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院概览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1年7月,由原材料科学系、金属材料系和无机材料系等三个实体系组建而成,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学院。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既保持了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传统优势,同时又突出了理、工、医结合及新兴交叉学科的特色,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学院下设4个教学系(即材料科学系、金属材料系、无机材料系、新能源材料系及生物医学工程系)和1个中心实验室。学院拥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及7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已形成了5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稀土及纳米复合材料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化合物半导体晶体材料与制备技术、特种介电功能材料与制备技术、人体硬组织修复材料及人工器官相关材料与技术。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队伍职称及学历结构
职工总数教授副教授*中级及以下博士学位硕士学位802230283521*包括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学术职务及学术兼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新材料专家组成员 博士生导师1112112315“十五”期间,学院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民口配套等二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1项为经费逾千万元的特大型研究项目;另外还承担了近1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总计经费达8388.5余万元。有关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国家级、部省级奖励。发表论文828篇,其中被SCI或EI检索330多篇,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专利近20项,各项指标位居学校前列。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学院的材料学学科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双双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组织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材料学学科参加了全国学科评估,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评估结果为全国第六;材料学学科的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为全国第十八名。学院现有在校博士生70名,硕士生199名,工程硕士近20名,本科生1003名,成教自考学生100余名。学院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与国内外大学、研究院所密切配合,全方位积极培养适应国际化教育要求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先后与美国的UniversityofWashington,UniversityofMaryland,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les,英国的QueenMarry,UniversityofLondon(QMUL),UniversityofLoughborough,以及我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建立了合作培养关系。学院优秀学生可以有机会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所进行高水平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学院已与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进行了五届共22名中国学生和三届共六名美国学生“环境材料与制备技术”专业方向的创新班学生的培养,效果良好。二、研究所与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学研究机构 四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七个校级研究所(研究中心)1.四川省功能材料物理化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2.四川省稀土材料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3.四川省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4.四川省纳米粉体材料工程研究中心5.后续能源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太阳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2.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研究所3.电子陶瓷与器件研究所4.功能材料研究所5.工程材料研究所6.新型无机材料研究所7.超微粉体材料研究所三、本科专业(办学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既为基础学科,又为应用型学科,涉及领域极其广泛,是世界各国长期关注的焦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是科学与工程、自然与社会、生物与医学等领域的有机结合,学院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1)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学科发展为龙头,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在保持学科传统优势的同时,突出理工医结合的特色。(3)瞄准国内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注重将最新科技成果融入教学活动。(4)重视工程意识与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性环节与工程训练,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5)以国际化教育为目标,开展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联合培养。本科专业介绍:材料物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系统材料物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管理能力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可在电子、微电子、通讯等行业从事新材料新器件的研究、开发、科研、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材料化学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熟练的实验技能,具有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可在化学、化工、高分子合成与加工、电子、微电子等行业的从事新材料新器件的研究、开发、科研、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力、电子、计算机和外语基础以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能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科学以及、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力、电子、计算机和外语基础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能够从事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系统仿真及生物医学软件、生物医学仪器等领域科学以及、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和外语基础、以及新能源材料、化学电源与光伏发电等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验研究技能及综合素质,能够在动力与储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各种新能源电池材料、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及新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与制造、质量控制及经营管理的交叉复合型高级人才。四、研究生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材料学全国重点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学科和材料物理化学四川省重点学科,充分利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高分子与特种功能材料”、“生物医用功能材料与临床应用”及“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985科技创新平台的条件,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多学科、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体系 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 工程硕士招生领域材料物理与化学凝聚态物理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物理与化学凝聚态物理光学工程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详情] [简章:1篇
