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学校现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22亿元。设有16个学院(部)和1个独立学院,6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工科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含新兴特色)专业9个;现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ESI学科领域全球前1%学科3个;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8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文化传播基地、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28个。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9900人(含暨阳学院),研究生2400余人,留学生835人,农民大学生、继续教育学生89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300人,高级职称7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Member1人、共享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长江青年学者”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省“万人计划”6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151人才”重点和第一层次18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7人,省级创新团队1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长期以来,学校始终秉持“求真、敬业”的校训,弘扬“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具有“肯干、实干、能干”品质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拥有国家级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建有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五年,本科生在全国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1800余项。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涌现出“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批优秀学生典型。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0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先后与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贵州等省的50多个县市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学校连续3次被评为浙江省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2次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先进派出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获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2014年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干果科技特派员团队被中宣部列为“最美科技人员”。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芬兰、日本、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地区)的8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联合培养人才,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学校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两园(校园、植物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进入新时代,学校将汇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高举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实施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朝着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目标阔步前进!(2019年4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现任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80多年来,学校一代代师生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诚朴勇毅”的校训,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是一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大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事业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业绩。合校以来,学校不断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积极推进和深化科教体制改革,各项事业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校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设有25个学院(系、所、部)和研究生院,共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6个本科专业。现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科学居US.NEWS学科排名全球第18位;农业科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2个省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现有教职工4509人,其中专任教师2073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7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7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0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4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43人,学校“特聘教授”1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学校从193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支;教育部创新团队6支;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995人,各类在校研究生8162人,其中博士生1953人。建校80多年来,学校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6万余名,有19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合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0项,其中主持完成13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2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161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496个。发表SCI、EI、SSCI论文14367篇,其中2016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2035篇。现有8家农、林、水专业一级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学校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1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27个、示范基地45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0多亿元。学校科技园暨留学人员创业园进入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先后与世界上154所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其中14所大学全球排名前100名,年均1000名国(境)外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现有“中美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中加旱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11个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倡议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吸引了沿线12个国家5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入其中。“十一五”以来,先后公派1401名学生出国留学。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在校外国留学生225人。学校校园面积5653.5亩,建筑面积128.0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4.74亿元,其中设备总值9.87亿元人民币,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244.18万册,电子图书64.07万册。学校校园布局和谐统一,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显著,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享有“生态园林式大学城”美誉。建校83年来,学校始终紧扣“三农”发展主题,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已从以农为主的单科性大学发展为目前以农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当前,按照学校新的规划目标和战略思路,全校师生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正在为实现“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7.20万
] -
西南林业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高校,办学起源于1938年的云南大学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学校的前身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学校变更为云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林业部直属的6所区域性林业本科院校之一。2000年学校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新增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院校行列。学校占地2703亩,设有30个教学单位,有全日制在校生18388人。现有教职工121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77人,博士生导师57人,硕士生导师668人,校外导师300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层次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云岭学者1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人,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5人,省科学技术创新人才4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7人、后备人才1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学校建有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6个,各类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创新团队17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50余项。2017年,获批科研经费10289.54万元,合同交易数为228项,合同成交总额18508.31万元,位居全省高校首位。学校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本科专业74。学校致力于培养“品德、知识、技能、个性”为一体,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林科类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路径创新”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林学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0余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始终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向,发挥区域、行业和学科优势,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培育、森林保护、竹藤研究、木质科学与技术、高原湿地等方面在国内有一定优势,一些领域居于国内同类研究前沿;在园林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在蚁类、鸟类、鱼类等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绩,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受到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多次表彰和奖励。学校重视交流与合作,所有本科专业均面向国外和港澳台地区招收留学生。与泰国马哈沙拉堪皇家大学、柬埔寨国立农学院等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备忘录,加入喜马拉雅大学联盟。马里孔子课堂在孔子学院奖学金评估中取得全国第10位的良好成绩,获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奖。马里巴马科人文大学孔子学院获批成立,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批准,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林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在学校新建亚太林学院。学校现已建成以林学学科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教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设施较为完善、环境十分优美的红土高原上的绿色人才摇篮,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树木树人,至真至善”的校训,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校,服务小康,改革兴校,国际视野,社会需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总体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全面推进“八大改革”,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加快建设“八个西林”,努力把学校建成西部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中心、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的研发中心、云南林业科技咨询与工程服务中心、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林业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合作交流中心,成为西部有显著优势、国内有鲜明特色、南亚东南亚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大学,为国家、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0载的更迭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学校占地面积330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28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云南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中心等在内的科研机构40余个。建设有首批云南省特色新型智库培育单位。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2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6000余人;图书馆藏书资料340余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单位,建有“万兆主干”的新一代“数字校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已进入国内重要的评价机构和核心期刊。2015~2017年连续3年在云南省主要社科期刊中影响因子数据排第一位;2014 年“中国边疆学研究”栏目进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三批“名栏建设”名单;2018年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2017百强社科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云南省A级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是语言学类学术期刊,现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云南省A级期刊,具有专业性、唯一性、国际性等特点。