主编、参编教材20本,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科研上,拥有福建省唯一的旅游学科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峡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首家由福建师范大学与福建省旅游局合作成立的国家乙级资质旅游规划机构“福建海峡旅游设计院”,拥有智能酒店综合实训室和省智慧旅游实验室。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4项,承担地方政府、企业委托课题60多项,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近3000万元,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获得国家旅游局、福建省人民政府等采纳使用、授予优秀科研成果奖的项目达30多项,社会服务能力赢得了广泛认可和赞誉。学科带头人伍世代教授是福建省人文社科领军人才,旅游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现代农业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生态文明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旅游协会教育与培训分会会长、福建省旅游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地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交通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福建省国土资源专业技术带头人等社会职务。曾获福建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福建省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入选第三批福建省特殊支持“双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80万

    ]
  • 福建师范大学具有112年的办学的历史,伴随着学校的发展,体育科学学院也经历了79年的历程。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其前身可追溯到1941年在永安县设立的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体育与童子军科”。1949年8月,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将“体育与童子军科”更名为“体育卫生学系”;1950年9月,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福建省立师范学院”。1953年9月,经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福建省立师范学院、福州大学(1951年福建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后定名为福州大学)、福建研究院等合并成立福建师范学院,保持体育卫生学系;1957年,体育卫生学系更名为“体育系”。1972年,福建师范学院复办并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建制同时恢复。2001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和大学体育教研部合并,更名为体育科学学院并沿用至今。2006年8月体育科学学院整体搬迁到福州大学城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79年来,体育科学学院历届师生辛勤耕耘、艰苦创业,涌现出危转安、陶德悦、黄汉升等一大批杰出体育教育工作者,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突出的体育人才。现在,体育科学学院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实力较强的体育学院,在2017年12月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院体育学学科评为A档排名列全国第4位,进入全国该学科前10%,并入选福建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行列。学院现有教师127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人,教授21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8人;国际级裁判5人,国家级裁判19人。学院现拥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2人,“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培计划”首席专家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人。学院高度重视人才的外引内培,近年来引进了包括原奥运女排冠军徐云丽等高水平运动人才,教师人才队伍不断优化。依托百年师大的整体优势和学院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学院现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体育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国家级实验区;设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建立了博士、硕士、学士和继续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先后为国家输送了近万名高素质体育人才,已成为海峽西岸重要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在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等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许多成果居于国内领先地位。2001年以来,学院先后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近5年来,获得各类科研项目80多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多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5项(含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长期以来,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八闽大地中学体育教师,为我省学校体育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全省90%的体育特级教师来自我院。学院还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任务,承办过多期福建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培训班,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院现设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系、运动训练系和大学体育部,现有3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含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我校还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曾有乒乓球世界冠军郭跃华,技巧世界冠军陈宝煌、宋敏、林美、曹奋苏,羽毛球世界冠军栾劲,举重世界冠军林祥魁、林清峰、吴景彪、邓薇、李发彬,排球世界冠军徐云丽,世界大运会单杠冠军陈学章,以及国内运动健将——许国荣(排球)、戴慧莉(击剑)、刘咏诗(击剑)、乐慧林(击剑)、陈冰冰(击剑)、施嘉洛(击剑)、杨礼光(跳水)、李小红(田径)等先后在我院学习深造。近年来,我院在运动竞赛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最值得骄傲的是,我院6名学子参加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6级研究生徐云丽助力中国女排获得金牌,2013级运动训练专业邓薇同学获得63公斤级女子举重冠军,并打破奥运会和世界纪录,载入学校历史,并在金牌数上列全国高校第2位。自2011年11月17日始,我校与福建省体育局合作共建的“福建师范大学男子排球队”,代表福建每年参加全国男子排球联赛的比赛,成绩稳步上升,为探索高水平运动队体教融合新路子提供先行性经验。在2017年8-9月举行的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上,我院学生戴慧莉、刘咏诗、乐慧林、陈冰冰代表福建女子花剑队勇夺团体金牌,李发彬勇夺男子举重56公斤级金牌,沈沐含荣获田径女子七项全能银牌;在2018年8月举行的第十八届亚运会上又有林声(击剑)、施嘉洛(击剑)、沈沐含(田径)同学参赛。2019年2月25日,我院2017级研究生邓薇同学在2019年举重世界杯赛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女子64公斤级别的比赛中,以抓举113公斤、挺举141公斤、总成绩254公斤刷新三项世界纪录,斩获三枚金牌。随着学校主体搬迁到福州大学城旗山校区以来,学院体育教学科研硬件设施不断改善。我校现有1座综合体育馆,4个标准田径场,44片篮球场,10片网球场,21片排球场,3个沙滩排球场,2片5人制足球场,3个标准游泳池,1个旱冰场,1个室内200米田径场,4片室内篮球馆、4片室内排球馆,1.8万平方米国家体育艺术基地楼与体育训练房等;设有22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到900多万元的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1万平方米体育科学学院各学科教研室,已能基本满足我校师生体育教学、科研、训练、竞赛和体育活动的需求。学校于2005年承办了第四届全国高师田径运动会,2015年承办第一届全国青运会U16男子足球和蹦床2个项目的赛事。2015年,福建省政府将原福州大学城体育共享区占地445亩运动场馆划归我校管理后,学校新设立的“福建师大体育中心”,极大地完善我校体育场馆建设,使我校体育场馆设施处于全国同类高校的先进水平。长期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我院方千华、王润斌教授先后荣获“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荣誉称号,陈海春教授荣获福建省教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我院学生荣获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和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颁发的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14年12月);学院福建省残疾人体育研究中心荣获“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该党支部的立项活动获得2012-2014学年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奖,“bridge”助残服务项目荣获福建省首届志愿服务大赛金奖(2016年12月);选送的学生舞蹈作品《船政学堂》、《南下,南下》分别获得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一等奖。由我院学生参与的创业项目在福建省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由我院学生完成的项目获得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策划大赛二等奖。2019年3月,我院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其中3个支部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现在,体育科学学院党政领导在校党政领导下,以学校综合管理体制改革为引领,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深入学习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锐意改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建设一流体育学学科梦,为学院新的跨越式发展而继续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简称:福师大 地区: 福建 学制:3~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3.00~5.10万 班型:周末班 类型:师范类、公办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号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福建师范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