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河南大学 > 招生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 简称:河大
  • 地区: 河南
  • 类型:综合类、公办、双一流
  • 学制:2.5~3年
  • 学费:¥2.00~5.50万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河南大学法学院源于1907年的河南法政学堂,先后经历了河南法政专门学校(1912)、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法学院(1929)、省立河南大学法律系(1930)、国立河南大学法学院(1942)等阶段,1985年恢复重建河南大学法律系,1996年由法律系改为河南大学法学院,至今已走过逾百年历程,累计培养全日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万余人,涌现出罗梦册、杜元载、杨鸿烈、姚雪垠等杰出师生代表。学院拥有一支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2人,其中,校黄河学者1人,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5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5人,有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教师20人。学院现有司法文明史二级博士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省级法学一级重点学科和一个本科专业。2012年学院获批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与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现有13个科研机构,其中,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和环境与民商法研究所为校级重点科研机构。近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出版专著与教材40余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刊物及其他CSSCI来源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吴祖谋先生主编的《法学概论》系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获国家教委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全国优秀教材奖及河南省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吴祖谋先生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南大学法学院始终以社会的繁荣发展、民主法治的进步为己任,秉承“法天立极会通中西”的院训,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守成与创新齐举”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众多法律人才,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智力文化成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法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培养适应新时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新任务新要求的,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熟悉我国法律实务的卓越法治人才。重点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熟练、知识结构合理的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同时兼顾培养复合型、涉外型、研究型和创新型卓越法治人才。(开设有相应的卓越法治人才实验班,在大一下学期通过选拔择优录取)。基本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在未来的发展征途中,法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将会更加团结、奋斗,取得更多更大的业绩。法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其渊源可追溯到1929年创办的开封内地会福音医院护士学校。现为教育部护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护理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和华夏高等教育联盟会委员单位。学院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8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7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0%。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110余人,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授权点。学院护理学科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2021年获得河南省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立项建设。每年招收本科生200余名,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近万名。南丁格尔获奖者孔芙蓉女士,2007级优秀校友、中南大学湘雅-泛海健康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刘民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学院注重科学研究,形成了以老年与慢性病护理、护理教育、心理护理和智能护理等特色研究方向。拥有省级科研平台——河南省脑卒中智慧康养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教研平台——中西部综合性大学康养护理虚拟教研室、两个校级重点研究所——护理与健康研究所、慢性病风险评价研究所、两个省级培训基地——河南省养老护理员护理培训基地和河南省阿尔茨海默病护理研究与培训基地、开封市阿尔茨海默病糖组学创新研究团队和开封市脑卒中主动防治与护理重点实验室。开设的主干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康复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人文修养、护理管理学、护理研究等。学院现有12所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分布于国内一线城市、省内中心城市。本院就业前景较好,本科毕业生就业分布于京、广、深一线城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省内外大型综合性医院及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就业率达93%以上,前景广阔。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化学化工学院是河南大学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始建于1923年,重建于1959年,时称化学系,1985年设立工科,1989年改称化学化工系,1995年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39人,副高级职称者59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第四层次特聘教授1人,黄河学者3人,校特聘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9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4人。学院下设化学、化工、高分子科学、应用化学4个系,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河南省一流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纳米材料与器件学科群为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化学为省级重点资助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为省级重点学科。《走近化学》为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国家级大学生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及河南省在线开放课程、《波谱分析》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分析化学》和《化学化工软件》为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拥有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本科生854人,博、硕士研究生229人。以学院为依托,建设有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多酸化学重点实验室、节能减阻添加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阻燃与功能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校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废弃物资源能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工业冷却水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厅级以上科研机构。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化学研究》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院现有实验室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拥有X-射线单晶衍射仪、超导核磁共振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系统等大型仪器,单价10万以上仪器设备总价值4200万元。学院学术氛围浓厚、治学传统严谨、工作作风踏实,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考研录取率达到50%左右。2014-2018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5项,省部级项目88项,发表学术论文1460篇,其中SCI、EI收录775篇,出版专著、教材7部,专利授权4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165项。同时,学院高度注重产学研结合,致力于以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学院注重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多所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每年选派教师到国外访学,主办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会议。通过不断继承与发扬光大,化学化工学院逐步形成了团结协作、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孜孜求索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勤于思考的科研精神;勤劳朴实、宽以待人、淡泊名利的生活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努力开拓创新,向着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建设目标不断迈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学院概况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是以地理学为主体,环境科学、生态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和区域经济学等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院。学院前身为始创于1923年的河南大学地学系,首任系主任为著名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冯景兰教授。经过几代地理人的筚路蓝缕、奋力拼搏,环境与规划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一致赞誉。2009年4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等的陪同下来学院视察。2006年6月,学院党总支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同年,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先后来院视察,并对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办学理念根据当代地球科学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形势和任务,结合我校发展确定的阶段目标和学院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系统推进,以人为本,促进交叉,强化创新,率先实现把环境与规划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学院的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信息化和地球科学系统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础,以改革与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机构设置学院下设地理科学系、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地理信息科学系和环境科学系。拥有环境与规划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黄河中下游科学数据中心、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数字地理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教学、研究机构。