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7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将围绕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建设“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领域。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分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京唐两院独立,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学校任教。2017年,中国共产党北京交通大学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明确了学校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北京交通大学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宁滨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项主持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可喜成绩,系统科学连续第四次蝉联全国第一,系统科学、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等5个学科被评为A类,另有7个学科进入前20%。学校在最具影响力的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均实现榜上有名,首次进入THE世界大学排行榜和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学科国际排名稳步提升。3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工程学排名前1.5‰。10个学科入围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500强,其中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中国排名第1、世界排名第2,通信工程学科中国排名第10、世界排名第38。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等3个学科以及工学领域入围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其中工学领域排名97、大陆排名17。电气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机械、航空与制造工程,数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等6个学科入围2018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学校始终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信息、管理和交通科学与技术等优势特色学科,通过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专业服务,全面参与了铁路大提速、青藏铁路建设、大秦铁路重载运输、高速铁路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等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一系列原创性重大成果,为服务国家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支撑和引领国家、行业和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学校正在全面推进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和《综合改革方案》各项任务,坚持“三步走”战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2015年9月,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威海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各校区均具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历经双甲子发展,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法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等14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与企业合作在河北省黄骅市创办独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学校有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达到8个;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有工程博士、MBA、工程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等14类专业学位。学校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办学实力的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校在职教职工2980人,其中专任教师1868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131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1772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0人,在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青年学者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4人。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向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学校1997年、2006年参加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均获得优秀。学校有在校本科生14620人,博士研究生2913人,硕士研究生803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88人,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4709人,成人学生7255人,外国留学生总计1865人。近三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北京市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29项。近5年,学校新增1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0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学校拥有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1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专业通过国家土建类专业评估。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学校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获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34种42册;获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50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通过设立理科试验班(思源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试点班(知行班)、本硕(博)连读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国际班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生源质量和培养水平逐年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本科生深造率达55%,学校获评教育部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北京市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生艺术团在全国和首都历次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曾获全国第一、二、三、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组一等奖和多项北京市一等奖,并多次赴海外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学校学生艺术团排演的大学生版《长征组歌》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安剧院演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原创话剧《茅以升》成功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在校内外演出多场,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高水平运动队在国家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冠军127项(次),其中羽毛球队在世界大学生羽毛球比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冠军87项。学校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9个,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其中5个参与),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牵头)1个,国家认可实验室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9个,北京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首批首都高端智库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2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8个。近5年,学校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有关部委的各类科研课题1万余项,科研经费38亿元。发表SCIE检索论文4246篇、EI检索论文6780篇、ISTP检索论文2420篇。申请专利2385项,获授权专利1343项。创立学术交流品牌“中国交通高层论坛”“交大大讲堂”,主办和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50余场。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54项,其中主持完成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主持完成的4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12.8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总量约1007万册,建有交通运输特色数据库。学校把加强合作交流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与美、英、德、法等45个国家的235所大学及著名跨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比利时鲁汶、美国休斯顿和巴西坎皮纳斯办有孔子学院,积极传播中国文化。2017年,学校正式加入国际铁路合作组织(OSJD),提升了学校在国际铁路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入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为学校拓展与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主办“一带一路”轨道交通教育培训校企合作对话暨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年会。与俄罗斯交通大学签署联合举办詹天佑学院的合作协议;与印尼万隆理工学院签署共建中印尼高铁研究中心合作协议。每两年举办“国际文化节”,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学校有国家级示范学院1个,“111基地”5个,“111基地”培育项目1个,“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项目1个;累计有17位专家入选高端外国专家项目,4位专家入选“外专千人计划”(3名长期、1名短期);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个、涉外办学机构2个,开展本科、研究生层次学位教育,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充分发挥校友会、基金会、董事会的作用,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海内外成立地方校友会49个,吸纳董事单位83家,与交通、物流、信息、能源等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长期、广泛的合作。“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如今,有着121年辉煌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秉承“知行”校训,肩负新的使命,正以更加开拓进取的精神向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00万