][学费:2.40万
] -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的四川中西学堂,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组建于1998年,由原成都科技大学电力工程系、自动化系、应用电子技术系合并组建而成。学院渊源和发展变革可追溯到1908年,是我国第一批创办电气工程专业的单位之一,是四川大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工科类实体性学院之一。学院“秉承海纳百川精神,以办最好本科为宗旨,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中心,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学院,培养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文化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和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行业精英”为目标,设有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通信工程系、医学信息工程系、专业实验中心和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等教学研究单位,拥有智能电网、电能质量与电磁环境学、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平台“超导与新能源中心”、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四川省电气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省级电工电子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各专业均为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学院办学体系完备,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信号与信息处理、医学信息工程硕士点;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工程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本科专业4个,覆盖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四个一级学科。近5年来,学院科研成果丰硕: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数百项;科学研究经费近2亿元;荣获部省级及以上奖10余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600余篇;获专利授权200余项;与英国、德国、美国、丹麦、日本等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保持长期友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组建于1998年,学院的变革和发展可追溯到1954年,是一个具有较长历史而又蓬勃发展的学科型实体学院。学院设有无线电电子学系、光电科学技术系、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验中心、光电专业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和6个研究所。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22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及后备人选9人、省、市突出贡献专家3人;学院现有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4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57人;80%的教师有海外留学和学术交流的经历。学院已经构建了一支以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学术梯队和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研究领域涉及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物理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形成了以激光微纳工程、应用电磁、三维传感与机器视觉、图像、通信、信息显示和智能控制等七大研究团队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光学工程、光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无线电物理);工程博士招生领域1个(电子与信息);硕士点9个(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无线电物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光学工程、光学、物理电子学);工程硕士招生领域2个(电子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学院现有博、硕士研究生900余人。近年来,学院依托无线能量传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光学重点实验室,在国防和军工方面承担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强激光及相关技术、无线能量传输、复杂系统电磁兼容、通信抗干扰等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近五年,学院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防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0多项,横向项目270多项,有1200多篇论文被SCI、EI检索,授权发明专利139项。在高功率固体激光、微波化学、结构照明型三维成像理论与应用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励20多项。学院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现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00余人。近年来,学院在本科教学教改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国家级教改立项2项,省部级教改立项5项,校级教改立项21项。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1篇;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学院建立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拥有四川省精品课程2门,出版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教材9部。学院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课程比例达85%,全过程考核课程比例达100%。获得各类教学奖励30多项,如“唐立新教学奖”、“五粮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卓越教学奖”、“星火校友奖教金”、校级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科研服务先进个人”、“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先进个人、“十佳关爱学生教师奖”、“十佳教师公共服务奖”、“十佳辅导员奖”等,还连续三年被评为“德渥群芳”标兵团队。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建立了系统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创新能力培养五大平台。通过在学生自主管理的电子科技园、本科生创新实验室的锻炼和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培养了一大批思维活跃、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取得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等各种奖励80多项。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院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与法国图卢兹大学LAPLACE实验室合作,共同建立了中法微波能应用联合实验室;与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建立了“中英高级通信与信号处理技术联合实验室”;与英国桑德兰大学建立了“中英数据科学研究与创新联合实验室”;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新加坡、意大利、挪威、韩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学院重视与行业知名企业的合作,与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优博创技术有限公司、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万江港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并与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重庆三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明厚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敏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及古钟璧、王定亮等校友个人合作设立了“三信”、“定亮”、“文华”、“九洲电器”、“五粮春”、“敏通”等多种奖教金、奖学金和学生活动基金,对学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为重点的办学格局。