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洛阳工学院机械系,成立于1958年,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83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河南省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单位,长期以来,学院遵循“突出特色,提高水平,直接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致力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方向。学院拥有国家、省部级研究平台1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团队1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7个。学院拥有25000m2实验室,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8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600余项,在一些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2013年、2016年和2017年,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人,其中专任教师127人,博士92人,硕士30人,博士占师资总数72.4%,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68人,教授3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9人,讲师、工程师23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中原学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讲座教授3人,省部级专家、学术带头人18人。学院一贯重视本科人才培养,经过60年的发展,已积累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学研用合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初次就业率高于国内同类专业平均水平。学院本科毕业生约1/3考取国内重点院校研究生,还有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学院下设“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和“交通运输”等3个本科专业,均为一本招生,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下设汽车发动机、制冷与空调和热能工程3个专业方向。车辆工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车辆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为教育部第二批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单独招生。学院拥有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省一级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省二级重点学科。学院建有河南省汽车节能与新能源重点实验室、内燃机节能与低排放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低风速风电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汽车节能与新能源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车辆工程及装备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拖拉机与农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车辆现代技术重点实验室,并建有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和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学院目前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的理事单位,全国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车辆工程专业教材编委会委员,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执行理事长单位、河南省内燃机学会理事长单位、河南省汽车工业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经过60余年的专业建设,学院形成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拥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和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和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成效突出。“机械设计”、“机械原理”课程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车辆构造”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20人。出国留学经历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及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高校骨干青年教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河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洛阳工学院电工教研室。1978年成立电气系,同年招收该专业本科生。2002年9月,由原洛阳工学院电气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等合并组建成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拆分为电气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电工基础教学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机构。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自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为河南省重点学科。30多年来,学院已培养本科生、研究生近1万人。目前学院每年在校本科生700余人,研究生50余人。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策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6人。师资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河南省“555”人才第二层次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教师6人。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是培养人才的平台。在学校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国家共建项目的支持,经过数年的建设,学院已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省级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工程实验室一个,省级超高压导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校级电机与电气控制重点实验室一个,校级电气自动化与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一个,以及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片上系统设计(SOPC)、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电力电子传动、嵌入式系统、检测技术等专业实验室。学校在我院设有电气电子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一个,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项目。目前,已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32项。学院还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与国外知名企业联合实验室建设。2014年,学院与美国Rockwell公司联合共建了“河南科技大学-RockwellAutomation电气自动化实验室”,Rockwell公司捐赠价值1000余万元的实验设备;与美国加州OTI公司联合共建了“河南科技大学-ETAP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联合实验室”,OTI公司捐赠了价值500万元的实验设备。上述两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为我校相关专业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学院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1项,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研究项目26项,省、部、市级重大和重点研究项目77项,发表学术论文625篇,三大检索系统收录236篇,出版著作、教材35部。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动物科技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与文化传承。学院始建于1975年岳滩农学院畜牧兽医系,2002年原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为河南科技大学后,原动物科学系更名为动物科技学院。建院40余年来,学院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专业与学科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现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水族科学与技术5个本科专业,其中,动物医学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动物科学专业为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400余人,研究生150人;教职工110人,专任教师101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4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8人,占专任教师的87.1%;留学归国教师48人,国际化率47.5%;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65人;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洛阳市优秀专家11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担任全国二级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和理事36人。