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外语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为1985年的青岛大学外文系。2015年底,原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英语系、原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学院英语、朝鲜语和西班牙语专业并入外语学院。2015年学院成为“外语学科发展合作论坛”理事单位,2016年成为“语言大数据联盟”理事单位及首任轮值主席单位,2019年成为“中国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事单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和“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山东分会”会长单位。外语学院以“博学外国语,笃行中国心”为院训,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外语人才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
学院设有英语(普通类)、英语(师范类)、日语、朝鲜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普通类)以及西班牙语(中外合作拉美贸易方向双学位项目)等8个本科专业。其中德语专业为山东省政府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教育合作项目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朝鲜语专业为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专业为青岛大学“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和校级特色专业。英语专业“英语+大数据”创新实验班、青岛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QU-FIU)西班牙语中外合作办学(拉美贸易方向)双学位项目、英语教育专业独具特色。
研究生教育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学术学位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5个硕士培养点。专业学位下设翻译硕士和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培养点,翻译硕士涵盖英语口笔译、日语口笔译、朝鲜语口笔译以及德语笔译等7个方向。日语语言文学为“十一五”山东省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十二五”青岛大学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被学校列为博士点培育学科,名列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第94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141人,专任教师123人,其中特聘教授6人,教授12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8人,在读博士12人,硕导39人,有海外留学经历者101人。此外,聘任外籍教师15人,聘任4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及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兼职硕导和校外导师。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18项,省部级项目30项,其它纵向及横向项目50余项,项目总经费4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SCI,A&HCI、CSSCI等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出版专(译)著等70部;获各级奖励13项,其中省级优秀成果奖4项;2019年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个、省级青创科技计划团队1个;2020年在“中国大学慕课”(MOOC)网络教学平台上线本科课程2门。
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2368人,其中本科生2154人,硕士研究生214人。学生在历年全国外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取得优良成绩;2019年共计80人次在国家及省市各类外语演讲比赛、口笔译大赛、论文竞赛、写作大赛、辩论赛、讲课比赛等活动中获奖;2019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36%,就业率95.88%。学院学生还热心参与志愿服务,通过实践提升专业技能,在2018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奥帆赛、残奥帆赛、青岛国际啤酒节、克利伯世界帆船赛、亚沙会、世园会、APEC部长及高官会议、国际信息化大会、东亚文化之都等各类赛事、会议、会展以及社区、中小学支教等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出色。“外事帮”青年志愿团荣获2017年度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2019年由山东省文明办授予“山东省青年志愿示范项目(提名)”、由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志愿优秀组织奖”。
学院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3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师生互派、本科生和硕士生学分互认及联合培养双学位等合作交流项目,并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本科生和硕士生有机会通过全额奖学金、公派公费和公派自费形式到国内外相关高校交流学习半年至两年。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办学理念,实行小班化教学,加强四维课堂建设,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青岛市人民政府外事办、中译语通科技(青岛)有限公司、青岛出版集团青岛出版社、百通思达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代表处、青岛中德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青岛新东方培训学校等合作共建包括省级联合培养基地在内的近10个实习实训基地。学院设有“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外事帮”青年志愿团,“ISTEP梦想合唱团”、“英语演讲协会”、“艺术团”等社团组织,以研究生会牵头组建“译象”翻译工作坊,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译象语言科技有限公司。学院所有学生均可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同时学院以科研创新和实践基地建设为支撑,积极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交流平台。
学院以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外语人才为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泰山学者、博士生导师、知名企业董事长和CEO等。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外经委、外专局、新华社等国家机关以及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各类商贸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均有外院毕业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