学院将继续坚持“厚基础、宽专业、强应用、扬个性、重创新”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能力卓越”的一流人才为目标,建设一流学科,努力培养高水平电子信息人才,服务于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四川大学法学院有悠久的历史,1906年,四川总督锡良在原“课吏馆”(又名仕学馆)的基础上创办四川法政学堂,成为我院的前身。1912年四川法政学堂发展成为四川法政学校,1914年更名为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7年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连同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四川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五大专门学校组建成为公立四川大学,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即成为公立四川大学的法政学院。1931年公立四川大学、国立成都大学和国立成都师范大学三校合并组建国立四川大学。1933年国立四川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和法学院,法学院包括法律系、政治系和经济系。其间法学院学生包括当时司法行政部为专门培训法官而委托筹办的司法组在内,共1000余人。此时的法律系拥有一大批留学日本和欧美的教授,如刑法的谢盛堂、赵念非;民商法的袭千昌、朱显祯、胡元义、宁柏青;宪法行政法的胡恭先;国际法的刘世传;土地法的余群宗;诉讼法的龙守荣;法院组织法的杨兰荪等,并在原有的法律课程基础上增设了亲属法、海商法、继承法、公司法、票据法、强制执行法、破产法、土地法等新课程,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法学论著。新中国成立之初,四川大学法律系的学生被分别派往司法部门参加司法改革和司法工作。1952年下半年院系调整,经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和文教部决定,四川大学法律系、政治系连同重庆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等校的法律系和政治系并入西南革命大学总校,组建为革命大学一部政法系,1953年成立西南政法学院,四川大学自身的法学教育因之中断。198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四川大学任命郭炳和、秦大雕、赵炳寿组成四川大学法律系恢复建系筹备组。1984年四川大学法律系正式恢复,同年开始重招本科生。1985年由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刑法学专业硕士点,开始招收刑法硕士研究生。1994年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两校合并,成立四川联合大学,同时法学院恢复建院,下设法律系和哲学系。1998年底,国家教育部决定将四川联合大学更名为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法学院这一名称又重新恢复。法学院现任院领导为院党委书记何继业研究员、院长左卫民教授、院党委副书记悦洋老师、副院长刘昕杰教授、副院长谢维雁教授。四川大学法学院拥有2个“985”工程建设平台和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设有17个科研机构。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设有法理、宪法与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7个教研室。本科专业为法学专业,具有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学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以及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止2016年12月,法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7名,专任教师67名,教授22名,副高32名,具有博士学位人数52人。硕士生导师45名,博士生导师17名。在站博士后13人。现在法学院既有全国著名的刑事侦查学周应德教授等老专家,又有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如杨泉明教授、龙宗智教授、顾培东教授、左卫民教授、周伟教授、魏东教授、徐继敏教授、里赞教授、杨遂全教授、杨翠柏教授、陈界融教授、唐磊教授、李平教授,还有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如万毅教授、马静华教授、张斌教授。法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的办学传统,是四川省法学人才培养基地。本科以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和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为目标。本科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处理法律事务的基本能力。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我国法制建设的趋势;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在教学上,除教育部门规定的十四门法学核心课程外,学院还开设了三十余门的选修课,从2001级开始,试行学分制,并充分利用四川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指导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聘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和精深法学专业知识的司法干部为学院兼职教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组织和开展观摩审判、模拟审判、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现有在校法学博士研究生73名,硕士研究生839名,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300余名,本科生846名,成教自考网络教育学生1618名,总人数达3000多名。此外,还长期为司法机关的在职干部进行再教育培训。在科研方面,诉讼法学科在全国进入1至2名,人权法研究位于国内前列。法学院重视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圣路易斯大学及日本、俄罗斯的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有外国专家来院讲学、访问和接待外籍学生来院实习,并多次组织区域性学术会议和开展合作研究。曾先后派出教师到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进行考察、访问、讲学和留学。法学院教师加入中国法学会及各专业法学会、四川省法学会及各专业法学会,担任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干事等职的二十余人,经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大型国际会议,提交一大批有创见的会议论文。在基础建设方面法学院现有计算机检索系统和法律法规光盘,拥有音像、指纹、分析和司法鉴定等先进设备,为本院的教学科研服务。展望未来,法学院将继承学风活跃、治学严谨的优良传统,团结奋斗,同心同德,充分发挥学院优势,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塑造。法学院还将继续加强科研工作,增加科研投入,开创科研新局面,提高整体学术水平。同时,为适应培养复合型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创造条件和司法机关联合建设教学实习基地,开辟与社会各界联合办学的新途径,把四川大学法学院办成西南地区的一个拥有多专业层次的高水平的法学高等教育园地和复合型、研究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中第一个以高分子学科为主体的学科型学院。四川大学高分子学科是在1953年6月建立的我国高校中最早的高分子化合物专业(1954年更名为塑料工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科院院士徐僖教授等是该学科的创始人。学科现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系、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现有在岗教职工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53人,实验技术人员24人,管理人员15人,学生工作组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6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1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7人;博士生导师57人,硕士生导师1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技术人选17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人选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8人。