学院有畜牧学、兽医学2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有畜牧学、兽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养殖、兽医、草业、渔业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有“河南省饲草饲料资源开发与畜禽健康养殖院士工作站”、“河南省肉羊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个科研平台;有“羊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河南省创新型科研团队”等15个科研团队。张玉玲博士科研团队首次发现钼对动物不孕不育症具有治疗作用,该研究成果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本人于2014-2017连续4年入围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0年7月,“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院下设基础科学系、动物遗传繁育系、动物营养与饲料系、动物生产系、基础兽医系、预防兽医系、临床兽医系、水族科学系、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试验牧场、动物医院等12个二级教学机构。学院拥有13000m2的实验教学大楼;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660余台套,总值3000余万元。近三年学院科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充分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科研需要。学院高度重视内涵建设,注重提升综合实力。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2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30项,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50余篇,获各类科技成果奖30余项,其中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获河南省“创青春”创业大赛特等奖2项、河南省挑战杯竞赛一等奖3项、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全国农林高校大学生“牛精英挑战赛”特等奖1项、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3项。学院育人质量过硬,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就业单位有国家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国有企业、大型上市公司等,毕业生供不应求,供需比例1:50。考研录取率多年保持在46%以上,稳居学校前列。学院与东京大学、美国兰斯顿大学、韩国全北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学,学生可选择出国交流学习或攻读“2+2”双学位。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管理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洛阳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系,1994年组建工商学院,2002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2009年成立管理学院。学院设有本科专业6个,双学位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5个,其中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市场营销本科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设在管理学院。学院现有本科生1973人,研究生300余人,教职工90余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9人,博士、在读博士30余人,硕士生导师29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培养对象3人,中国注册会计师6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2人。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维特堡大学、台湾静宜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聘请了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首席经济事务专员赖尚龙博士、一拖集团党委书记王二龙等3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2009年以来,学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科技部专项资助项目2项,教育部教育规划和人文社科项目3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项目2项,入校经费超过600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在《管理世界》、《科研管理》、《会计研究》、《统计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8篇,核心期刊论文180余篇,EI/CSSCI、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60余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80余人次,出版专著11部,获河南省优秀社会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河南省优秀社会成果二等奖5项,其它省部级奖励12项。学院积极深化教学改革,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优质教育成果(优质课)一等奖2项,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教学名师3名,出版教材60多部。“大器晚成,终必远至”。管理学院以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基石,以“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宽口径地培养市场需求的柔性人才”为理念,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深厚底蕴与创新创业的管理精英”为使命,潜心致力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创造与传播。期待广大莘莘学子走进管院,开启激荡思想、启迪智慧的人生之旅;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走进管院,了解管院,我们将竭尽所能服务于您的事业,共同构筑一条走向成功与美好未来的彩虹之桥。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院,2013年由医学院护理系和临床医学院护理教研室合并组建而成。护理学专业创立于1958年,2003年招收护理学本科学生,2012年招收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9年招收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在校生1000余人。学院成立以来秉承“敬畏生命、至善至爱”的院训,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创新能力为核心,专业学习为重点,社会实践为纽带,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护理学院坚持“学院-医院一体化”的办学特色,与临床紧密结合。学院主要领导、教研室主任均同时在一附院兼任重要职务。学院任课教师资源充足,每年从各附属医院选拔优秀教师进入教师库。目前,在库教师19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24余人。学院现有护理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其中校内导师4人,校外导师7人。一体化的组织架构有力地保障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院设有基础护理、第一临床护理、第二临床护理、人文护理四个专业教研室,主要承担学院30余门专业课程的正常教学。实验技能教学中心是开展护理实践教学,培训护理基本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基地。学院下设的实验教学中心紧密结合临床工作环境,引进一批高端实验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真实场景,满足学生对新知识和技术的需求。宽敞的环境,高端的设备,保证护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顺利完成实践技能的学习。在学科发展上,学院护理专业下设临床、重症、涉外、助产、老年方向形成了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我院在科研方面突飞猛进,教师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10项;教师主持在研项目15项,其中河南省科技厅立项6项、河南省教育厅立项2项、河南省卫生厅1项、洛阳市科技局6项;教师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教研论文14篇、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3项。参编本专业书籍及教材164部,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08项。实习、实践教学条件优越、实习-就业一体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安阳市肿瘤医院等在内的10所附属医院。同时与北京301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山大学第三医院、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实习、就业机会,以实习促就业,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化工与制药学院成立于1997年,是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较快、学科优势明显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107人,专职教师9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3人;教授10人,副教授51人;博士67人,硕士20人,博士、硕士占师资总数的95%。