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师大博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招生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 简称:华北电大,华北电力
  • 地区: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北、广东
  •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 学制:2~3年
  • 学费:¥3.00~7.50万
  • 班型:网络班、集中班、周末班
  •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建校之初的电力工程系,196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和“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三个专业整体并入后,莫定了学院办学基础。经历搬迁、调整、合并和发展,2006年7月由原电气工程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本部设在北京,保定设电力工程系和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学院现有教职工414人,在校生4230人,其中,本科生2673人、硕士研究生1322人、博士研究生235人。学院拥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土学位授予权;拥有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院电气工程学科评估为A,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农业电气化7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三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建设了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版了9部国家级规范教材;学院拥有国家级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智能电网实验教学中心,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五年,学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获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学院拥有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能源电力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力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了一流的研究条件和平台。近五年,共承担国家“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8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9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116项,项目资助数在基金委电工学科连年名列前茅,经费总额达1.76亿元;近五年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ESI高被引论文24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0余项。学院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依托“大电网保护与安全防御”111引暂基地,建成华电一欧盟北欧五校综合能源系统研究中心、华电一加拿大最尼托巴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直流研究中心、华电一美国CURENT保护与控制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第四届能源论坛”、“第四届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国际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10场(次),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10多项,联合指导博土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30名。被科技部认定为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新能源电力系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努力建成专业结构合理、师资队伍一流、教学设施精良、利研平台先进、教学质量优异、研究成果丰硕的服务电力行业、面向社会发展、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培养电力系统及其它行业所需的环境治理与管理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环境工程专业是我国电力行业最早成立的环境类专业之一,始建于1978年。始建于1978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该专业学科已发展成为国内高校同类学科中具有一定整体实力和特色的学科点;随后成立的应用化学专业主要为电力工业和其它部门提供应用化学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环境科学专业着重培养适应我国环境保护发展需要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成长中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已从多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创造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曾被能源部授予"全国电力系统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使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互相渗透以及多学科交叉渗透,从而加强了专业建设,使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共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应用化学3个本科专业;3个硕士点;可面对全国招收工程硕士。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教高、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0多人,其中博士导师4人,在职正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22人,青年教师中有博士学历者占36%.现有教研室3个,实验室15个,研究所2个,研究室1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以来,教师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技进步奖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100余篇收入国际文献,公开出版教材10多部、著作10多部。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该院在校本科生近600人,研究生100余人;多年来为电厂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近4000人。该院除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外,还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选修第二专业,拓宽学科领域,使毕业生知识面宽、工作适应性强、就业面广,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始建于195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专业,该学科专业于1961年整体迁入我校。1997年,由原管理工程系、经济系、电力经济系合并成立工商管理学院,2009年,原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名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历经春华秋实近半个世纪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学院在北京设有学院本部,在保定校区设有1个系——经济管理系。学院现有教职工208人(其中保定70人),专任教师184人(其中保定60人),其中教授46人(其中保定13人)、副教授81人(其中保定22人),有实验及技术人员4人(其中保定1人)、党政及管理人员25人(其中保定9人)。学院现有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能源管理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与项目管理、信息管理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学院拥有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会计学、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8个学术型研究生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会计硕士、金融硕士、工程管理硕士、MBA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3个专业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具有IPMP国际资质认证资格。学院现有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保定)、信息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10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工程管理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部级特色专业,2个北京市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60多项,企业横向课题340多项,科研经费达1.5亿元,位居全国高校经管类院系前列。学院现有各类学生68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3100余人,研究生近2000人,另有各类继续教育学生1700余人。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多年来,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还承担着全国电力系统领导干部MBA课程以及建造师、总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投资预算师、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人员岗位教育的培训任务,为能源电力行业管理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受到电力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7.50万

    ]