] -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2017年9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东临东四环南路,西邻西大望路,南抵双龙路,北望平乐园小区;另有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六个校区;占地面积93.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9.0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4个学部:信息学部、城建学部、文法学部、材料与制造学部,包括自动化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交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知识产权学院/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院、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激光工程研究院、北京古月新材料研究院;以及应用数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樊恭烋荣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京津冀绿色发展研究院、北京科学与计算工程研究院、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目前已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含二级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工程硕士、工商管理、建筑学、应用统计、工程管理、社会工作、公共管理、艺术硕士、教育硕士、城市规划等10种专业学位类别,19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64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为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在2017年QS亚洲大学排行榜位居亚洲第107位,国内高校第26名,8个学科进入QS全球排名前400。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行列。学校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111计划”引智基地2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其他科研基地4个。2015年“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2017年“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科群”(核心学科包括土木、环境、交通工程)入选教育部一流建设学科。截止到2017年年底,在职教职工总数2965人,其中专任教师1737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全职双聘院士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入选者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 入选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在校学生26800余人,其中研究生100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140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2000余人,留学生800余人。建校57年来,学校已为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培养了14万余名毕业生(含硕士、博士研究生26000余人),他们在各条战线上正发挥着骨干作用。北京工业大学已经成为北京市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成为展现北京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北京工业大学将继续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三大战略,科学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学校将继续秉承“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校训精神,努力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面向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需求,积极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开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征程,努力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 -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学校源于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1933年更名为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1936年增设土木工程科,后历经北京市市立工业学校、北京市建筑专科学校、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发展阶段。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学校1977年恢复本科招生,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博士人才培养单位。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协议,学校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5月,学校“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获批“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获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2018年5月,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筑学、土木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西城校区占地12.3万平方米,大兴校区占地50.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48.8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正按照“大兴校区建成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西城校区建成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科技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的“两高”布局目标加快推进两校区建设。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52.9万册、电子图书185万册,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52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最为齐全的高校。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现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自动化。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学科设置以工学为主,兼有管理学、理学和艺术学。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有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拥有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我校全部工学学科参加了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并获档次评价,其中建筑学、土木工程2个学科评估结果为B。学校名师荟萃、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019人,其中专任教师64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9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87人,教授106人,博士生导师24人。拥有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北京学者2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才8人,北京市长城学者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8人,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个人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住建部专业指导和评估委员会委员9人,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高层次人才、学术创新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80余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创新团队等各类团队28个。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一等奖13项。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高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10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另有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95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和首都高校“挑战杯”、“创青春”等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4项、省部级以上奖励743项。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精英良才。现有各类在校生1184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717人,硕士研究生2171人,博士研究生20人,成人教育学生1842人,留学生92人,已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多年来,学校遵循“立德树人、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和“爱国奉献坚毅笃行诚信朴实敢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参与了北京60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成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桂生、沈小克、张宇、罗玲、胡越、包琦玮、高士国、杨伯钢,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全员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进入“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学校坚持科技兴校,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兴校,不断强化面向需求办学的特色,形成了建筑遗产保护、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及地下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现代城市测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为代表的若干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领域、科研方向和创新团队。学校现有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以及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等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近年来,我校教师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共13项,2010、2011、2012连续三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近五年,新增各类科技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90余项;科技服务经费连年超过2亿元。学校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大学科技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的2所高校之一。学校面向国际,办学形式多样。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战略,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获评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首都高校平安校园示范校”、“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北京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提质、转型、升级”的工作方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以首善标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上层次、上水平,向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奋进。(2018年5月更新)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学校源于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1933年更名为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1936年增设土木工程科,后历经北京市市立工业学校、北京市建筑专科学校、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发展阶段。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学校1977年恢复本科招生,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博士人才培养单位。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协议,学校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5月,学校“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获批“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获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2018年5月,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筑学、土木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西城校区占地12.3万平方米,大兴校区占地50.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48.8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正按照“大兴校区建成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西城校区建成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科技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的“两高”布局目标加快推进两校区建设。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52.9万册、电子图书185万册,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52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最为齐全的高校。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现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自动化。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学科设置以工学为主,兼有管理学、理学和艺术学。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有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拥有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我校全部工学学科参加了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并获档次评价,其中建筑学、土木工程2个学科评估结果为B。学校名师荟萃、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019人,其中专任教师64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9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87人,教授106人,博士生导师24人。