学院本科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并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办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有材料学(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工程)5个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5个学科点均具有硕、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所属高分子材料工程学科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四川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建有国家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350余人、硕士生人150余人、博士生50余人。目前在读本科生1391人、硕士生603人、博士生158人,在站博士后6人。学院以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主体,科研力量雄厚,研究领域覆盖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合成与改性、制备与成型(工艺、设备、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材料种类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化学纤维、精细高分子、功能高分子、油田高分子、天然高分子、医用高分子材料、组织工程材料及人工器官。研究成果在农业、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微电子、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医疗、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80多项,其中“863”、“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2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余项(其中重点项目15项),企业委托项目50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共3.85亿元;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9项,获准国家专利258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论文1727篇,EI论文1658篇;出版专著25余部。学院的研究基础、研究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国内同行的承认,并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是四川大学为实现不同学科门类交叉,优势互补而组建的新型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秉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川大精神,坚持“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以“公成天下、管法自然”为院训,依托四川大学的综合优势,以社会服务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社会发展为目标,始终把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管理领域教育、培训与咨询服务作为学院的责任与使命。学院现设有9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专业,2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教学成绩斐然,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模拟联合国等多项全国性竞赛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院对外学术交流频繁,我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荷兰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高校展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力的推动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0.70万
] -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历史可追溯到1914年在“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建立的公共卫生学课程组,1936年发展为公共卫生学系,1951年更名为“国立华西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后于1986年成立“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0年,原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学院遂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经过百年的建设,目前学院由学院本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职业病防治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组成,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保健、干部培训和高科技开发为一体。学院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点,12个硕士点。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预防医学的各个学科。7个博士点分别是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健康与社会行为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和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姑息医学、卫生检验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7个博士点同时也是硕士点,另有卫生毒理学、老年保健与姑息医学、卫生政策与管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公共卫生、共5个硕士点。学院现开设有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三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人。在校本科生948人,博士生47人,硕士生501人。学院有一批献身公共卫生事业的知名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人。近年从各种渠道引进人才,包括全职外籍教授2名、国家级教授和杰青各2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及12名海外或海外经历博士。学院专任教师80余人,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46人,专职科研人员12人;新聘50余名公共卫生机构高级职称人员为兼职教师,建立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卓越的师资队伍。已故陈志潜教授,是享誉世界的公共卫生学专家、初级卫生保健的先驱、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创建者、中国现代健康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教授献身于医学事业,治学严谨、崇尚科学、勇于创新,为人类健康和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的原则;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充分发挥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优势,按高起点、高目标要求,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真正从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素质与能力出发,加强基础训练,重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初步建成了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先进的科学技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力求将我院建成具有一定特色、优势突出、国内先进、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公共卫生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历来重视教材建设,我院教师主编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卫生统计学》已出4版,第1版被评为卫生部优秀教材,第3版获得卫生部医药卫生杰出科技进步三等奖。仅2002年以来,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各类教材57本。其中,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10本,主编3本、副主编1本;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主编4本;卫生部规划教材20部,主编10本。我院是国内卫生检验专业的发源地,该专业也是我院的优势专业,至今学科地位在全国仍位居第一。近二十年来,学院共承担完成各类科研课题600余项,有80余项科研成果荣获各级奖励。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30余项。学院30余名教师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的理事或二级学会的主任委员,40余名教师担任省级学术团体主任、副主任及理事。学院主办的《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现为中华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发行国内外。