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院成立于2020年1月,由原经济管理学院部分专业和原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重组而成,凝聚管理类和艺术类两大门类,形成以公共管理为龙头,以工商管理为主体的学科布局,探索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新办学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类人才。现有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设置行政管理(2003)、旅游管理(2003)、市场营销(2007)、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原空乘专业2011,2018)、财务管理(2015)、酒店管理(2015,国际邮轮乘务方向2018)、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2020)等7个本科专业以及会计学(2010)、空中乘务(2017)2个专科专业。其中旅游管理(2014)、行政管理(2017)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设有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物流管理、空中乘务是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酒店管理(国际邮轮乘务方向)是与大连泰格海事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的校企共建专业。学院拥有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潜力大、管理水平高、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职工队伍。截至2021年9月26日,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48人,行政教辅人员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研究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在读博士14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7%和29.2%,具有硕士学位的45人,占教师总数的76.27%;有11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2.9%;50岁以上教师9人,占教师总数的15.3%,45-50岁教师7人,占教师总数的11.9%,35-45岁教师23人,占教师总数的39%,35岁以下教师18人,占教师总数的30.5%。现有科尔沁学者3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3人,优秀主讲教师1人,学校示范课教师2人,教学技能奖获得者11人,优秀教学奖获得者2人;获得“市校合作优秀教师”荣誉称号3人;获得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指导教师2人。学院拥有一支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其中注册会计师3人、注册税务师1人,高级礼仪培训师2人、航空乘务教员5人、高级仪态训练师1人、ISE服务效能管理师1人、ISEC准训师1人、初级品酒师3人、中级茶艺师3人;26人获得ISEC项目上岗资格;另有,金通公司驻校教师9人,大连泰格海事公司驻校教师2人。为了适应学院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柔性引进校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聘请有较高学识水平和丰富实务经验的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学院拥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项。其中,旅游管理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财务管理是校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是校级专业改造提升项目;行政管理和旅游学概论是2个校级教学团队。拥有《民航客舱安全虚拟仿真实训》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1门;《财务管理》、《微观经济学》、《旅游学概论》3门校级精品课程;《行政组织学》、《管理学原理》、《酒店管理概论》3门校级优秀课程;《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2门校级研究生重点建设课程;现有83门课程参加教学改革,其中混合式教学改革立项35项。学院现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自治区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师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自治区社科联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学校社科研究项目16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课题3项。获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3人次,获得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1人次;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公共管理案例库案例1个。现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项目28项。其中,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自治区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6项;校级教育教学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8项。学院现有1个校级智库“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研究中心”,开展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的项目论证和政策咨询等活动;开办公共管理论坛,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和地方公共部门高级管理者举行系列讲座。设置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酒店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物流管理7个教研室和1个实验室管理中心,有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MPA案例室、财务管理实验室、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实验室、酒店管理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有会计实训、互联网营销、轻旅远航等3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与通辽市政务服务中心、北京金隅凤山温泉度假村、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通辽翔实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南京东郊国宾馆等20余家单位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就业基地。截至2021年9月26日,学院现有在读学生2179人,其中本专科2049人,研究生130人(含留学生13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优异的成绩。连续参加三届“案例中心杯”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其中一篇入围32强,获得三等奖,一篇入围100强,获得优秀奖。本科生连续参加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其中获得自治区级一等奖1人,自治区级三等奖4人,获得校级特等奖2人,校级一等奖1人,校级三等奖2人,校级优秀奖1人;连续参加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中获得校级金奖1人,校级银奖4人,校级铜奖9人,校级二等奖6人,校级三等奖1人,校级优秀奖11人,三年累计获得创新创业类奖项43人。连续参加三届全国高等院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其中获得民航服务技能大赛金奖2项,团体展示金奖1项、本科综合组团体综合冠军2项、本科综合组团体表演比赛冠军2项及多项“优秀个人”奖,近三年累计获奖37人;连续参加两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其中获得普通话导游服务赛项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英语导游服务赛项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获得本科院校组客房服务赛项二等奖1人,餐厅服务赛项三等奖3人;连续参加三届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人,国家级二等奖20人,国家级三等奖34人;近三年,参加世界旅游文化小姐大赛,获得内蒙古赛区冠军1人、季军1人;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分别获得本科校园组武术集体项目金牌1枚、本科校园组武术32式太极剑银牌1枚、本科校园组武术女子24式太极拳铜牌1枚;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杯”校园足球四级联赛,获得本科校园女子组团体第一名1人;参加国家民委“爱我祖国、兴我中华”民族院校大学生演讲比赛,获得三等奖1人。学院秉承“博学明理崇德至善”的校训精神,坚持“博文雅志守正笃行”的院训理念,以管理重心下移为契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学科打造为重点,加快整合,强化内涵,务实工作,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意识,着力抓好师资队伍、专业课程和科研项目建设,突出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和政校企协同化,为培养服务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学科优势的民族院校一流特色管理学院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40万
] -
发展沿革教育科学学院始创于1998年建立的教育系,2000年合校以后,教育系并入人文学院,2003年教育系从人文学院分离,成立教育科学学院,学院现设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心理学三个本科专业。学院确立了“立德树人、教育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地方,服务自治区东部,面向全区和全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教辅人员1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博士13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学院教师中有全国民族教育专家1人、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1人、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英才”1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1人,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学者”7人。学科团队学院现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下设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和高等教育学3个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下设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3个专业型研究生招生专业。学院现有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民族教育与心理发展研究基地),自治区教学团队1个(教育学)、校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民族心理学重点实验室),校级重点学科2个(民族教育学和课程教学论),民族教育研究中心1个(民族教育研究所、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家庭教育研究所4个)。科学研究学院教师近五年主持国际合作和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中蒙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级和校级项目50余项。学院教师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CSSCI等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学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等17部;学院1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人才培养学院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在本科生培养方面,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5项、自治区级奖项10项、校级奖项41项。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根据学科特点,加强研究生的读书与交流,提高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实践技能;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4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6人次获得自治区奖学金,10余人次获得学业奖学金;研究生有6人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