中国工程院李俊贤院士为我院双聘院士。学院现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制药工程、材料化学等4个本科专业;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化学工程”、“环境工程”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在读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700余人。学院下设化工系、环境工程系、制药工程系、材料化学系、基础化学教研室、公共化学教研室、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8个二级教学机构;建有河南省伏牛山野生药材基源研究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固体废弃物高校能源化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院士工作站(李俊贤院士实验室)、洛阳市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洛阳市矿产资源化工重点实验室、洛阳市中药制药过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洛阳市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重点实验室、洛阳土壤污染修复工程重点实验室、洛阳市天然产物功能因子研究及产品开发重点实验室、洛阳市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科技大学清洁新能源与资源工程实验室和河南科技大学精细化学品清洁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2个学科平台。学院在具备基础化学和专业实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购置了400MHz核磁共振仪、扫描电镜、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色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高倍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流变仪、反应注射成型机等大型测试仪器。学院坚持教学科研并重。近五年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科技攻关、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80余项,入校经费3000多万元。出版专著1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7件;省部级成果奖励4项;发表论文460余篇,其中SCI和EI等收录350余篇。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分别与美国的伊利诺伊州立大学(UIC)、麻省理工大学、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伦斯勒理工学院、怀俄明大学,英国的女王大学、东伦敦大学,澳大利亚国家联邦科工组织(CSIRO),德国弗莱堡大学,加拿大的渥太华大学、康考迪亚大学,日本的信州大学、北陆大学、千叶大学、横滨国立大学,韩国全北国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先后17名教师和5名本科生分赴国外进行研修或攻读学位。同时,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洛阳黎明化工研究院、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等国内研究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形成了科研资源共享、人才联合培养的良好局面。学院重视学生政治思想和专业素质教育,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实行学业导师和专业导师制,教风学风优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英语四级通过率、考研录取率在校名列前茅。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双创能力不断提高。近3年来,在挑战杯、互联网+、数学建模、工程设计、节能减排、英语演讲等大赛中获国家和省级奖励30余项。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目前,化工与制药学院已成为培养化学、化工、环境、制药、材料化学等应用研究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和科研基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机电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洛阳工学院组建初期设立的机械系。学院现有6系1室1基地:机械制造系、机械设计系、机械电子工程系、轴承设计与制造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工业工程系、工程图学教研室和创新创业基地,每个系均设有相应的实验教学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总数140人,其中专职教师125人(含实验教师7人)。现有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5人。学院围绕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机电融合、信息检测和企业管理,设置了四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工业工程,在河南省及部分省市均按“一本投档线”招生。四个专业交叉融合、选修课程贯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新工科”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数控技术”课程分别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2个专业按机械类招生,包含4个专业方向(简称,机设、机制、轴承、机电)、2个教育部卓越班(轴承卓越班、液压卓越班)、2个教育部新工科实验班(机器人技术创新班、智能制造工程实验班),入校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报某一专业(方向)、卓越班和新工科实验班,其中轴承专业方向为我校特色专业方向。四个本科专业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分互认,可获两校双学士学位文凭。学院是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流动站、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其中机械工程是河南省重点资助的重点学科,设有省级特聘教授岗位。机械工程是首批河南省特色学科(A类),2020年获第二期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A类)立项建设,2016年入选“十三五”机械类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学院建有和共享高端轴承摩擦学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机器人及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齿轮制造及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轴承先进制造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智能数控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齿轮河南省工程技术中心、轴承河南省工程技术中心、中国轴承陈列馆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学院产学研合作、校企协同育人特色明显,相关研究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四次。多家著名机械企业在学院共建实验室、设立专项奖学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该专业下设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轴承设计与制造三个专业方向、轴承卓越班和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实验班。主要培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中设计、制造、管理、营销及开发研究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应用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与装备、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先进制造技术、现代机械系统设计等。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现代机械的设计、制造、控制以及机电设备的生产、科研、设计与技术开发及组织管理工作。机械电子工程该专业是机械学、电子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相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应用专业,下设机电控制专业方向、液压卓越班和机器人技术新工科实验班。主要培养既熟悉机械又精通电子与电控技术的机电结合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应用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汽车、轻工、化工、电子等行业从事机电液设备和控制方面的科研、设计、生产技术及组织管理工作。测控技术与仪器该专业主要培养信息检测工程领域中有关信息处理、微机测控、智能仪器、虚拟仪器及传感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应用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工程光学、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控制工程、信号分析与处理、微机接口技术、精密仪器设计基础、智能化仪器设计、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等。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光机电一体化信息系统的科研、教学、生产技术及组织管理等工作。