为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崇高目标,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全体教职工正以“自强不息,直道而行,千仞可及”共勉,创造更大的辉煌!院训:卓越为民以“卓越”为目标,精益求精,创新不怠,精进不休;以“为民”为宗旨,倾情人民,预防未病,福祉健康。愿景:建设中国一流的公共卫生学院和一流的特色鲜明的专科医院。使命:育一流公共卫生人才,出重要预防医学科研成果,预防和治疗疾病,增进公众健康。办院理念:以人为本,防患未然。学院/医院精神:志存高远,进德修业,自强不息,和谐包容。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创建于1952年,时名“四川化学工业学院”,由国家整合当时的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华西大学、川南工专、重华学院、西南农学院、乐山技专、川北大学、西南工专、西昌技专等十所高校的化工系科所组建而成,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两所化工高等院校之一,当时的学术带头人是中国化工教育先驱张洪沅先生、张铨先生和徐僖先生等。学院先后经历了四川化学工业学院时期、成都工学院时期、成都科技大学时期、四川联合大学时期、四川大学时期等发展阶段。60余年来,学院作为国家布局在西部的化工高等教育基地,为我国化工科技人才培养、化工科技进步和化学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一流化工学院之一。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下设化学工程系、过程装备与安全工程系、制药与生物工程系、冶金工程系、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化学工程设计研究所和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国家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化学与绿色化工”,“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为A-。涵盖二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化工过程机械、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制药工程、化工安全工程与技术、化学冶金与技术、燃烧动力学。四川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化工过程机械、冶金工程。工程硕士招生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安全工程。现设3个本科招生大类: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互联化工和动力装备与安全,涵盖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4个本科专业和1个交叉试验班。本科专业全部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2个专业获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并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获准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化工学院拥有一流的学科平台,有教育部“磷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空天动力燃烧与冷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有“过滤与分离”、“多相流传质与反应工程”、“制药工程与技术”和“磷化学与工程”4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和绿色化工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望江和江安校区共计拥有教学实验大楼22000多平方米。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95人,其中专任教师162人。有兼职/特聘院士7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1人,国家级各类人才10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8人,享有国务院政府津贴2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人,教授54人,副教授73人,博士生导师45人;有在校学生近1981人,其中本科生1211人、硕博士生770。化工学院建立了从化工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转化、从化工工艺开发到化工设备设计的一体化科研体系。化工学院的基础研究集中瞄准学科前沿,在多相流传递过程、反应工程、膜科学与分离工程、分子计算化学与反应动力学模拟、冶金工程与设计、生物柴油与可再生能源、等离子化工、构型反应装置与催化剂工程、电子材料、低碳技术、化工过程装备等领域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团队。近5年,学院共主持国家级重大研究计划10余项、面上项目50余项,并获得了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973”计划等多项基金支持;累计发表SCI/EI论文1300余篇。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及部(省)级科研项目8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亿利达科学技术奖1项,有发明专利200余项。2012-2019年,到校科研经费累计5.1亿元,发表SCI/EI论文2000余篇。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秉承着张洪沅先生“立足基础、面向工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方定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傅依备院士,有美国发明家学会院士、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Fellow、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环境与分子科学首席科学家、华盛顿州立大学化工系杰出教授王勇博士,有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有2011年度中国首富、深圳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李锂、李钽夫妇,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维平,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一横......,他们为化学工业和化工高等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化工学院必将不遗余力地创造一流的教育环境,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新一代的化工人才,出一流科研成果。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由始建于1945年3月的国立四川大学机械电机工程系演变发展而来。学院现下设4个系、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院是四川大学办学规模较大的学院之一,现有2个四川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四川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涉及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以及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招生的学科专业包括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加工工程、冶金工程等4个硕、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专业,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冶金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等7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等4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硕、博士研究生700余人、本科生170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85人,其中专任教师及专职科研人员124人,有特聘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3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48人,博士生导师20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等各类高端人才。学院近几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以教授为引领、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科研人才格局;先后承担了国家“863”、科技部、教育部重大攻关等一系列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年均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并在NatureCommunications,Carbon,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重要创新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年均近40项;年均科研经费增长率达到20%。