学校有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艺术、农学11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70%,其中地理学进入前20%,教育学进入前40%。现有93个本科专业,拥有17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一流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未获一级学科授权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76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135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首创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并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建有国家太阳能质检中心、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40余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19个。有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地区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有云南教育决策咨询智库、中国西南周边地缘环境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智库2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011-2017年,学校共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18项,科研经费7.67亿元;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1项,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点)项目17项;教师共出版著作674部,其中A类出版社190部;共发表论文13988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475篇,CSSCI论文1088篇;共获203项科研成果奖,其中参与完成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1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125项);共获授权专利17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42项,3项国家标准获得国家标准委立项。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高级职称887人,其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培养计划人才、全国最美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等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个孔子课堂、6个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港澳台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获得国务院侨办第一个省部共建“云南华文学院”,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16000余人次,是云南省在校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学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单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单位;荣获云南省第一个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特等奖、一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省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理论阵地管理建设示范点。学校的班级、社团和个人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前8强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主线,主动服务云南跨越发展,当好云南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先锋,加快建设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有着“绿城”美誉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也是教育部和广西共建的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一省一校”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首开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首任校长是有着教育界“北蔡南马”之称的“一代宗师”,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1939年成为国立大学,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王力等一批名家曾在这里任教,是当时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了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农学院。1953年,广西大学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停办,师生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1958年,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7年,原广西大学与原广西农业大学(1992年广西农学院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迈上了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广西大学秉持“勤恳朴诚”的校训,积累和沉淀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西大精神。新世纪以来,经过国家“211工程”建设、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广西大学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学校现设27个学院,学科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学科门类,有98个本科专业(2017年招生79个,其中有24个专业按9个大类招生),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硕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博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行列。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广西重点建设的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有4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培育基地”,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努力服务社会,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其中,王丕建教授长期从事牛、猪杂交改良研究工作,在国际水牛会议上获“科学先驱者”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张先程研究员主持的“籼型杂交水稻”项目获1981年国家特等发明奖;卢克焕教授(第二完成人)承担的“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黄日波教授主持的 “高活力a-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双飞教授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学校作为主持单位,获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4项,其中曾建民教授主持的“反重力近终形铸造技术及其应用”、王巨丰教授主持的“大幅度降低雷击事故率、跳闸率和断线率的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关键技术研究”、王双飞教授主持的“轻工过程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关键设备及工程化技术集成创新”项目成果分别是我校首次获得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获广西科技成果奖一等奖3项,其中梁恩维教授主持的“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的辐射成份和物理起源”和石德顺教授主持的“水牛体细胞克隆和干细胞建系关键技术与机理的研究”项目成果包揽2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6年唐纪良教授主持的“十字花科黑腐病菌Ⅲ型分泌系统调控机理及其效应子研究”项目成果获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学校还紧密结合区域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校市、校厅、校地、校企科技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沈培康教授目前已率先创建了世界上唯一年产1.5吨的三维石墨烯小试生产线,并建成年产15吨的中试生产线。余克服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自2014年以来连续对黄岩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珊瑚礁进行系统科学考察,获得了大量国内唯一的第一手研究样品,对我国南海及沿海地区保护与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6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13项,申请发明专利2800件,获授权发明专利451件,30件专利技术成果成功转让或许可实施,2017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27项。新世纪以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共5项,占广西有史以来获得国家级重大项目近半数(45.5%)。其中2017年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3项,立项数比2016年增加27.8%。“十二五”期间学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3项。学校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南开大学等28家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了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是中国—东盟研究领域唯一的中国国家级创新团队。学校着力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学校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662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18人,有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员1人,有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73人(包括延长退休24人),终身教授4人。其中,专任教师2110人,博士生导师325人,硕士生导师1783人。目前我校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5人;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外籍教授、专家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中国科学院“国外引进杰出人才”(百人计划)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青年千人计划”人选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1人。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发展和改革取得了众多标志性成果。2007年至今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61项,获得项目数居地方“211工程”高校前列。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1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学校连续12年获得“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教育部评为“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高校”、“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2017年度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西大学KAB创业俱乐部荣膺全国十佳。8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8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李林、党鸿辛、陈太一、沈善炯、卢鹤绂、文圣常、施汝为、韩斌等8位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还有许多校友成长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领导,各行各业的专家、骨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学校有各类在校学生8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6993人,全日制普通硕士、博士研究生8113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23人,2016年全年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及港澳台生1679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27837人。学校大力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发展,教学科研装备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校园占地面积470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6.23亿元,图书馆实体馆藏总量377万余册(件),电子图书587万册,电子期刊3.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82个,数字图书馆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已形成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重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有效支撑我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西大学的发展。2016年1月8日,彭清华书记来校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确立了“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2016年9月20日,陈武主席来校主持现场办公会,提出“要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广西高校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排头兵,高端人才培养成长的排头兵”。2016年9月21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和随后林蕙青副部长来校视察,明确学校为广西“一省一校”政策的重点扶持高校。2017年6月,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经自治区党委同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大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广西大学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表明广西大学“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纳入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办好广西大学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希望,标志着学校进入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目标和引领的新阶段。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今天的广西大学,正牢牢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朝着努力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标,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广西高校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排头兵,高端人才培养成长的排头兵。学校将继续秉持“勤恳朴诚“的校训,致力于知识创造与传播、文明传承和创新、社会引领与服务,推动国家富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90万
] -