拥有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北京学者2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才8人,北京市长城学者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8人,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个人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住建部专业指导和评估委员会委员9人,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高层次人才、学术创新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80余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创新团队等各类团队28个。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一等奖13项。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高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10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另有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95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和首都高校“挑战杯”、“创青春”等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4项、省部级以上奖励743项。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精英良才。现有各类在校生1184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717人,硕士研究生2171人,博士研究生20人,成人教育学生1842人,留学生92人,已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多年来,学校遵循“立德树人、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和“爱国奉献坚毅笃行诚信朴实敢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参与了北京60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成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桂生、沈小克、张宇、罗玲、胡越、包琦玮、高士国、杨伯钢,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全员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进入“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学校坚持科技兴校,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兴校,不断强化面向需求办学的特色,形成了建筑遗产保护、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及地下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现代城市测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为代表的若干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领域、科研方向和创新团队。学校现有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以及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等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近年来,我校教师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共13项,2010、2011、2012连续三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近五年,新增各类科技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90余项;科技服务经费连年超过2亿元。学校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大学科技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的2所高校之一。学校面向国际,办学形式多样。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战略,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获评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首都高校平安校园示范校”、“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北京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提质、转型、升级”的工作方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以首善标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上层次、上水平,向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奋进。(2018年5月更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0年由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校本部和渭水2个校区、太白山和梁山2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校本部毗邻西安大雁塔,渭水校区位于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60多年来,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与基础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府,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5万余人。学校设有21个教学院(系),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0个本科专业类别,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备警官选拔培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学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9000余人。学校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5个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世界高校唯一的汽车综合试验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2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6人,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66人,硕士生导师755人;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位,80余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教育部、交通运输部、陕西省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近年来,共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8770余项,荣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科技奖励20项,省部级一等奖28项,其他省部级奖励200余项;承担了包括国家规划课题在内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38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50余项。年科研经费超过7亿元。学校编辑出版《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等8种学术性期刊,其中1种为国家百强报刊,2种为国家重点建设期刊,2种Ei数据库收录期刊,5种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连续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学校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先后培养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越南、坦桑尼亚、也门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4000多人,现有各类留学生700余人。学校还是我国最早承担援外教育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俄罗斯国立罗斯托夫建筑大学等成立国际大学联合体,设有国家外专局长安外语培训中心。近年来,学校主办、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精神,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着力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科研提升计划”“卓越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全面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为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管理、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医学、农学、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给予学校“全国著名高校”的赞誉。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占地3915余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60多年的建设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优势学科,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等为支撑学科,生物学、医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等为新兴学科的特色鲜明“大有色”优势学科群。2015年以来,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学科先后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含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种;有110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在全国设有近44个函授站(点),有56个夜、函大本专科专业;在全省有33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中心,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云南省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个,云南省省级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1个。学校设有26个学院、1个教学部、1个学部、7个研究院、13个临床教学基地(含9个附属医院、3个教学医院、1个实习医院),3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设有研究生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3117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865人,2018年有各类长短期留学生1609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在学校设有“驻昆明理工大学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现有145名国防生在读。建校至今已培养各类学生29.2万余人。学校有教职工3852人,其中,专任教师2459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1360人。学校现有院士9人,其中,全职两院院士3人,外籍院士6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含“青年千人”)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2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及教师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7人,云南省“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4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15人,云南省“万人计划”人才培养激励专项10人,云南省“兴滇人才奖”2人,云南省“万人计划“云岭学者”11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8人,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7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4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5人,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0人,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6人,云南省“万人计划”文化名家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6人、后备人才46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3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26人,云南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45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首席技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云岭教学名师6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等学校教学名师9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9人,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17个。2000年以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36项;出版论著2041本,专利授权9852项;2018年科研经费规模达11.02亿元。学校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超硬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技术、创业)等国家级平台19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环保部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检验站、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省级产学研联合开发中心、云南省能源效率中心、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云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社科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97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共43个,甲级资质的设计研究院1所。