学科建设学院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经济地理学、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区域经济学和生态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及对应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课程教学论(地理)、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等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5个本科专业。地理学为河南省优势学科,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在2012年和2009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地理学分列第11名和第8名。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36人。教师队伍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3人,省、校特聘教授16人,海外讲座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2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11人。人才培养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质量为核心,着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区域模型与信息系统学科的整合与创新”等3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经济地理学》《区域系统模型及其应用》等教材荣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WEBGIS》等两门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等六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地理科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地理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两位教授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0多项;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二届中国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中分获银奖与二等奖,获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第二届视频制作比赛第二名。科学研究瞄准地理学发展前沿,围绕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南省发展战略,开展了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等已经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学、生态地理学5个研究方向。近3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7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48项,其中主持完成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2013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SCI、SSCI、EI等论文180余篇。在《地理学报》80年和《地理研究》32年发文总量排名中分列全国高校第八和第七名。文化传承创新学院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断增强文化影响力。以黄河文明为文化特色、黄河流域为地域特色,实现对黄河文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协同拓展科研创新平台,先后成立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理学黄河分会等机构,打造“黄河学”高层论坛、“球”生之路—4.22地球日等系列活动,为沿黄地区可持续发展和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社会服务学院以服务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大数据试验区、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实验区等重大战略需求,为政府决策咨询、政策制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深化产学研融合,先后完成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和城镇体系、土地利用、旅游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委托课题500多项;培养了在职研究生三千多人、培训各类人才万余名;面向社会开放自然博物馆、虚拟现实实验室和天文观测站,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等来学院视察,对学院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国际交流合作   学院加强交流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德克萨斯州立大学(UTD)、迈阿密大学(UM)等学术机构开展联合培养与合作研究,建立了河南省数字地理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聘请海外教授18人,开设全英或双语教学课程10门;与美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Goodchild等50多名国外专家开展了合作研究,选派教师、优秀学生到国外知名高校深造近百人次;组织召开国际学术会议8次;受聘的海外教授RonaldBriggs、MilanKonecny分获2013年、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黄河友谊奖”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前身是中州大学教育系,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大学建立最早的系科之一,1924年开始招生本科生,1927年开始招生研究生,开河南大学乃至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之先河。1954年随着国家院系调整政策的推进,教育系改为公共教育教研室,为全校师范生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公修课程。1980年,恢复教育系,重新开始招收本科生与研究生。1999年7月,在教育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科学学院。2008年5月,为铭记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对学院发展的慨然襄助,学院更名为教育科学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并荣聘先生为书院荣誉院长、荣誉教授。学院教育学和心理学均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德育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九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在校博士生近30人。学院拥有教育学和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20余人。教育学和心理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师教育、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15个专业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拥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拥有教育硕士和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在应用心理硕士和教育硕士专业类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领域招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在校硕士生近500人。学院目前在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咨询方向、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方向等五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为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学院还承担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实行“3+1+2”模式培养。学院还有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函授生(本专科)、成人自学助考(本专科)等非全日制培养类型及国培计划、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中小学校级后备干部等短期培训形式。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46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70余人。在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7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近80%。现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评审组专家成员3人,中央组织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专家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成员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5人,二级教授9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校级特聘教授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0余人。院内教师中具有境外留学、访学经历的教师达30%左右。目前学院下设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学前教育系、教育技术系、教师教育系等五个教学单位;拥有河南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弱势人群身心健康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基地、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教育政策研究院等四个省级研究机构;拥有河南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代教育研究所、心理与行为研究所、认知·脑与健康研究所、教育行动研究中心、生命教育研究中心、弱势人群身心健康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等八个校级研究机构;拥有教师教育研究所、宋代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所、人员素质测评中心、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等五个院级研究机构;拥有心理与行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认知与行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等重要科研、教学实验平台。另外,河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研究》编辑部、河南省心理学会、河南省教育学研究会、河南省教育技术研究会等挂靠本院。近5年来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性进展。在教学方面,教育学和心理学均被评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教育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入选首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心理学、德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三门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等五门课程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新课程教学设计——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研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我院教授编写的《心理学概论》、《管理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三部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科研方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2项),出版专著8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获各类科研奖励90多项;生命与价值观教育、教学现代化两个团队获河南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在学科建设方面,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均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教育学科在我省高校“双一流”建设中获批为省级特色学科,且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的好成绩。在人才培养方面,从80年代恢复教育系以来,培养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和一批批的管理干部。