宁夏大学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崭新的一页。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校园楼宇林立、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和一代代宁大人“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传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抢抓西部大开发、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历史性机遇,着力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走特色发展之路,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整体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学校占地面积2938亩,教学实验农场1890亩。在校教职工2657人。面向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7353人,研究生2742人,少数民族预科生2212人,在校留学生150余人。公开出版学术期刊4种。1995年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北地区宁夏主节点。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和多功能体育馆。学校现有77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学科被选为自治区“一流学科”立项建设。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水利工程、草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木与水利工程、草畜产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等12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40项。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34.7%。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9个。柔性引进院士29人,柔性引进知名专家3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15人,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7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被遴选为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英才”工程,1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11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内引才312工程”,23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313人才工程”,1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5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阿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实验室为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学研究院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批建设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按照“基础扎实、人格健全、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通过构建两个方案(专业培养方案、人格培养方案)、完善两个体系(“四位一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打造五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建设平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加以实施。学校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且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学校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盘活各创新要素,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推进成果转化。“十二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2200余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5项,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4项。学校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为途径,以服务社会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先后与自治区5个市、120余家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派出了百余名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三区”科技人才和岗位科学家,建立了“清真牛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草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创新联盟。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相继应用推广了一批技术、装备。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在创新与上海交通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先后与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高校结成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关系。立足于区域特色和优势学科,先后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了海湾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的宁夏地区唯一的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自1992年招收留学生以来,先后有40多个国家2000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争创一流、依法治校和综合改革”的原则,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西部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10万
] -
新疆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和特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位于乌鲁木齐市美丽的老满城。学校前身为八一农学院,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创建,隶属于新疆军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1958年,学院划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更名为新疆八一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始终坚持“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办学宗旨,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祖国西部谱写了人才培养的壮丽篇章。学校已经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59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农、理、工、经、管、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中。有19个学院,1个教学部,全日制在校生19531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594人,专任教师950人,其中教授140人,副教授310人,有博士学位的335人。近五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建成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先后有37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先进荣誉。围绕现代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区域发展等领域建有国家重点学科、部委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级高峰、高原学科7个,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5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900项,到位经费近4亿元。我校已成为新疆农业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的重要支撑。校本部占地面积117.72万㎡,拥有南山实习林场、三坪农场教学实习基地等6个校属实习基地9万余亩,152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学校固定资产12.3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价值2.68亿元,校舍总建筑面积65.47万㎡。学校是自治区首批绿色大学,自治区文明单位,校园绿草如茵,铺青叠翠,学习环境优美。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3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巴基斯坦建成的孔子学院成为全球100所示范孔子学院之一。成立“新疆中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院校联盟”,有力推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业院校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六十多年来,新疆农业大学培养的12万名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屯垦戍边、稳疆兴疆的伟大事业。展望未来,新疆农业大学将继续以人才强校为根本、学科建设为支撑、教育质量为生命、科技创新为动力、服务社会为己任、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围绕区域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向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目标奋进。(数据更新时间:2018年4月25日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80万
] -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党和国家领导亲切关怀。董必武、李先念等先后为学校题词和题写校名。199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学校百年校庆亲笔题词。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听取我校关于生物产业的汇报。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为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亲笔回信。校园环境得天独厚。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狮子山,占地面积495万㎡(7425亩),三面环湖,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建筑楼群鳞次栉比,自然园林风貌引人入胜。学科优势特色明显。生物学、园艺学和作物学学科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等3个学科为A+,生物学为A,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等3个学科为A-。据美国信息科技所《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2017年9月统计数据显示,我校共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植物学与动物学领域进入全球前1‰行列,农业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教育体系完整。现有学院(部)18个,本科专业6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全日制在校学生26196人,其中本科生18763人,研究生7433人。硕彦俊秀荟萃。现有教职工2632人,其中教师1528人,教授38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专家24人,万人计划专家14人,长江学者28人,国家杰青20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60个。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教学团队7个。教育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8项。“十二五”期间,获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1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2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0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8种。科技实力雄厚。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6个,部省级研发中心2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5个,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个,校企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35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十二五”期间,获批科研项目5388项,经费31.29亿元。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精神文明建设成绩优异。1996年以来,学校连续十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以来三度荣膺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优秀人才。学校下设30个学院,7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具备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32000人,其中本科生近18000人,研究生11000多人,留学生2900多人。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任教师19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3人,博士生导师397人,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各类国家级人才40人。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5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60余个,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农村研究院、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研究中心”等其他部委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首批“中国智库来源索引”(CTTI)2个(中国农村研究院与长江教育研究院),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3个。此外,学校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数字化学习),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夸克物质及探测技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农药与化学生物学、夸克与轻子物理、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信息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数字媒体与可视化、夸克物质物理、绿色农药与合成化学)以及各类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0个。“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快速增长,项目经费总量突破10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重大招标项目数排名稳定在全国高校前10位,教育部年度项目近10年立项总数排名全国第一,近五年保持全国排名前三。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奖获奖总数,连续三届位于全国高校前10位。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数,连续五届位居湖北高校前2位。自然科学方面实现973项目首席、国家创新群体、国家级研究基地等突破,累计发表SCI论文3000余篇,在Science、PNAS、PRL、JACS等有关学科高水平代表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累计获得湖北省科技奖励1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学校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学校现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历史学、物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湖北省品牌专业17个,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和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2013年,教育部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得到充分肯定。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博学、博爱、博雅”的“三博”校园文化,近150个学生社团活跃其中,“创新杯科学文化节”“树人杯艺术文化节”“博雅大讲堂”“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桂苑之歌”等成为我校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武汉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学校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及学生宿舍空调全覆盖,图书馆馆藏面积39689平方米,藏书300余万册,并具有先进的“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国际化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22位。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大批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讲学。出国(境)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科研的教师人数持续攀升。与国外大学共建四所孔子学院,积极选派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国外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的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体华中师大人正以昂扬的斗志,为争取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80万
