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湖北工业大学 > 招生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 简称:湖北工业
  • 地区: 湖北
  • 类型:理工类、公办
  • 学制:3~3年
  • 学费:¥2.40~6.90万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四十年来,学院坚持以“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兴院,和谐建院”的办学理念,实现着跨越式的发展。学院下设“四系一中心”,即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轻化工程系、化学与化工系,材化学院实验中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15人。专职教师88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27人。学院拥有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年轻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4人,校聘教授1人,湖北省楚天学子5人,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6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5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建筑面积近12239.8平方米,分布在生化楼、轻工楼、实训楼和机械楼,仪器设备价值近5000万元。学院建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湖北省优势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校级重点学科;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为博士点授权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学校博士点建设学科。学院建设有绿色轻工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车用轻质材料与加工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橡塑材料及成型加工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催化材料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还拥有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轻工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以及两个湖北省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各项平台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多层次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一批包括973、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装备、微纳米高强软物质复合材料、车用轻量化材料及表面改性加工、植物纤维资源循环再利用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多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30项、发表SCI/EI论文400多篇,在绿色轻质材料与加工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院现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五个本科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同时也是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建设有1个省级实习实训示范基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近年也获批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轻化工程是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017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专业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得好评。2019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学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学习风气浓厚。学生考研录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全校名列前茅。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屡创佳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八大产业中,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五个专业都与之契合,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学院有着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外分别与美国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Dartmouth、英国Loughborough大学、瑞典Stockholm大学、加拿大UniversityofWaterloo、美国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等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内与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兄弟相关院校(系)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进行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年学院与东风汽车集团、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富思特集团、浙江嘉兴敏实集团、万邦特种材料有限公司、金红叶纸业(湖北)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知名家企业共建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四十多年来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前身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于1985年5月组建,1986年湖北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当年由周克定教授主持创建了湖北工业大学第一个硕士点:理论电工。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已经成长为湖北工业大学规模适中,学科专业布局合理,教学科研并举,电气信息学科特色鲜明、生机盎然的支柱学院之一。学院是武汉电工技术学会、全国电气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湖北分会挂靠单位,主办有《电气与电子工程》杂志。2003年6月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2004年9月由电气信息类中的4个专业组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二千多人,硕士研究生一百余人。学院下设5个系、2个研究所和主持1个实验中心。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设有电气工程研究所和一个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包括EDA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等20个专业实验室。学院资料室图书藏量3000多册。学院现有教职工总数9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2人,教授10人,副教授30人,博士20人(含博士后1人)。有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及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3人,教育部2006-2010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现聘有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继集团、湖北省电力公司等知名高校和国家重大企业的专家和学者为学院的兼职教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3名博士生导师,1987年起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拥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湖北省特色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以及面向中职教师招生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点;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是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聘有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继集团、湖北省电力总公司等知名高校和国家重大企业的专家和学者为学院的兼职教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78年成立的湖北工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是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在国内理工科院校中最先创办产品设计专业的院校之一,4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工业设计创意与管理人才,“湖工设计”也成为特色鲜明的设计教育品牌,在湖北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领域起着龙头示范作用。2015年1月,学校为顺应国家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以及德国“工业4.0”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的新方向,在原艺术设计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基础上,成立了工业设计学院。学院共设有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和设计学(工业设计方向)、艺术硕士MFA(工业设计方向)、工业设计工程3个硕士专业方向。2013年,教育部批准我校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联合开办产品设计中美国际合作班。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采用“2+2”培养模式,3年级后进入专业培养,共有可持续智能家居产品设计、可持续智能交通工具设计、交互与信息产品设计、智能机电产品与装备设计、智能玩具设计等五个研究方向。本学科经过40多年建设,先后被评(或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北省“学科优势与特色领域”、湖北省省级人才项目设岗单位、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特色学科”和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一批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52人(截至2019年),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近年来,学院横向科研到账经费约800余万元,含军工项目两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国家艺术基金2项,教育部协同创新育人项目2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1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本,出版画册4本,申报专利300余项。