目前,在我省工作的大部分高校的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骨干教师大都毕业于我院,另有部分优秀毕业生在省外重点高校甚至国外著名高校任教,有些已经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在国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还有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在教育部、人社部、全国政协、全国妇联、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教育厅等重要部门岗位任职,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科学学院将继续发扬优良的传统,遵循“厚德、博学”的院训,以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国际化为抓手,实施特色立院、人才强院的“两大战略”和立体化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教学质量保障的“三大工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综合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四大提升”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的前身是中州大学教育系,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大学建立最早的系科之一,1924年开始招生本科生,1927年开始招生研究生,开河南大学乃至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之先河。1954年随着国家院系调整政策的推进,教育系改为公共教育教研室,为全校师范生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公修课程。1980年,恢复教育系,重新开始招收本科生与研究生。1999年7月,在教育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科学学院。2008年5月,为铭记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对学院发展的慨然襄助,学院更名为教育科学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并荣聘先生为书院荣誉院长、荣誉教授。2021年5月,在教育科学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教育学部。学部教育学和心理学均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德育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九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在校博士生近30人。学部拥有教育学和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20余人。教育学和心理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师教育、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15个专业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拥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拥有教育硕士和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在应用心理硕士和教育硕士专业类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领域招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在校硕士生近500人。学部目前在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咨询方向、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方向等五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为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学部还承担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实行“3+1+2”模式培养,负责河南大学省培、国培统筹管理工作。学部还有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函授生(本专科)、成人自学助考(本专科)等非全日制培养类型及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中小学校级后备干部等短期培训形式。学部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46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70余人。在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7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近80%。现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评审组专家成员3人,中央组织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专家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成员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5人,二级教授9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校级特聘教授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0余人。学部教师中具有境外留学、访学经历的教师达30%左右。目前学部下设教育学院、心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院等四个教学与管理单位;拥有河南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弱势人群身心健康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基地、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教育政策研究院等四个省级研究机构;拥有河南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代教育研究所、心理与行为研究所、认知·脑与健康研究所、教育行动研究中心、生命教育研究中心、弱势人群身心健康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等八个校级研究机构;拥有教师教育研究所、宋代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所、人员素质测评中心、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等五个部级研究机构;拥有心理与行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认知与行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等重要科研、教学实验平台。另外,《心理研究》编辑部、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河南省心理学会、河南省教育学研究会、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等挂靠学部。近5年来学部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性进展。在教学方面,教育学和心理学均被评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四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心理学、德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三门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等五门课程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新课程教学设计——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研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我院教授编写的《心理学概论》、《管理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三部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科研方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2项),出版专著8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获各类科研奖励90多项;生命与价值观教育、教学现代化两个团队获河南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在学科建设方面,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均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教育学科在我省高校“双一流”建设中获批为省级特色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成绩。在人才培养方面,从80年代恢复教育系以来,培养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和一批批的管理干部。目前,在我省工作的大部分高校的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骨干教师大都毕业于我部,另有部分优秀毕业生在省外重点高校甚至国外著名高校任教,有些已经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在国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还有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在教育部、人社部、全国政协、全国妇联、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教育厅等重要部门岗位任职,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学部将继续发扬优良的传统,遵循“厚德、博学”的部训,以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国际化为抓手,实施特色立院、人才强院的“两大战略”和立体化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教学质量保障的“三大工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综合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四大提升”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河南大学经济学科具有悠久发展历史,是河南大学建立较早的学科之一。她起始于1927年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经济系,历经财经系、政治理论教研室、政治经济学研究室、《资本论》研究室、人口研究室、经济研究所、财金系、经济贸易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等,直至2002年更名为经济学院。在办学初期及学科发展关键节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罗章龙、王毅斋、关梦觉、周守正等曾在此任教,他们为经济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九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一代代学人薪火相传、自强不息,逐渐凝炼出“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院训,形成了“勤奋、求真、合作、开放”的优良院风,树立了“服务地方经济,做大做强经济学科”的发展战略。新时代,学院将自身发展与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百年名校振兴紧密结合,坚持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视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本硕博办学层次齐全。作为全国首批具有经济学类硕士学位授予权的12家培养单位之一,目前学院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金融和保险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三个学科均为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开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经济统计学和保险学等6个本科专业,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明德计划”实验班,获批经济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自主学习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多个国家级本科质量工程项目。2019年经济学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入选首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各层次在校生2600余人。教学科研队伍雄厚。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学术梯队完整,教研经验丰富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3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85%以上,具有高级职称者110人,其中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省级特聘教授2人,黄河学者2人,校级特聘教授2人省管及享受政府津贴专家5人,博士生导师24人。科研组织体系完善。