] -
武汉轻工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曾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现已形成了以轻工食品类学科为特色,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领域相关学科优势明显,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格局。学校现设14个教学院(部),举办有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17000余人。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列入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7个,其中,国家粮食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平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学校现有办学用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51余万册,上线商业数据库(数据平台)56种,电子图书68万余册,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湖北省自动化水平优秀级图书馆。建有教学实验室(中心)27个,其中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7亿元。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生、潜心治学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近1400人,专任教师89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90%。教师队伍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第一层次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和省部级高端人才和专家名师70人。学校聘有国家“高端外专”人选、湖北省“百人计划”和“楚天学者计划”等50余位知名学者,陈焕春院士、印遇龙院士和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马勇、杨金海等专家名师担任学校特聘教授。学校科研优势突出。近年来,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93项;出版著作、教材700余部;截至2018年3月底,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9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4项。获授权专利645项,其中发明专利183项。多年来,在“大食品”领域,学校协同具有一流学科的高校,汇聚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聚集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学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秀组织单位”、“首批湖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完全学分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不断强化学习、应用、探究、创新“四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以“常青科技文化艺术节”、创业大赛等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近三届省级教学成果评选中,获优秀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8项。近年来,学校先后建成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一大批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每年均荣获大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他们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的良好素质,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学校面向世界,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与港澳台地区高校也有密切的往来和交流。学校实施国际学生学历教育项目,招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国际学生。学校获批“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具备公派优秀本科生出国留学资格。学校通过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形成优良校风,不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党委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数十项荣誉。砥砺风雨,谱就华章,武汉轻工大学始终与祖国共奋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秉承“明德、积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弘扬“敬业爱校、艰苦创业、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数据更新至2018年5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邓良基教授、校长郑有良教授。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625万册(件)。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6个,研究所(中心)15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87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8个,本科专业9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19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第4。从2015年起,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ESI排名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3400余人,其中:教授355人、副教授569人;博士生导师248人、硕士生导师68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7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人选9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3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3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学校是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文革”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8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5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30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15项。学校是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之一、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6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7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59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建有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农业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创新团队9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2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社科研究基地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4个。主办的《四川农业大学学报》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学校还是2012年全国首批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还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2年1月,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2007年10月,温家宝同志再次批示: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2008年5月,李克强同志亲临学校看望慰问“5.12”受灾师生员工。2001年10月,李岚清同志亲临学校视察,高度评价“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转为地方建制,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学校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学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设有17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200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2000余名研究生,有6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3名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现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信息、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群。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含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7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博士420余人,高级职称550余人,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80余人,聘有100余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本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余人,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学术兼职46项。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及“一带一路”对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大学精神,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详情][简章:1篇
][学费:3.60万
] -
河北农业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别共建的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国家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全国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首批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高校。河北农业大学是全国开展高等农业教育最早的高校之一。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直隶农务学堂,先后经历了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农学院、河北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历史时期,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森林系整建制调整到北京,参与组建了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整建制调整到内蒙古,参与组建了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农田水利系整建制调整到武汉,参与组建了武汉水利水电学院(现与武汉大学合并)。1995年与原河北林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河北农业大学。2000年原河北水产学校、原河北畜牧科技学校先后并入河北农业大学。百年积淀,河北农业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117年来,学校坚持“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开创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培育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多次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与表彰,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太行山道路”,弘扬“太行山精神”,实现育人、兴校、富民目标成为学校的矢志追求。学校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有5个校区(保定东校区、保定西校区、秦皇岛校区、定州校区、渤海校区),校园占地181万平米,建筑面积134.4万平方米;纸质型图书与文献247余万册;仪器设备总值7.44亿元,固定资产25.6亿元;附属实验农场3700余亩,林场40000余亩。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在职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99人;教授及相应职称者453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者916人;博士生导师204人,硕士生导师635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管专家等人才116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历经百年发展,河北农业大学已经形成了以农学优势学科为引领,“工、管、理、经、文、法、艺术”等学科“入主流,有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设有26个学院、2个直属系、2个教学部,有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强势特色学科,1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学科列入河北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河北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工程硕士领域;设有89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40908名,全日制研究生272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387名,博士研究生341名。河北农业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以复合应用型为主的高级专业人才。学校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全面实施“311”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分制,率先在全国制定实施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先后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近百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9项;建设国家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22个,省级项目109个。