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是华中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先生创办湖北省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招有志讲求农学者入堂学习,研求种植畜牧之学”。1902年更名为湖北省高等农业学堂,开设农学、畜牧、林学三科。1916年学堂一分为二,由湖北省第二高级农业学校开设畜医科(学制三年)。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组建华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首任系主任是我国著名的兽医学家秦礼让教授;1995年10月成立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2002年7月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学院下辖动物遗传育种系、动物繁殖与特种经济动物学系、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学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基础兽医学系、兽药科学系、预防兽医学系、临床兽医学系等8个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名师才俊荟萃。现有在岗教职工200人,教授61人、副教授81人、博士后5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部(省)级创新团队11个。学院有院士1名,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4人。4人入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有4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建(院)系70年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牧医人的艰苦努力,学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形成了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教学体系完善的办学格局。目前学院设有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2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并双双入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畜牧学、兽医学、兽医专业博士学位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畜牧学和兽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下设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等8个二级学科,其中畜牧学和兽医学一级学科均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预防兽医学科是“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在2008年和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院畜牧学科,兽医学科均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9月,我院畜牧学、兽医学均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7年12月,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我院的畜牧学和兽医学双双获评A+。学院科研实力强劲。依托学院资源先后建立了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国家兽药安全评价实验室、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华中农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疫病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湖北省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1个,动物育种与疾病防治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兽医流行病学国际联合研究与培训中心、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兽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省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农业部种猪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武汉种猪测定中心、湖北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动物生物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兽用诊断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农业部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湖北省生猪精准饲养与饲料安全技术工程实验室、湖北省动物疫病防控工程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等18个省部级科研机构,获批动物医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科学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农业部武汉生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十五”以来,熊远著院士和陈焕春院士带领的学术团队围绕生猪健康养殖关键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分别开创了“一头猪”和“一支苗”的标志性成果。学院专家、教授长期面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已举办19届全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监控与净化研讨班、19届湖北种猪拍卖展销会暨学术交流会、18届院企合作与人才培养论坛暨企业奖学金颁奖大会。“十二五”以来,共发表各类文章2000余篇,其中SCI刊源文章1800余篇,影响因子在10.0以上的10余篇。获得各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励50余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302件,获批新兽药注册证书15项,制定国家标准36项。共创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学院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并与5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人才联合培养关系。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494人,硕士研究生975人,博士研究生445人,在站博士后工作人员52人,外国留学生53人,已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万余人。培养的各类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连续10年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6%,供求比例达1:6,备受用人单位青睐。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法国、韩国、葡萄牙、日本、莫桑比克、巴基斯坦、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十二五”以来,学院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外出访问、国际合作研究等500余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学院与国内外同类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学院坚持“特色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大力实施特色立院、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科技兴院战略,力争在“十三五”末建成整体水平国内领先、优势学科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农业机械化系,1985年更名为农业工程系,1998年更名为工程技术学院,2010年更名为工学院。学院现有农业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机电工程系3个系,拥有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油菜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农业农村部柑橘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优势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湖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平台,设有工学类实验教学中心和机电工程训练中心,设有农业机械化工程与装备、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农业装备测试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等5个研究室;同时,还设有农业农村部华中地区农村能源技术培训中心,劳动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华中农业大学培训中心等特色工作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31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实验技术人员14人,党政管理人员15人。教师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5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00人,占教师总数的98%;教师中国家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岗位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已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合,集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素质良好的教职员工队伍。目前我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5个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864人。学院设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现代农业装备工程、生物信息技术与工程5个二级学科。研究生导师5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在校博士、硕士、留学生等各级研究生300余人。近十年来,学院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均在95%以上。硕士、博士毕业生历年就业率均在96%以上。“十二五”以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农业行业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220余项,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20余项;获国家专利650余项,发表在国内外各级各类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达8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00余篇。目前,学院在研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教育历史悠久,始于1961年设立的土地资源管理教育。2013年9月,学校根据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需要,将原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的部分系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合并组建成立公共管理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师61人,行政、实验人员14人。