学院建有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原发展研究院、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河南省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软科学研究基地、中原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国民经济研究所等6个国家级和省级研究机构,经济研究所、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产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自贸区研究院、金融发展与风险评估实验室、国际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所、普惠金融研究所、财政研究所、生态文明经济研究所、统计研究所、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所等12个校级研究机构。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级研究项目140余项,在国际英文期刊发表SSCI收录论文50余篇,发表CSSCI期刊论文290余篇,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国际化办学特点明显。学院近四分之一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访问研究经历,数十位来自加拿大、德国、韩国与台湾地区的中外籍海外博士专职工作,设立短期访问教授和学者岗位,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多次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并通过学院“双周论坛”平台,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Heckman教授等国外著名学者来院讲学。学院先后与耶鲁大学、伦敦经济学院、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日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大学、一桥大学、卡迪夫大学商学院、加拿大温莎大学商学院等建立起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共同承担了多项国际合作课题。每年通过学校“梦想计划”、“121计划”以及国际化研究生项目,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换的机会。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商学院、韩国西江大学等建立本硕衔接的高级经济学研修课程,以及本科生国际合作项目。不断调整和制定科学合理的英文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不断深化与中国社科院的合作,实施研究生优质生源培育和拓展计划,依托石溪项目和海外讲座教授项目促进研究生培养,邀请多位海外专家为研究生开设课程,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本科生生源质量持续提升,2019年学生考研率达到21%、就业率达到97%。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等全国性学科竞赛中,荣获全国全省各类奖励30余项,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和显现。服务经济社会深入。学院致力于引导学者关注中国、特别是中原地区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出现的具体问题,突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依托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原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派出19人次到地方政府和企业挂职锻炼,完成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调研和规划项目70余项。在《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所有制理论与公有制改革、欠发达农业区工业化道路、资本市场企业资本运营、“郑汴一体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近百年春华秋实,成就今日桃李芬芳。经济学院正充满信心,迈着坚定的步伐向“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建设目标奋勇前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河南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后历经马列主义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部、马列德育教研部等阶段,2010年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年9月,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建设。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得并列第47位、B级的成绩。2018年10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与河南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1月,学校聘任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2019年2月,学院入选河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2019年11月,学校与焦裕禄干部学院共建焦裕禄精神研究院。学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6个教研室。拥有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88人,专任教师7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博士58人,占76%。省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4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2人,河南省教学标兵1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4人,河南省社会科学年度影响人物1人,河南省“四个一批”(理论)人才4人,河南省“百优”青年社科理论人才2人,河南省青年理论宣讲专家3人。另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学院已建立起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内法规制度研究、干部教育学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授权点,另有科学技术哲学等1个专业招收硕士生。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含干部教育方向)本科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学院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180余人,本科生450余人。学院教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高级别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学院先后获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百余项,出版学术专著98部,科研成果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30余项,其它奖项多项。学院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全面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院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多所著名中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师德师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主办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三农发展研究会等学生社团。曾荣获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高校十大明星社团”、“河南百佳大学生社团”等多项荣誉。学院举办的“模拟两会”、“时政论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模拟宣讲大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剧大赛”、“信仰之旅”等特色活动在校内外影响广泛。学院团委荣获2018年度“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2018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为64%,2019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为75%。学院将秉持“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承继延续至今的优良办学传统,继往开来,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学院建设新局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位于开封市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有着深厚的办学底蕴,著名美术家陶冷月先生1929年9月-1930年2月曾执教于河南大学(时称河南中山大学),开河南高等美术教育先河。学院的专业教学肇始于1949年成立的开封艺术学校,1953年并入开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体育艺术科,1956年体育艺术科迁往郑州,在音乐、美术专业的基础上成立郑州艺术专科学校,1958年更名为河南艺术学院,1959年更名为郑州艺术学院,涵盖音乐、美术两大学科,属本科建制。1962年河南省高校调整,艺术学院并入河南大学(时称开封师范学院)成立艺术系,下设美术专业、音乐专业。1980年,成立工艺美术教研室,开始招收工艺美术方向本科生。1985年学校对艺术系进行机构调整,分设为音乐系、美术系。1988年,学校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成立工艺美术与建筑工程系。1994年,将建筑工程系分出,成立工艺美术系。1996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河南大学艺术学科的基础上恢复成立河南艺术学院,隶属河南大学管理。1998年学校成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由包括美术系、工艺美术系在内的艺术专业4个系合并、组建而成。2012年学校对艺术学院进行机构重组,下设美术学分院、设计学分院、艺术学理论研究院等五个教学、科研机构和一个公共教学机构——公共艺术教研部。2018年学校再次对艺术学院进行机构设置调整,在河南艺术学院框架下分设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河南大学音乐学院两个教学单位,一个公共教学机构——公共艺术教研部。美术专业初建时便汇聚了一批国内著名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包括从事油画教学与创作的丁折桂先生,从事国画教学与创作的谢瑞阶、贺志伊、马基光、叶桐轩等先生,从事版画教学与创作的刘铁华等先生,从事工艺美术教学与创作的有梁冰潜等先生,董作宾、于安澜、李白凤、高文等先生都曾在此任教书法,同时,卢前、于安澜、李白凤等先生对美术学理论所作的贡献也影响深远。20世纪后半叶,陆续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美术教育家有王威、邱光正、王儒伯、王今栋、刘士铭、朱馨欣、丁中一等先生。这些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对河南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李伯安、马国强、王宏剑、张江舟、王颖生、谢冰毅、段建伟、韩学中、李新华、张洹、肖红、李强、化建国、李明、李健强等国内著名美术家都曾受教于此。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美术学院已成为培养河南省及全国艺术人才的摇篮,共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万余人。河南大学艺术教育一直砥砺前行,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河南省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艺术实训中心实验基地。2018年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的成立开启了我校高等美术教育的新篇章。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10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6人。在校本科生8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现有美术学、书法学、绘画、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7个本科专业,拥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对应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授权点,3个学科点均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美术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学院科学发展的理念,胸怀创建一流学院、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教师、一流学生、一流成果的志气;从学院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借助学院多学科综合研究团队优势,充分发挥学科间的互补性,协同交融,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科研创新平台;立足区域文化特色,依托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基地、中原民俗民间文化与艺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宋代艺术研究所、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等科研资源,凸显以深厚的中原历史文明及文化艺术传统研究带动现代美术创作与设计研发的学术特色,打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端学术平台,已形成明确的科研方向与发展目标,学科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家级研究课题、学术专著出版、教材编写、论文发表、创作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美术学院拥有建筑面积8080多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和价值近千万的教学设备,还拥有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工作室、实验室、美术学院资料室等。