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师大博学 > 江南大学 > 招生简章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
  • 简称:江大
  • 地区: 江苏
  • 类型:综合类、公办、双一流、211
  • 学制:2.5~3年
  • 学费:¥2.40~16.80万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非全日制轻化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3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简介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创办早、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的纺织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纺织工程专业目前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在2009年和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比中,该学科并列全国第二,全国第五。

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以及工程硕士点1个(纺织工程)。纺织工程专业2006年获批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010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2008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国家第一批)、2012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获批“十二五”省重点专业建设点,2014年入选江苏省优势序列学科,2015年获十三五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毕业生就业数量、企业满意度等指标在国内纺织类高校中居于前列,为行业和企业所公认。

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科研成果卓著的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至2020年4月统计:学院现有教职工138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教授35人,副教授52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90人;其中9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60%以上专任教师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背景;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双创人才1人,省双创团队1个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六大高峰、省青蓝工程、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现有“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功能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有纺织研究所、针织研究所、技术纺织品研究室、功能材料研究室、纺纱研究室、非织造材料成型理论与功能化研究室等2个研究所、13的研究室和5个本科教学实验室,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及科学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学院拥有25000平米的实验教学大楼,实践教学资源充足,包括一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无锡第一棉纺织有限公司合作);两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即“江苏省纺织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纺织类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纺织专业基础仿真实践基地(包括纺织材料、纺织半制品、纺织面料测试)和纺织生产全过程的仿真实践基地(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生产实践基地;纺织品设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综合、体验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环境;同时,本专业利用区域优势,在长三角与三十余家纺织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育基地,通过签订“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企业深度参与学生企业实践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校企产学研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并完善了合作培养模式,建立了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积累了合作教育经验,为“卓越计划”所要求的“一年企业实践经历”提供了保障。

学院目前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892名,本科留学生3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23名。学生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特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绿色染整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一等奖,“红绿蓝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普通高校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学院年平均学科竞赛获奖40余项。

学院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纺织工程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轻化工程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近年来,学院承担了教育部教学综合改革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3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建成国家级优秀多媒体课件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1门。在近年编写的30多部教材中,有9部被评为部省级优秀教材,4部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下,已在数字化针织装备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纺织装备的智能控制技术、纺织数字图像技术、纺织产品CAD设计、高档纺织产品开发等数字化智能化纺织技术;静电纺纳米功能纤维制备与机理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功能性纺织材料;纺织用酶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喷墨印花颜料墨水的研制和应用、超细涂料及染色技术、印染节能加工技术与设备等生态染整技术;汉民族服饰文化等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学院的科学研究紧紧围绕行业的需要和发展,并注重学科交叉,形成了一批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具有显著社会影响的成果。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艺术基金和省部级项目百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5000万元,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部省级教学成果和科技成果奖励百余项。

学院高度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学院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省20多个地市开展全面合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自动络筒机及细纱络筒联合机研制”、“高性能紧密纺纱关键技术”、“全数字式智能花饰纱生产控制系统”、“数字化经编装备技术”、“全自动工业用布织样机”等一系列产品在周边省市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纺织行业的科技发展和进步。学院服装设计团队成功入选2014APEC非正式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与制作工作,获“服装样衣制作工作突出贡献”优秀奖、“服装设计工作突出贡献”荣誉,扩大了学科的行业和社会影响。

学院重视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进展,学院联合国际一流纺织名校,启动“纺织工程”本、硕与美国北卡州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日本信州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德国卡尔迈耶集团公司、英国染色家协会等国际知名的大学、机构和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一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了国外交流的机会;近年来,学院先后举办并参加世界纺织大会、纺织生物技术研讨会、功能纤维材料国际研讨会、国际纺织生物技术、国际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等一批国际性会议,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科研水平。