工业工程该专业是综合机械工程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复合型学科,主要培养既能从事现代制造工程系统的设计,又能进行决策、规划、实施、评价、管理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应用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数据库、机械设计、工程经济学、运筹学、质量工程学、设施规划与物流、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现代制造工程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施工、科技开发、运营管理等工作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起始于1988年10月成立的洛阳工学院机械设计工程系土木建筑教研室。1996年设置建筑工程本科和建筑装饰技术专科专业,1997年4月成立建筑工程系。200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组建后,在建筑工程系基础上成立建筑工程学院。同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建筑学(五年制)本科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是省内较早开展建筑学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2011年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五年制)开始招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3年5月成立建筑学院,2015年获批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涵盖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两个国家一级学科。现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两个本科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组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结构体系。学院借助省内外建筑设计研究机构,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校外特聘专家团队和科研联盟平台,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余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等方面,立足中原城镇化建设,努力探索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全力推进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逐步完善了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规范系统、开放创新、探索实践”的专业教育特色,教育教学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源于1983年创建的洛阳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系,1994年改组为工商学院。2002年3月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后,原洛阳工学院工商学院与原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贸易系合并,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2009年12月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分设,正式成立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学院现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系、经济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实验与信息中心以及资料室、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3个本科专业及“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统计学”(一级学科)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村经济”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方向;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3个洛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洛阳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洛阳市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产业协同研究中心,2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科技大学应用经济研究中心、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同时,学院还与洛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洛阳市财政局、焦作市财政局、宁陵县产业集聚区、温县产业集聚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洛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商会洛阳分会及凤翔山庄等单位建立校外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本科生教学实习基地等教学、研究平台20余个。学院拥有一支学缘结构合理、科研基础扎实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58人,其中65%拥有博士学位。他们主要来自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美国纽约大学、亚利桑那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白俄罗斯经济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多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2人,硕士生导师24人;河南省文明教师1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人,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1人,河南省人文社科优秀学者3人,河南省教育厅、洛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学院以培养高层次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突出教学核心地位的同时,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工作。在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发展、金融等领域的研究已形成自身鲜明特色。近年来,学院教师在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国家一级出版社公开出版专著26部,教材58部;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等报纸和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CSSCI、EI等收录100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7项,国家自科基金1项,科技部专项1项;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2项,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奖1项;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主持、参与完成省级教学研究项目5项。人才培养是学院的核心工作。学院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含研究生)1300余人。现已初步形成外语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院学生CET-4通过率多年名列全校前三,多次获得全国、省级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英语演讲比赛特等奖的好成绩。学院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竞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以及省级奖励。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已经走上社会的3000余名毕业生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不断拓展的浪潮,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扩大自身影响,积极寻求互利共赢。学院先后与省内外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交流和协同创新关系,聘请40多位专家、教授和企业家为学院兼职教授和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展望未来,经济学院将秉承“博学笃行,经世济民”的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科研服务为支撑,以严格管理为保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经济专门人才,把学院建成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服务基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林学院开设有园林、园艺、植物保护和林学4个本科专业,有植物保护学、园艺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风景园林、林业、农业3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有园艺学、植物保护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目前在校学生1600余人。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70人。有河南省中原千人计划-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6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校特聘教授1人,校青年学术带头人5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16人;“河南省教学标兵”1人;洛阳市科技创新团队3个;学院聘有兼职教授12人。