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7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将围绕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建设“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领域。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分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京唐两院独立,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学校任教。2017年,中国共产党北京交通大学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明确了学校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北京交通大学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宁滨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项主持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可喜成绩,系统科学连续第四次蝉联全国第一,系统科学、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等5个学科被评为A类,另有7个学科进入前20%。学校在最具影响力的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均实现榜上有名,首次进入THE世界大学排行榜和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学科国际排名稳步提升。3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工程学排名前1.5‰。10个学科入围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500强,其中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中国排名第1、世界排名第2,通信工程学科中国排名第10、世界排名第38。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等3个学科以及工学领域入围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其中工学领域排名97、大陆排名17。电气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机械、航空与制造工程,数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等6个学科入围2018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学校始终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信息、管理和交通科学与技术等优势特色学科,通过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专业服务,全面参与了铁路大提速、青藏铁路建设、大秦铁路重载运输、高速铁路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等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一系列原创性重大成果,为服务国家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支撑和引领国家、行业和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学校正在全面推进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和《综合改革方案》各项任务,坚持“三步走”战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2015年9月,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威海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各校区均具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历经双甲子发展,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法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等14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与企业合作在河北省黄骅市创办独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学校有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达到8个;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有工程博士、MBA、工程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等14类专业学位。学校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办学实力的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校在职教职工2980人,其中专任教师1868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131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1772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0人,在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青年学者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4人。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向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学校1997年、2006年参加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均获得优秀。学校有在校本科生14620人,博士研究生2913人,硕士研究生803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88人,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4709人,成人学生7255人,外国留学生总计1865人。近三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北京市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29项。近5年,学校新增1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0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学校拥有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1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专业通过国家土建类专业评估。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学校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获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34种42册;获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50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通过设立理科试验班(思源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试点班(知行班)、本硕(博)连读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国际班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生源质量和培养水平逐年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本科生深造率达55%,学校获评教育部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北京市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生艺术团在全国和首都历次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曾获全国第一、二、三、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组一等奖和多项北京市一等奖,并多次赴海外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学校学生艺术团排演的大学生版《长征组歌》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安剧院演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原创话剧《茅以升》成功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在校内外演出多场,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高水平运动队在国家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冠军127项(次),其中羽毛球队在世界大学生羽毛球比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冠军87项。学校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9个,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其中5个参与),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牵头)1个,国家认可实验室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9个,北京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首批首都高端智库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2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8个。近5年,学校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有关部委的各类科研课题1万余项,科研经费38亿元。发表SCIE检索论文4246篇、EI检索论文6780篇、ISTP检索论文2420篇。申请专利2385项,获授权专利1343项。创立学术交流品牌“中国交通高层论坛”“交大大讲堂”,主办和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50余场。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54项,其中主持完成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主持完成的4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12.8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总量约1007万册,建有交通运输特色数据库。学校把加强合作交流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与美、英、德、法等45个国家的235所大学及著名跨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比利时鲁汶、美国休斯顿和巴西坎皮纳斯办有孔子学院,积极传播中国文化。2017年,学校正式加入国际铁路合作组织(OSJD),提升了学校在国际铁路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入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为学校拓展与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主办“一带一路”轨道交通教育培训校企合作对话暨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年会。与俄罗斯交通大学签署联合举办詹天佑学院的合作协议;与印尼万隆理工学院签署共建中印尼高铁研究中心合作协议。每两年举办“国际文化节”,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学校有国家级示范学院1个,“111基地”5个,“111基地”培育项目1个,“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项目1个;累计有17位专家入选高端外国专家项目,4位专家入选“外专千人计划”(3名长期、1名短期);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个、涉外办学机构2个,开展本科、研究生层次学位教育,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充分发挥校友会、基金会、董事会的作用,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海内外成立地方校友会49个,吸纳董事单位83家,与交通、物流、信息、能源等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长期、广泛的合作。“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如今,有着121年辉煌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秉承“知行”校训,肩负新的使命,正以更加开拓进取的精神向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00万
] -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校始终肩负“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8个教学单位,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目前,学科专业已经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学校现有西土城路校区、沙河校区、宏福校区和小西天校区,在江苏无锡和广东深圳分别设有研究院。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近23000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近55000名。近年来,北京邮电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网络强国战略目标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按照“综改拉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牢固树立事业型思维,启动学校教育事业综合改革。在全校党员、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的思想,大力推进实施“质量工程”,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实现了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2008年3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我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志着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踏上了新的台阶。近年,我校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教育成果奖、北京市教育成果奖等各级各类评选工作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长期以来,我校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国高校领先水平。在以英语、电子、数学和物理竞赛为代表的国内外大学生重大赛事中成绩优异,位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连续九年创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交流会暨创新创业论坛,创办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得突出成绩。——始终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根本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人才工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校拥有着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长江学者”、“千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科技新星、省部级“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部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骨干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外籍教师近百人。——以“211工程”建设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目前,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有7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3个本科专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学科涵盖了理、工、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9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信息学科优势突出、工管文理相互支撑的多科性学科架构。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我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部级重点学科8个。——加强基地建设,科研工作良性发展。我校建有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代表的若干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其中2个为牵头、3个为合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5个、北京实验室1个、各类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以基地建设和团队建设为基础,我校科研工作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研奖励数十项。同时,我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开始实施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成立了国际学院。近年来,国际学院以其严格的管理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好评。2011年,我校与斐济南太平洋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2017年,库克群岛孔子课堂荣获 “先进孔子课堂”称号。我校与150余所国(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我校建设了“通信与网络核心技术创新引智基地”、“高等智能与网络服务创新引智基地”、“无线网络融合创新引智基地”、“信息网络体系构建与融合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信息网络体系构建与融合创新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五个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引进了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若列斯.阿尔费罗夫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和科研学者,形成了实力强大的国际化研究阵容。积极主办高层次、高规格国际会议,搭建学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平台,增进了学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北京邮电大学在“团结 勤奋 严谨 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的校训和“崇尚奉献 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的引领下,正朝着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世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宏伟目标而阔步前进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近1万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并由国家电网公司等七大电力央企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现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九家单位。六十年以来,学校承载着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与推进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抓紧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可再生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十一大学院,59个本科专业。拥有“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1个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分别位列A档和A-档;“工程学”“环境/生态学”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行列;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6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6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7人,3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支团队列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发起成立“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学校现有7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发电、特高压、智能电网、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核电技术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果,现有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28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十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33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4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技论文国际三大检索排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排在前列。学校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80余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试验示范工程特殊贡献单位”称号;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140多个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与合作伙伴高校实现了学分互认,开展了学生交流、科研合作、专家互访等项目。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承担国家外交任务,承办商务部、科技部多个国家级援外培训项目;同德国黑森州--中国促进中心共同建立了中欧可再生能源创新中心;同蒙古建立了中国—蒙古可再生能源创新中心;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积极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各项工作,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智库;在美国建立的西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是北美最大的孔子学院;举办多种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及与国外高校开展来华留学生、“2+2”联合培养等项目,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巍巍学府,电力之光。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承载新能源电力时代的光荣与梦想,积极承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历史重任,昂首向建设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进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6.00万