资料室共收藏书籍与书画作品8万余册(幅),其中珍藏了一批明、清时期和近现代书画名家的作品以及日本二玄社复制的台北故宫藏画精品。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一、学院简介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成员,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首批会员。拥有软件工程技术二级博士学位点,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软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专业河南省专业评估排名第一。拥有“河南省智能数据处理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科引智创新基地”“河南省现代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和“河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荣誉称号,是河南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建设牵头单位和河南大学文明单位。学院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生)3000余人,学生享受国家、省级、校级各级各类奖学金。截至目前,学院已培养本硕毕业生近万人,学生就业率高、就业品质高、人均薪资高。近年来,学院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人数也不断攀升,2018届共有63人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2019届共有76人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2020届共有79人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绝大部分被“双一流”高校录取。二、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拥有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35人。校聘客座教授3人,讲座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4人,企业导师25人。拥有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等各类人才。三、教学科研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承担横向课题30余项,总经费达2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3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出版专著或教材3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3项,国家专利权10余项,软件著作权上百项。获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重大项目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在河南省教师技能竞赛中,多名老师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四、平台建设近三年来,学院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资金”“中西部高校提升计划资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等各类资金支持,不断推进实验平台建设,拥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实验室、云计算实验室、网络互联实验室、无线网络与安全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软件测试与开发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移动应用实验室、计算机视觉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约3500平方米,设备总资产达3000万元。五、特色育人校企合作。学院依托百年学府的综合办学优势,突出“实践育人”特色,在国内业界多家知名企业建有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的企业工程实践经历。与黄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约成立河南大学鲲鹏产业创新学院,与开封市和中关村软件园联合设立河南大学软件学院创新创业基地,通过产学研融合打造协同育人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近三年,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专业竞赛奖励800余人次,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3项,获批软件著作权9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学生项目团队先后承担完成了10余个社会项目,实现项目总值超过200万元。国际交流。学院重视与国(境)外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分别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印第安纳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英国莱斯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信息技术与无线电电子大学、台湾元智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进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活动。学院与台湾元智大学的研究生双向联合培养项目属河南省首创。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类国际交流项目。第二课堂。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注重“第二课堂”建设,凸显育人实效。成立软件联盟协会、青春摇滚协会、TMS电竞社团、演说与口才协会、创意手工发展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IT行业校企交流活动月”“程序设计大赛”“电子竞技大赛”等活动,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依托团委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开展“主持人大赛”“辩论赛”“主题演讲比赛”“女生节”“寝室文化节”“春、秋季运动会”“迎新杯系列球类比赛”等文体活动和“电脑义诊”“爱心义卖”“走进养老院”“幼儿园支教”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六、专业设置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面向软件产业需求,突出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软件工程素质、扎实的数理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较高的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注重软件工程过程方法训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本专业积极引入学科前沿领域知识,特别注重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具有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软件工程专业基本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研究或管理等工作。往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就业单位主要包括IT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等。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等专业继续深造。网络工程网络工程专业河南省专业评估排名第一。网络工程专业面向信息产业对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扎实的网络工程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和云计算系统分析、设计和部署能力,拥有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相关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具有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计算机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与产业领域的高级应用人才。网络工程专业基本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网络软件或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工作,也可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或在政府部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往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就业单位主要包括IT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等。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等专业继续深造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河南大学商学院起源于1927年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财金系、经贸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阶段,2015年更名为商学院。经过90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培育商界英才、服务社会发展的教学科研重地。下设会计、财务金融、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7个系。拥有河南省软科学基地“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建有河南大学现代物流研究院、工商管理研究所等14个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60人,具有博士学位57人。专任教师中,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7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培养对象7人,河南省教育厅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2人、黄河学者1人。另有海外讲座教授10人,兼职教授、职业导师87人。已经建立起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企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金融学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MBA、MPAcc、资产评估、工程(物流工程)四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含注册会计师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七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为省一级重点学科。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00余人、研究生500余人,与国际教育学院、欧亚学院、民生学院联合培养学生2000余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4000余人。建设有《财务管理》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财务管理省级教学团队、会计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设有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现代物流实验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36个。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7项,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等其他省部级课题76项。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被SCI、SSCI、EI收录57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认真开展学风、考风建设,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五年来年均考取研究生200余人,其中出国深造50余人,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与多家校外单位共建商学院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商道论坛”等专业特色活动在校内外影响广泛;在全国大学生“创青春”大赛、“挑战杯”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赛事中成绩突出;院团委为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结合河南省三大发展战略,积极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育商界精英和优秀的管理人才。五年来,先后与三门峡市工商业联合会、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华必信会计集团等16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完成企业营销策划、绩效评估等横向课题30余项,为郑州太古可口可乐公司、银鸽集团、安阳钢铁、晋开集团、奇瑞汽车、蓝天集团等企业进行员工培训60余次。为更好地支持郑州航空港区发展,成立了河南大学现代物流研究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50万