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5项;是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入选学校,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21项;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和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学校,有8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学校有5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15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教学团队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精品教材1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4部,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2项。学校有云南省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小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1个、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1个。图书馆藏书313.8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48万种,中外文纸质期刊累计5500种,网络数据库154个,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全国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专业文献信息中心”,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保障系统(CALIS)。学校与50余个国家、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教育交流合作关系。在面向周边国家的工程及管理人才培养、国际技术转让,面向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合作研究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影响力;与美国阿肯色大学等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聘请多名外籍院士担任首席客座教授,其中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简·米勒先生荣获2018年度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合作承办孔子学院,与丹麦尼尔斯·布鲁克商学院合作承办哥本哈根商务孔子课堂,在老挝、泰国设立境外办学项目;在澜湄合作、亚欧合作、中国与东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重要国际及区域合作机制中,作为中国高校代表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将继续努力深化拓展教育对外开放,积极融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正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发展,秉承“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抢抓历史机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40万
] -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98个本科专业,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4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学科进入A+),28个学科进入B类(其中19个进入B+)。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教授1000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6人,“千人计划”入选者38人,“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2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9人、讲座教授42人,长江学者青年项目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5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家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9人、青年拔尖人才2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9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52人,“楚天学者”207人。学校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40万名高级人才。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以及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学校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办学思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研产相结合,密切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开展横向科技合作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有约1600余人次的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我校任教、合作科研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正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7.50万
] -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覆盖工、文、理、艺、经济、管、法和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湖北工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学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在湖北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的、水平较高的骨干大学”。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4年,学校整体进入一本高校行列;2012年、2016年连续两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文体和后勤服务设施,门类齐全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学生公寓均配有空调和开水、热水供应设施。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6万m2,是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级图书馆,各类藏书600余万册。学校建有安全通畅的校园网络、智慧快捷的校务平台。学校设有16个学院,有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股份公司、湖北省农机工程研究设计院和湖北省农机鉴定站等省级科研院所,办有1个独立学院。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800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35人。其中,正、副教授67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6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1%以上。现有国家级人才33人、省级专家151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高端外国专家5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3人;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24人、楚天学者99人、湖北教学名师4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楚天园丁奖1人。学校还先后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包括8名国内院士和12名国外院士在内的兼职教授286人,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017年,获批国家外专局“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湖北省首家获批的省属高校。学校现有68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专业,7个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33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个湖北省本科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湖北省品牌专业,9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专业,1个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入选专业;6个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入选专业;3个湖北省教学团队;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湖北高校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湖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3个、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基地9个、湖北高校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1个;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湖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湖北省精品课程21门。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1993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1年通过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整体条件省级评估,2006年5个学科获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点,迄今共培养28届近5000名研究生。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绿色工业发展和传统工业绿色化的战略需求,大力实施以绿色工业为主导的“135+”学科发展战略。现有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5个湖北省特色学科、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36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有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2个;有4个中职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研究生创新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5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4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湖北省国际合作基地、2个湖北省工程实验室、6个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平台、28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等各类科研平台。学校共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06项,其中国家奖9项。2012年以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00余项。主持国家级项目372项,其中“973”、国家科技重大与重点项目等28项,国家自科、社科、艺术基金240项(含国家自科重点、杰青和优青各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400多部;发表SCI论文900余篇、EI论文1600多篇;获授权专利14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9项,其中国家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4项。学校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技,与300多家大中型企业有长期合作,科技服务湖北位居省属高校前列,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受到央视《新闻联播》等重要媒体的关注和专题报道。学校主办、承办有《中国机械工程》《湖北农机化》《湖北工业大学学报》等科技期刊。其中,《中国机械工程》连续12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百强科技期刊”。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了“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学生为本,教师至上,自由发展,国际视野”的治学思想,凝练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健全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按照“立足湖北、服务工业”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培养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类国家级竞赛中成绩优异,多项成绩创历史性突破。近五年来,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210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英语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结构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等国家级竞赛中均获有最高奖项。在体育赛事中,曾获得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十六强、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超级组男子单打冠军和女子单打冠军。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被教育厅认定为就业核查免检单位。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大学生创业园,并入选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涌现出一批“全国村官创业百强之星”“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省大学生创业之星”等学生成功创业典型。201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是湖北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捷克、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哈萨克斯坦等二十几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8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办有本、硕不同层次的联合办学项目8项,合作项目学生规模近1300人。在校国际学生800余名;常任外籍专家、教师50余名;先后成立“湖北工业大学菲利普斯亲水胶体研究中心”“湖北工业大学中美能源研究中心”“湖北工业大学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平台”等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中心)9个。学校多次获得各类表彰,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美誉高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外事(侨务)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省委先进党委中心组”“省属高校‘五好’领导班子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中,湖北工业大学正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做优“要学工到湖工”的特色,做强“工程师摇篮”的品牌,为加快建成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乘风破浪,阔步前行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建设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7.50万