进入全国就业工作50强,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先后培养毕业生30多万名,涌现出了一批批兴业英才、学术骨干、管理才俊,如董玉琛、刘旭、杨志峰、赵春江、郭子建等8名院士,塞罕坝优秀毕业生群体,君乐宝集团创始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魏立华,世界青年领袖石嫣等。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农业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承担科技创新项目数量、经费总量和获奖等级、数量上一直名列省内高校前茅。拥有“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试验站、协同创新中心)5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19名、省级57名。“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1357项,到位科研经费9.7亿元,审定新品种74个,专利498项,三大索引论文2448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52项,其中国家二等奖6项。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成立了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主动对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得到有关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与保定市政府签署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以“六个一”模式携手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战略品牌;重点打造集产业链、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为一体的多个产业特色基地。与石家庄市、邢台市、长城汽车等广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在全省六大生态类型区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325个,区域综合试验站9个,现代农业教育科技创新示范基地41个,推广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技术1000余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日本、韩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其中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日本信州大学等23所国外院校或机构开展了合作项目;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农业与兽医药大学、非洲科学院等6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承接国家教育对外援助学历学位和短期培训项目,先后培训发展中国家学员572名。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三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两次被授予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称号。2011、2015年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涌现出了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改革先锋——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愚公”李保国、被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诠释的“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等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先进典型。(更新时间:2019年3月26日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10万
]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学校始建于1941年,1975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中国科协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学校现有秦皇岛、开发区、昌黎3个校区,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1424亩),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7亿元,馆藏图书文献177万册、电子图书151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354种,各种类型数据库33个。有国家认证的电子生物标本馆1个,附属职业中学1所。学校设有研究生部、动物科技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园艺科技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物理系、体育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9058人、硕士研究生487人。现有专任教师104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85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69人,其中教授143人;有“双师型”教师563人;外聘教授33人,其中院士2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各类人才90人,教育部及河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1人。学校设有69个本科专业,涵盖农、工、理、文、法、教育、经济、管理、艺术等9大学科门类。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拥有生物学、园艺学、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教育学等6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农业硕士、教育硕士、兽医硕士、工程硕士、体育硕士等5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建有3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先后获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6项。学校建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设有省级院士工作站、燕山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院、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基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冀东文化研究中心和秦皇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秦皇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秦皇岛瀚海国际化语言风景研究中心、秦皇岛市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等。近3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5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294项;被SCI、EI收录237篇,出版学术著作136部;获外来科研经费总计4226.35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7项,其中一等奖4项;鉴定、审定新品种12个,获得授权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5项。学校坚持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21个。有3支科技服务团队被授予“河北省高校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1人被授予“河北省李保国式科教扶贫突出贡献者”称号。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外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与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合作建有意大利语语言培训与测试中心。多次获得“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近3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人文素质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68项,其中国家级274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稳定在90%以上,平均考研(公务员、选调生)录取率16%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省长特别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等。学校校训:敏学、修身、乐业、创新。办学地址:秦皇岛校区-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360号;昌黎校区-河北省昌黎县城关镇四街河东113号;开发区校区-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西大街106号。联系电话:0335-8058347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10万
] -
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省属高校,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经、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基地。学校设有16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和1个直属教学部门。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委级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学校现有教职工188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国务院特贴专家48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5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6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首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786人,其中,本科生15596人,硕士研究生2630人,博士研究生339人,留学生221人。有在籍函授生4136人。现有63个本科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1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73个。2001年和2007年在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均获得“优秀”,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施跨专业门类大类招生培养改革,2018年再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校前列,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现有科技部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参茸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18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60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60项,科研经费达到11.78亿。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11项,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首位。主办期刊《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经济动物学报》分别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成立全省首家吉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图模式”、校村合作的“民乐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精准扶贫的“好田模式”和国际合作的“赞比亚模式”为标志的科技服务体系,累计创造技术增收200余亿元,荣获省政府首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单位)。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赞比亚等国家的82所院校、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理事成员单位,代表国家援建的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被誉为“南南合作典范”。与意大利卡麦利诺大学联合开展合作办学,是中国政府和吉林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作为中方实施主体大力开展中国政府、赞比亚政府、美国盖茨基金会三方合作;在赞比亚大学建立“中赞学院”,开展境外办学;是吉林省第一所开展国家级援外培训的省属高校和第一个开展国家“走出去”境外人力资源培训单位。学校占地1353公顷,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19公顷,教学、科研基地1034公顷,总建筑面积8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亿元,图书馆藏书285万册。学校与5A级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相毗邻,校园规划别致,景色怡人,素有“花园学校”之美誉。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崇智、厚朴笃行”的校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特色办学之路,培养和造就了包括省属单位首位院士在内的10余万优秀学子。201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吉林省高校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并作为全省高校系统唯一代表被评为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新时代的吉林农业大学将在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基础上,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吉农新篇章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1.40万
] -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学校现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和一所附属医院。占地面积268万平方米(含教学实验基地),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亿元,馆藏图书352.5万册。设有24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652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742人,本科生23962人,来华留学生713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7166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560人,其中专任教师1606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849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39人;共享4名两院院士,153位校外高级专家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1人,“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一层次)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具有长白山学者、省高级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高层次人才百余人。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2个,涵盖11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涉及36个专业领域;形成了由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特色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品牌专业为引领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拥有49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1个院士工作站,15个省级创新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主多样性、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建立了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20余个国家与省级教学平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支撑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活动,形成了挑战杯、龙舟赛、电子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系列品牌,并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61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近三年出国留学近800人。