    ]
  • 在河南大学108年的发展历史上,最早的生命科学学科始创于1923年。由于各种原因,其办学历程曾先后于1950年和1962年两次完全中断。1987年,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新的生物系从零起步,重建并开始招生;2002年4月,生物系改建为生命科学学院。经过30年的艰苦创业,生命科学学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理工农兼备,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体系完整,高层次人才汇聚,科研水平高,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走过了同类学院几十年的发展道路,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一个典范;被公认为是河南大学众多学院的后起之秀和校园中的一个亮点。2017年9月,在学院恢复建院30周年之际,生物学科入选世界“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又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学院目前有教职工201人,其中专任教师181人,教授(特聘教授)80人,副教授82人,博士生导师5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4人,在读博士9人。在师资队伍中,有双聘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9人,曾宪梓教育奖获得者2人;有中原学者等专家6人,省级特聘教授4人,河南大学“特区支持计划”专家、“攀登计划”特聘教授、黄河学者和校级特聘教授60人,省管优秀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和校级教学名师各5人;有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获得者10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7人。近几年来,学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120项,总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学界影响很大的权威刊物上,如《Cell》、《PlantCell》、《NatureCommunications》、《NatureGeoscience》、《PlantPhysiology》、《PNAS》、《PlantMolecularBiology》、《AdvancedMaterials》等;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育成农作物新品种10多个,获批专利30余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10余项。在学科与平台建设方面,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棉花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个(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和河南省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全球变化生态学实验室、河南纳米生物医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作物逆境多组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个(转基因动物与细胞工程实验室、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中心)2个(乳腺生物反应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抗逆与特色小麦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生物纳米医学创新引智基地),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作物逆境生物学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其相应的两个博士后流动站,还有农学学科作物遗传育种硕士点;有省级第一层次重点学科2个(生物学和生态学),校级重点学科1个(遗传学);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和植物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生物教学实验中心),其中生物科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生物工程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全院教职工将百倍努力,在“学无止境,境如生命”的生科文化指引下,踏实工作,营造“敬业、诚信、务实、创新”的院风,努力开创学院工作的新局面,力争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土木建筑学院是河南大学重点发展的一个工科学院。1931年5月由土木水利专家、河南大学校长许心武先生倡议创办土木系,任命第一任系主任瞿文琳(字茀章),后经国家院系调整,该学科并入其它院校。1946年著名水利专家严恺担任国立河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并进行恢复重建,但由于战乱等原因不久即停办。1988年学校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设立了工艺美术与建筑工程系。1994年元月,将工艺美术专业分出,独设建筑工程系。2002年4月成立土木建筑学院,现设建筑工程系、路桥工程系、建筑学系、城乡规划系四个教学单位,设有岩土与轨道交通工程研究所、钢与空间结构研究所、循环与功能材料科研实验室、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2018年获批河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年获批河南省轨道交通智能建造工程研究中心。建有开封市不可移动文物修复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开封市特殊土改性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封市工程修复与材料循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院现有教职工96人,专业教师80人,其中兼职院士1人,“卓越人才”1人,黄河学者2人,学校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17人,副教授27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中国建筑学会第十届青年建筑师奖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骨干教师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具有博士学位40余人,国家注册建筑师5人,国家注册结构师12人,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1人,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5人,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1人,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1人。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的以中青年为主的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3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设计学(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土木水利)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建筑学顺利通过国家专业认证,土木工程专业入选河南省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河南省工程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形成了“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地下结构与特种岩土”、“交通工程”、“历史建筑与土遗址保护”和“建筑历史与理论”等多个学术群体。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办学指导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现代教育观念,着力抓好特色学风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搭建本科教育的基础平台,学院先后建立功能齐全的土建基础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建筑与结构CAD实验室、建筑结构可靠性检测与评估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建筑与城市规划虚拟实验室。土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实验室分布在金明校区十六组团A座、B座、D座,总建筑面积接近8000平方米,拥有“三向六自由度振动台”等大小型设备近2100余台(套),目前拥有各类设备资产总值3600余万元。学院注重学术交流,目前与美、日、英、俄、德、澳、加、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高等院校建立了学术联系,与国内50多所高校的土木学院(系)有业务往来,与美国迈阿密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开展了联合办学,分别在本校迈阿密学院和欧亚学院招收本科生。与中国企业500强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新浦建设集团、河南省建筑设计总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河南天工建设有限公司、河南省三建建工集团等20余家企业签有双方“产、学、研”基地合作协议,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基地协议,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设有“省规划院”奖学金,河南天工建设有限公司设有“河南天工”奖学金。为提高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学院每年都举办十几场学术讲座,先后邀请孙钧院士、董石麟院士、何镜堂院士、孟建民院士,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土木工程学科首席教授、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Spencer,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鲁道夫•吕克曼教授,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副校长安德烈·普斯塔夫加尔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关于学科新进展的学术报告。学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历届党政领导和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在院本科生规模稳定在1200人左右,研究生230余人,承担中外合作项目等相关专业有1300人左右,在校生达2600人左右,各类成教生1800余人。学生在全国建筑设计和建筑模型制作大赛、全国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以及中南六省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设计竞赛中屡获大奖,其中参加全国大学生非数学专业竞赛获一等奖等多个荣誉。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全校一直名列前茅,达到95%以上,考研升学率30%左右。学院三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9000多名本科毕业生,遍及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南等全国十几个省区。毕业生的德、才素质及工作能力深受社会欢迎,大部分都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许多毕业生获得了国家注册工程师、建筑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资格,在各自的工作单位担当重任。还有很多毕业生活跃在国外建设的舞台上。学院建有“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校级优秀“心理健康工作室”,校级学生活动品牌“建筑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院党群团活动出色,曾荣获学校党委先进党支部、"精神文明“标兵单位,“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教育工会“模范教工小家”等荣誉称号。学院着力于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科研工作投入力度,切实提升办学竞争力。近年来,出版著作40余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科研项目50余项,共获批校级以上教改项目32项,获得1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取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1门河南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版专著、教材22部。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300余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授权专利25项,我院主持设计的南阳国际玉城项目创新性的采用钢框架+折板网壳的结构体系,2011年获得河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设计所、古建院承担了巩义康百万庄园、开封大宏世纪城等规划设计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目前土木建筑学院已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院教职工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团结、勤奋、踏实、创新的工作态度,为全面推进学院跨越式发展而共同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00万