61位教师中,教授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1人,全国十佳青年土地资源管理学家2人,省级中青年优秀创新团队1个。学院目前下设“五系”,即土地管理系、房地产经济与工程管理系、信息管理系、行政管理系、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系;设有自然资源部长江中游国土调查检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不动产市场研究中心、土地管理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省土地问题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涵盖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现有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授权点,2017年公共管理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B+类。学院现开设土地资源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4个本科专业;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全日制人才培养体系和MPA等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276人,本科生1032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人,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人;现有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个;承办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利用规划技能大赛、武汉地区高校非测绘专业测绘技能大赛、湖北省高校测绘技能大赛等专业技能竞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自成立以来,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科与社科基金4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7项、博士点(后)基金10项,其他课题140余项;在SSCI国际学术期刊LANDUSEPOLICY、HABITATINTERNATIONAL,国内权威期刊《公共管理学报》《中国土地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发表论文35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33部。积极开展多地区科技培训工作,在推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承接“国务院精准扶贫2016、2017年第三方评估(湖北省)”工作,在奖励与惩罚机制等方面给地方提出了创新思路。学院与美国等十余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相关院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举办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一系列有影响的国内外学术会议。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做客公管论坛,公共管理论坛迄今已举办124期。注重校政合作,与国土资源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等政府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学院秉承“尚德尚公、求是求新”的理念,按照“质量立院、人才强院、学术兴院、开放办院”的发展方针,坚持走具有鲜明办学风格与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力争到2020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6.60万
] -
一、历史沿革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可追溯至1904年湖北省高等农务学堂开设的农政、财政和理财课程。1952年,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的相关系科合并,设置华中农学院农业经济系;1992年,经农业部批准,成立农业经济管理学院;1996年更名为经济贸易学院,同年,经农业部批准,以学院土地规划与管理系为基础,成立土地管理学院,与经济贸易学院合署办学。2005年,经济贸易学院和文法学院管理科学系合并,组建经济管理学院。2013年,学校成立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所属的土地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实验中心等调整并入,其它办学资源隶属经济管理学院至今。二、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35人,其中专任教师114人、行政管理人员21人,聘用职工4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30人、副教授49人、讲师35人,博士生导师27人。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7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4人。三、教育体系学院下设农业经济管理系、林业与资源经济系、经济学系、企业管理系、市场营销系、会计学系等6个系。建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现有农林经济管理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贸易与金融、中小企业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MBA)、农业管理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统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国际农产品营销)等10个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国际农产品营销)为中英合作项目。四、学科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形成了以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为特色,工商管理学科和应用经济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2007年,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优势学科;2008、2013年,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两次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8-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3名;2017年,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名列全国第3名。五、人才培养2008年以来,学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双万”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和省级“双万”专业;获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建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入选“十二五”国家级及部级规划教材6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4部。省级及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获奖26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80余人次;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222篇、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0篇、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奖3篇。六、科技工作“十二五”以来,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6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5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164项,1项成果入选201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69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等高水平权威期刊以及SSCI/SCI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2部;建有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3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中心7个、校内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农村经济固定观测调查站48个。七、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坚持开放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浓郁。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美国弗罗里达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先后举办“气候变迁、农业资源循环、技术进步与农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第五届CAER-IFPRI国际学术年会”、“优质农产品生产与分销管理—2013中澳论坛”、2016年作物营养强化进展与评估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每年近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交流,积极选派教师赴国外高校、研究机构访学。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理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农业大学基础课部。1979年,为适应恢复高考制度后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切实加强基础课、公共课建设,学校决定将原来隶属于农业机械系的数学教研室和物理教研室、土壤农化系的化学教研室、园艺系的植物学教研室、农业经济系的外语教研室和体育教研室集中起来,成立了基础课部。80年代中后期,学校又在基础课部设立了外语中心、电教室、中心实验室和计算机教研室。随着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993年语言中心和外语教研室从基础课部分出成立外语系。1994年后,中心实验室、电教中心先后从基础课部分出成为学校直属单位。1999年初,计算机教研室从基础课部分出成立计算机信息科学系(筹)。同年12月,基础课部更名为理学系。2001年8月,理学系与计算机信息科学系(筹)合并组建理学院,负责承担全校各专业的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计算机类、植物学类、体育类的基础课和公共课教学工作。2002年,植物学教研室划转到生命科技学院,体育教研室从理学院分出成立直属学校领导的体育课部。2014年,学校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中心,整体调整到信息学院。2018年12月10日,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党委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院现有化学系、数学与统计学系、物理系3个系,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数学与信息科学实验教学中心3个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理化分析中心。有化学生物学、统计、应用物理、应用数学、材料化学等5个校级研究所。学院现设有应用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有化学生态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数学、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农药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点。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为湖北省品牌建设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49人,其中预科生75,本科生879人,研究生195人。