  •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前身是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学院在校本科学生4373名,硕士研究生823名,博士研究生90名。已为社会培养了近两万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为我国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学院现有教职工266人,其中教师193人。教师队伍中,教授3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5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38.4%)。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首都劳动模范奖章获得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形成了一支以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工业过程测控新技术与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电力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融合快速,分布信息的电力燃烧过程测控系统”创新团队,以及电力企业软件工程实习基地等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学院部分科研和教学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几年来,科研成果获得“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国家863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工程项目2项,科技部技术支撑平台项目2项,主研了重大横向科研课题5项;每年的科研经费达3100余万元。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和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千余篇,每年被SCI、EI、ISTP收录百余篇。拥有“电子信息教育”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信息安全”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拥有《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数据结构》和《自动控制原理》等一批省部级精品课程。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成立于1958建校初期。近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经历了校本部从北京到河北,从河北又回到北京,从电力部到教育部的地域以及归属的变迁,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其包容并蓄、均衡有道的精神,相继派生出一批新专业和学科方向,同时孕育了若干个院系,2005年原机械工程学院并入,组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9年更名为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7月和9月从学院相继孵化、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和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经过丰厚积淀,能动学院实力稳步提升,学科内涵日益丰富,传统优势不断延展。现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4个一级学科点,12个二级学科点。与能动学科相关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煤的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创新引智基地、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电生产过程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低品位能源多相流与传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基地,经过不断完善基础条件和设施,科研能力日益彰显,为本学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全院教师队伍共有152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实验人员21人,行政人员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比例占到70%以上。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能源动力领域中人才队伍雄厚、科研实力强劲和发展势头较好的院系之一,不管时代怎样风云变幻,动力人始终坚忍不拔,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八字院训为追求,视学术创新为学院发展之动力,开创了学院发展历史上一个又一个流光溢彩的黄金时代,为华北电力大学的振兴和大学学科建设的飞速发展、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高质量本科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一所综合性学院,设有法学类方向招生的法学专业,以及公共管理类方向招生的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广告学、汉语言文学等4个专业。设有法学、公共管理、广告、中文四个教研室;设置法学党支部,公共管理党支部、中文广告党支部和办公室党支部。学院现有在读本硕学生800余人。2020年招收本科生166人,研究生招生153人。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有教授11人、副教授29人,其中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18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比例达69%。学院拥有1个能源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法学与公共管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律硕士(JM)与公共管理硕士(MPA)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1个诉讼法省级重点学科。学院充分利用人文社科基地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组建科研团队,搭建平台,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拥有2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006年11月获批国内唯一的以能源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省部级文科研究基地——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2020年获批全国首批老龄科研基地。同时设有校级研究机构“中国能源精准扶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学院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重要思想,服务北京市“回天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回天治理研究院”,创办“回天治理论坛”“未来回天论坛”,打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政策咨询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平台。获得北京市主要领导批示。学院着力加强师生科研能力提升,近5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北京社科基金等纵向项目近100项,纵横向经费累计达到5000余万元,出版专著80余部,出版教材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向有关部门积极提交研究成果,成果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司法部、民政部、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河北省省委省政府等部门的认可或采纳。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尊重教育规律与学习规律,强化育人的实践导向,构建“大”协同、“大”先生、“大”学生三位一体的三“大”格局,构建社会实验工程,深化“立学工程”,实施“双翼工程”,实现“三全育人”落细、落小、落地。立足“双一流”建设,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学院实践“互联网+教育”的网络开放教育理念,积极打造在线课程,已上线在线开放课程3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学院承担了学校大部分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工作,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培养方向,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出一条培养既通晓能源电力行业知识又拥有专业技能人才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培养模式。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力能源行业、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始建于2003年,它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北京电力学院基础部数理教研室。目前拥有系统分析、运筹与控制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数学、物理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其中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是河北省重点学科,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2个本科专业。数理学院现有教职工97名,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37名,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55名。专任教师86名,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65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6%。经过多年建设,数理学院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涌现了一批教学名师,有“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首席专家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名、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名。数理学院下设高等数学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应用物理教研室、基础物理教研室等教学单位,“科学与应用计算研究所”、“应用概率统计研究所”、“材料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和平台。