学院大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高水平交叉学科平台,确定了智能制造技术与数控装备、创新设计方法学与工程应用、极端制造与测量技术三个重点发展学科方向,相关学科已参与到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智能空天信息与先进装备学科群、工业互联网学科群两个超前部署学科建设中。同时,学院积极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近年来先后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开展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学院将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驱动力,大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驱动科研创新突破,构建高水平交叉学科平台,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四川大学于1958年设立计算机专业,1981年设立计算机科学系,1998年设立计算机学院。2005年,学校将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行政班子合并,实行教学和学生管理独立运行的模式。学院有教职工229人(含思政、行政),其中专业教师186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4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6人、博士生导师2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四川大学理科杰出教授1人、IEEEFellow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人及后备人选9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7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电子与信息”工程博士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川省一级重点学科(2008年)。科研平台有“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家空管自动化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现代交通管理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和“知识工程与网络智能重点实验室”、医疗信息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网络大数据认知分析工程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空管系统”。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 -
1988年建筑与环境学院前身城建环保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经30多年发展,已成长为多学科、综合型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本科专业4个;有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985”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际交流合作研究所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研究所7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5个,校企交流合作研究中心4个,专业实验室7个,本科实习基地40余个;有教学实验室面积10400平方米,设备价值1.3亿元。在册教工256人;在册学生2830人,其中本科生1843人,硕士研究生611人,博士研究生177人,留学生199人。教职工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5人,宝钢教师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博士生导师30人,教授52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78人,此外还聘请了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三十余名中外著名学者作为名誉及客座教授。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973”、“863”在内的国家重大,重点及部(省)级攻关项目10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发明奖1项,部(省)级奖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85项,出版教材专著71部,发表论文160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国际检索论文500余篇。2008-2018年到校科研经费超过3亿元。学院有力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四大一级学科,有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四个本科专业。力学是四川大学十大基础学科之一,工程力学专业是学校实施“自主招生”专业之一。根据教育部本科教育专业评估要求,土木工程、环境工程2个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工科专业通过教育评估,是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学院学科发展与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学院坚持“学术为本、教学领先、厚德载物、宁静和谐”的办学理念,不断凝练学院学科特点,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着重建设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学科群体。为此,学院从师资队伍和学术水平两个着力点为抓手,着重抓好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学院以学校“海纳人才工程”为契机,积极引进一大批海外优秀人才和高端人才。根据《四川大学各学院年度发展评估报告》,学院引进人才数连续多年蝉联学校第一。2016年起,国家教育部推动实施高校“双一流”建设,打响了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建环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及学校机遇,主动部署,积极参与学校深地岩体力学与地下水利工程、先进轻工技术与环境保护、诱导组织再生主导的生物医学工程3个一流学科(群)建设,综合灾害科学与管理学科、新能源与低碳技术学科、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3个超前部署学科群,医学大数据、老年康养医疗、深地医学前沿探索、灾害医学高端国际研发、健康食品科学评价体系研究5个“医学大健康”平台建设,持续创造条件,吸引一流人才,为全力建设一流专业,最终实现建成一流学科目标而努力。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 -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历史悠久、传承厚重,其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四川大学经济科,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张与九、蒋学模、胡寄窗、宋涛、陶大镛、胡代光,以及当代著名学者刘诗白、周春等先后在此传道授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经济学院的奋斗目标,做实“两个伟大”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与科学推进一流事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以政治经济学为主的理论经济学优势,推进党的理论研究与做强政治经济学学科深度融合,促进学科交融,不断巩固和扩大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宏观经济、金融、企业制度等传统和新兴学科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院下设经济学系、经管与财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学系4个教学单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科技经济学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等14个研究单位。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个(理论经济学和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个(含MPA);政治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本科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第一批进入国家“双万”计划的本科专业。在校博、硕士生及本科生约3000人。我院现有教职工145人,专任教师120人,教授44人,副教授57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首席专家5人,“让莫内”讲席教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四川省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入选四川大学“双百人才”计划A类人选1人,B类人选5人。