学院重视校友情结培养,注重社会资源工作,于2012年成立全校首家汇聚海内外校友资源的学院级基金会——纺织教育基金会,秉承着“把纺服精神发扬壮大、把纺服人的诚实、踏实、务实、自强、进取、争先精神传承下去、把纺织教育发展基金会建成联结校友的纽带”的宗旨,目前纺织教育发展基金会已接受校友捐助1000余万元,成为了惠及全院师生的大教育发展基金,将对我院的人才培养、纺织学科建设提供切实有力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通过不断总结和凝练,学院已形成了集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于一体的产业链学科集群办学优势,突出了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扎实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造就毕业生社会美誉度逐年提升,学院近五年毕业生的就业率99%以上。毕业生以综合素质好、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广,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而受到国内外用人单位的尊重和欢迎,在教学、科研、管理、咨询、产品及市场开发等领域发挥着骨干作用。学生遍布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等。

二、材料工程专业简介

材料工程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

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材料的制备、材料特性分析和改性、材料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工程领域涉及材料的获得、质量的改进、使材料成为人们可用的器件或构件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工程规划、工程设计、技术经济管理等工程知识。

并与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设计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密切相关。

材料工程培养具有坚实的材料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掌握材料化学成份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检测和分析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等。

材料工程专业就业十分广泛,通常就职于: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导航、测量、医学电子设备、控制设备制造,传播设备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制造,航天设备和零件制造,塑料橡胶产品制造等。

三、专业方向

轻化工程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3.00万

七、招生地区

江苏

1.鉴于各方面情况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联系方式:QQ邮箱:461934789@qq.com,我们将24小时内及时沟通与处理。
最新资讯
评论
评论成功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
简称:江大 地区: 江苏 学制:2.5~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2.40~16.80万 班型:周末班 类型:综合类、公办、双一流、211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师大博学 > 江南大学 > 招生简章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非全日制轻化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3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简介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创办早、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的纺织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纺织工程专业目前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在2009年和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比中,该学科并列全国第二,全国第五。

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以及工程硕士点1个(纺织工程)。纺织工程专业2006年获批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010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2008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国家第一批)、2012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获批“十二五”省重点专业建设点,2014年入选江苏省优势序列学科,2015年获十三五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毕业生就业数量、企业满意度等指标在国内纺织类高校中居于前列,为行业和企业所公认。

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科研成果卓著的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至2020年4月统计:学院现有教职工138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教授35人,副教授52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90人;其中9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60%以上专任教师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背景;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双创人才1人,省双创团队1个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六大高峰、省青蓝工程、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现有“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功能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有纺织研究所、针织研究所、技术纺织品研究室、功能材料研究室、纺纱研究室、非织造材料成型理论与功能化研究室等2个研究所、13的研究室和5个本科教学实验室,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及科学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学院拥有25000平米的实验教学大楼,实践教学资源充足,包括一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无锡第一棉纺织有限公司合作);两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即“江苏省纺织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纺织类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纺织专业基础仿真实践基地(包括纺织材料、纺织半制品、纺织面料测试)和纺织生产全过程的仿真实践基地(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生产实践基地;纺织品设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综合、体验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环境;同时,本专业利用区域优势,在长三角与三十余家纺织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育基地,通过签订“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企业深度参与学生企业实践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校企产学研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并完善了合作培养模式,建立了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积累了合作教育经验,为“卓越计划”所要求的“一年企业实践经历”提供了保障。

学院目前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892名,本科留学生3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23名。学生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特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绿色染整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一等奖,“红绿蓝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普通高校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学院年平均学科竞赛获奖40余项。

学院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纺织工程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轻化工程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近年来,学院承担了教育部教学综合改革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3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建成国家级优秀多媒体课件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1门。在近年编写的30多部教材中,有9部被评为部省级优秀教材,4部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下,已在数字化针织装备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纺织装备的智能控制技术、纺织数字图像技术、纺织产品CAD设计、高档纺织产品开发等数字化智能化纺织技术;静电纺纳米功能纤维制备与机理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功能性纺织材料;纺织用酶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喷墨印花颜料墨水的研制和应用、超细涂料及染色技术、印染节能加工技术与设备等生态染整技术;汉民族服饰文化等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学院的科学研究紧紧围绕行业的需要和发展,并注重学科交叉,形成了一批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具有显著社会影响的成果。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艺术基金和省部级项目百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5000万元,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部省级教学成果和科技成果奖励百余项。