拥有“河南省园艺植物品质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设施作物病虫害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特色乡土苗木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园艺植物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洛阳市设施园艺作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和“洛阳市生态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省部科技成果奖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6部,发明专利56项,发表学术论文6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20余篇。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荷兰、新西兰等国家的多所大学或研究院所具有合作联系,每年均有教师在海外开展合作研究。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2000m2,拥有一批现代科教仪器设备。有融教学、科研、标本保藏和科普于一体的昆虫标本馆和木材标本馆。昆虫标本馆收藏标本8万余号,包括一批非常珍稀的昆虫标本,如世界最美丽的蝴蝶--光明女神蝶,最珍稀的蛾类--太阳蛾和月亮蛾,最大的蝉--帝王蝉,最珍稀的步甲--琴步甲,以及10多个国家的国蝶等。木材标本馆收藏标本600多号,包括世界上最重的木材--愈疮木、最轻的木材--轻木、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演化的关键树种--水青树和麦吊云杉以及紫檀、檀香木、东北红豆杉、桃花心木等珍稀树种的木材标本。建立了30多个教学实习基地,形成了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理论联系实际和专业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被评为创业教育实践特色基地。近年来,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互联网+和学业发展规划大赛等活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挑战杯等竞赛国家级奖励4项,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浪网等2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毕业生就业率及考研率在全校名列前茅。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学院现有教工113人,其中,专任教师93人,教授17人,副教授49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4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0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31人。有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等10余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及洛阳市优秀专家等15人。学院设有农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农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568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116人。学院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生态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农艺与种业和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2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现有作物学、生态学等2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河南省旱地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牡丹种质创新和精深加工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牡丹芍药特色资源植物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及河南省牡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洛阳市旱作与节水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洛阳市牡丹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洛阳市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洛阳市植物营养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洛阳市道地药材繁育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地厅级科研平台。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达3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科技部项目等8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地市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1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0余件,实施成果转化30余项。学院十分注重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工作,获省部级、校级教学成果奖近20项。学院一贯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质量”的理念,以学风建设为抓手,把学生分为科学研究型、技术推广型、管理服务型3个模块实行动态管理,因材施教,全程实施导师指导,潜移默化培养“顶天立地艰苦奋斗锐意创新追求卓越”的农学精神。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素质拓展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其中连续两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3项。建院以来,学生每年考研录取率均超过30%,一半以上进入重点院校深造,同时也为区域农业发展输入了大批应用研究型人才。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 -
农业装备工程学院于2013年5月在原农业工程系基础上成立,前身是原洛阳工学院“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学科,该学科1960年开始招收“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生。经过60余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博士、硕士、本科、卓越人才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农业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农业机械设计制造方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农业水利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按照农业工程类一本招生。其中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也是河南科技大学建校最早的专业之一,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两个专业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培养单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42名,兼职导师8名,具有美国、英国、日本等海外留学和访问研究经历人员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98%,已形成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学院设有农业机械系、农业电气系和农业水土工程系。学院拥有河南省智能农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农业装备院士工作站、河南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河南省农业装备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拖拉机与农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农业装备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省部级学科平台。学院拥有河南省农业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面积约6000余平方米,拥有遥测设备、高速图像采集系统、机器视觉试验台、电子万能试验机、作物信息采集系统、土壤信息采集系统等高精实验仪器设备。学院在农业装备基础理论研究与产品开发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作为主持单位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科技专项“特色杂粮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丘陵山区主要作物生产关键装备研制与示范”。学院与中国一拖公司、上海向明机械厂、宁波奔野拖拉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河南省烟草公司、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30余个,完成科技开发项目50余项,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多年的资源整合和方向凝练,目前形成了农业作业装备理论与技术、农业动力装备理论与技术、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农业水土工程与污染控制技术、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等五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近几年来,承担各类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CPCI等收录100余篇,出版教材论著30余部,获发明专利100余项。宏图一卷酬壮志,笑立潮头再争先。学院将秉承“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以学科平台建设为契机,努力进取,为建设创新型学院而奋力向前,再创辉煌。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由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构成的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营养与安全系、生物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和大学生创业与培训中心。