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科技大学MBA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的管理教育项目。辽宁科技大学MBA项目秉承辽宁科技大学“博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和严谨的办学理念,依托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一流的教学设施、科学的教学管理、强大的师资队伍,致力于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项目被批准以来,学校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MBA教育中心、MBA教育指导委员会、MBA教学指导委员会和MBA学位评审委员会。制定了比较健全的MBA教育管理制度,包括MBA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思路辽宁科技大学MBA项目尊重MBA教育规律,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出发点,以保证和提高MBA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办学核心,以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构筑高起点的教育教学体系为关键点,不断探索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教育发展之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地方经济特点和企业管理实践与动态,具有较强的沟通技巧与团结合作精神,具备全球战略视野、开拓创新精神、组织领导能力和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90万
]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历经60余年的变革、发展和成长,现拥有冶金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6个一批和二批本科招生专业,形成本科教育具有明显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冶金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和钢铁冶金、材料加工工程、热能工程等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工程硕士领域:冶金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在校研究生200多人,在校本科生2526人,面向全国21个省、市和自治区招生,成为全校生源面最广的学院之一。学院的学生培养工作连年取得好成绩,毕业生就业率历年排位全校榜首。是我校的重点教学和科研单位之一。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简称电信学院)始建于1999年,是由其前身鞍山钢铁学院机电系、自控系、电子系演变而来。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元学科方向、雄厚师资力量、先进教学理念和高水平科研、教学条件的大型工科学院,为我国钢铁冶金等行业的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领域培养了大批科研、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优秀应用型人才。电信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同时,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辽宁省虚拟仿真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1个共建的国家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院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学院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经过30余年的发展,学院逐步形成了以包括复杂群体系统行为涌现与抑制、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研究与应用、金融智能装备检测技术与控制、彩色图像表征与分析、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等研究方向,形成了具有鲜明的面向“冶金过程”和“金融智能装备”特色的研究方向,研究的总体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和能源化工等5个本科专业;建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含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5个二级学科)及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专任教师80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教授级高工)14人,副教授28人。教师中有13名博士,13名在读博士生。学院拥有一批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教”、“研”相长的师资队伍。学院教师积极从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有机化学》课程荣获辽宁省精品课,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辽宁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化学专业为校示范性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应用化学专业为校优势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获得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学院建有有机光电子材料研发中心、色谱分离技术中心、化工设计研究所、煤化工研究所和环境工程研发中心等5个研究中心(所)。学院历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目前,学院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它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年发表论文100余篇,为SCI等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学院拥有包括瑞士Bruker公司500兆核磁共振仪、美国Agilent公司的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美国PE公司的LAMBDA9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LS-55型荧光/磷光/发光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制备液相系统、全自动微波合成仪、模拟移动床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进行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搭健了先进的平台。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制,精细分离工程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纳米粉体的研制和应用及煤系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方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院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4个国家的10所高校、院所和公司建立了长期和密切的联系和合作,聘请了12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该院客座教授。根据学院与日本冈山大学理学部和琦玉工业大学的交流协议,每年选派两名优秀教师或硕士生赴日攻读博士学位。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源于1958年成立的鞍山钢铁学院机械系,1999年更名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院现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5个本科专业,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设有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液压传动三个专业方向。具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工程、工程力学和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等4个硕士点,现有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全日制和工程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学院下设的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前身为冶金机械专业,是1958年建校之初成立的专业之一,是学校第一批获批的硕士学位点;后分别更名为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6年被评为学校示范性专业,2007年被学校评为优势专业。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示范性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辽宁省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全省专业排名第4名。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2009年开始实施“3+1”教学模式,十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学生就业率及最高就业薪水均常年居于全校领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了迅猛的提高,为企业输送了大批来之即用的急需人才,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充分发挥了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职能,同时也与当前国家提倡的普通高校应用型转型号召高度契合。