] -
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由原太原工业大学和原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历经116年传承发展,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植根三晋大地,平台广阔人才济济。目前,学校占地3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1154名,硕士研究生5692名,博士研究生736名,留学生426名;现有81个本科专业,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工程学、材料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教职工3531名,其中专任教师2068名,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18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938名。学校挺立创新潮头,科技研发成效卓著。太原理工大学曾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各类项目1174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83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42项;多年来,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恪守育人使命,立德树人硕果丰盈。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育人渠道和途径更趋完善、更加优化。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取得突破进展;“生涯导航”教育计划产生重要影响;数学建模、超算、机器人、晓明研究室、晋豹车队等创新团队在国内外竞赛中屡创佳绩;思政主题网站“清泽心雨”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螺丝钉之家”入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爱心家园”荣膺“第四届山西道德模范”等殊荣;校男子篮球队两次夺得CUBA全国总冠军、校男子足球队成功夺得CUFL全国总冠军,我校成为唯一一所在足球、篮球两个项目上均获得过全国总冠军的大学。学校树立全球视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工程,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100余所大学开展多层次、双向人才培养合作办学和科技合作,与国际间的学术高层往来更加密切,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日提升。目前,学校还承办了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孔子学院和牙买加西印度群岛大学莫纳分校孔子学院。回望过去,理工大人奋力拼搏,铸就了辉煌成绩;翘首明天,世纪学府砥砺前行,承载着新的希望。在“双一流”建设和“十三五”新的历史征程上,太原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生为中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用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成果、一流的品位和一流的精神,为创建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吉林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理、工、文、管、法、艺、经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重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吉林省城乡基本建设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产业发展决策咨询与技术创新服务基地。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校园占地面积9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13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600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6亿元。学校不断完善人文环境、文化设施和景观建设,优化学习环境,满足学生成才需要。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6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500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0余名,全日制来华留学生100余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850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28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300余名。学校拥有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资深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二三层次人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吉林省第一批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吉林省首批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建筑大师和吉林省勘察设计大师等各类高层次专家、学者80余名。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等16个学院(部)。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设计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个,建筑与土木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安全工程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以及建筑学硕士、风景园林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涵盖理、工、文、管、法、艺、经7个学科门类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类别。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为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其中建筑学、土木工程为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建设一级学科。学校开设本科专业52个,拥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吉林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6个,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6个土建类专业通过全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土木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等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和高质量社会服务。学校在严寒地区绿色建筑、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建筑防灾减灾、城镇化建设规划、设施与不动产管理(FM)、建筑信息化协同设计(BIM)、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校建有包括“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建筑电气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吉林省建筑一体化集成技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在内的30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800余项;学校获各级政府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授予学校“全国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校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服务城乡基本建设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三实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先后被吉林省发改委、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确定为“吉林省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被教育部评为“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选的六所“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之一。学校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的校园文化,被评为“吉林省文明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单位”,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学校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松辽流域能源与环境教师创新团队”被认定为首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有几十名教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学校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组织开展具有品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在全国和吉林省大学生各类活动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单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多次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毕业生进入全国一线城市的比例达到52%,进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等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的比例为30%以上。学校自建校以来培养的7万余名毕业生活跃在国家城乡基本建设领域,成为建筑科研、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通过互派留学生及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协作。近年来,学校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美国杨斯顿州立大学在建筑学、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合作举办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对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聚焦创新能力提升,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全校师生员工奋发有为,克难攻坚,为建设“特色鲜明、域内一流、同类领先的教学研究型社会主义现代大学”的目标不懈努力奋斗。(数据截止到2018年5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00万
] -