] -
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64年来,学校历经了创建、发展、搬迁、重建和振兴的曲折办学历程。历届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地大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急需的地质专门人才,为新中国工业的起飞和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俄罗斯外籍院士6人,教授217人,副教授302人。在十万余名毕业生中,有33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34个本科专业正在招生,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职教职工1345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60000余人。现任党委书记王鸿冰,校长邓军。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校训,坚持"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培养"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而不懈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80万
] -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南开大学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南开大学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南开大学占地455.18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2.5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5.88万平方米。按照“独立办学、紧密合作”的原则,与天津大学全面合作办学。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有专业学院24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学校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有本科专业8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保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3个,天津市工程中心4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外专局“111”创新引智基地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南开大学拥有一支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04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74人、硕士生导师865人,教授791人、副教授831人。有两院院士10人(人事关系在本校8人)(其中:中科院9人,中国工程院1人),“86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2人(13人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0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1人、主要成员2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64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1人,教育部“教学名师奖”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7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182人,天津市杰出人才5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0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55人。南开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902人,其中本科生14708人,硕士研究生8731人,博士研究生3463人。有网络专科学生58317人,网络本科学生37680人。南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科研成果。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级精品课35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20篇。11项成果获2016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2016年,被SSCI收录论文39篇,被CSSCI收录论文1297篇,被SCI收录论文1392篇,EI收录论文817篇。近十年来,SCI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12564篇,累计被引用次数210847次,被引用次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5位;篇均被引用次数16.78次,在全国累计被引用次数较多的高校中保持第1位。南开大学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全方位服务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国APEC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滨海开发研究院、教育与产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人权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WTO研究中心、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津南研究院、统计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是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学校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则,全面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积极推动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2014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第二批“2011计划”认定,成为我国经济学领域首个获批的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不断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珍视“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理念,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把“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作为育人的基本环节,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办“创业班”,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打造创业服务和项目预孵化的实体平台。制定实施《南开大学“十三五”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出台《本科生素质发展辅学指导意见》,建立“立公增能”学生素质发展辅学支持体系,全面构建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南开大学以优良校风著称,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南开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国际知名的320多所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承建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等9所海外孔子学院,2012年、2015年两次获评“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学校承担了国家汉语对外教育培训任务,推出了牛津项目等一批水平较高的海外学习项目,参加了达沃斯全球大学领导者论坛,主办了“‘一带一路’中西文化对话”、“‘一带一路’建设与天津发展的新机遇国际研讨会”,筹办了“天津论坛”,承担了国际公立大学联盟(IFPU)秘书处工作,首批入选国家汉办“新汉学国际研修计划”,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设立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研究生院,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南开大学先后授予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吴大猷、经济学家扬•米尔达尔、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等10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罗伯特•蒙代尔、彼得•杜赫提、卡尔•巴里•夏普莱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著名作家金庸等被聘为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企业家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南开大学将继续坚持南开道路,光大南开品格,弘扬南开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质量特色,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强势学科、教育质量提升、科研创新、服务滨海、国际化六大战略,为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9.30万
] -
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市属重点院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1999年,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学校占地面积3500亩、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学校现有23个学院,70个本科专业,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天津市一流学科,1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4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15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化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校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世界史4个学科获评B+学科,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2个学科获评B类学科。6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涵盖人文社科基地、工程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已建成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市级精品课程,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1支市级教学团队、2支天津市“十二五”综投教学创新团队。获得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国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1项。学校现有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天津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职人员培养基地、天津市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天津市首批新媒体建设示范校。学校定期出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心理与行为研究》、《青少年科技博览》、《数学教育学报》、《中等数学》、《政治思想史》和《经济社会史评论》等9种期刊。全日制本科生2185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562人,博士研究生326人,各级各类留学生2482人。教职工2324人,其中专任教师1363人,拥有高级职称633人,具有博士学位751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历史积淀深厚,注重新型智库建设,主动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努力发展自然科学学科,建设综合性大学。彰显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形成了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养成教育相结合的教师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了以“课上课下、工作队伍、项目育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五个一体化为基础的育人体系。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159所大学、机构或地方政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是首批国家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承办四所孔子学院,多次获得“先进孔子学院”和“示范孔子学院”称号,并被评为“孔子学院先进承办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集体和个人荣誉近百项。学校践行“勤奋严谨、自树树人”的校训,培育“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学风和“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校风。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中心,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和改革创新”发展战略,争创“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人才水平、学科实力和管理效能”国内一流,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大学。(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0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在始于1949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原有的文、法、医、理、机械、电机、造船、测绘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由封闭办学向对外开放办学转变,由土建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2002年,列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创校至今,先后培养了30余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40余人。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国产化智能温室、遥感空间信息、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秉承“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学校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国内桥梁与隧道、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水环境治理、抗震救灾、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会、崇明生态岛等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368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11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学校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截至2017年12月,同济大学设有38个学院和二级办学机构,7家附属医院,6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等4个校区,占地面积2.56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75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07万余册。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339人,硕士研究生14883人,博士研究生4940人。另有外国留学生3523人。拥有专任教师2726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98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42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3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8人,“青年长江”、“青年千人”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9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5个(其中50个专业按17个专业大类招生),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涵盖一级学科30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3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今天的同济大学正满怀豪情,扎根中国大地,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6.00万
] -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之一;是首批六所设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创新性、综合类研究型大学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三部分,占地面积2652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2余万平方米,建有一批标准体育设施;图书馆总藏书量323.4万册,收订中外文期刊4.3万余种,具有CA、EI等84种大型中外文文献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建有教育部科技项目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市科委科技查新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学校设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工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学科,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加大对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的一流学科建设力度。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11个学科门类,36个一级学科。有68个本科专业;26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48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80个博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MBA、EMBA)、公共管理(MPA)、法律(JM)、社会工作(MSW)、会计(MPAcc)、艺术(MFA)、金融(MF)、翻译(MTI)、药学(M Pharm)、工程管理(MEM)和工程(含18个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近2.5万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9379人(其中博士生1755人),全日制本科生15808人,来自89个国家的1358名各类外国留学生。现有教职员工3041人,其中两院院士6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千人计划”5名,“青年千人”6名,国家外专千人长期项目1名、短期项目1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1名、讲座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8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组成员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4名,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为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90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建有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有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实验区,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项,建设“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8部,10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国际国内数模竞赛多次名列上海市乃至全国参赛学校之首,1997年、2005年两获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成为国际上少数两获殊荣的高校之一,2016、2017年又获得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3项一等奖;1993年、1999年和2007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三捧“优胜杯”;在历年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大奖,在2016年“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女子乒乓球队多次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冠。同时,在物理、数学、化学、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智能车、先进成图技术与信息建模、过程控制仿真、科技发明、英语辩论等方面的竞赛中也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学校高度重视原创性研究,着力推动前沿和交叉领域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重大问题研究;获得关键技术突破,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并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5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9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6年超过7.2亿元。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65项,省部委科学技术奖700多项,摘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史上首个技术发明奖特等奖,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1800多项。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校构建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体系,与美、德、英、法等2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长期学术交流关系及国际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特别是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以及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学校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依托“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广纳海外杰出人才。学校一贯注重文化建设,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进行“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得“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拓奖”“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奖。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群体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连续多年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65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毕业生,校友中2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同时还涌现出许多诸如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张霞昌、国内首位荣获“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称号的应轶伦、获评“2014年全国十大最美村官”的方月萍等各种荣誉的海内外杰出校友。1988年,在学校庆祝石油加工系成立三十周年时,江泽民同志欣然题词:人才辈出。今天,华东理工大学正昂首阔步,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前进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00万