与英国、芬兰和美国三所大学开展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江原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学校是国家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接受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资格校,获评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学校大力发展成人与继续教育,形成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自学考试、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的办学模式。近三年,累计培养1.9万名成人本专科毕业生,实现了办学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健康发展。学校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大学英语改革示范学校、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卓越医生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改革试点高校、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首批盟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学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还是吉林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当前,全校师生正遵循“崇德尚学、自强力行”的校训精神和“人才至上、发展第一、服务吉林、强大北华”的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内涵建设,为把北华大学建成高水平应用研究型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努力。注:以上数据统计日期截止至2018年10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入选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学校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1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 294人,其中教授303人、副教授48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7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42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4人(含青年拔尖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1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7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龙江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203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 134人,其中研究生3 962人、本科生23 017人、外国留学生155人,是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4篇。学校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设有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生24万人,其中既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一批遍布全国的“复合型”人才,更有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区域试验站、3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农业部科研基地,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是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批建设院校之一。建校至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2项;先后9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和重大科技效益奖,18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次获得黑龙江省“振兴经济奖”,2次获得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贡献奖”,并被授予黑龙江省“小康建设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校长论坛中方秘书处单位。建校至今,已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初步形成了“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学校占地面积49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亿元,为首批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主办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科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1998年、2013年先后2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0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012年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14年荣获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称号。新时期的东北农业大学,将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有利时机,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校风,满怀信心地向着“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我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和开放式”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奋进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1.80万
] -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8个学院(部),包括: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药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和体育部。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3个和生态纺织技术与工程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895人(含研究生导师1075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65%,博士学位人员比例62.2%,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37.7%。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6人、“万人计划”入选者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部省级创新团队36个。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在41个本科专业(类)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20122人、博硕士研究生8169人、留学生1276人。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含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精品开放课程)30门,精品、规划教材56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学校积极探索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成立至善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近30%,位列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依托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创业企业300余家,“创业汇客厅”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工作实施先进单位”;完善“奖、助、勤、贷、补、免”帮扶机制,并探索基于人才培养的勤工助学新模式。学校与28个国家、地区的12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22.8%的学生拥有海外交流、交换经历;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建有全球首家以中华食品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史馆、设计馆、民间服饰传习馆、钱绍武艺术馆、酒科技馆等文化展馆首批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每年举办“创新江南”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意创业文化节、“江南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在校生参演广州亚运会闭幕式等大型活动,艺术作品获文化部“文华奖”;学校推进体育精神育人,建有女足高水平运动队,荣获2017年全国大学生女子室内五人制锦标赛超级组季军。学校是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省级平台41个;建有教育部、外专局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6个及国际联合实验室21个;“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085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6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9项,2017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并列全国高校12名;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科技创新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6项;获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优秀奖6项,2016年在中国大学专利奖排行榜上并列全国高校第17名;学校现与全国40多个城市及中粮集团、光明乳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建有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江南大学无锡创新设计研究院等校地联合研究院/所7个;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5A级大学基金会。学校坚持师生为重、服务为先,倾力打造曲水流觞的现代化生态校园,为学生提供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优质舒适的成长环境。校园占地面积3250亩、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39.63万册;生均教学科研仪器2.81万元;“智慧校园”建设日臻完善;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文浩科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场馆和16个学生公寓组团;学校获教育部校园规划一等奖,被评为全国高校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不断提升。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A+档,“设计学”位列A-档;在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上,学校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跻身前1‰,学校位居ESI综合排行中国大陆第54名;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US NEWS)发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学校位居全球第777名、中国大陆第53名;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发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上,位居全球第775名、中国大陆第53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大学评价》中,位居全国第47名;在人民网发布的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居全国第20名。学校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屏障九龙好,山高水又长。”未来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机制活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努力推进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建设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宏伟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承发扬了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团结、朴实、勤奋、进取”的校风和“诚朴雄伟,树木树人”的校训。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学院专业结构。现设有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轻工与食品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有民办南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育部等22个学院(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学术实力雄厚。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或领域。现有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ESI全球前1%学科,林业工程1个国家一流学科,林业工程、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一级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前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两个“A+”(林业工程、林学)、一个“A-”(风景园林学)的好成绩,得A学科数位列全国林业高校和江苏省属高校第一。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本科专业7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4个。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6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及课程群3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5门。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实践教育中心1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林学类专业(林学、园林、森林保护)和林业工程类专业(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森林工程)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自1991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20项。2010年有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曾荣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6200余人。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0万多名建设人才。南京林业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68人,博士生导师181人,具有高级职称754人。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聘院士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0余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6人;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1个。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首席科学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苏特聘教授2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省“333工程”二、三层次、“双创计划”、“青蓝工程”、“六大高峰”等各类省级人才计划340余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及“青蓝工程”等省级创新团队12个。