合肥工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1979年,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9年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计划,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建校以来,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安徽省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校先后荣获第九、第十和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安徽省“花园式单位”、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学校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文明校园称号。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种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49个。学校现有教职工3783人,专任教师2266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与讲座教授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长江青年学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其中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中有65%进入世界五百强和中国五百强企业工作。学校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生荣获包括“挑战杯”与“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在内的多个国内外重要奖项。学校桥牌队多次代表中国青年队参加国际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大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型飞机、卫星和大型水面舰船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项目。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并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学校目前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4项,先后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克拉克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五十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与多所国(境)外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和交换学习项目,现有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二百多名留学生在校就读,同时学校每学期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境)外访问学习。面向未来,合肥工业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建设国际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始建于1958年,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学校是安徽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省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学校设有12个学院,现有6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艺、文、法、经七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生近2万人,研究生1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300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4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750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00余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5人。学校现有11个一级学科、4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1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60万册,电子图书210万册。学校紧紧依托“大土建”学科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练科研方向,在节能环保、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进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多个具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和学术团队。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13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发明专利金奖1项。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并取得突出成绩。近年来,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8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400多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10项。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新工科项目2项。学校现有节能研究院、建筑科学研究中心、徽派建筑研究所等25个科研机构,拥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勘察设计院、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建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校办企业,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招生。近年来,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新生录取分数线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位置,着力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足球比赛、“挑战杯”大赛、智能建筑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各类建筑、规划、结构设计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省级表彰、奖励600多项。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已与美国中密歇根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美国休斯顿大学明湖分校、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韩国韩瑞大学,以及铭传大学等台湾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单位。学校坚持“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校训,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办学定位和“质量立校、创新领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走打好“建”字牌,做好“徽”文章的特色发展之路,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实现高水平有特色建筑大学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学校拥有福州旗山、怡山、铜盘和厦门集美、鼓浪屿以及泉州泉港、晋江等多个校区,占地7000余亩。办学主体位于旗山校区,现有公共用房总面积123余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6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6亿余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亿元。图书馆藏书333万册,电子图书336万册。学校设有19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创新平台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共有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一级学科硕士点3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22个工程领域),本科专业84个。学校现有教职工3195人,专任教师2078人。共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97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67人次,省级人才230人次。院士10名(含双聘9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万人计划”各类人选6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6名,博士生导师290名。1支团队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学院入选国家“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2个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学校现有普通本一批学生24000余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1000余人。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21余万人。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6个校企合作的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教学团队、8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学校拥有1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是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及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有15个专业通过省教育厅认可的国家级认证。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本科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96项国际奖,763项国家级奖。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曾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在前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中斩获3金5银3铜并蝉联“先进集体奖”,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级、109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各类科技项目近3000项,科研经费近10亿元;其中,对外签订技术合同800多项,横向合作经费实际到校近5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7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300多件,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3000多篇。我校是福建省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的高校,多次获得“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和“项目成果转化优秀组织奖”。学校大力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校际、校所协作关系,并与美、英、日、德、意、加、澳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中外科教文化交流、技术输出、科研合作,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目前已面向近30个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聘请了5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长期在校任教,并建立了国内首个西方文献典籍中心——“西观藏书楼”。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等高等教育层次,学生海外访学项目覆盖95%以上的学院。对台交流向纵深发展,呈现双向交流模式,成建制反向联合培养模式成为闽台教育交流合作的新亮点,学校现为闽台合作办学国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学校已成为福建省与国际及台、港、澳地区科教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学校确立了走区域特色创业型强校之路的办学理念,正朝着创建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创业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 -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是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和抚州5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520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开创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先河。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10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时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学校视察,就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发表重要讲话,并勉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学校现设有人文社科学部、理工学部和医学部,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100多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和2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硕士有20个领域),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有5所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第3名。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4481人(其中专任教师2597人,正副教授1429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项目入选者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2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6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2人,国家科技部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学校涌现了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风益等一批崇尚师德、爱岗敬业的典型。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5660人,各类研究生14864人,国(境)外学生963人。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成立了“际銮书院”,推行跨学科、跨学院培养人才的改革。2014年,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40多万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是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顺利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具备扎实的办学基础。现有1名国家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种“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4个本科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江西主节点单位,是江西唯一参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建设的高校。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9个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3项,直接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立项数位列全国第22位,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项,其中一次性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立项数并列全国高校第26位。学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江风益教授团队“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摘得2015年度唯一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自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次由地方高校获得的一等奖,正助推江西打造“南昌光谷”。学校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突破,先后在Science、Nature子刊和Cell Stem Cell上发表。学校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印尼哈山努丁大学和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建有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学校与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合作共建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进入新时代,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奋力开启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努力提升办学治校、服务国家地方新境界,开创“育人为本、创新驱动、实干兴校、拼争一流”新局面,书写创建高水平大学实现百年辉煌的奋进之笔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98万