] -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2009年学校举行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学校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0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47个本科专业。拥有1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万吨级集装箱教学实习船“育锋”轮,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2006年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2017年,年度科技总经费达到3亿元,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现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设亚洲邮轮学院)、物流工程学院(设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理学院(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等二级办学部门。在23000余名学生中,有本科生17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4000余人,留学生700余名。在11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5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约60%。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全国港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输送了大量毕业生,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学校2013年成立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和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将自贸区建设与供应链研究有机结合,以提升自贸区产业链建设水平,促进自贸区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转型发展,同时推动政府监管职能的转变。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采取国际上先进的商学院运作模式,与全球优秀教育机构资源共享,着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航运金融教育品牌,构筑具有影响力的航运高端人才输出基地。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虹口区人民政府等2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心挂靠上海海事大学,是国际航运业发展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为政府和国内外企业与航运机构等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是上海市教委首批建立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之一。2014年,市教委将该平台挂牌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学校与境外8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交换等。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自2010年起开设“国际班”,邀请美国、韩国、波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航海院校的学生来校学习“航海技术”“航运管理”等专业。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00万
] -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迈上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亲自联系浙江大学,18次莅临指导,对学校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描绘了高水平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秉承“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5739978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575983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708.4万册。截至2017年底,浙江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3673人(其中:本科生24878人,硕士研究生18048人,博士研究生10747人),在校留学生(含非学历留学生)6843人(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4116人)。有教职工8657人(其中:专任教师3611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文科资深教授9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含青年项目)23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含青年学者)10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9人。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学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居全国高校第三。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学校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7个学科进入ESI前100位,均居全国高校第二;8个学科进入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50位,均居全国高校第一。浙江大学紧紧围绕“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涌现出大批著名科学家、文化大师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校友中当选为两院院士的有200余人。学校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始终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丰富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为学生成长创造了优越条件。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22%,本科毕业生海内外深造率达到61.97%。浙江大学注重精研学术和科技创新,建设了一批开放性、国际化的高端学术平台,汇聚了各学科的学者大师和高水平研究团队。近年来,学校发明专利授权数、权威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科研总经费等主要科研指标保持全国高校领先地位,在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创新源、人才泵和思想库。“十二五”以来,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37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敦煌学等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今天的浙江大学,正在为加快进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而奋斗。学校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致力于传播与创造知识,弘扬与引领文化,服务与奉献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00万
] -
杭州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艺术教育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新兴应用学科发展迅速,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五校相继并入,2007年学校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百十年办学,弘文励教,青蓝相继,学校秉承“勤慎诚恕 博雅精进”的校训传统,弘扬“包容开放 学与俱进 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坚持“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顺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指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系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地方实施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学校现有仓前、下沙、玉皇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98.9万平方米,有固定资产总值26.02亿元。学校下设18个学院、2个公共教学单位、1个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264人(不含独立学院),教职工近2229人,专任教师1518人。拥有共享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高层次人才31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2个,覆盖10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特色专业5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十二五”和“十三五”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34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视频公开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规划教材13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5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学校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获得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资格。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8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6个。现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部级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7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1个,省新型高校智库2个。2018年学校最新ESI国内综合排名位列第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位居省内高校前列,高水平论文数逐年上升,论文自然指数(NI)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内地高校百强,化学、临床医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为ESI排名前1%的学科。。学校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拥有教育部批准的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领导与管理硕士,与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合办一所孔子学院。拥有来华留学生招生与培养资格,是全国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工作院校。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传承首任校长经亨颐先生提出的“人格为先、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以《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不断强化教师教育传统特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五大新兴应用型专业群,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稳居浙江省高校前列,在2014-2015学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中位列省属高校第三位,在2017年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位列教学研究类高校第一位。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2016年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奖数量名列省内高校前列。学校不仅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输送了一大批教育理念先进、具备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更涌现出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校友。“十三五”时期,学校上下团结一致,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朝着加快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努力!(统计数据截止2019年3月,不含钱江学院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 -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学校是“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2017年,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入选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教、艺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设有27个学院(部)、9个本科生书院和19所附属教学医院。现有教工5982人,其中专任教师3072人。师资队伍中有两院院士3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6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1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9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8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9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34名、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11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103人,其中研究生 18919人。现有本科专业8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现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现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有115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学校14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2个学科进入前1‰。建校120余年来,学校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的优秀品格,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张元济、蔡元培、蔡锷、黄炎培、邹韬奋、陆定一、钱学森、张光斗、吴文俊、徐光宪、江泽民、蒋新松、侯宗濂等,为校友中的杰出代表。西迁以来培养了李伯虎、李鹤林、叶尚福、陈国良、雷清泉、熊有伦、苏君红、孙九林、陈桂林、程时杰、孙才新、韩启德、谭铁牛、丛斌、郝跃、江松、房建成、王华明、汤广福、郭万林等3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华健、锁志刚、姜晶、刘奕路、梁平、陈掌星等美国国家工程院、加拿大工程院等海外院士。迁校62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25万各类人才,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涌现了蒋正华、张福安、陈惠波、张玉浦、温熙森、马德秀、崔殿国、姚引良、孙来燕、张国宝、贾全喜、王珏、连维良、温枢刚、项兵、龙兴元、汪建平、江小涓、蒲忠杰、于杰、张月娥、桂生悦、卢雷、赵欢、仇建平、黎仁超、胡怀邦、周鸿祎、陈曦、李寿生、郑海涛、路一鸣、樊登、刘烈宏、王东峰、刘奇等一批知名校友。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2006年,在国内高校率先实行“书院制”,书院、学院“双院制”培养模式为学子插上腾飞的翅膀。2017年,学校成立本科生院,落实“校-院-系”三级教学责任,建立“横向协作、纵向贯通、教书和育人统筹协调”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以钱学森学院为载体,学校把钱学森精神和智慧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先后创办“少年班”“钱学森实验班”“宗濂实验班”“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实验班”等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学校以独特的教育理念,宽松的学习氛围,强大的师资配置,良好的教学效果备受学生和家长好评。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7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3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1门,拥有1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7篇,提名奖46篇。学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竞争力。2000年至今,主持“973计划”项目2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30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1项,其中2017年主持7个项目获奖,位居全国高校第二。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2000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3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1项,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共建10个高端智库,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学校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四面旗帜,打造“奉献报国的使命文化、严谨精致的卓越文化、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团结互助的团队文化”,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230个文化社团,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纵论四海”“九州名家”“思源大讲堂”“学而论坛”等成为学生开拓视野的经典品牌。历年来,交大学子在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国际英语演讲大赛、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选拔赛、中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大赛、“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Robocon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类)锦标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国际国内大赛中屡获佳绩。学校国际交往广泛,2000年至今,已邀请15位诺贝尔奖、1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及2000余位国外教授来访讲学,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的世界各国学者、企业高层、政府要员更高达20000余人;派出赴国外访问、进修、研究及攻读学位的教师和学生28000余人次,参加国际会议2000余人;与美、日、英、法、德、意、新、韩等42个国家和地区的165所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17年,有来自132个国家的2400余名外国留学生就读于西安交大。