有大学物理实验室、创新物理实验室、计算物理实验室、数学建模创新基地、信息与计算科学实验室等多个实验教学平台。2012年度,数理学院紧密围绕国家能源电力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立项课题中,我系获批14项,其中: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7项、专项基金3项,年度纵向科研经费达到433万。发表高水平论文(AB级)47篇,SCI/SSCI/AHCI收录28篇。获河北省自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教育教学成果显著,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斐然,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获北京市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指导研究生在第九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表现突出,获奖等级和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层次与数量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增加了华电学子在全国大学生和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的影响力。数理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方向,形成了特色的课程体系、优秀的教师队伍、突出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科学研究四个特色发展定位;形成了教学设施精良、科研平台先进、教学质量优异、研究成果丰硕的高水平的数理学科。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源自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为满足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国家能源局、教育部和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界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水利工程学科划入可再生能源学院,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学校2020年组建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开启水利工程学科建设新征程。学院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设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2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444人,为国家培养了水利工程人才1200余人。学院设有水电教研室和水文教研室,现有教职工33名,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9人。学院依托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的安全与清洁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区域能源系统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后建成了水电系统运行模拟与风险分析、水电站与岩土工程、水工与河流模拟3个实验中心,14个实验室。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防洪减灾理论及水安全分析、跨流域水电系统开发技术等方面逐步形成以“大电力”为特色的水电能源研究领域。获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3项、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20项、企业委托项目80多项,科研总经费1.6亿。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出版专著13部。学院面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始终以世界一流水平为努力方向,围绕国家对能源、水资源与环境的战略需求,不断开拓创新,更新学科内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使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成为我国水电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正式成立于2003年11月。学院在北京设有学院本部,在保定校区设有英语系。学院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专任教师119人,管理及实验技术人员人员1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2人,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达81%以上。学院形成了一支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设有英语和翻译2个本科专业,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翻译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生导师21人。学院每年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约90人,招收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英语口译研究生约50人。目前在校本科生430人,研究生141人。学院承担着英语专业本科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和全校所有博士、硕士、本科、成教、函授学生的公共外语教学,涉及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和德语等五个语种。学院现有以数字化为主体的语言实验室19个。学院注重学术与科研,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立项及教学成果奖,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春华秋实,十年磨剑,外国语学院将在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下,与时俱进,求实创新,锐意改革,为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发挥支撑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7.50万

    ]
  •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211工程”建设全国重点大学,致力于为实现能源、电力的国家战略提供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支撑。为满足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国家能源局、教育部和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界的支持下,华北电力大学通过对电气、动力、机械、自动化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于2007年成立了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2020年4月,可再生能源学院更名为新能源学院。学院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撑。目前学院设有4个研究中心,即太阳能研究与工程中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风力发电研究中心、生物质能研究中心。教职工74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讲师8人,实验员5人,博士后7人,教师队伍中100%具有博士学位。学院拥有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能源学院部分),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能源安全与清洁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学院现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2个本科专业,并成立“新能源创新实验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797人,博士研究生67人,硕士研究生198人,共计1062人。学院在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博士学位点下,设立了“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二级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院同时拥有“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能源动力”“材料与化工”2个专业学位硕士专业。“清洁能源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近年来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省部级奖20余项,出版教材30余部,获批专利20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Energy等国际权威SCI期刊收录论文300余篇,EI收录500余篇。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100项等,科研经费总量累计近5亿元。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巴斯大学、克兰菲尔德(Cranfield)大学、斯莱斯克莱德(Strathclyde)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州大学阿灵顿校区,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马拉达伦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丹麦科技大学、奥尔堡大学,法国电力集团,瑞士洛桑联邦理工(EPSL),德国弗朗霍夫风能和能源系统技术研究院(IWES),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面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国家对能源与环境的战略需求,不断开拓创新,延伸学科内涵,提升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简称:华北电大,华北电力 地区: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北、广东 学制:2~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3.00~7.50万 班型:网络班、集中班、周末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师大博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友情链接:中教互联中教互联官网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