学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现有教职工176人,其中专任教师151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5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7人,副教授81人,博士学位教师116人,在读博士19人;有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楚天园丁奖1人、湖北青年教学能手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1人、武汉市晨光计划人才3人、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1人、“3551光谷人才计划”1人。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立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十三五”以来,入选首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获评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10项,获湖北省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理科组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4人、全国农林院校专业微课比赛一等奖1人、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1人,8个教学团队全部获评学校优秀教学组织、获评校精品教研室2个;建设省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学院学生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共48项。学院坚持科研兴院战略,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项,主持省部级项目31项,获授权专利24项,获批经费3423万元;发表SCI论文346篇(IF大于5.0的SCI论文119篇,IF大于9.0的SCI论文29篇)。2015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6年,学院在细胞核原位与组织靶向光动力学肿瘤治疗研究、量子点生物传感研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发表影响因子9.0以上SCI论文3篇,实现9.0以上高水平论文的突破;2017年在环境光催化研究领域和光催化太阳能转化研究方面获得进展,发表影响因子9.0以上SCI论文4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9.791;2018年在生物医学、能源、环境材料等领域获得进展,发表影响因子9.0以上SCI论文9篇;2019年发表影响因子9.0以上SCI论文11篇,最高影响因子为25.809。学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不断加强学风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彰显教育公平,认真抓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广辟渠道推荐学生就业。“十三五”期间,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年均98%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达100%,为全国IT、化工、信息等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华中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由原生物技术中心、土壤农业化学系微生物学科专业、原中心实验室电子显微镜室、分析测试室组建而成,经农业部批准于1994年10月10日成立。学院现设3个系(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8个教研室(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植物学),2个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生物工程)。首任院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现任院长为熊立仲教授,学院党委书记为和希顺。二十多年来,学院以“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发扬实是求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以特色、质量、人才、产出、制度为关键点,瞄准世界坐标,走内涵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学院建有生物学和生物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生物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评为A,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两个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湖北省优势学科,微生物学为湖北省特色学科。全院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包括教授58人,副教授38人,讲师9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俊秀荟萃。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农业部创新团队7个,科技部创新团队1个,湖北省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学院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生物学和生物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生物学和生物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其中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获批国家级“双万”专业,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1个国家级生物学野外基地(神农架野外实习基地)。现有1351名本科生,980名研究生,36名留学生,6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学院科研支撑平台建设完善,是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2个国家级、部省级研究中心(包括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农业农村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等)的主要依托单位。建有国家农业生命科学技术科普基地、湖北省农业生命科学技术科普基地。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注重原始创新,“十二五”期间,共获得1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包括2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4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湖北省科研成果奖。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横向课题等共510项,新增经费6.68亿元,到账经费5.07亿元。发表SCI收录论文678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39.08,影响因子大于9.0的48篇,平均影响因子4.035。获得授权专利121项。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和质量逐年提升。在Science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在Nature系列子刊发表论文13篇,在Cell系列子刊发表论文2篇。学院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丹麦、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大学、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科研、人才交流与人才培养关系,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0余所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人才联合培养与科研合作关系。学院每年选拔一批优秀本科生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韩国东亚大学等开展联合培养。(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9月)学院发展历程的是我国高校运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科的历史缩影。理科方面,20世纪40年代陈华癸院士创立微生物学科。1987年学校生物技术中心组建,开始对作物、动物和微生物进行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研究。1993年获批分子生物学博士点和硕士点,是当时农林院校唯一的分子生物学博士点。1994年成立生命科学技术学院。1998年获首批生物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工科方面,1996年获得发酵工程硕士授予权,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11年获得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硕士授予权,2018年获得生物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获批生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有力支撑了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微生物学6个领域进入ESI前1%。4名专家入选2016至2018年度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张启发连续三年位列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第一。在前四轮国家学科评估中,生物学一级学科一直位居前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是一所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并享有广泛美誉的研究型学院。其前身食品科技系成立于1984年,由原华中农业大学农产品储藏加工学科、畜牧兽医系动物营养专业和农机系机械工程专业等合并组建而成。1985年食品科学和动物营养两个专业开始招生,2002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2002年10月食品科技系更名为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现设食品科学系、食品工程系、食品化学系、食品营养系、食品微生物系和食品生物技术与安全系等6个系。学院现有本科生1024人,研究生(硕士、博士、留学生)606人。办学条件学院建有食科楼、综合楼、柑橘楼、食品工程训练中心等教学、科研用房4栋,总建筑面积10375平米。学院本科教学实验中心为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下属食品工程训练中心占地近3500平米,能够满足食品工程、食品工艺、食品发酵等相关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各类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活动需要。学院中心实验室建有理化分析、食品微生物、基础化学等实验平台,拥有总价值超过2500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学院现有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果蔬加工与品质调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蛋品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蛋品专业分中心、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湖北省大宗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食品加工及安全检测研发推广中心、湖北省柑橘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生蔬菜保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32个。