学校现有兴庆、雁塔和曲江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000亩,各类建筑总面积203.85万平方米。坐落在兴庆校区的图书馆是1995年5月4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以钱学森学长之名命名的“钱学森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阅览座位3518席;累计藏书544万册(件),印刷型报刊累计10000余种、现刊2000余种;国内外电子平台资源 111个,共计312个子库,中外文电子期刊95000种,中外文电子图书超过160万册。今天的西安交大又有了创造历史印记新贡献的坚实平台,占地5000亩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拔地而起,8大平台和100多个科研基地将服务学科交叉、军民融合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这里将更好服务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科技成果转孵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领衔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为人类文明共融发展和高等教育开放合作贡献力量,已吸引4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大学加盟;着力打造的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智库和研究平台,致力于为社会发展与民族复兴服务,全面实施提升国际竞争力战略,以教育国际化推动区域国际化。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15位西迁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老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希望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2018年的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赞扬交大西迁老教授,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他们爱国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令人感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办学定位,正以坚定的信心、豪迈的气魄、百倍的努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校 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办学定位: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使 命:致力于培养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质的杰出人才,保存、创造、传播知识,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不断做出贡献。愿 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保持领先,创造卓越成就,到本世纪中叶,把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为大师名流荟萃、莘莘学子神往、栋梁之材辈出、国际影响显著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64万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建校87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也是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20世纪60年代,学校就以“西军电”之称蜚声海内外。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学校现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约736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261万册,电子文献约475万册;中外文现刊1100余种,拥有69种平台的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超过130余个,内容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或专业。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9000余人。设有研究生院。设有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微电子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具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有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本科专业。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3个学科获评A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并列全国第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位于A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锻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20人,硕士生导师907人。学校有院士4人,双聘院士14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7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10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青年学者2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1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7人。学校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建设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以及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人才培养素以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等特色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品牌”。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1600余项,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和96%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12年,学校入选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多年来,学校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系统研制、科技攻关、工程研发等,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等多项第一,包括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为我国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基地,先后牵头单位承担了“973”、“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十八大以来,学校科研指标稳步提升,在认知雷达、移动通讯、网络信息安全、高功率微波集成器件、智能计算、大型天线机电耦合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1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9项。2014年,学校牵头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位列行业产业类第一,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国防科研特色优势地位。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暨西安电子谷、陕西工业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时与国内大型知名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股份制公司,成立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基金、建立联合实验室及研究生实习基地,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学校先后成为中电集团,西安市,国防科工委、陕西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与70多个国家、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建有6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智基地,与国内电子、航空行业的10余个研究所、研究中心、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英飞凌、Intel、IBM、惠普等跨国公司在学校建立74个联合实验室。建校87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20余万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19位两院院士(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院士校友11位,位列全国前茅),10余位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培养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神五”和“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以及数十位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继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立足西部、育人育才、强军拓民、服务引领、团结实干”的发展思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武汉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学校划转到湖北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同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学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2012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工程)。201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学校整体进入一本高校行列。学校现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及国际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其中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一本招生。截止到2017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21341人,其中研究生2498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932人),普通本科生18776人,普通专科生540人,留学生93人,国际学院学生1053人。学校现设有15个学院、1个部、1个研究设计院,另有1个独立学院。学校构建起了以大化工为主线,磷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和人文社会科学四大学科群及学科增长极为依托的学科建设新格局。学校现有6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湖北省品牌专业9个;省战略新兴(支柱)产业计划专业9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荆楚卓越计划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省级精品课2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9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22个;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1个,省级特色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和工程硕士6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学位有10个授权领域;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9个。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854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290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46人,副高级职称45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55.3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分别占教师总数的89.9%和42.78%。在职教师中,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高端人才引领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5人,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10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74人,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的专家2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岗位人员48人,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6人,“工大学者计划”特聘岗位人员31人。学校现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共占地约130.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4亿元。建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3个,标准游泳池1个,篮、排、羽、网球场68个;多媒体教室241间,教学实验室48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293.5万册,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和"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学校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学生公寓均配有空调和开水、热水供应设施,是湖北省“绿化红旗单位”、“生态园林式学校”。学校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专兼职科研队伍,有一所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情报信息、分析测试多功能于一体的研究设计院。现有1个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部委级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45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技术中心(基地)。学校还具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化工、医药、石化行业(化工工程)咨询甲级资质,特种设备设计(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乙级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乙级资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乙级资质,建筑工程丙级资质,检测计量认证资质,节能检测资质,湖北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施工资质等。同时,学校还设有湖北省石油产品暨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是湖北省科技厅化学化工查新检索定点单位。学校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这是武汉市唯一设在省属高校的工业技术研究院。2006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320项,其中“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65项,省部、市级项目1390项。获国家、省部、市级教学、科技成果奖16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市级科技奖励156项。获专利授权1490余项。教职工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ISTP、SSCI、CSSCI、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检索收录3460余篇。学校机器人足球队连续多年共荣获10余项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2014--2016年,学校科研入帐经费共计3.9亿元,科研经费增幅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科技产业园和科技孵化器大楼均已投入使用,学校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武汉市科技管理先进集体”。学校主办《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化学与生物工程》等科技核心期刊。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美国杜克大学、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路易斯安纳大学、印第安那州立大学、韦恩州立大学、拉文大学、拉塞尔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石溪大学、贝瀚文大学、柴恩大学;法国梅兹国立工程师学院、瓦朗谢纳大学、图卢兹二大、洛林大学、兰斯大学;澳大利亚桑瑞亚学院、拉筹伯大学、科廷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西澳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莫哈克文理学院;马来西亚沙巴艺术学院;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吉布提大学等40余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师资互访,共同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其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1个;每年有100余名国外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访问。学校先后派出各类人员200多人次分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或研究机构交流、访问、留学、进修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科研合作等。学校与丹麦AlfaLaval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自具备招收留学生的资格起,已招收来自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赞比亚、喀麦隆等国的留学生,分别就读于我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以及法国、加纳、巴基斯坦、马达加斯加等国的研究生。学校与南京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国内高校长期开展校际互换生工作。近年来,学校承办了“电气与自动化控制国际学术会议”、中国科协年会“重化工与湖北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及“湖北磷化工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武汉论坛之化工论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冶金与矿业领域在研项目交流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工程青年科学家学科发展前沿研讨会”、“全国稀土资源、材料和环境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微波化学会议”、“全国制药工程专业研讨会”、“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第六届中日化工学术研讨会”、“湖北省第二届楚天学者论坛”等高层次学术会议。学校成立了有13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参加的董事会、37个校友分会以及武汉工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宜昌、十堰、鄂州、黄冈、荆门等市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机制,形成了开放办学的格局。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支持关心下,设立了“企业佳助学金”、“人福药业奖学金”等社会奖助学金19项。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按照“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服务化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树立“全面成长,追求卓越”的培养理念,不断深化以“三实一创”(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核心的“两型两化”(创新型、复合型、工程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建校40多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仅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领导人是我校的毕业生。学校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五年来,我校学生获得国际级奖项8项,国家级奖133项、省部级奖564项。获得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国际设计大赛“红点之星”设计概念奖至尊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大赛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一等奖等高水平奖项。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本科生考研率稳定在22%以上。学校认真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抢救3名落水少年而光荣献身的舍己救人全国优秀大学生许志伟、“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快乐天使韦庆秀、乐于助人的优秀大学生李孟、李炳昊以及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吴达同学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们的感人事迹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学校多次获得各级各类的表彰,获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全国红旗团委”、湖北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就业湖北”先进高校、湖北省人才工作“十强高校”、“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湖北省“博士服务团”工作先进高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省“创先争优”先进高校、省“两访两创”先进高校、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站在“十三五”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格物明理,致知笃行”的校训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注重内涵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创建以化工及相关学科为主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新海南大学是2007年8月14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财政部共建高校。