    ]
  •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与河南大学同岁,已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现设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翻译6个本科专业,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翻译硕士、教育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英语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高级英语》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精品资源课程,《英语语言学概论》为河南省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课程,外国语言文学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教职工112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教授19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3名、硕士生导师4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黄河学者1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2人。学院在校本科生965人,在校硕士研究生322人,在校博士研究生23人,博士后进站人员11人。学院教学科研设施齐备,图书资料丰富。现拥有中控室、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多媒体教室、同声传译实验室、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实验室和多功能报告厅等设备。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学理念,注重人才培养质量,重视提升科研水平。在学术研究方面,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对比语言学、俄罗斯文学、俄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语语言学等主要研究方向。学院目前拥有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拥有河南大学重点研究机构三个,并创办《外文研究》(季刊)学术期刊。近三年,外语学院发表学术论文360多篇,出版教材和著作50余部;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教学奖励24项。认知语言学、莎学、语用学等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功能语言学、文体学、英汉语言对比、翻译理论、俄罗斯语言文学等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英语专业连续多年进入全国A++行列,2017年位居全国第五。学院秉承“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方针,扎根中原,立足全国,面向世界,致力于打造中原外语人才培养高地;学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整体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为突破口,坚持开拓创新,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学院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和学术研究梯队,加快学科专业建设步伐,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2018年6月,根据“双一流”大学建设新形势和专业发展需要,河南大学依托文化产业管理系和旅游管理系成立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建院伊始,学院即确立了“立足中原,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发展目标。旅游管理专业于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获得河南省首批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全国首批旅游管理专业学位(MTA)授予权,2013年招收旅游文化(专门史)博士研究生,2018年获得旅游管理博士生招收资格;现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特色专业和河南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于2011年开始本科招生,旨在坚持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文化产业发展与市场运行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学院现有专职教师26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国家旅游局青年旅游专家培养计划1人。学院拥有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机构,与省旅游局共建有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拥有旅游与城乡规划中心一个校级科研机构,旅游科学研究所和休闲与会展研究所两个院级研究机构。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各类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教材30余部,其中3部教材被列为国家级规划教材。20多年来,学院共培养本科生近2000名,硕、博士生百余名。学院建有50多处实践教学基地,每年举办世界文化遗产日、导游风采大赛、世界旅游日、中国旅游日等主题活动,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200余人次,已有500余名毕业生成为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百余名毕业生成为高等院校业务骨干或学术带头人,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2017年9月,百年名校河南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是百年学府的一棵新枝,一定会在学校的快速发展中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80万

    ]
  •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坐落于古朴而美丽的八朝古都开封。数千年文化积淀的熏陶与新闻传播学科的前瞻开放精神汇聚于一起,孕育了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思想追求蕴藉深沉、学业追求晖光日新的风格。学院学科设置完备,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学科齐全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之一。现有四年制本科专业6个: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编辑出版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其他专业均居省内领先水平,并在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拥有新闻与传播学和戏剧影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和艺术硕士(广电领域)三个专业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四个二级专业: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和广告与媒介经济。戏剧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两个二级专业:电影电视学与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凝聚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4人,博士30人,校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千人计划”优秀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1人,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3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3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人。另外,我院外聘业界兼职研究生导师和兼职教授65人。学院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引进业界导师精英开设共建课程,积极与各专业平台合作交流。具备完善的教学、科研实验器材与设备,拥有河南唯一的国家级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教学实习基地30多个,包括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光明日报社河南记者站、团中央未来网、深圳侨报、人民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等,学院还拥有丰富的报刊资料、音像资料和藏书。2017年获批河南省教育新媒体暨舆情研究中心,依托人才和学科优势,搭建省级舆情研究创新平台和智库机构。传媒研究所为校级重点创新平台,学院设有编辑出版、影视艺术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机构,初步形成省、校、院三级科研创新平台序列。目前,学院在校生1799人,其中本科生1427人,研究生372人。(2019年9月数据统计)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学院坚持实施“品牌活动”战略,各专业依托专业特色,将“绽放”汇报演出、“时光”微电影展、“记者文化节”、“广告文化艺术节”、“悦读文化节”等专业实践活动打造成为在国内高校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活动。学院培养的近万名本科毕业生和上千名硕士毕业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务实的职业态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许多人成为新闻传播领域和大专院校的骨干力量。专业介绍新闻学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新闻政策法规,能在新闻、编辑、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人才。基本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编辑出版学河南省级特色专业,突出新媒体特征,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与传播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多媒体互动制作技术,能在出版、新闻、宣传与文教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基本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网络与新媒体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传播能力,能够从事以数字化内容生产、网络化信息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设计与制作、数据新闻与网络舆情监测、新媒体产品创意与策划、全媒体视觉传播以及其它计算机、媒体、网络、艺术交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基本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广告学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与传播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广告经营管理、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及媒体运作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播音与主持艺术属艺术类,在河南省高校同类专业中最早开设。培养能够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其他文艺团体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基本学制4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广播电视编导属艺术类,培养具备系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学制4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1956年12月,河南省郑州卫生学校迁至郑州市纬五路东段,更名为河南省郑州第一卫生学校,增设药剂士专业,学制三年。这是河南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的前身。