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2人,专任教师82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7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楚天学者(学子)”计划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农业部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获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人、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入选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5人,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协托举人才计划1人。教师中具博士学位的占95.12%。学科建设学院整合形成了蛋白质科学与动物性食品工程、果蔬贮运加工原理与高值综合利用、食品组分化学与功能性配料系统、食品安全检测与生物技术应用等4个研究方向,以禽蛋、淡水产品、柑橘、魔芋、水稻、食醋、水生蔬菜为主攻方向,组建了蛋品科学与工程创新团队、水产加工技术团队、果蔬加工化学与综合利用团队、粮油加工团队、食品生物技术与安全团队、食品组分化学与天然配料创新团队等6个科研团队,学科活力不断得到激发,学科实力不断提升。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评为A类,并列全国第四。同年,在全球ESI前1%的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学科贡献中,学院在发文数量与被引频次方面贡献最大,分别占全校总数26.83%、25.35%。在学校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中,学院贡献率列第二位。科学研究学院承担国家“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46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93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科研经费稳步增长,年均科研经费2000万以上。2011+2019年共发表SCI论文1177篇,EI论文843篇。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化步伐,累计授权专利225件,鉴定成果4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一批成果奖励。人才培养学院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生命线”的办学理念,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设有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学院不断推动教育教学建设改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建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湖北省省级教学团队1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个,《美食鉴赏与食品创新设计》、《中国饮食文化》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葡萄酒文化与鉴赏》中国大学慕课(MOOC)1门。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匹配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学院提出并实践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双螺旋”模式改革,2017年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通过创新实践发现问题来促进基础知识学习,重新学习基础知识来解决创新实践中的问题,基础知识学习巩固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立体化训练,螺旋式上升。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到大学四年级结束,学院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基础化学实验竞赛、基础生物学实验竞赛等,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通过食品微生物实验技能大赛、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技能大赛、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技能大赛、食品工艺学实验技能大赛、食品发酵设备与工艺综合实习等,培养学生扎实的从事食品类行业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企业合作举行“亚太中慧杯”鸡肉加工创意大赛、“微康益生菌杯”酸奶DIY大赛,参加“安琪酵母杯”大学生创新竞赛、“恒顺香醋杯“学生创新大赛、“正大杯”创业营销实战大赛、“萌番姬杯”大学生农业创新创业大赛等,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氛围营造、政策引导,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大学生生物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近五年来,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列全校前茅,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维持在96%水平,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挑战杯金奖、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诺维信创意大赛一等奖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奖励94项。研究生入学率达到40%以上。“食科一家人”基金会自2003年成立以以来,它所倡导的“和睦、责任、诚信、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深深融入到食科学子的血脉,成为校内外知名的志愿服务品牌,其中,志愿者2013级硕士生安玥琦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湖北省“十大杰出志愿者”等,曾受到刘延东副总理的亲切接见。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以“食科一家人”志愿服务队为主体,在武汉市洪山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宣讲,构建了以传播食品安全知识为基础的大学生项目活动——“食品安全大讲堂”。2018年暑假在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的支持下项目升级为“大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湖北行”,在湖北省11个地区的社区开展项目,人民网、湖北电视台等社会媒体对项目进行了报道。2019年,在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支持下,“大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湖北行”升级为“大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与全国30余所食品专业高校共同组建了60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共计614余人,并于2019年暑假在全国23个省份同步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校级评选中获得优秀团队称号以及个人奖项7个,包括优秀指导教师1名、优秀工作者1名、先进个人5名。在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组织的先进评选中,获得“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先进团队称号,以及先进个人1个、优秀作品2个。合作交流”十三五“以来,累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88余人次,共有336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其中国际、双边学术会议73人次,共有11人次赴国外科研院所,如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进行为期一年或两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各类学术会议11次。学院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积极开拓平台,组织学生赴美、加拿大、中国香港、日本等地开展学习交流和社会实践,不断推进“2+2”人才培养项目,已有54名本科生进入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学习。9名本科生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10名本科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学,18名本科生赴香港理工大学访学,22名本科生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学院积极践行“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三个一”模式,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等为核心,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院有各类科技特派员25人,连续多年选派青年教师到食品企业、到宜昌、建始、黄梅挂职,开展精准扶贫,学院连续4次被学校评为“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学院有亚洲蛋品协会、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蛋品分会、湖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3个挂靠协会,牵头成立了湖北省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湖北省食品安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湖北省淡水产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个战略联盟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学院一贯遵循华农水产人共同的精神追求,凝练了“上善若水弘毅笃行”的学院精神,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内外水产科学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我国水产教育、科研和学术交流中心之一。一、学科专业建设学院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优化学科布局,拓展学科方向,基础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原始创新能力实现了新提升,学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水产学在全国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列第三。水产养殖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优势学科,水产学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008年学院发起并承办首届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作为秘书长单位积极组织历届联席会,促进中国高校水产学科互促共进。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任命学院为第七届水产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单位。学院设有水产养殖学和水族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建有水产一级学科博士点、水生生物学和淡水生态学两个二级学科(授权)博士点、农业专业(渔业发展领域)硕士学位点,水产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备本科-硕士-博士相衔接、完整的水产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专业实力逐年提升,水产养殖学2012年入选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2014年入选“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水族科学与技术2018年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农林人才协同育人计划,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水产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通过合格性评估。