2008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原名“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为了打破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国天然橡胶的封锁,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经中央批准创建以橡胶和热带农业为主攻方向的特色大学——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是海南省内唯一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农业部直属高校。她与创建于 1954年的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体制,简称“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的“双子星”。建校初期,“两院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深厚的爱国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冲破了国际上认定的北纬15°以北不能种植橡胶的“植胶禁区”,创造了北纬18-24°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的神话,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维度最北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国家,并由原来的橡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同时也奠定了“两院”在国内橡胶和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热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原海南大学是1983年经国务院和教育部批准,在原海南师范专科学校、海南医学专科学校和海南行政区农学院(海南农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合并优势专业和办学资源,组建原海南大学。建校以来,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海外侨胞的鼎力资助下,老一辈的海大建设者经过艰苦创业,在3000余亩的滨海荒地上建起了现代化、人文气息浓厚的美丽校园,成为哲、经、法、文、理、工、农、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海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科研成果,为海南培养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为落实“科教兴琼”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广东工业大学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已有60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坐落在中国南方名城广州,地理位置优越,校园占地总面积3066.67亩,拥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等多个校区。大学城校区突出工科特色,多个学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创设多个协同创新平台。东风路校区突出艺术创意和社工服务氛围的营造,建有设计创意园和成果展示馆。龙洞校区突出管理学与理学氛围的营造,打造环境优美、恬静怡人的花园式校园。目前,学校共设有20个学院、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省攀峰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省优势重点学科一级学科、5个省特色重点学科二级学科、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工程(17个领域)、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会计、翻译、社会工作、金融、艺术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同时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85个本科专业,自2014年起,所有本科专业均在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一批本科录取批次招生。机械、信息、材料、化工四个学科为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2015年学校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与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行列。目前已有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已进入3.3‰。学校提出“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集聚海内外创新人才,多模式构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人才”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研究生优质生源“千苗计划”、强师工程等重大战略。近年来,学校在师资队伍、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先后推出“百人计划”“青年百人计划”“培英育才计划”“教师出国研修计划”等,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学校有职称自主评审权,现有专任教师2000多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0多人,副高级职称约700人。目前,学校拥有全职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人才80人次,拥有珠江学者、青年珠江学者、省杰青等省级人才99人次,同时还聘有外籍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已组建并入选广东省“创新团队”9个。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全日制在校生4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36000余人,研究生7000余人,并招有不同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学生、港澳台生和外国留学生,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坚持科研工作顶天立地,倡导与产业深度融合,科研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学校建设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及其他省级科研平台70余个。2017年,学校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数2166件,位列全国高校第八位。2018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破154项,位列全国高校第六十位。近五年,学校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此外,学校还与地方政府和工业界联合建立了“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惠州广工大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云浮创新设计中心”“东源广工大现代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多个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落地,前期投入6亿元资助中心建设。目前学校正努力在高端装备、IC设计、工业设计、先进材料、环境生态、生物制药、软物质等多个领域构建高水平研发平台,促进产学研和协同创新取得实质性成果。学校致力于培养有国际视野、有坚实基础、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现有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专业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 18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广东省名牌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1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93门省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8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013-2017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本科)全国排名第39。学校办学条件良好,现有计算机14860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13.36亿元。校舍建筑面积156万余平方米。图书馆拥有藏书377.3万册、电子图书224.6万册,并采用共享方式,多渠道、大幅度拓展了信息资源使用范围。学校从学生成才观的理念转变抓起,探索性实施了“重基础、强能力、宽视野、多样性、有担当”的培养方案改革,着力探索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基于产学研全程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新思路,同时将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培养)纳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之中。学校高度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专门设立出国(境)留学基金和来华留学基金,推进以“学科为主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战略,促进学科和团队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搭建合作平台,对接国际一流技术,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学校高度重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与技术培训。学校先后与国(境)外150多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学生联合培养、师资培养、教学模式改革、合作科研、人才引进和平台建设等多方位合作,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进入国际前沿,为学校师资队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和科研工作国际化提供良好平台。学校入选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在全国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文化体育竞赛中不断刷新纪录。2013-2017年,学校连续三届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捧得“优胜杯”,其中2015年和2017年,我校学生团队均摘得2项特等奖;在2012-2016年,学校连续三届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前身为“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夺得金奖;2017年,我校FSAE车队荣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总成绩第一名;2018年,我校学生荣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8项;2017-2018年,我校学生荣获德国RED DOT(红点)设计大奖1项,德国IF DEGIGN TALENT AWAARD 大奖4项;近五年来,学校有3名大学生先后荣获第七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校篮球队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大超联赛总冠军,2011年荣获第八届亚洲大学篮球锦标赛冠军;近年来,学生在声乐、器乐和舞蹈集体项目上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艺术品牌金奖等50余项。学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为建成以工为主、与产业深度融合、极具创造活力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最后更新:2018年11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 -
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由原太原工业大学和原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历经116年传承发展,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植根三晋大地,平台广阔人才济济。目前,学校占地3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1154名,硕士研究生5692名,博士研究生736名,留学生426名;现有81个本科专业,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工程学、材料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教职工3531名,其中专任教师2068名,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18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938名。学校挺立创新潮头,科技研发成效卓著。太原理工大学曾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各类项目1174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83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42项;多年来,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恪守育人使命,立德树人硕果丰盈。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育人渠道和途径更趋完善、更加优化。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取得突破进展;“生涯导航”教育计划产生重要影响;数学建模、超算、机器人、晓明研究室、晋豹车队等创新团队在国内外竞赛中屡创佳绩;思政主题网站“清泽心雨”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螺丝钉之家”入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爱心家园”荣膺“第四届山西道德模范”等殊荣;校男子篮球队两次夺得CUBA全国总冠军、校男子足球队成功夺得CUFL全国总冠军,我校成为唯一一所在足球、篮球两个项目上均获得过全国总冠军的大学。学校树立全球视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工程,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100余所大学开展多层次、双向人才培养合作办学和科技合作,与国际间的学术高层往来更加密切,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日提升。目前,学校还承办了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孔子学院和牙买加西印度群岛大学莫纳分校孔子学院。回望过去,理工大人奋力拼搏,铸就了辉煌成绩;翘首明天,世纪学府砥砺前行,承载着新的希望。在“双一流”建设和“十三五”新的历史征程上,太原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生为中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用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成果、一流的品位和一流的精神,为创建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中北大学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先后隶属于八路军总司令部、重工业部兵工总局 、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国防科委、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 、兵器工业总公司 、机械电子工业部 、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历经太原机械学院、华北工学院,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北大学。中北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太原市,并在朔州市设有校区,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学校总占地2995亩,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3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9亿元,学校拥有纸质图书馆藏230多万册、电子图书近200万册、56个中外知名数据库资源。作为抗日烽火中诞生的“人民兵工第一校”,国防工业八大本科院校和“兵工七子”之一,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防军工特色,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中国军工文化艺术团”、“中国军工文化园”和“中国军工文化示范单位”三项军工文化“大满贯”认定的单位。学校长期与军委各部委、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毕业生遍布国防科技工业各行各业,名列航天两大集团招聘院校目录。学校学科涵盖工、理、文、经、管、法、教、艺八大门类,设有16个专业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国防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防科工局“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省重点学科24个,山西省“1331工程 ”一流学科1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支持学科2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拥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点69个,以及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专硕点,本科专业85个。工程学学科ESI排名位列全球前1%,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B+。学校现有教职工266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长 江学 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全国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科技部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3人, “三晋学者”特聘教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 江学 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国防科技优秀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专家20人,中央和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5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29个省份实现了一本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39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106人。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8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个,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2018年与德州市政府共同创建了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学校坚持创新引领,科技报国。学校拥有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部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26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等科研机构。设有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先进能源材料与系统研究院、特种金属材料与装备研究院、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十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380项,各类项目总数4300余项,科研项目总经费28亿余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11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近4500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90余部。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推动成果转化。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载人航天、深空探测、重大武器型号等,共有70多项成果应用于“神舟”、“嫦娥”、“天宫”系列工程。深度融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省市正在规划以我校为内核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科技园”,园区占地1500亩,含大学生双创区、高校科技创新研究中试区、成果转化孵化区和军民融合研究院等“三区一院”。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进程,努力构建全球化教育格局,与世界100多所高校、国际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建校78年来,中北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魂军工、根植三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太行精神”红色基因和“致知于行”校训,造就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引领着学校始终登高望远、砥砺前行。迈进新时代,学校在科教强国和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部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以“争一流、强特色”为目标,实施“两翼齐飞、内涵发展、综合改革、人才强校、国际化”五大重点发展战略,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百年百强”中北梦而努力奋斗!现任校党委书记李忠人、校长沈兴全。