学院多次获得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和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学院拥有一批学历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实力强的师资队伍。学院在承担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和全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任务的同时,先后与沈阳华信、大连中软等软件企业合作,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创建教学实践基地,注重项目开发实践和软件项目管理。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结构》三门课程荣获辽宁省精品课,计算机实验中心被辽宁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实验室建设及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路由交换技术》教材荣获“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被评为辽宁省高校精品教材,出版《软件工程概论》特色教材,“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校企联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改项目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辽宁省本科教学评估中我院网络工程专业获得排名第三的好成绩并获批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学院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不但有较突出的计算机基础研究成果,而且善于把计算机科研成果从理论推向应用。多年来,学院承担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高技术计划信息领域资助项目、省部级项目和横向项目多项;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鞍山市科技成果奖、辽宁省优秀软件奖等奖项,具有多项国家专利;高水平论文数量逐年提高,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并与多所著名大学建立友好关系。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际国内赛事,我院学生获得多项大奖。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等方面锐意改革,将人才培养与软件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高质量、应用型计算机及软件人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辽宁乃至我国软件产业的腾飞做出贡献。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学院下设金融系、国贸系、法律系,并设置综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以及学科建设中心和实训中心。学院拥有藏书近万册的图书资料室,配置先进的电子阅览室以及省内一流水准的模拟法庭实训室和经济学实训室,有辽宁金科大律师事务所、鞍山民族证券公司等20余个法学和经济学实践教学基地,在籍本科学生人数目前已达到796人。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专任教师50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6人,1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博士研究生在读,27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学院教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学历和学缘结构逐步优化,正在形成一支充满活力、富于进取精神的教师队伍。学院于2006年9月成立学科建设中心,设置经济法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3个二级学科,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学科组织结构,加强了学科梯队建设。截止2006年末,各学科梯队共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6篇,国家会议论文2篇,国际会议论文6篇,编写教材8部,出版专著2部。2006年末,学院学科建设中心组织开展的《WTO与冶金行业》的项目研究,得到了国家商务部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认可,辽宁科技大学因此被国家商务部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接纳为常务理事会员单位。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以完善专业培养计划为核心,探索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加大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力度。2006年,学院教师申报和实施教改立项6项,申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4项,结题项目3项。其中《我校金融学专业的合理定位和特色建设》项目获校级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成果二等奖,《当代经济学原理》教材被评为校精品教材。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法学和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机遇和挑战,学院将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一长多面’的应用型经济和法律专门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积极寻求与社会各界合作,广招英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共同创造科大经法学院的美好前景。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两个专业历史悠久,早在1958年系鞍山钢铁学院采矿系,几度调整,逐步发展壮大,于2012年3月学校将两个专业从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分离出来,成立矿业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24人,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10人。在校本科学生数近400人;全日制研究生总数近50人、工程硕士45人。学院重视科研工作,承担国家、省(部)、市级各类纵向课题和企业横向课题数百项,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省(部)、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近20项,其中“鞍山贫赤(磁)铁矿选矿新工艺、新药剂、新设备研究及工艺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海城镁矿高纯镁砂厂浮选车间工艺流程改进研究”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磁选柱的研发及工业应用”被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获辽宁省知识产权局专利优秀奖,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获批国家专利8项,公开发表论文数百余篇,多篇论文被SCI、EI等检索机构收录。学院极其重视人才引进,全球范围内招聘采矿和选矿的博士和杰出人才,待遇上不封顶。学院在实施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由建院(系)之初的两个专业发展到的4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测绘工程。拥有岩土工程(学术型)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型)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校本硕学生近1450人。截止2014年12月学院有2个系,5个专业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1个建筑结构试验室。教职工中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5人担任国内、省内学术组织的理事(委员),多人获省、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等先进称号,院党委被评为鞍山市先进党委,学院2012年被评为鞍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学院在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丰富成果。近3年建成《混凝土结构原理》等4门校级精品课,公开出版专业教材多部,《燃气输配工程》2010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著作类一等奖。学院积极引导、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承担多项省、校级教改研究课题。国家级课件三等奖1项,辽宁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1项,获校级教改成果奖6项,多人次获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奖一等奖、多媒体课件大赛奖、优秀教案奖等奖项。学院在实施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在第一届辽宁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获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中获得双人赛第一名获优秀奖。团体、个人多次在辽宁省测绘之星大赛、辽宁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人环奖大赛中获奖。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