近年来,学生以第一作者申报实用新型专利共计43项,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一般期刊论文160余篇,1人获全国自强之星提名,3人获湖北省最美新生,11人获国家奖学金,144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获国际红点IF等大奖10余项、获全球包装设计大赛(PENTAWARDS)“NXT-GEN”全球唯一金奖,获国家级奖项约30余项,获省级奖项90余项。每年本科生就业率94%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源于1985年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农业机械专业与湖北轻工业学院机电系轻工机械专业合并组建的机械工程系,2003更名为机械工程学院。2013年获批湖北省首批试点改革学院,学院专业、学科布局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现有在校生2155人。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机器人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为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两个专业均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建有湖北省“装备制造与检测控制”优势特色学科群。承办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刊《中国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55人,其中专任教师115人,教授29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71人,另有叶声华、谭建荣院士等一批兼职教授。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跨世纪学术骨干7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22人次,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学院现有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机械基础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平台4个;现代制造质量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科研平台8个。获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近5年,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4项,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检索270余篇,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40余部。学院还承担了一批包括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在轻工机械及智能控制、机电产品质量检测、超快激光精密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我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大赛、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各类赛事国家级奖项7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300余项。毕业生以专业能力扎实、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强深受企、事业用人单位欢迎!(2020年7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6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应用技术中职教师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湖北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湖北工业大学校级重点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前排名全国前135名。学院为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远程与继续教育分会挂靠单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智能应用服务分会副主任单位,全国高等院校计算基础教育研究会数据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教育基地。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有专职教师80余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41人,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4人,彩虹学者1名,省级人才4名。拥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2门省级精品课程。依托湖北省中小企业工业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湖北省品牌专业、湖北省计算机信息技术系列课程基础教学团队、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教育部首批“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计划、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试点高校等平台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学院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2015-2016麦可思调查显示,学院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最高,对现状满意度最高,平均薪酬最高,在学校连续排名首位。学生600多人次参与各类竞赛和项目,成绩显著,2016-2017年连续两届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金奖,并分获国赛银奖,铜奖各1项(实践组),2017-2018年连续获得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银奖,2018年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一等奖2项。2019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为加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院实施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进校后前三学期进行计算机大类专业学习,第四学期结合学生个人兴趣与学业水平进行专业选择。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经济与管理学院始建于1985年,2015年由管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组建而成。学院现设有国际贸易系、金融学系、能源经济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和公共管理系等7个系,设置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能源经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11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建有MBA、MPA专业硕士点。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和科研为两翼,以育人为根本,为社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与管理类应用型高级人才。应用经济学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湖北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金融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5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市场营销”专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并获批为湖北省荆楚卓越经管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市场营销”、“会计学”两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湖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151名,其中教授24名,副教授50名,教师中70%以上获得博士学位。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从海内外名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现有湖北省“楚天学者”6人,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派出国内外访学教师50人次,已形成一支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了10个科研团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承担科技部下达的国家级研究课题1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8项,中英政府框架协议(MOU)项目1项,中德政府框架协议项目1项,百余项省厅级项目,出版专著20部,每年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学院现有在校学生4700余人,其中本科生3300余人,中加、中捷合作办学730人,硕士研究生600人,留学生100余人。学院积极探索“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金奖、银奖、铜奖,在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英语竞赛总决赛中获特等奖1项。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0万

    ]