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教授、副教授48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8人;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省管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洛阳市优秀专家及学术带头人等各类人才29人。有2个河南省教学团队、1个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7名专任教师中,70人具有博士学位,具有1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35%。另有外籍兼职教授5人,国内兼职教授10人。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乳品工程和生物制药5个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农产品贮运与加工3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7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学院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食品机械与工程、营养与食品安全、发酵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食品工程(工程硕士)和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与医药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予权;有1个国家级食品加工与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河南省食品原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农产品干燥装备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食品微生物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畜禽疫病诊断与食品安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1个河南省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3个洛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研究中心和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建立了完整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管理体系,实验室面积130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达4000余万元,仪器设备2200多台套,其中大型仪器设备20余台(套)。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省部级课题及横向课题79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80篇,出版专著教材54部,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学院注重科研成果的开发与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院是10余家国家级专业学会的副理事长、常务理事或理事单位。学院注重拓展海内外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日本筑波大学、纽约大学、普渡大学、佛蒙特大学、英国雷丁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40余家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主办和共同承办全国性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术会议20余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90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600余人次。多年来,学院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导向,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支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已形成了教学队伍结构合理,教学条件完善、设施齐全,教学方法与手段先进,教学效果突出,科研氛围浓厚的良好局面。学院按照“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技能培养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多平台、分层次、全面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改进实验教学管理、完善实验教学设施、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以科研、社会服务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土木工程学院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属洛阳工学院于1988年成立的土木建筑教研室发展而来,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拥有一级学科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工程力学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空调冷热源工程学位授权点(目录外)、专业学位土木水利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收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和工程管理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周丰俊院士和蔡美峰院士为土木工程学科外聘院士。学院开设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和工程管理4个本科专业,拥有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或教学平台,其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工程力学专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力学教研中心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67人,教授12人,副高级职称21人,博士学位4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2人,出国留学、访学归国人员15人。拥有河南省优秀教师3人,河南省杰青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河南省洛阳市优秀教师6人,省、厅级专家及学术带头人5人。经过30余年发展,学院已拥有建筑工程与安全防护院士工作站、洛阳市建筑安全与防护工程中心等省级、市级科研平台,在结构工程、建筑冷热源与暖通空调工程、岩土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研究方向特色鲜明。近年来,先后多次承办区域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包括2015年承办首届河南省土木建筑学术年会、2016年承办首届河南省土木建筑高等教育发展论坛、2016年承办第九届全国制冷及暖通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和第九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2018年发起并承办全国制冷空调与热泵技术发展高端论坛。近5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省部级、厅局级的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企业横向课题6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50余篇,被国际SCI/EI等收录15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1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9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0余部。学院坚持实施“一院一竞赛”、“一院一平台”和“一院一基地”多种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以竞赛为抓手的“双创”教育成效显著。先后成功承办了2015年河南省大学生制冷空调竞赛、2018年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2018年河南省大学生结构竞赛、2018年河南省大学生制冷空调竞赛、2019年河南省大学生BIM竞赛等全国或省级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近年来,在挑战杯、互联网+、节能减排等大学生科技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奖励约400项。前进中的土木工程学院,将以教学立院、科研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思路,以目标体系为重心,突出发展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内涵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奋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逐步把土木工程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的土建类高素质专业型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外国语学院1977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2000年开始招收日语专业本科生;2002年获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MTI)学位授予权;外国语言文学连续获得河南省第八批、第九批一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人,外籍教师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50人,有国外研修和工作经历的40多人。学院设有英语系、日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部四个教学系部,并设有MTI教育中心、外语实验与信息中心、外语能力测试中心和外语教育发展中心等四个教辅机构。学院开设有英语、商务英语、日语三个本科专业,开展英、日、俄、法、韩五个语种课程教学。