1958年6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南省郑州第一卫生学校升格为大学专科,更名为河南省医药专科学校,设医疗、药学2个专业。1959年2月,河南省文教部决定,河南省医药专科学校迁至开封,更名为开封医药专科学校。1984年,开封医药专科学校药学专业改建为药学系。1992年,开封医药专科学校更名为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7月,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河南大学合并,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更名为河南大学医学院药学系。2001年4月,河南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改建为河南大学药学院,开始药学本科教育。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点。2015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10月,更名为河南大学医学院药学院。发展概况经过60年发展,药学院已成为中国教育学会药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杜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河南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药学会中药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单位。2005年6月,刘昌孝院士受聘担任药学院名誉院长。学院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0人,博士54人,在读博士4人。有黄河学者2人、校特聘教授5人;国家新药评审专家7人,国家保健食品和化妆品评审专家7人;国家执业药师工作专家5人、河南省执业药师工作专家5人。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79人,来自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188人。在校成人教育学生1200多人。学院有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临床药学4个本科专业。拥有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生物化学、药事管理学等省、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5项。设有9个教研室、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等2个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代管河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学院有药物系统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药学、教育硕士(医药卫生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2017年4月,中药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专业认证。中药学、药学为河南省重点一级学科。中药药效物质与创新药物研究团队、药食两用资源研究开发团队等两个团队为河南省高校创新团队。学院建有杜仲栽培与利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中药药效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中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河南省药食两用资源功能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药物制剂实验室、河南省药物物质基础重点实验室(培育)、河南省高校无机离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杜仲栽培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抗肿瘤中药药效物质研究院士工作站,开封菊花药食功效开发开封市重点实验室和开封市保健食品功效成分研究实验室。学院治学态度严谨,学术氛围浓郁。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性公益专项、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创新药物等国家级课题73项。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93篇,出版论著32部,授权发明专利35项,获得各类科研教学奖励62项。注重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坚持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横向项目总金额近千万元,杜仲、菊花、连翘、辛夷等深加工项目已成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彰显了学院的专业优势和社会服务能力。学院设有泰丰奖学金、羚锐奖学金、新春都药学人才奖学金、常乐制药奖学金等企业奖学金。坚持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多年来,本科生考研率稳定在39%左右,就业率稳定在98%左右。涌现出原河南省药监局局长张泽书,河南省卫计委主任阚全程,河南泰丰集团董事长徐攀峰,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公司总经理臧鑫炎等一大批中高级医药行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12000多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其前身为1949年成立的开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科,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河南艺术学院,1959年更名为郑州艺术学院,属本科建制。1962年并入河南大学成立艺术系。199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河南大学艺术学科基础上恢复成立河南艺术学院,隶属河南大学。1998年河南大学将艺术学科合并成立艺术学院。2018年独立设置音乐学院。近年来,学院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河南省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艺术实训中心实验基地。2016年,依托我院建设的河南大学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被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2018年,学院顺利获批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河南省艺术门类博士点零的突破。学院历经甲子传承,依托百年名校河南大学,融合综合型大学学科优势,汇聚国内外音乐人才力量,秉承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积淀深厚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中原地区乃至全国音乐人才的摇篮,培养了一批在全国音乐界、影视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人才。王寿庭、武秀芝、吕岱声、杜鹤鸣、赵为民等一大批著名艺术教育家曾在此任教。翟学京、方建军、苗建华、小香玉、吴涛、潘国强、陈淑敏、郭克俭等优秀学子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为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岗教职工113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3人。设有声歌系、音乐理论系、钢琴系、器乐系、戏剧系、舞蹈系、公共艺术教研室等七个教学机构,以及音乐学研究所、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所、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所、宋代文化艺术研究所、郭小庄艺术研究室、意大利艺术研究中心、马可艺术中心等科研机构。学院拥有艺术学理论博士点和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授权点;以及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编导、表演(戏剧方向)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研究生近300人。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学院、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成果、一流教师、一流学生,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院整体教学、科研水平。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为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院音乐与舞蹈学学科获得B-,2018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我院艺术硕士(音乐领域)获得C+,在全国综合性大学排名中位居前列。近三年来,我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六十多部(套),发表论文四百多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六十余项,艺术作品获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奖励260项。学院基础条件优越,拥有建筑面积16800多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琴房楼和价值近千万元的教学设备,还拥有功能齐全的音乐厅、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数码钢琴教室和国内一流的录音、音响、电脑作曲等设备。资料室共收藏中外音乐、戏曲书籍与谱集8万余册。学院成立有学生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舞蹈团、蒲公英艺术志愿服务团等艺术实践平台,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新学院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今天的音乐人正聚焦一流,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开启建设国内一流、区域引领、中原特色音乐学院发展的新征程。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万

    ]
  •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前身为政教系,2002年4月9日启用现名。学院在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管理诸专业上积累蓄厚,源远流长。1923年始设哲学系,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任系主任。1927年设立政治系,1960年成立政治教育系,此后虽一分再分而不见损益,折枝为林成就河南大学经、法、商、管诸专业。曾拥有周守正、马佩、吴祖谋、侯恒、貊琦、黄魁吾、张浩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学术影响的知名学者,培养出各类毕业生一万余人,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现有教职工97人,专任教师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43人,具有博士学位62人,在读博士4人。教师队伍中包含博士生导师4人,校级特聘教授5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人,省委宣传部社科理论“百优人才”6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5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河南省中原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涵盖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方向)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三个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哲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近五年来,学院教职工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6项,省部级课题4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奖项21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44部、教材3部,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三百余篇。本科生培养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原则,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从事专业工作的专门人才;研究生培养数量多、质量高,毕业生遍布于全国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国家机关。学院培养出了张曙光、杨光斌等知名学者,以及前国防部长梁光烈,现海南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毛万春等一批党政军领导人。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00万

    ]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简称:河大 地区: 河南 学制:2.5~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2.00~5.50万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类型:综合类、公办、双一流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河南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