二、师资队伍建设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含师资博士后1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行政管理队伍12人,教学辅助人员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69人,占比95%;具有1年(含)以上海外经历的教师47人,占比64%;具有正高职称29人,副高职称35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67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教育部霍英东基金获得者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5人;培育了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个。11名教师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兼任主任、理事或期刊杂志编委等职务。三、人才培养学院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与“厚基础、重实践”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地方企业行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83人,硕士研究生334人,博士研究生76人,留学生14人。人才培养平台层次高,条件好,获批水产养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教育部农业部大宗淡水鱼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示范基地(2015年),建有10套功能性教学实验室、校内教学科研基地2个、校外合作实习基地20个。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455台套,资产原值5571万元。学院持之以恒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依托课程组建设,打造教学团队,培育教学名师,建设精品课程、育成教学成果。近十年间,学院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各类课程建设23门,新增慕课4门,虚拟仿真项目3项;入选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8人;主编出版教材17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3部,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3部;获批省级教改项目9项;2009年、2012年、2017年分别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一等奖1项。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2015年在国内淡水领域率先开设《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实习》课程;2016年首次组织了营养饲料类、水族类课程实习活动,发起并举办第一、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新增实践教学答辩环节,在研究生中开办“水产学循环微实验课程”及相应的慕课和SPOC课程。学院积极探索联合开放办学,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开办“水产科学菁英班”,与通威集团开办“通威班”。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3篇。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组二等奖1项。学院学风优良,人才培养质量高,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近十年,累计培养本科生1968人,硕土生691人,博士生90人、成人教育65人。本科生升学率不断提高,2018年已达55%。毕业生供不应求,供需比1:5,每年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先后9次被评为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学院现有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渔业资源与环境、水生动物医学以及水产动物营养与生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团队,围绕淡水渔业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服务,十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2008年以来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82项,总经费2.0934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西藏黑斑原鮡生物学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项目获得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二等奖(2013年)、“精养池塘水质生态工程化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鳜鱼人工饲料易驯食机理、品种选育和可控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17年);审定国家级新品种翘嘴鳜“华康1号”、团头鲂“华海1号”以及黄颡鱼“黄优1号”;授权发明专利72项;发表学术论文236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39篇,SCI收录论文920篇,影响因子大于5.0的39篇,最高影响因子9.133;出版学术著作和科普书籍11部。现有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共建)、农业部水产用兽药临床试验单位(2009)、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2011)、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2)、池塘健康养殖湖北省工程实验室(2015)、湖北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湖北省名优鱼育种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教育部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工程研究中心(2019)。获批建设农业部鳜鱼育种创新基地(2016年)。自建华中农业大学水生生物细胞研究保藏中心(2008年),与海大集团联合建设海大研究院(2008年)。以学校“111”计划和“双百计划”为平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校企合作。16名教师入选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学院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远程教学、物质和技术援助、科研人员入户帮扶等方式,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以基地为示范、以推广单位为渠道、以渔民合作社为纽带的“学科—基地—推广单位—渔民合作社”的社会服务模式。2008年以来,学院专家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中,分别在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公安县崇湖、沙洋县高阳镇垢冢村、赤壁市赤壁镇周郎嘴村、建始县花坪镇等多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科技特派员分别到19家单位开展科技服务;承办或协办各类各级培训班和研讨会200余次,培训技术人才逾20000人次;积极为政府部门献言献策,为学科和行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五、开放办学与合作交流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国内外学科交流与科学合作日益活跃,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以国际交流合作和引智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通过学校引智项目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荷兰、日本、新西兰、克罗地亚、比利时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与台湾地区一大批专家教授,前来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与美国、挪威和克罗地亚等国家相关科研单位共同承担来自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湖北省科技厅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9项,共同发表科研论文43篇。六、校友工作学院通过各种形式联络广大校友,认真做好校友服务工作,凝聚校友共识、增进校友感情,发展学院事业。十年间,学院4位校友薛华、阮宜兵、荣克明、阳会军获评华中农业大学创业先锋,共建了海大研究院校友企业合作平台,成立了易伯鲁基金,得到广大校友和企业的赞助与注资,20余家企业在学院设立奖学金,资助支持广大在校学子学好专业、完成学业。学院将秉承“上善若水,弘毅笃行”的学院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人才强院,学术兴院”理念,以学科发展为龙头、人才培养为根本、队伍建设为核心,把握规律,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将学院建设成为整体优势明显,学科发展国内一流,部分领域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型学院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外国语学院起源于1952年华中农学院设立的外语教研室。1979年学校为加强基础课建设,将外语教研室、数学教研室等合并成立基础课部。1983年国家农业部、林业部、水利电力部、国家气象总局利用世界银行农业教育科研项目贷款建立了华中农业大学外语培训中心,外语培训中心于1983年5月23日正式开学,主要承担国家农业、林业、水利三部门出国人员英语培训任务,共培养农林系统出国人员1500余名。为适应外语教学的需要,1993年7月由学校原基础课部公共外语教研室和外语培训中心合并成立外语系,同年开始招收涉外英语专业专科生,1998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2008年2月成立外国语学院。2011年开始招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2015年开始招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8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自专业设立以来,共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2556余名。外国语学院现设英语系、商务英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研究生英语教学部和外语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及教学辅助机构,设有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研究中心、翻译与文化研究中心、农科学术英语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专业教师92人,管理及教辅人员13人。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35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41.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在读博士8人,占教师总数的25%。聘请外籍教师2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教学。大学英语教学部、英语专业教研室被评为学校优秀教研室。方红获湖北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外语组一等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王菲获湖北省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外语组二等奖,王英振获得湖北省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外语组二等奖,文一川获湖北省第四届青教赛外语组三等奖。