在校本科生近1200人,研究生近90余人。学生在校期间,优秀者可以赴美国、韩国、日本、台湾等境内外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三年来,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外语比赛中获得一百多项奖励。学院还是托福(TOFEL)考试、GRE考试、英国剑桥大学商务英语证书考试(BEC)、剑桥大学英语五级证书考试(EFL)、教育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指定考点。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信息工程学院是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较早、重点建设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之一。学院源于1958年成立的洛阳工学院电工电子教研室,1978年起招收本科生,1985年开始研究生培养工作。目前,学院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设有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本-硕连读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为校级特色专业;拥有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2个河南省教学团队;建有信息与控制、计算机、通信工程等3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与控制实验教学中心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学院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21000余平方米,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95台,仪器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上述各硕士点学科同时拥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高等学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个控制领域国防特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3个河南省重点学科、2个河南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学院拥有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河南省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云计算与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技术与系统院士工作站、河南省机器人智能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检测国际联合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装备制造智能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云计算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航空制导武器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共建)、河南省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省部级研究基地;有洛阳市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实验室、洛阳市下一代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大数据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洛阳市生物识别工程技术中心、洛阳市信息产业孵化基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1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9人,有共享院士1人,省特聘教授2人;有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6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2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17人,教育部优秀留学归国人员11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洛阳市科技创新团队6个。“十三五”期间,信息工程学院将进一步强化“质量立院、创新引领、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以科学研究为驱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促进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和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成立于2002年。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已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研能力等方面居于省内相同学科先进水平,继而发展成为省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艺术与设计学院。学院现设有工业设计系、包装工程系、设计系、美术系、音乐系、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等机构,拥有8个本科专业,机械(工业设计工程)和艺术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拥有河南省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近年来,学院在河南省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成绩,2016年获评为河南省艺术教育一类院校。连续6年在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中稳居河南省第一,其中2017年我校在1500余个参赛院校中位列第14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业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近80人,专职教师62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具高级职称教师15人。讲师、工程师45人。学院先后聘请陆长德、陈连福、林采霖、周世生、王绣等著名专家担任学院兼职教授,邀请何人可、潘长学、殷正声、程建新、张宪荣等教授莅临学院举办学术讲座进行交流研讨。同时,积极支持教师外出研修提高业务能力扩大格局视野,多次选派教师出国访学或到重点大学交流学习。现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东伦敦大学、日本冈山国立大学、横滨国立大学、韩国全北大学、台湾昆山科技大学以及国内知名艺术类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建立友好联系,开展合作交流。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国家共建项目的支持,拥有画室、设计室、模型陈列室、钢琴训练室、美术馆等基础教学场所;拥有摄影实验室、图形创意室、制作工作室、计算机房、包装工程实验室、模型制作室、陶艺工作室、钢琴训练室、电子钢琴房、形体训练中心、多媒体音乐厅等专业实验基地和公共艺术教学场馆。为专业艺术与设计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条件。提升科研能力水平。鼓励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形成团队优势,做好科学研究。近年,出版教材、专著、画册40余本;在重要期刊、核心期刊、学术期刊发表200多篇文章。获得国家863、省科技厅软科学、教育厅基金、省社科联规划等一批项目的立项和建设工作。学院师生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社科联调研项目特等奖、河南省高校教师美术作品展二等奖、工业设计展一等奖、“河南之星”设计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二等奖和其他行业比赛的多项奖励。突出服务社会导向。学院重视对外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全方位为社会服务。已为洛阳及周边地区的政府及国内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形象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动画、系统设计、平面设计、数码媒体及网页设计、展示设计与施工。为树立企事业单位的外部形象和具体产品的改型换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好评。发挥党建示范引领。学院凝聚人心、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真抓实干,凝练出“厚德、博学、团队、创新”的发展理念,围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提供党建引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助力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助力精准脱贫,利用专业优势为帮扶地和帮扶户开展精准扶贫项目。全面实施立德树人。狠抓学风,筑牢专业基础知识,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丰富校园文化氛围,利用艺术生的专业特长,在学校各项文体活动中展示专业风采,提升美育效果;鼓励创新创业,今年央视新闻报道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20届毕业生殷祎同学从事网络营销师,掀起“后疫情”时代新职业的产生发展;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我院学生社团“烛光社”是省内知名、历史悠久的学生社团,近年来广泛开展乡村支教、扶老助残、爱心捐献等志愿服务,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将在国家高等教育“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道路上,在新文科、新工科的深度融合下,在“互联网+”的大势所趋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发扬产、学、研办学特色,不断探索新时代艺术与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把学院办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艺术与设计学院。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