学院高度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学院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省20多个地市开展全面合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自动络筒机及细纱络筒联合机研制”、“高性能紧密纺纱关键技术”、“全数字式智能花饰纱生产控制系统”、“数字化经编装备技术”、“全自动工业用布织样机”等一系列产品在周边省市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纺织行业的科技发展和进步。学院服装设计团队成功入选2014APEC非正式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与制作工作,获“服装样衣制作工作突出贡献”优秀奖、“服装设计工作突出贡献”荣誉,扩大了学科的行业和社会影响。

学院重视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进展,学院联合国际一流纺织名校,启动“纺织工程”本、硕与美国北卡州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日本信州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德国卡尔迈耶集团公司、英国染色家协会等国际知名的大学、机构和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一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了国外交流的机会;近年来,学院先后举办并参加世界纺织大会、纺织生物技术研讨会、功能纤维材料国际研讨会、国际纺织生物技术、国际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等一批国际性会议,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科研水平。

学院重视校友情结培养,注重社会资源工作,于2012年成立全校首家汇聚海内外校友资源的学院级基金会——纺织教育基金会,秉承着“把纺服精神发扬壮大、把纺服人的诚实、踏实、务实、自强、进取、争先精神传承下去、把纺织教育发展基金会建成联结校友的纽带”的宗旨,目前纺织教育发展基金会已接受校友捐助1000余万元,成为了惠及全院师生的大教育发展基金,将对我院的人才培养、纺织学科建设提供切实有力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通过不断总结和凝练,学院已形成了集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于一体的产业链学科集群办学优势,突出了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扎实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造就毕业生社会美誉度逐年提升,学院近五年毕业生的就业率99%以上。毕业生以综合素质好、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广,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而受到国内外用人单位的尊重和欢迎,在教学、科研、管理、咨询、产品及市场开发等领域发挥着骨干作用。学生遍布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等。

二、材料工程专业简介

材料工程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

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材料的制备、材料特性分析和改性、材料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工程领域涉及材料的获得、质量的改进、使材料成为人们可用的器件或构件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工程规划、工程设计、技术经济管理等工程知识。

并与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设计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密切相关。

材料工程培养具有坚实的材料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掌握材料化学成份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检测和分析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等。

材料工程专业就业十分广泛,通常就职于: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导航、测量、医学电子设备、控制设备制造,传播设备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制造,航天设备和零件制造,塑料橡胶产品制造等。

三、专业方向

轻化工程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3.00万

七、招生地区

江苏

·相关阅读
江南大学药学院非全日制生物与医药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南大学药学院简介 江南大学药学院是我国培养生物制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制药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教育部品牌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实施专业、江苏省...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非全日制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简介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组建于2010年,是全国首家物联网实体学院,具有控制、计算机、电气、电子、通信等学科交叉综合优势。 学院拥有: ●控制科学与...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非全日制集成电路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简介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组建于2010年,是全国首家物联网实体学院,具有控制、计算机、电气、电子、通信等学科交叉综合优势。 学院拥有: ●控制科学与...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非全日制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简介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组建于2010年,是全国首家物联网实体学院,具有控制、计算机、电气、电子、通信等学科交叉综合优势。 学院拥有: ●控制科学与...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非全日制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7

一、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简介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组建于2010年,是全国首家物联网实体学院,具有控制、计算机、电气、电子、通信等学科交叉综合优势。 学院拥有: ●控制科学与...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非全日制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3

一、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简介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组建于2010年,是全国首家物联网实体学院,具有控制、计算机、电气、电子、通信等学科交叉综合优势。 学院拥有: ●控制科学与...

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非全日制护理硕士(MNS)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3

一、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简介 2018年6月,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无锡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调整优化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的决策部署:整合原市三院、市四院,建设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设...

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非全日制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3

一、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简介 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于2020年3月正式成立,秉持江南大学“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的办学理念,通过实施人...

·评论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友情链接:中教互联中教互联官网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