梅婷获评2015年“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湖北赛区特等奖,王英振和舒畅、翟卉婷、刘丽亚先后获2011-2013年“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龚献静的研究成果《美国高校外语教育研究(系列论文)》获评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胡素芬主编的《跨文化交际案例教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学院建有校级外语实验教学中心。中心拥有语音室和网络室共计14间,同声传译实验室1间,商务英语/翻译实验室1间,录音棚1间,英语电台1座。实验教学中心建有“雅信达”和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等英语学习资源平台;英语电台每天定期播放有关国内外新闻、校园生活、英语学习等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学院长期重视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多次邀请国(境)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2011-2014年,教师获各级各类项目11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6篇,其中权威期刊7篇,CSSCI收录论文24篇。近十年,学院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98篇,其中外语类权威期刊论文11篇,CSSCI收录论文91篇。教师出版专著和教材共7部。学院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和新机制,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我院学生在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和亚洲猪病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的接待和翻译工作中受到傅廷栋院士和陈焕春院士的高度评价。2005级学生王凤竹凭借其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丰富的农业环境知识,被当选为新一届联合国环境署青年顾问(TUNZAYouthAdvisor),也是中国唯一一位当选的代表。2008级学生张瑜彬独行印度,完成印度农村信息传播调查报告,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湖北日报、荆楚网、长江商报、现在网等报纸和网络媒体纷纷报道。2014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李琦荣获全国“外研社杯”写作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英语专业学生陈曦先后荣获第十九届“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外研社杯”英语辩论精英邀请赛全国总决赛及第五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2%以上,年度就业率在96%以上。回首过去,外国语学院秉承我校“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优良办学传统,追求严谨求实的教风和学风,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展望未来,学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学科建设新突破,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文法学院的前身是1988年设立的社会科学系。1995年,以社会科学系为基础,合并原农经学院文秘系,组建了文法学院。学院现有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法学系、广告与传播学系、艺术设计系、国学部等6个系(部),有社会学、社会工作、广告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等5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点(社会工作),1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社会学)。设有社会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社会保障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工作硕士、农业硕士(农村发展)等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农村区域与发展、社会保障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建有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农村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等8个科研机构,其中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是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现有行政管理人员16名、专任教师86名,其中教授10人(博导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0人。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3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学科终审专家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项目2人、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1人、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1人、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1人,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2人。学院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凝练科研方向,逐步形成了以农村社会学、“三农”法制为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学院共承担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2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出版专著40余部,主编教材6部(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1部)。发表CSSCI收录文章400余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或摘录110余篇)。1篇研究报告获汪洋副总理等的肯定性批示,1篇研究报告获山东省省委书记等领导肯定性批示。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湖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武汉市社科成果一等奖5项。1人被评为“湖北省最美社科人”。2个科研团队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研究基地被评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乔治亚州立大学社会学系、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学院将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师生长期扎根农村,专注服务农村发展。《教育部简报》、《农民日报》等专刊报道了社会学团队在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经验与先进事迹;2012年新建黄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站”,该站得到了武汉市副市长的批示并先后获批为“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院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湖北省精品课程5门,国家视频公开课2门;承担了50余项各级教学改革课题,其中省级教学研究项目9项;学生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本科生年度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文中数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6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原基础课部设立的计算机教研室和本世纪初设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信息学教研室、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2014年4月,学校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促进信息学科发展,在生科院生物信息学教研室、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数学系(部分)、化学系(部分)以及计算中心基础上,正式组建成立信息学院。学院始终秉承“学院像学院,老师像老师”的办学愿景,践行“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的价值追求,遵循“融入产业体系,加入国际循环”的强院路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坚持强交叉特色、整体上水平、局部创优势,不断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努力成为国家生物信息、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和信息技术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系、生物信息系、大数据科学系、人工智能系、公共计算机教学课部等5个系(部),建有农业生物信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湖北省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在编教职工97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45人、讲师19人、管理与实验系列18人。一、学科专业学院设有生物信息学、农业信息工程二级博士点、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4个本科专业。生物信息学作为生物学二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为省级一流建设本科专业。其中,生物信息专业建设稳居全国前列,曾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本科项目,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4次排名全国同类高校第一,入选《2015本科专业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全国“专业百强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15年获批全国“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改革试点”专业。二、人才培养与对外交流学院坚持“老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有天下”的育人理念,始终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60名,其中本科生1060人、硕士研究生214人、博士研究生86人,初步形成了规模、结构、质量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领未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十三五”期间,学院40余名教师赴俄罗斯、新加坡、英国、美国、德国、法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交流,先后派出80余名学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等院所开展学习交流,邀请100余名国(境)外专家交流访学。主办5届三维基因组学国际研讨会,承办第17届亚太生物信息学大会、第2届中俄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研讨会。2017年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工程学院正式签订“本科硕士生联合培养3+2项目”合作协议;2019年与英国亚伯大学、阿伯泰大学达成合作意向;2016年至今先后与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华为武研所、华大基因、正大集团、浪潮集团等签署本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或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共建、设立奖学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团队7次获得iGEM全球金奖,获ASC18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的应用挑战赛一等奖、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荣誉,学院暑期实践队伍入选2017“全国最具影响好项目”等。