  • 理学院的前身源于1984年合并组建湖北工学院时成立的基础课部,1997年更名为基础科学部;随着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2002年3月成立数理系;2004年6月更名为理学院;2019年6月成立湖北工业大学芯片产业学院,与理学院合署办公。学院下设三系两部两中心,即微电子科学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学课部、物理课部、学院实验中心、数学建模中心。拥有太阳能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湖北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建有大学物理实验室、数学实验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和光信息实验室,在北京、深圳、扬州、成都等地建立了20余个实习实践基地。学院作为学校理工科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全校全日制研究生、本专科生等各个层次学生的数学和物理类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等重要学科竞赛的指导任务。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应用统计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光学工程、应用数学等2个湖北省级有关项目,开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子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5个本科专业。现有硕士研究生100人,本科生1014人。学院坚持“人才强院”,大力开展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现有教职员工129人,其中:专职教师11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51人;实验技术人员4人;专职管理人员10人,外聘教师4人。同时,聘请了一批在相关学科领域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近年来,学院有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批“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获得“湖北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多名教师被评为奉献湖工大人物和校级师德标兵,多人入选学校各类人才计划,现有省级及以上人才称号4人。学院坚持“教学立院”,深入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学院1人获得“全国高校数学微课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5人被评为学校“教学十佳”;1人获得湖北省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2次,1人获得学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6人获得二等奖,6人获得三等奖;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教学成果奖励。《大学物理》获批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数学》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学院坚持“科研兴院”,以科研促教学水平提高,以科研促学院内涵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设有1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能源光电器件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主要单位参与共建1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太阳能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五年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发表SCI/EI论文120多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一区、二区论文30多篇;获批国家级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共18项。2013年和2015年,“高效屋顶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和“高效率聚光色散型碟式光伏光热系统”2项研究成果分别获第41届和43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其中,“高效屋顶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代表湖北省在第8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形象展区展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视察展区时给予好评。2015年,以我院教师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在国际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上发表。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数理基础扎实、理工融合、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院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大力扶持微电子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现与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微电子专业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已输送20余名学生跨校学习。近五年,学生在国家“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全国金奖1项,在“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银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5项、二等奖10多项,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30余项;在美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国际一等奖13项,二等奖17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生获授权专利近40项。涌现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长江学子”、“网络小说创作达人”等一批优秀学子,学生就业率和考研率均位居学校各类专业排名前列。开办专业近20年来,学院累计为社会培养学生2500余人,一大批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教师、公务员、IT人士、商界精英等等,理学院学子以其务实、勤奋、数理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同时,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北京、深圳、武汉、扬州等地设立了20余个教学实习暨就业基地。面向未来,理学院将继续坚持“教学立院、人才强院、科研兴院、开放活院”的办学治院理念,紧紧围绕“基础教学创一流,人才培养育特色,科学研究上水平,双轮驱动促发展”的内涵式发展目标,凝聚全院师生的智慧和力量,笃学明理、开拓创新,为建设和谐发展理学院、实现学院事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78年湖北轻工业学院马列课部。1985年,湖北轻工业学院与湖北省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湖北工学院,在马列课部的基础上组建了政治理论课部。2002年4月,湖北工学院学生工作部德育教研室并入政治理论课部,组建湖北工学院社科系思想政治理论课部。2004年,学校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以后,课部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部。2010年11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基础上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标准,已形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政治立场坚定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110人,其中专职教师44名。专职教师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讲师1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9.09%;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占教师总数的68.18%。现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十佳思政课教师”1人、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省“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4人,校“师德标兵”2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受聘我校特聘教授。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历年评教活动中思政课教师的学生满意率均在90%以上。学院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部获评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名教师获全国首届思政课教师展示二等奖、1名教师获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组二等奖。2018年学院获评“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和湖北省“五个思政学科思政”改革示范点。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2015年以来,学院教师相继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项目8项,湖北省社科基金15项,主持各类横向课题20余项,各类项目经费总计达400多万元。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22部(册),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发表在CSSCI、SCD以上的期刊140余篇,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国内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学位点和专业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校级重点学科为依托,打造绿色生态工业文化和红色马院为目标,不断凝练研究方向,在工业文化与企业政治、网络舆情研究、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党风廉政建设、湖北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等方向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团队。学院现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研究平台和网络舆情研究中心和大学生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等2个校级研究平台。201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校学科建设评估中名列第一。201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名列软科排名前50%;2019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名列软科排名前46%。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授予权,下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近四年来共培养研究生100余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研究生获“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2019年,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团队获全国大学生“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大赛二等奖。