十八大以来,我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工作重心,通过交叉学科、小班化等方式开展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果显著,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生综合能力突出,近年来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7%以上。近五年来,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到7000万余元。承担了“精准扶贫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和实践效果研究”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美国经济评论(AER)》《公共经济学(JournalofPublicEconomics)》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5项。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开展高水平的社会服务工作。多名专家参加省、市、校中央精神宣讲团,很好地发挥了高校理论引领的作用,相关教师参与中宣部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多项成果受到中央及省部级领导的批示和相关部门的决策采纳;学院始终坚持“三个全面”助力精准扶贫,多名师生长期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典、比利时、希腊、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1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互派访问学者、合作研究以及联合办学等合作关系。学院系中国与欧盟高教合作项目的院校之一,亦是欧盟资助设立的全国5个文献资料中心之一。院图书馆现有中文图书资料11万余册,外文图书、欧盟文献资料2万余册,各种经济类报刊400余种。学院建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学院现任党委书记:熊兰教授,现任院长:蒋永穆教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6.90万
] -
成立背景四川大学是我国较早开始从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等院校之一,1945年即创办了四川大学航空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由四川大学航空系、清华大学航空系等院系共同组建为北京航空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国家及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针对未来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需求,结合国际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科技发展前沿,为了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综合大学建设目标,四川大学在相关院系长期从事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采取“内联外引”与“政产学研”联合共建模式和“创新、开放、交叉、共享”的运行机制,于2011年11月正式创建了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江安校区新建航空航天及多学科交叉创新大楼30000余平方米。区域优势四川省及西南地区是我国航空航天工程领域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一大批空天飞行器设计制造、民用航空运输、维修及配套等企事业单位,形成了完整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体系。四川大学有着100多年的办学历史文化,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机械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平台,为四川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和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规划目标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将在学校及有关单位的全力支持下,突破传统学科与管理体制,坚持以“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实现学科交叉,构筑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为发展目标,争取用5-10年时间,按国家“985工程”创新平台、“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标准和条件,在人才队伍、学科方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支撑条件等方面打好基础,形成“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格局,将学院建成在国内外具有明显优势和鲜明特色的航空宇航科技高水平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与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发展建设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全职和兼职教职工50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等8人,讲师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和新世纪人才5人,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获得者2人,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3人,科研和教学团队10个。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航空航天及相关工程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73”“863”和国防军工科研计划等项目80余项,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40余项。四川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排名并列第八,2013年正式对外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01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6年正式获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85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关键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重点支持“飞行器推进与燃烧动力学”“先进导航与飞行模拟”“飞行器结构与机构学”等具有四川大学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2013年1月,四川大学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正式签署了共建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中航-川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空天学院又好又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16年10月,中国航天基金会及北京罗麦科技有限公司面向学院在校学生及教师捐赠设立“罗麦科技航天奖学金”。2012年12月,学院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普渡大学、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及匹兹堡大学等从事航空航天工程事业的著名院系建立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学院将秉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和“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为核心的川大精神,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一、学院简介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在四川大学最古老的系科——历史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学院成立于1999年,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75年创办的尊经书院。学院下辖考古学系(含考古学教研室、博物馆学教研室、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历史学系(含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世界史教研室)。目前,学院拥有古籍整理研究所和中国藏学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两个国批所,国家四部委共同设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四川佛教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2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外,学院还有西南文献研究中心、城市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医文化与养生研究所、亚非历史语言研究所、西藏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东亚汉籍研究中心、口述史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会、区域历史与民族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研究机构。