此外,学院坚持举办暑期夏令营,加大推免生奖励力度,全程加强学生培养质量,获评2019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年度就业率、就业薪酬和就业满意率均居全校前列。三、科学研究与团队建设学院坚持“入主流、强特色、创优势”学科发展路径,以人工智能为引领,在生物信息领域形成优势,在农业信息领域彰显特色。“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它国家级项目5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科研总经费4460万,其中横向科研经费565万元。授权专利9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数241篇,转化科研成果5项。三维基因组学研究入选中国科学院《2016科学发展报告》。2个研究团队成果入选《中国科学报》盘点2020中国农业科研“亮点”。挂靠学院成立湖北省生物信息学会。学院现有2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系统与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三维基因组学、人工智能与知识发现、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智慧农业、智慧医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团队逐渐形成。多名教师入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项目)。四、社会服务学院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融入产业体系,推进产学研合作。“十三五”期间,先后与武汉百药联科、广西扬翔集团、广州影子科技、湖南美食流、湖南沫绿、广州诚一集团、武汉生物样本库、太和医院等开展战略合作,签订横向项目10余项,经费2000余万元,已有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学院先后对口扶贫五峰县三房坪村、建始县黄岩村,对接十堰市开展“乡村振兴荆楚行”,开展对口支援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等。(数据实时更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园艺林学学院由原园艺系和原林学系合并成立于2002年2月,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04年湖北省高等农业学堂开设的林科和1940年湖北省立农学院园艺系。百年来,华中农大园艺林学学院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始终与民族命运共沉浮,与时代脉搏共起伏,为国家农林人才和卓越风景园林师培养、科技进步、相关产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园艺林学学院现有教职工173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其中教授54人,副教授59人),下设果树系、蔬菜系、园林系、风景园林系、林学系、茶学系等6个系,包含园艺学、林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园艺学和风景园林学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果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为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园艺学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园艺学获评A+,风景园林学获评B+;2017,园艺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学科排名中位列第一。学院设有园艺、林学、园林、风景园林、茶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6个本科专业。园艺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风景园林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园林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林学、茶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有园艺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风景园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截至2020年3月,学院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68人,硕士研究生688人,博士研究生273人,留学生60人。学院以建设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重点学科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科实力;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在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已经跃居国内同类农林院校前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一、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底蕴深厚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始于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后几经演变,于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中山大学等六所大学的农艺系合并成立华中农学院农学系,下设农学、植保、土化三个专业。1954年在农学、植保、土化三个专业的基础上设立农学系、植保系、土化系。农学系和植保系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一批知名专家在此任教,有二级岗教授杨新美、胡仲紫、章锡昌、刘后利等。随着学校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在学校院系与学科调整过程中,原农学系和原植物保护系于2002年7月合并,成立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二、学科优势明显,培养条件优越学院现有作物学与植物保护两个一级学科,其中:作物学(含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第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植物保护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是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1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开设农学、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工程、智慧农业5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33名,研究生1370名,留学生135名。农学与植保专业分别获批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试点专业;承担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张之洞班”(农科)的改革试点。学院致力于将优质的科研平台和科技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拥有一批多学科、多层次的科研基地群,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包括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药用植物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等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研发中心,油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农业部油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农业部国家果树脱毒种质资源室内保存中心、国家麻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重要作物病虫害防治理论与技术湖北省高校自主创新基地、湖北省水稻研究中心、湖北农药制剂研究中心、湖北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用植物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以及9个校级研发中心,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平台保障。三、师资力量雄厚,名师才俊荟萃学院拥有一支以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在岗专任教师177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85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79人,博士生导师88人,学院三级岗级以上教师39人,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91.38%。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11人。国际油菜科学界最高荣誉奖—GCIRC杰出科学家”1人,“CGIAR杰出青年科学家”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意大利)农业科学奖获得者1人,印度MRPC油菜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人,布劳格珍妮小麦女性科学家奖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1人,湖北省政府最高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15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6个,湖北省科技创新团队6个。四、教学改革成绩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优秀农学和植物保护专业作为首批专业通过国家第三级专业认证,农学专业入选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专业被评为首批湖北省品牌专业;农学与植保专业获批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承担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张之洞班”(农科)的改革试点;国家作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通过验收,同时建有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设了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主编出版教材17部,其中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4部、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高教社科学社“十二五”规划教材12部,主编出版的《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第2版)》和《作物栽培学》先后入选国家精品教材;建设有国家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五、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学院先后承担“863”“973”“948”“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省部级科研课题等各类研究项目1303项,批准经费达61326.28万元。在油菜、水稻、棉花、玉米、麦类(大、小麦)、苎麻、食用菌等多种作物上育成新品种33个,鉴定成果18个,获授权专利11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2项(主持1项、参与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8项。五年来,累计发表SCI论文738篇,其中影响因子≥5.0的74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31.477。