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现有“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江苏省速生木材及农作物秸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等50余个省、部级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有69个校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学校每年在研课题1000多项,近年来,承担包括“973”、“86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48”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部、省重点项目累计8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65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累计25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及获得专利2000余项,有38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四等奖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47项;部、省级奖励300余项。 学校主办有《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林业工程学报》和《室内设计与装修》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以及一本以双一流学科为支撑的英文刊《JournalofBioresourcesandBioproducts》(JB&B),其中《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林业工程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SCD和CSCD核心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SCD核心期刊,《室内设计与装修》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17—202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F5000)”。学校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开放办学与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瑞典、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芬兰、伊朗等20多个国家的近9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师资培养和人才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积极探索实施多模式、多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暑期海外文化交流、海外实习实践等项目;与世界名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大学)联合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的“3+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3+1+1)、德国亚琛工业大学(3+1)、美国西来大学(3+1+1)、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3+2)等海外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每年派出数百名学生出国实施国际化培养。学校积极拓展海外留学生生源,每年接收近800名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来校学习或交流访问。学校占地面积10725亩,其中,新庄主校区占地1257亩,句容下蜀校区占地4800亩,淮安校区占地1327亩,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占地3300亩,江宁工程培训中心等占地41亩。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3亿元,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为220多万册,电子图书460多万册。校园网络以千兆带宽为主干,覆盖全校。学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逐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林业大学的远景发展目标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 -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时期相继在扬建立或迁来扬州办学。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设有28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121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60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2000多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博(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6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高。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9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项目8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和国家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学校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施扬州大学本科专业品牌化建设与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打造“一院一品”,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推动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学校混合教学改革案例入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混合学习白皮书》,连续五次捧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0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师资质态持续优化。全校现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400多人,医护人员19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3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1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3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入选者1人、教学名师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拥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备案名单)1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4个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研究院(基地)2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00多项,年科技总经费6.5亿多元,共有14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十二五”以来,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6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研制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VII株)获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连续8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1项成果获第六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积极推进智库建设,1项提案获批全国政协重点提案,获得700万元资助的《扬州通史》启动编撰。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有校企联盟900多个,省级校地研发平台32个,校外科技推广基地300多个,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工作已形成了以江苏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格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荣获国家和部省级表彰。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依托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阿10+1高教合作、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大学合作联盟、江苏•英国20+20高水平大学合作联盟等项目和平台,先后与50个国家(地区)的2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获批全国首个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获得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个,国家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44个,获批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4项。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格,广泛开展留学扬大行动计划,留学生2200多人,生源国68个,2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4次获评全球孔子学院先进集体。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全面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获评“全省首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连续被评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校党委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合并办学20多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条“联合—合并—调整—提高”的改革发展之路,形成了文科底蕴深厚、农科优势突出、科学人文交融、分类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校园占地面积4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总值63.4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9亿元,图书馆藏书490.52万册,拥有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工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梦想开启新征程。扬州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和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对学校提出的“优化组合、转型化合”重要指示精神,发扬“坚苦自立”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聚焦一流,全面深化改革,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2019年2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建有城阳、平度、莱阳、蓝谷四个校区和胶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学校总占地面积522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99亿元,校园绿化覆盖率59.7%。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铸就了“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形成了“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2012年被评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被列为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2018年被列为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全日制毕业生13万余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价值追求高尚、专业精神执着、作风严谨扎实、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拥有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8个学科门类,设有24个教学院部,78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6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545人,获得博士学位988人(占比50.2%)。学校拥有双聘两院院士4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千人计划”专家4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1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专家)1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山东智库高端人才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创新团队人才培育计划带头人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4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5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58人。学校有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水产学科为山东省一流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6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7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2个。建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研发与培训基地)9个,省部级创新平台(研究中心与基地)2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科技合作基地18个。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设立研究课题,面向生产实际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1978年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1项。20世纪70—90年代,连续首创全国北方小麦、夏玉米、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夏花生大面积超800斤栽培理论与技术,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和油料作物增产、促进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世纪以来,在作物育种领域、生物农药领域、动物繁育领域、根茎类作物生产装备与种业生产装备研究领域、动漫艺术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课题518项,省部级课题901项,科研经费达99744万元;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0个,审定动植物新品种34个,登记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31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63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奖励74项。“十二五”以来,70余项技术和品种被山东省和青岛市确定为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42项科技成果向企业转让,累积成果转让资金达2091多万元,学校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学校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社会服务成果显著。成立我国第一家合作社学院,面向全国开展合作社高级人才培养、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政策咨询等工作。与29个市(县、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建设15个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研究院,在20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建立分布式服务站和专家工作站,年承担社会服务项目200余项,培训各类人才4万余人次。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德育评估优秀高校、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优秀文化、大学精神、物质文化和网络文化教育领航大学文化建设,培育和打造了“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微电影节”“国旗护卫队”等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校园文化品牌。