] -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1971年,国家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以及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江西省重点加强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坐落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校园临江怀湖、依山傍水,校内百鸟齐鸣、百花争艳、百树竞发,是宜教、宜学、宜居的山水学园。占地面积2816亩,各类建筑面积7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7亿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226万册,电子文献233万册,为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一级咨询站。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工商管理、工程(含12个领域)等9个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为硕士学位研究生推免工作单位。共有18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4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是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500余人,教职工193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500多人。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杰青”、“万人计划”、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等高端人才60余位。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基层一线多维互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立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良性互动、供需对接,成为了全省唯一一家获得“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3项殊荣的高校。2015年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10余年来稳居江西省高校前列,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在全国25个省份实行本科一批次录取。培养出了以江西首位“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徐钢、“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张海龙、“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欧阳自立、CCTV《我爱国防》全国总冠军邢戎、“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张海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学校始终追求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新境界。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平台34个。获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江西省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为代表的一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三年来,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4项,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其中,“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以上项目69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800余篇,其中,10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获发明专利89项、实用新型专利252项;出版论著教材300部。学校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共建。获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14年)。全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及实训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先后落户学校。率先在全省高校开办的孔目湖讲坛,获誉校园版的“百家讲坛”。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运动协调发展、成绩斐然,网球队、田径队、武术队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中摘金夺冠。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法国雷恩高商学院、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交通大学等亚洲、欧洲、美洲的40多所大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学分转换及师生交流交换项目,合作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学校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深化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的时代为实现“百年交大梦”开启新的征程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1.80万
] -
沈阳建筑大学是以建筑、土木等学科为特色,以工为主,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 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5个博士一级学科及学校总体排名均位列辽宁省属高校第一名,5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入选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设有16个学院(教学部),15个直属科研机构、4个直属科研平台,现有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生导师571人,教授180余人,副教授410余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教育部(住建部)土建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3人,辽宁省攀登学者、特聘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6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及辽宁省创新团队10个。学校现有本科生1102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26人,外国留学生858人。学校本科教育包括7个门类下24个专业类,共47种专业,于2006年9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建筑学、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以最长有效期通过了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认证)。6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获批辽宁省首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优势特色专业。学校在参评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的30个专业中,有7个专业排名第一,23个专业排名进入前五名。3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我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学校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3个国家级科技平台,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省级实验中心及实践基地。我校学生十二五以来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千余项,先后荣获2018年CTBUH国际学生高层建筑设计竞赛国际级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等。有三名学生获得2014、2015年度中国自立自强之星提名奖。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单位之一。学校2002~2018年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辽宁省高校名列前茅。“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科技总经费12.65亿元,累计科研立项3800余项,其中获得“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北方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新方法与技术协同化” “ 预制混凝土构件高效配筋及性能化设计理论” “ 复杂预制构件混凝土数字化智能精确布料技术与设备研发”“可再生能源和蓄能技术耦合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国家基金重点项目“装配式耗能结构抗多灾害作用的全寿命设计理论研究”“ 寒地大空间公共建筑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等在内的国家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1300余项。9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大连理工大学辽东湾校区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用于石材加工的单驱动可分度复合切削部件”获国家专利金奖。发表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2200余篇,其中多篇学术论文在《Nature Geo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按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学校分别在2014、2015、2016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实力排行榜中排名第13、12、13名。学校现已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立项320余项,教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30余项,“一般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校2次被评为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连续6次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150余万册。学校与美国迈阿密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及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或科研、合作办学关系,是国家教育部选定的招收国内访问学者单位,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可以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是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博士奖学金生招收院校,是辽宁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辽宁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学校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合作举办的信息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是基地的示范项目。“中芬(北欧)木结构节能环保别墅建筑示范项目”和“中德节能示范中心”搭建了高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学校与罗马尼亚特来西瓦尼亚大学共同建立了孔子学院。学校位于沈阳浑南区的主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主校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区为网格式、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一座长达 756 米的亚洲第一文化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校拥有开放式图书馆、国内首座建筑博物馆、中国古建筑保护示范区、中德节能示范中心、多功能体育中心、网球训练中心、校园数字信息化平台。学校校园获得国家“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秉承“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博学善建、厚德大成”的校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建筑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