(2019年3月8日更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4个学院,46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5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学校有教职工14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5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人选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方针,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4个,吉林省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26个。近年来,学校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80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43项,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十三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2018年7月更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高校。学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是为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建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学校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始终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为使命,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博士后,为我国农业装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形成了“工中有农,以工支农”的鲜明办学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情怀。学校办学起点较高,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之列。早在1978年,学校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发展,深入实施“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发展战略,国内外办学影响进一步扩大。QS、THE、ARWU等国际权威世界大学排名,学校均跻身top1000。《2018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第39位。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条件优良。学科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89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2550人(具有海外经历的比例达25%),集聚了一批以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群体。在校生37600余人,其中本科生23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留学生2600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校园占地面积3000余亩,各类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藏书305万册,订阅各类数据库113个,自建特色数据库9个,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拥有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设有江苏大学出版社和杂志社,出版图书1500余种,办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11种,其中《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排灌机械工程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高校教育管理》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学校办学水平较高,拥有一批高水平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农业科学、毒理学与病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列全国第51位。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学科,2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培育)学科。拥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设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坚持以学为中心、教为主体,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形成了一批以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优秀教学团队为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学生在全国大学生重大赛事中表现抢眼,“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连续6届喜捧“优胜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连续4届获得双金奖,校大学生男子排球队屡获全国冠军,女子沙滩排球队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7名,女子足球队获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季军。学校坚持以贡献谋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能力。“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12项(连续6年居全国高校前50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0项。截至目前,学校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拥有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混合动力车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学校牵头成立的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江苏省首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015、2016年度,学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列全国高校第6位和第8位。2018年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金奖。学校坚持国际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2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和汉德语言文化中心。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美国阿卡迪亚大学等合作举办了一批联合办学项目,合作建设了高端装备关键结构健康管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流体工程装备节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世界食品保藏研究中心等一批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和谐校园、民主法治和校园文化建设,党建创新不断加强。学校党委被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多次获江苏省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江苏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学、求是、明德”校训和“自强厚德,实干求真”江大精神,抢抓国家“双一流”以及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走以提升质量、强化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把学校早日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更新至2019年3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等,使学校得以恢复并迅速发展。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现有20个学院(含5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0个系,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安徽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4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50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科研机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合肥工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1979年,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9年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计划,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建校以来,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安徽省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校先后荣获第九、第十和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安徽省“花园式单位”、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学校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文明校园称号。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种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49个。学校现有教职工3783人,专任教师2266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与讲座教授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长江青年学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其中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中有65%进入世界五百强和中国五百强企业工作。学校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生荣获包括“挑战杯”与“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在内的多个国内外重要奖项。学校桥牌队多次代表中国青年队参加国际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大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型飞机、卫星和大型水面舰船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项目。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并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学校目前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4项,先后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克拉克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五十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与多所国(境)外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和交换学习项目,现有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二百多名留学生在校就读,同时学校每学期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境)外访问学习。面向未来,合肥工业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建设国际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0万
] -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学校拥有福州旗山、怡山、铜盘和厦门集美、鼓浪屿以及泉州泉港、晋江等多个校区,占地7000余亩。办学主体位于旗山校区,现有公共用房总面积123余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6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6亿余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亿元。图书馆藏书333万册,电子图书336万册。学校设有19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创新平台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共有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一级学科硕士点3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22个工程领域),本科专业84个。学校现有教职工3195人,专任教师2078人。共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97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67人次,省级人才230人次。院士10名(含双聘9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万人计划”各类人选6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6名,博士生导师290名。1支团队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学院入选国家“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2个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学校现有普通本一批学生24000余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1000余人。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21余万人。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6个校企合作的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教学团队、8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学校拥有1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是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及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有15个专业通过省教育厅认可的国家级认证。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本科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96项国际奖,763项国家级奖。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曾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在前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中斩获3金5银3铜并蝉联“先进集体奖”,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级、109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各类科技项目近3000项,科研经费近10亿元;其中,对外签订技术合同800多项,横向合作经费实际到校近5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7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300多件,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3000多篇。我校是福建省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的高校,多次获得“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和“项目成果转化优秀组织奖”。学校大力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校际、校所协作关系,并与美、英、日、德、意、加、澳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中外科教文化交流、技术输出、科研合作,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目前已面向近30个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聘请了5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长期在校任教,并建立了国内首个西方文献典籍中心——“西观藏书楼”。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等高等教育层次,学生海外访学项目覆盖95%以上的学院。对台交流向纵深发展,呈现双向交流模式,成建制反向联合培养模式成为闽台教育交流合作的新亮点,学校现为闽台合作办学国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学校已成为福建省与国际及台、港、澳地区科教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学校确立了走区域特色创业型强校之路的办学理念,正朝着创建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创业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 -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1971年,国家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以及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江西省重点加强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坐落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校园临江怀湖、依山傍水,校内百鸟齐鸣、百花争艳、百树竞发,是宜教、宜学、宜居的山水学园。占地面积2816亩,各类建筑面积7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7亿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226万册,电子文献233万册,为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一级咨询站。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工商管理、工程(含12个领域)等9个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为硕士学位研究生推免工作单位。共有18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4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是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500余人,教职工193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500多人。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杰青”、“万人计划”、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等高端人才60余位。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基层一线多维互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立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良性互动、供需对接,成为了全省唯一一家获得“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3项殊荣的高校。2015年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10余年来稳居江西省高校前列,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在全国25个省份实行本科一批次录取。培养出了以江西首位“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徐钢、“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张海龙、“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欧阳自立、CCTV《我爱国防》全国总冠军邢戎、“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张海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学校始终追求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新境界。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平台34个。获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江西省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为代表的一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三年来,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4项,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其中,“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以上项目69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800余篇,其中,10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获发明专利89项、实用新型专利252项;出版论著教材300部。学校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共建。获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14年)。全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及实训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先后落户学校。率先在全省高校开办的孔目湖讲坛,获誉校园版的“百家讲坛”。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运动协调发展、成绩斐然,网球队、田径队、武术队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中摘金夺冠。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法国雷恩高商学院、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交通大学等亚洲、欧洲、美洲的40多所大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学分转换及师生交流交换项目,合作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学校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深化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的时代为实现“百年交大梦”开启新的征程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1.80万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创建于1949年,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重点大学。