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如参加省委讲师团的各项理论宣讲、与潜江市红庙社区共建“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等,开展了为社区居民理论宣讲、“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理论热点面对面校地文化汇演”、社情民意调研、志愿者服务等系列活动,学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学院先后获得湖北省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先进基层党总支、学校二级党组织党建考核优秀等荣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六个要”为要求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以“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办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为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主导型学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始建于1978年,建设有生物工程系、生物医药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制药工程系4个系以及教学实验中心和科学实验中心。设置有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酿酒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8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获批国家双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北省品牌专业、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制药专业为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热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获批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一流专业、湖北省“荆楚卓越农林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制药工程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湖北省“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学院目前本科生近1000人,研究生320余人,留学生16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5人,专任教师9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2人,教师中教授32人(二、三级教授13人),副教授39人,专业教师中有49人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验。学院现有高层次人才27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26人。学院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是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8,连续两年入选软科中国好学科;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是湖北省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三年入选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软科中国好学科;有生物与化学制造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有省级有关人才项目设岗学科5个。学院拥有国家细胞调控与分子药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6年评估为优秀)、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建设期满考核为优秀)、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心脑血管药物研发中心、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转移中心、食品酿造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20个省部级及以上研发平台。拥有18000㎡的教学科研大楼,各类仪器设备齐全,设备总价值近1亿元。学院与安琪酵母、良品铺子、劲牌公司、新华扬生物、共同药业等国内外多家行业骨干企业共建教学、科研及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始建于1978年,建设有生物工程系、生物医药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制药工程系4个系以及教学实验中心和科学实验中心。设置有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酿酒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8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获批国家双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北省品牌专业、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制药专业为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热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获批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一流专业、湖北省“荆楚卓越农林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制药工程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湖北省“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学院目前本科生近1000人,研究生320余人,留学生16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5人,专任教师9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2人,教师中教授32人(二、三级教授13人),副教授39人,专业教师中有49人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验。学院现有高层次人才27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26人。学院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是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8,连续两年入选软科中国好学科;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是湖北省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三年入选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软科中国好学科;有生物与化学制造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有省级有关人才项目设岗学科5个。学院拥有国家细胞调控与分子药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6年评估为优秀)、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建设期满考核为优秀)、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心脑血管药物研发中心、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转移中心、食品酿造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20个省部级及以上研发平台。拥有18000㎡的教学科研大楼,各类仪器设备齐全,设备总价值近1亿元。学院与安琪酵母、良品铺子、劲牌公司、新华扬生物、共同药业等国内外多家行业骨干企业共建教学、科研及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始建于1978年,建设有生物工程系、生物医药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制药工程系4个系以及教学实验中心和科学实验中心。设置有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酿酒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8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获批国家双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北省品牌专业、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制药专业为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热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获批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一流专业、湖北省“荆楚卓越农林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制药工程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湖北省“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学院目前本科生近1000人,研究生320余人,留学生16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5人,专任教师9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2人,教师中教授32人(二、三级教授13人),副教授39人,专业教师中有49人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验。学院现有高层次人才27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26人。学院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是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8,连续两年入选软科中国好学科;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是湖北省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三年入选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软科中国好学科;有生物与化学制造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有省级有关人才项目设岗学科5个。学院拥有国家细胞调控与分子药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6年评估为优秀)、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建设期满考核为优秀)、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心脑血管药物研发中心、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转移中心、食品酿造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20个省部级及以上研发平台。拥有18000㎡的教学科研大楼,各类仪器设备齐全,设备总价值近1亿元。学院与安琪酵母、良品铺子、劲牌公司、新华扬生物、共同药业等国内外多家行业骨干企业共建教学、科研及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始建于1978年,建设有生物工程系、生物医药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制药工程系4个系以及教学实验中心和科学实验中心。