创建高产高效栽培模式5套,累计辐射推广面积1.2亿亩,新增经济效益23.3亿元。累计组织专家120余人次赴全国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服务,培训农村基层干部、技术人员4000余人次。依托“111”计划组织专家80余人次赴天门市岳口镇健康村和随州市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开展科技服务和咨询,在棉花和食用菌品种选育及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惠农、智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践行服务社会的责任。六、对外交流日益活跃,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的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人才交流与培养合作关系。实施了100多项国外著名专家来院讲学和技术协作项目,获得了国家重大对外交流合作专项。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日本鹿儿岛大学、韩国东亚大学、泰国清迈大学等签订了学生交流、互换协议。多名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机构中任职,如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GCICR)主席傅廷栋,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GCICR)理事周永明、杨光圣,美国农学会(ASA)、作物学会(CSSA)资深会员彭少兵等。学院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中加芸苔属基因组学和油菜遗传改良研讨会、全球气候变暖与水稻研究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生物质能与生物技术学术会议(共三届)、国际棉花基因组大会等国际性会议、第十五届国际核盘菌研讨会,举办了作物学、植物病理学、棉麻、食用菌、昆虫等全国性、省级学术年会和专题研讨会,承办第六届全国高校农学院院长年会。七、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学院氛围更加和谐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为和谐学院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和组织保证。日常工作中,学院十分注重班子建设和制度化建设,努力把班子建设成团结、奉献、廉洁、高效的优秀管理团队,不断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坚持党政联席办公会和教代会制度,推进院务公开、党务公开,坚持每年举办学院发展研讨会,实现教授管理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教职工参与、监督学院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围绕学院中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为师生员工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学院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和学校“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授予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单位,多次被评为英语学习先进集体、考研工作先进集体、考风考纪先进集体、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1952年迄今,学院已输送了各级各类毕业生2万余人,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毕业生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喻树迅、王汉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赵其国,彭友良、周道绣、彭少兵、裴端卿、彭良才等;有农业部原部长陈耀邦、湖北省委原副书记黄远志、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邓道坤、贵州省纪委书记夏红民、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范照兵、中国农科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等各级领导干部。(2020年7月更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学院简介华中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前身是建于1948年的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和湖南农学院有关系科合并组建华中农学院土壤农化系。1994年,土壤农化系微生物学科专业整体划入新成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1997年,土壤农化系更名为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2002年,以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为基础组建资源与环境学院。学院现设有土壤与植物营养、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环境信息工程等4个系,1个实验教学中心,5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校级研究中心、1个农业信息网站,湖北省土壤肥料学会挂靠本院;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6个普通本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40人,其中专任教师107人,有教授35人、副教授61人。学院聘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20多人次在国内有关学术机构任正、副主任、理事长、理事,10多人次任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等。一批教授被聘为全国和湖北省测土配方施肥、湖北省水土保持等专家组成员。学科建设学院现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农业环境工程、生态科学、生态工程与技术、生态规划与管理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科学、生态工程与技术、生态规划与管理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农业推广硕士(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信息化领域)、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农业资源与环境(含水土保持方向)、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生态工程5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2个学科为湖北省特色学科,农业信息化学科(资源环境信息工程为主体)是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才培养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1970人,其中本科生1257人,研究生682人,留学生31人。学院坚持“寓教于研、协同育人”的理念,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并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环境工程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增设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自2015年起,作为学校3个试点学院之一,试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行“1.5+2.5”分阶段培养,4个本科专业全部按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地质与地貌学》、《土壤学》获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地质作用与奇观》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土壤肥料学》、《无土栽培学》获批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地质与地貌学(南方本)》、《土壤肥料学》获2011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土壤学》获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地质与地貌学(南方本)》、《环境生态工程》获批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农业资源利用技术》获批农业部规划教材;《土壤肥料学》教材入选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院领导的大学生绿色协会先后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环保社团”、“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等称号。我院大学生获得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湖北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国际和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年度就业率达97%左右。科学研究学院近5年(2015-2019)共获批各类科研项目(课题)335项,获批经费超过3亿元。其中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3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6项;累计发表SCI论文700篇(2015年106篇、2016年122篇、2017年137篇、2018年173篇、2019年182篇);授权专利50项,出版专著15部;制定湖北省地方标准2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条件建设学院参与建设“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学院建设有中澳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联合实验及中澳土壤污染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湖北省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微量元素、环境生态、水土保持等校级研究中心。对外交流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荷兰、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和国内一批高校、科研院所保持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已与美国奥本大学、日本山形大学和北海道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和格里菲斯大学等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先后举办了第4届土壤矿物-有机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第3届动植物硼营养、第21届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等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全国土壤与植物营养学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土壤环境、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土壤侵蚀、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化学肥料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全国“土壤学”课程师资培训研讨班等国内学术会议。1952年以来,学院向社会输送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范云六,原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陶宏等为优秀代表的各类毕业生1万多名。校友为回馈母校、激励在校学子努力学习,捐资设立“校友奖学金”;数家企业捐资助学,设立有多个企业奖学金。发展展望通过努力,把学院建成为质量优良、效益显著、传统优势学科整体实力居国内同类学院前列,新学科专业具有明显特色优势,2-3个学科方向在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