新中国成立前夕,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分别成立了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1958年,在这些学校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鸡西矿业学院和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六十年代初期院校调整,四校合并,校址选于辽宁省阜新市,定名为阜新煤矿学院,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78年学校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1996年学校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8年学校由原煤炭工业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1999、2000年,原阜新工业学校、辽宁电子计算机学校和辽宁省财政学校先后并入学校。现设有25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在册学生3.2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2.6万余人。六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辽宁工大人秉承“诚朴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改革创新,苦干实干,创造了辉煌业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获批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院校;2013年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成为辽宁省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为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现已成为以工为主,工、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突出,办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著名高等学府。辽宁工大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学习生活环境幽雅。学校建有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玉龙校园和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占地4240亩,其中阜新校区占地1900亩、葫芦岛校区占地2340亩,校舍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3座现代化图书馆分布在三个校园,馆藏图书(电子图书)近290万册,各类数据库60余个,中外文期刊1600多种。学校编辑出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其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美国(CA)来源期刊、荷兰(Scopus)来源期刊、美国EBSCO来源期刊、美国(Ulrichweb)来源期刊,俄罗斯(AJ,VINITI)来源期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辽宁工大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拥有一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传统学科。建有矿业工程、力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含17个授权领域)、会计、公共管理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本科重点支持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大力推进“专业+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产生了一批生机勃勃的新兴学科。2018年,学校与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墨桐花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进一步推进“专业+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工科建设,培养新工科人才。辽宁工大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建设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满生机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84人,高级职称教师874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5人,辽宁特聘教授9人,二级教授26人。1名教师被确定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3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6名教师被确定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层次人选。一批教师分别被确定为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各类学会与学术期刊编委会委员。辽宁工大作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推进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实践,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太阳石精神”和应用创新能力,让每一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2006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年来,学校先后有80余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和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95%以上,居辽宁省高校前列。广大毕业生以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特点,赢得了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教务处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学校先后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获批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辽宁工大积极转变科技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立足辽宁,面向全国,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与地矿行业发展,着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着力打造国家能源领域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1个煤炭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18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863 ”国家高新技术等各类科研课题3500余项,24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先后有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在矿山灾害治理、安全技术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制造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和突出特色,在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煤炭自燃火灾防治、煤矿瓦斯防治理论与技术、安全结构分析与预测、全球卫星导航精密单点定位理论与算法、遥感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图像处理理论与方法等许多研究领域已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学校连续组织参加了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多次获得“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组织奖”;先后举办国际测绘与地球空间信息研讨会、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技术国际研讨会、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程前沿技术高端论坛、第35届国际采矿岩层控制会议、2017国际智慧矿山创新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17年年会暨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等近百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国际知名度。辽宁工大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与阜新、朝阳、营口、铁岭等市签订了市校共建合作协议,与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中平能化集团、大同煤业集团、山西焦煤集团等20多家国内大型企业签订了实质性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拥有国家安全培训一级资质、全国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一级培训资质和全国煤炭行业经营管理干部工商管理培训资质。在省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拥有董事会单位120家。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平台,已与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英国、德国、法国、波兰、意大利、爱尔兰、瑞典、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蒙古、巴基斯坦、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尼泊尔、南非、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学者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学校还与美国劳伦斯科技大学开展“3+2”、与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开展“2+2”等学生联合培养项目。2008年我校成为接收辽宁省政府奖学金生院校,2012年获批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自主招生资格院校”,2013年成为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考试(HSK)辽宁地区考点,2017年获批“丝绸之路”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留学生生源国达35个,建立了涵盖研修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留学培养体系。学校坚持“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来华留学工作方针,在稳步提升留学生招生规模和层次的同时,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式发展,打造“留学工大”的教育品牌。辽宁工大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作为首批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创新构建实施双嵌入素质拓展学分模式,学生课外素质拓展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一节、两月、三类讲座、四项工程、十五项赛事”为框架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作为全国第二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先后有1000余个学生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级资助,学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实施先进单位。通过“五位一体”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体系,实现专业教师的全参与和对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全覆盖。3名本科生先后被授予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个学生科研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学校获批团中央KAB创业俱乐部,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近2000项,1个学生社团被授予全国百佳大学生创业社团,2名学生被授予全国百名大学生创业英雄称号。持续开展以低年级侧重社会观察,高年级侧重专业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多项成果、多个集体和个人受到国家级或省级表彰。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学校3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3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多个团支部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和“全国活力团支部”。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荣获“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标兵”等多项荣誉。栉风沐雨,春华秋实。辽宁工大以其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多次被辽宁省政府、省教育厅授予“文明单位”、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优良学风校”等荣誉称号。建校69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3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有10余名校友先后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和中纪委委员,有数十名校友当选为国家部委领导、省委书记、省长,有3名校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一批优秀校友担任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学校位列2017-2018中国重点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理工类第49位、2015年中国政要排行榜全国第55位、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培养两院院士最多大学排行榜第51位,素有煤炭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伟大的时代赋予崇高的使命,辽宁工大人正以昂扬的斗志、豪迈的情怀、创新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中心,以服务辽宁区域和地矿行业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工作主线,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实施特色发展、质量提升、创新驱动、人才强校、文化引领五大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建校68年,学校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艺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培养出11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的管理及技术骨干。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有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1890亩,总建筑面积53.2万平方米,藏书总量271.6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36个,各类运动场所面积9.27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近2.68亿元。学校设有1个学部和16个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2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8400人。学校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程(涵盖10个领域)、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翻译(MTI)和艺术(MFA)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含硕士领域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建有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首批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省级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训培训基地1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资源共享课9门、省级视频公开课程2门。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广泛开展,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660多项、省部级奖励1100余项。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连续10年获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建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35人,专任教师95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7人,高级职称教师416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92人。学校引进领军人才1人,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人,辽宁省特聘教授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8人、千人层次22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3人、优秀人才6人、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7人、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17人,省级高校创新团队3个。学校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6个,与抚顺市共同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精细化工研发中心、新能源研发中心、校地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辽宁分公司组建了石油化工联合实验室。学校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韩国等17个国家的47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开展本科生“2+2、1+2+1、4+1”等培养项目,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等高校开展“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是教育部指定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单位。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秉承“问学穿石、修身诚化”校训,传承办学优良传统;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总结凝练出“一颗钉”刻苦钻研精神、“一滴水”团结协作精神、“一团火”无私奉献精神、“一块砖”爱岗敬业精神、“一片叶”感恩反哺精神的雷锋“五个一”精神;创建了“百家讲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文化品牌,建有羽毛球、击剑两个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党委、文明单位、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2018年10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80万
] -