设置有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酿酒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8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获批国家双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北省品牌专业、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制药专业为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热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获批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一流专业、湖北省“荆楚卓越农林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制药工程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湖北省“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学院目前本科生近1000人,研究生320余人,留学生16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5人,专任教师9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2人,教师中教授32人(二、三级教授13人),副教授39人,专业教师中有49人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验。学院现有高层次人才27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26人。学院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是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8,连续两年入选软科中国好学科;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是湖北省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三年入选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软科中国好学科;有生物与化学制造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有省级有关人才项目设岗学科5个。学院拥有国家细胞调控与分子药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6年评估为优秀)、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建设期满考核为优秀)、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心脑血管药物研发中心、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转移中心、食品酿造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20个省部级及以上研发平台。拥有18000㎡的教学科研大楼,各类仪器设备齐全,设备总价值近1亿元。学院与安琪酵母、良品铺子、劲牌公司、新华扬生物、共同药业等国内外多家行业骨干企业共建教学、科研及学生实习就业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紧跟学校“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35”学科发展战略和绿色工业科技引领计划的改革发展方向,围绕“四个全面”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新趋势,打造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化、绿色化为核心的学科发展特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和国际视野为宗旨,最终达到培养和造就土木工程与建筑类各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特色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学院文化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始建于1985年,在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以“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创建一流的学科专业,形成一流的团队精神,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确保一流的育人质量”为奋斗目标,着力打造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工程师的摇篮”品牌。学院遵循“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吃苦精神”为宗旨,弘扬“爱我湖工、献身土木”的土建文化和“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土建精神,着力培养质量优良、具有国际视野和发展潜能、深受社会和行业欢迎的应用型领军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倡导“求真、务实、高效、快乐”的精神,以人为本、以教为重、立足行业、面向全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在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契机中,多方探索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改革土建类专业教育教学发展思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为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学科建设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办学环境优美,设施精良,现有8个系(院)——建筑工程系、岩土与道路工程系、工程管理系、材料工程系、力学系、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建筑规划学院(建筑规划系、风景园林系)。共有8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地下工程)、工程管理(工程管理、防水材料与工程)、建筑学(建筑学、室内设计)、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水务工程,有两个国际办学项目——力学与土木工程[中法4+2本硕合作项目]、土木工程[中德2+2本科合作项目])。学院通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各类国家、教育部、省属、校属教学科研平台,为教师的科学研究,学生的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分别为国家级土木工程与建筑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轻工清洁生产研究生创新中心(全国省属院校唯一)等21个教学、科研、实践平台。交流与合作学院有着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分别与美国、法国、日本、捷克、韩国等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香港城市大学、东北大学等多所兄弟相关院校(系)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进行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在北京、上海、武汉、南宁、杭州、宁波、深圳、苏州、大连、温州、焦作、徐州、鄂州、黄冈、宜昌等地设有教学点和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基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学院还与多家社会知名企业构建合作关系,在企业中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基地,吸引企业在湖北工业大学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金及各类专项奖学金。如“细扬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金”、“细扬专项奖学金”、“麦奇专项奖学金”、“棕榈园林专项奖学金”。师资力量学院共有教职员工19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30人,副教授41人,是一支年龄职称结构佳,学缘学历结构优、协作创新意识强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立足行业、放眼国际,加强国内外高校、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与法国里尔中央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联合开展硕博连读项目;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美国、韩国、法国、德国、捷克等国交流学习;与美国南加州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加州州立大学波莫纳分校、法国巴黎东大、韩国首尔科技大学、德国伍珀塔尔大学等高校建立国际合作,与SaaN美国斯艾文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达索公司、欧特克公司、奔特力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00万

    ]
  • 外国语学院前身是1978年创办的湖北轻工业学院外语教研室。1996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2005年获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获批招收对外汉语本科生,2013年获批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014年获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德语本科专业,2020年获批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42年的发展,学院目前综合实力较强,成为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科专业、科学研究、人文教育、文化传承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学院。学院现开设有英语、商务英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等3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汉语国际教育和翻译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下设大学英语教学部(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和研究生公共英语教研室)、英语系、商务英语系、语言文化传播系等6个教学单位。除专业课教学外,还承担着全校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除外,学院还设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语言与文化研究所、国学教育与研究中心以及翻译与语言培训中心。学院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英语语言学习中心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含“双肩挑”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2人,副教授38人,讲师51人,助教4人,其中博士20人,硕士生导师35人,另外聘请校外兼职导师10人。先后有77名教师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哈萨克斯坦等国访学、讲学与交流。学院倡导“乐教爱生、立德树人,乐观进取、立己达人”的师德师风。全院教职工锐意进取、积极奉献,在教学及科研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获批校“南湖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学名师”培育对象1人。