2017年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文明校园”“第一届山东省文明校园提名学校”。学校深入贯彻国际化办学理念,紧密围绕为学科建设服务、为师生服务的中心任务,扩大国际朋友圈,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韩国首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成立了QAU-UBC城市林业研究院、与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澳农业与环境健康联合研究院并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通过互派访问学者、交流学生,开展合作研究、升级合作领域,紧抓重点项目、突破关键环节,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向着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青岛农业大学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和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朝着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目标阔步迈进!(2019年4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英文简称:HAUST)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是国家国防科工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也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校1952年创建于首都北京。1956年,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后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1998年,划转至河南省管理。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2002年8月30日,当时主政河南的李克强总理亲自为学校颁授校牌,并在讲话中指出“河南科技大学是我省继新郑州大学、新河南大学之后组建的第三所综合性大学,组建河南科技大学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豫’战略的重大举措……要以创建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努力办成国内先进、居于省内高校前列、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所综合性大学。”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回河南视察工作,在洛阳时专程来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视察指导,他满怀深情地说:希望一附院要像当年他对河南科技大学授牌时提出的要求一样,争创国内一流!长期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和“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河科大精神,突出内涵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已初步发展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理工农医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学校占地面积4600余亩,有开元、西苑、景华和周山4个校区,其中开元校区占地面积3660余亩。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41000余人,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生23600余人。学校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史、教和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31个学院,97个本科专业,其中14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专业获批省级以上“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有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有28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三个国家“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专业改革综合试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7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98个;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95人;拥有双聘院士9人,“中原学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省特聘教授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6人,省学术技术带头24人。学校有12个河南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4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包括子项)等项目3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333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等140项;《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学校建有国内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364万册,中外文期刊18万册;是教育部首批认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与美、英、俄、加、澳等欧美国家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与交流,招收学历本科留学生、研究生留学生和语言进修生;有10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第一附属医院是首批全国“百佳医院”。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以省内高校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推荐,并成功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近3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被全国轴承行业确定为我国轴承行业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仅有的高校,被誉为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在中国大学网《中国高校毕业生薪资排行榜》中,位列河南高校首位。在艾瑞深校友会网2018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和武书连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均位列全国高校第138名。在2018中国非985工程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全国高校前100强。五年内主持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50名,居河南高校首位。在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前50位高校中,位列全国高校第47名,居河南高校首位。在河南省首次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强”评选中位列河南高校首位。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和拥有量位列河南高校首位。在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有两个学科的2位教授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高被引学者”,位列全国高校第96名,居河南高校第2位。在2017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位列全国高校第60位。学校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始终面向国家、河南省及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行业优势、学科专业优势作为扎实根基,充分发挥在机械装备制造、金属材料、新材料、轴承、齿轮、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机器人、农业工程、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科技优势,在产学研合作中发展自己、奉献社会。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产学研合作项目入选全国高校特色办学100案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科技大学将牢记李克强总理的殷切嘱托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建设“国内先进、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目标,重仁爱之心创建育人好环境,顺学者之意唱响发展主旋律,把学校真正办成“学生的大学、学者的大学、崇尚学术的大学、具有一流学风的大学”,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光荣任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更新到2018年2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辽宁省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有黄海校区、渤海校区和瓦房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使用海域面积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学校现设有19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教职工近1200人,全日制在校生13600余人。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2个,分布在农业、工程、法律、翻译等4个类别,有46个本科专业。学校学科体系完善,优势特色学科明显。水产一级学科为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该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四。拥有国家级多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大连海洋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承担质量工程项目和教研教改项目。“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渔业教学体系”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5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7项。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实训培训基地。获批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4个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3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重点支持专业;9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3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1个省级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学校有较为完备的教学科研平台。有农业部刺参遗传育种中心1个,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科技服务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专项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00余项,其中国家级183项,省部级657项。有54项科研成果获市级及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27项。“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刺参健康养殖综合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分别于2012年、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刺参疾病的发生机制及无公害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于2013年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北方典型河口滩涂生物资源恢复与生境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14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沙蚕生物滤池研制及其在海珍品循环养殖中应用”获2015年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基于生态系统的北方海域全产业链现代海洋牧场生产模式构建与示范”获2017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基于多生物功能群资源恢复的北方河口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应用与示范”获2017年辽宁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另外,学校获批4个水产新品种:中间球海胆“大金”、菲律宾蛤仔“斑马蛤”和菲律宾蛤仔“白斑马蛤”和虾夷扇贝“明月贝”。学校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83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84人。有“双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水产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86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2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3人,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5人,辽宁攀登学者1人,辽宁特聘教授5人,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2人,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51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兴辽英才计划”白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90人,其中百人层次16人、千人层次28人,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9人,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1人,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9人,省、市优秀专家26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6人,省高校专业带头人7人,大连市领军人才3人及领军后备人才7人,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培育计划28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创新团队3个,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6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4个,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个。学校拥有浓厚的蓝色育人氛围,形成了以“学贯江海、德润方厚”的校训精神和“兼容并蓄、追求卓越”的大海大精神为核心的蓝色大学文化特色。学校积极倡导”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教风,不断培育“明德尚学、志存高远”的学风,精心打造文化品牌项目“蓝色讲坛”,拥有“海洋之声合唱团”等各类文体、科技学生社团,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不断丰富第二课堂科技文化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先后与世界13个国家(地区)的72所院校(机构)签订了友好协议,涉及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学校的对外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学校大力开展国际教育,拥有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3+1”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举办校际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并且被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确定为“优秀本科生国际项目”实施院校。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招收培养多种模式和层次的来华留学生,学生生源涉及日本、韩国、俄罗斯、孟加拉、赤道几内亚等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全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以建设“蓝色大学”为发展理念,朝着“特色鲜明、国家一流研究应用型海洋大学”的奋斗目标加速迈进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