渤海大学建于1950年2月,是辽宁省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锦州市。学校占地2250余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设有17个二级学院,48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法、教、文、史、哲、理、工、农、管、艺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在校生21900余人。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近200人,博士近500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者、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兴辽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辽宁省“兴辽计划”教学名师、辽宁省“兴辽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人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千人层次入选者、省级优秀科技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等近百人。学校有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项目1个、省一流特色学科项目3个、省重点学科培育项目7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省教育厅校企联盟2个、省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1个、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3个、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省大学科技园1个、省科普基地1个,其他省级平台3个。建设了国家火炬计划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公共检测中心,现有省高校创新团队11个。有国家级、省级特色(示范)专业、试点专业18个,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课程57门,国家级、省级精品教材23部,教改立项105项,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0项,居省内高校前列。有7个省级教学团队,有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2014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渤海大学在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总排名位列第146位,在省内排名提升到第10位,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化学等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20%。2016年中国高校科研质量(FWCI)单指标排名全国第3位。根据科睿唯安2019年5月份发布的最新ESI数据显示,渤海大学工程、化学、计算机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是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单位),获“教育部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2014年,渤海大学成为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航海类教育院校,在全国航海类院校中排名第五。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全国高校优秀学报、辽宁省一级期刊。“十二五”以来,全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教育部和辽宁省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2438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321项;发表论文11066篇,被SCI、EI、CPCI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534篇;出版专著685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21项。2011年至今,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6项、科技部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重点科技项目等省部级项目345项。学校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布隆迪等国家的23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合作的外国企业16家。学校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院校,共接收4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互派学者讲学,同时选派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到国外进修或攻读学位,先后与布隆迪大学、中非班吉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受到国家汉办领导的充分肯定。2014年3月,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院校。学校内涵建设明显加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武书连、网大网、校友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内高校评价机构对高校实力排名结果显示,渤海大学综合实力和专项指标,在全国近800所本科公立高校中排名接近二百强,省属高校前八强。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图书馆馆藏图书282万册,仪器设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校园环境优美,林木葱茏,2010年在搜狐网第二届全国高校最美丽校园评比中位列第八,2019年获评“辽宁最美校园”,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辽宁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辽宁省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渤海大学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想,学校将以现有的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积极发展新工科和新文科,努力把渤海大学建成拥有一流学科专业的、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特色鲜明、国内有知名度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1.30万
] -
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西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四川省成都市。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经过60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000余亩,拥有馆藏丰富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和一批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湖水悠悠,银杏成海,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学校以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精英人才”为根本任务,同时,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卓越工程师计划,着力培养世界信息产业和工程界优秀人才,以及卓越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学校设有24个学院(部),66个本科专业,其中14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2000余人。学生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6年本科生国内外深造比例为60%,其中出国(境)深造比例为15%,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了“普惠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学生活跃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比赛、亚太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大专辩论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等国内、国际各类竞赛的赛场上,争金夺银,成绩斐然。学校已建成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精品开放课程、精品教材,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国家级教学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20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和示范中心,获得一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具有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金融、翻译、新闻与传播、药学、公共管理(MPA)、工商管理(MBA)、工程硕士(含13个工程领域)等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有5个一级学科排名进入前10,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第1,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并列第2。根据2017年3月ESI数据,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6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工程学于2016年7月进入了ESI前1‰。学校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努力构建“三足鼎立”(军事电子科研、以国家各类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为主体的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架构,“十一五”以来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17项、部省级奖励239项,发表论文(专著)36000余篇(部),申请专利6400余项。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机构43个,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5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无锡研究院、成都研究院,致力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教授500余人。截至目前,我校现有国家级杰出人才总量(不重复计算)达200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IEEE Fellow2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2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计划”8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21人(含“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62人),“长江学者”3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2017年初学校教师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5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15人。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协议,与美国威廉玛丽学院、韩国浦项工科大学成为姊妹学校。自2010年实现留学生规模招生以来,学校已招收来自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名留学生。学校每年主办十余次国际学术会议,选派大批教师赴海外访学进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会议。INTEL、MICROSOFT、TI和IBM等跨国公司在我校设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奖学金项目等,直接参与我校的人才培养。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与法国蒙彼利埃二大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孔子学院;与美国和葡萄牙名校开展IMBA和DBA合作办学项目。电子科技大学以“求实求真、大气大为”为校训,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己任,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在本世纪中叶前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作为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对我国煤炭能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学校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文昌校区1555亩,南湖校区2858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由英国福公司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焦作路矿学堂是晚清时期由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三所私立高校之一和唯一的私立工科高校,同时也是在我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并跻身于中国最早一批近代大学的行列。从1920年代起,学校先后经历了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的变迁。抗战爆发,学校先迁陕西西安,再迁甘肃天水,于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抗战胜利后,焦作工学院于1946年在河南洛阳复校,其后又几经辗转,迁河南郑州、江苏苏州,于1949年9月迁回焦作原址。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将焦作工学院拨归燃料工业部领导,1950年3月,又将新开办的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焦作工学院,并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在经历了天津-焦作两地办学的短暂过渡期后,1951年2月,焦作工学院的师生员工及图书仪器设备全部迁至天津;4月,中国矿业学院举行成立典礼——焦作工学院的历史宣告结束。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1953年,为实现更大的发展,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成为北京学院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文革”期间,学校迁至四川省合川县位于华蓥山下的三汇坝镇,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199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998年,煤炭工业部撤销,学校划归国家煤炭工业局管理,同年,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成为学校“北京校区东校园”,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园”的办学格局。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其后,北京校区东校园又划转北京广播学院。学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步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学校的命运始终与国运的兴衰紧密相联。伴随着历史的风雨,历经时代的沧桑,中国矿业大学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100多年来,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历经艰辛,颠沛流离,却依然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在旧中国,学校把“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作为历史责任。在新时代,学校把“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作为神圣使命。经过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的努力奋斗,铸就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了“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优良校风。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毛泽东同志“开发矿业”的题词曾激励着一代代矿大人为事业不懈奋斗;邓小平同志亲笔批示指引学校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中兴之路;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学校科研工作并为我校建校90周年题词;胡锦涛同志为我校建校100周年发来贺信;习近平同志出席了我校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签署两校教育与科技合作协议。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当今全国唯一以矿业命名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在上级主管部门、煤炭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在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资源、环境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机械、信息技术、生态恢复、管理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学校设有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矿业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化工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数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孙越崎学院、国际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部等21个学院(部)。学校另有徐海学院和银川学院等两个独立学院。学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4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和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省重点序列学科。在教育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分别排名第一、一、三、三位。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各类教职工3100多人。在191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24人,副教授746人;博士生导师370名,硕士生导师975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70%以上。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6个。拥有16名两院院士(含外聘),1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7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6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8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5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3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1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4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63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2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9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3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5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0人获孙越崎能源大奖,10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7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丰硕。学校以孙越崎学院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拔尖人才培养、个性化教育建立绿色通道。建校以来,先后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20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及行业发展的科技精英、管理骨干和领军人物。2002年以来,学校先后获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建成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拥有1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和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仿真模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建设了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先后有16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和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及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目前全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900余人,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460余人。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和国家及行业的战略需求,学校致力于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2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69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7项,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83项、授权专利5425项(其中发明专利1276项)。研究与发展经费快速增长,目前年均科研经费超过5亿元。学校建设了完备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7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低碳能源研究院和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建成了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270余万册,数字图书328万册。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矿业安全博物馆)每年接待社会各界的参观者14000多人。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校董事会为平台大力推进社会服务,校董事会成员单位发展到121家,全面合作单位达到78家,与8个地级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14家国有大型企业共建了研究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评为江苏省唯一的“A类(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称号;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被誉为“中德科技合作的典范”。学校承担了国家安监总局“十二五”期间万名煤矿总工程师培训任务,在煤炭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学校同25所世界排名前200强的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协同模式,成立了国际学院,建设了中澳矿业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联合10多所国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发起成立了“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在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创办了“旅游孔子学院”。多次成功举办了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学术年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源深流自远,行健天同功。《中国矿业大学改革与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通过深化综合改革,使我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汇聚世界一流学者、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到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矿业大学。目前,中国矿业大学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员工正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创新的工作举措,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