近年来,先后有10余名青年教师在省、校两级青年教师授课教学竞赛中荣摘得桂冠,5人次获得学校“十佳教学质量奖”,2名教师获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荣誉称号。近年来,学院教师出版各类教材、教辅图书3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30余项,获得教学成果奖6项。《大学语文》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大学英语》《英语语音》《西方文化》《商务翻译》等4门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外国语学院现有在校生1078人,其中本科生827人,硕士研究生251人。近三年来,在校生获国家级奖励54项,省级108项。年均60名学生赴境外、国外交流学习或实习,本科生就业率达94%以上,升学率超过30%。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和国际化办学理念。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哈萨克斯坦阿拜国立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等国内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湖北省美术馆、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译国译民翻译服务公司、武汉南湖中学、长颈鹿美语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前身是湖北轻工业学院工业美术设计专业,创办于1978年,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国内理工科院校中率先创办的设计学科之一。办学4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设计与管理人才。仅在湖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担任学术领导的就有20多位;80余名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南京等城市知名大学中担任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大师级人物和成功的企业家也很多,如国际大奖获得者、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陈放;湖北良品铺子食品公司董事长杨红春,全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品牌策划公司“力创”总裁周焰,业内具有较高声誉的“大业工业设计公司”总裁李小泉、盛光润等;知名设计师更是遍布全国,形成了“湖工大设计”的品牌效应,在设计产业界、艺术设计教育界拥有很高的美誉度。在省政府、省教育厅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下,艺术设计学院的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办学效益不断提高。1996年获批设计艺术学硕士点,同年艺术设计专业获批成为全省艺术设计类唯一的重点学科。1997年《产品造型设计》课被评为省级优质课程。1998年6月国家教委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来我院检查,对本院教学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专家组组长霍亚玲教授提笔写下了“办学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评语。1999年被列为湖北省“学科优势及特色领域”。2000年艺术设计学院顺利通过了省级重点学科的验收。2001年艺术设计学科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单位。2001年4月艺术设计重点学科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专家组验收,再次获得专家组的好评,评价学科为“特色鲜明,成绩显著”。2002年3月特聘浙江大学博导孙守迁教授来我院从事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研究与教学工作。2003年10月《产品造型设计》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优质课程。2003年12月艺术设计被列为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2006年《图案原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包装设计》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10月艺术设计学院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7年12月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08年1月我院艺术设计专业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7月我院艺术设计专业获省教育厅批准成为湖北省特色学科。2011年12月,聘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蔡军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刘波教授为特聘教授。2011年12月我院被评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10月艺术设计学科被评为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9月,聘请中央美术学院肖勇教授为特聘教授。2018年4月艺术设计学院加入国际艺术与设计院校联盟(CUMULUS)学院创建以来,始终着重强调科研成果的完成,积极推行“注重观念,拓宽视野,突出创意,讲求实效”的办学理念,倡导“学必用,用必果”的实战模式,激励师生参与社会竞争,积极参加竞赛。学院师生科研成果突出,近五年,学院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项、国家艺术基金6项,教育部社科项目5项;获批湖北省政府智力成果采购1项、湖北省教育厅哲学重点专项2项、湖北省社科基金4项、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6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超过1500万元.近五年,拥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5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1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教材,33项省校级教改项目,60篇教学研究论文。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专业赛事奖项100多项。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金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中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金奖、大广赛全国赛区二等奖、红点、IF等国家/国际级奖100多项,省级奖项400余项。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普遍受到业内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84人,研究生253人。学科积淀深,架构全,设有4个专业:视觉传达、公共艺术、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致力于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设计学院。拥有学术硕士学位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在学科向前发展的同时,学院努力改善办学环境,建成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综合实验楼、计算机机房、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和学术报告厅。满足了艺术设计现代化的教学和科研。2005年学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在校本部新建了先进的艺术设计大楼,建筑面积达3万平米,2007年8月艺术设计学院已完成了从分部到本部的教学转移,艺术设计教学实验大楼投入使用。目前,我院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在省内被公认为一流的领先地位,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为适应我国改革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与挑战,加强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黄建雄、院长汪涛教授,热忱欢迎海内外、国内外的专家教授加盟,共同开创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光辉未来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成立于2011年,前身为1993年成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主要开展职业教育师范生培养、职业教育研究和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工作。学院是全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湖北省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也是湖北省唯一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职教领域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专家1人,全国万名创新创业优秀导师1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1人。同时和校内各专业学院共享专业课师资和教学实验资源。学院开办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师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师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资)、电子商务(师资)等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近800人。学院建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和职教领域教育硕士点,自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已培养硕士毕业生556名,目前在读研究生85人。学院拥有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中英∙湖北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湖北省城市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举办有《湖北职教》专业学术期刊。2015年以来,学院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9项、其它厅局级项目18项,出版专著6部,荣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发展研究奖等9项,多项职业教育研究成果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学院先后面向全国职业成教管理干部、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开展培训4000余人次;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组织赴德培训8批148人次。2005年,被教育部等七部委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简称:湖北工业 地区: 湖北 学制:3~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2.40~6.90万 班型:周末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湖北工业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