学院还办有《中国历史学前沿》(FrontiersofHistoryinChina)、《藏学学刊》(CSSCI来源辑刊)、《南方民族考古》、《宋代文化研究》、《儒藏研究》、《巴蜀文献》等学术刊物。学院专业设置全面,系教育部首批博士与硕士授权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及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5个本科专业,民族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旅游管理、会展与节事管理、酒店管理7个学术型硕士专业以及文物与博物馆、旅游管理2个专业型硕士专业,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旅游管理、藏区历史、经济与社会发展、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6个博士专业,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面向海内外广纳人才,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截止2019年12月,学院拥有在职教师159人(含高端外籍教师1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6人,二级教授6人,三级教授1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6人;杰出教授2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46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6人。近五年,学院教师承担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100余部。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平实、稳健、谨严、求新的学术传统,人才众多,硕果累累,在海内外学术界备受瞩目。二、教学资源与设施学院办学资源丰富、设施齐全,主要设施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校级实验室——旅游实验室、院级口述史实践教学中心和大型图书资料室。四川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面积约1800平方米,下设考古技术、数字考古、石器分析、环境考古、植物考古、生物考古、冶金考古、文物分析、文物保护、博物馆等10个实验室,拥有三维激光扫描仪、EA3000元素分析仪、人体骨骼三维数字化仪、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偏光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近2000余万元,是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和辐射作用的教学科研平台。中心与有关研究单位合作,在四川、云南、重庆、湖南、广西等地挂牌建立有10多个考古学、博物馆学校外实习基地。学院旅游实验室拥有较为齐全的现代化设备,包括国家级“智慧旅游”创新创业平台、旅游信息工程实验室、旅游行为学实验室、茶文化实验室、红酒实验室、数字化景观设计与模拟实验室、旅游形体与舞蹈实验室等本科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为培养本科旅游专业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学院现有中外文藏书15余万册和多种刊物,现代化办公教学设备齐全,为专业学习和研究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70万
]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存仁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起源于1914年的华西协合大学医科,是由美、加、英等国教会按西方医学教育模式建立的医学院。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内迁成都,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办医,是时,华西坝大师云集、名家汇萃、盛况空前。1938年,有医学院的华大、中大、齐大组建联合医院;1946年,华西协合大学医院在现址全部建成,简称华西医院。1951年,新中国人民政府接管华西协合大学;1953年,经院系调整为四川医学院,医院更名为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1985年,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医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2001年5月,学院/医院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回望历史,从1892年的西医诊所,到现在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临床医学院及医院,历代华西人通过一百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建成了当今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学院/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在教育部2017年一级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排名A-,中西医结合医学均排名B+;现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9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有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2个,数量名列全国医院第一;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和最佳医院排行榜上,连续十年名列全国第二。领军人才方面:有两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高端引进人才34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21人;52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268人担任省级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医疗方面,华西医院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医疗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医疗区占地500余亩,业务用房60余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300张,在职员工1万余人;现设成都国学巷本部院区、温江院区,全托管成都上锦南府医院(简称上锦分院);有25个省级医疗质控中心,46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门诊设专科、专病门诊200余种,最高日门急诊量20000余人次;有标准手术室99间,日均外科手术500余台;有核磁共振11台、螺旋CT11台、直线加速器6台、PET-ECT2台、伽玛刀、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诊疗设备,设备总值22亿。2019年门、急诊量573.85万人次,出院病人27.90万人次,手术18.66万台次,平均住院日7.13天,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25.56%。医院持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单病种质量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等工作,不断开拓医疗新技术,各项终末医疗质量效率指标取得明显提升,患者医疗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近年来不断创新优化门诊预约体系、多学科联合门诊、通科门诊、日间手术流程等医疗服务模式,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在成人活体肝脏移植、肺癌外科和微创治疗、心脏介入治疗、脑神经外科及功能神经外科、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胃肠微创手术、临床麻醉、功能磁共振、核医学等多个领域处于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教学方面,华西临床医学院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医学学府,有完整的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全院在职高级职称专家1010人,包括博士生导师315名、硕士生导师403名,其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华西临床技能中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学生临床技能训练基地,临床技能训练设备设施价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中心是美国心脏协会(AHA)在中国大陆首家授权认证培训基地、美国外科医师协会(ACS)亚洲首家认证教育机构、英国皇家外科医师协会(RCS)认证教育机构、首批国家级临床技能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准入考试及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考试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本科教育设临床医学(含5年制和8年制)、护理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医学6个专业/系。研究生教育有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医学技术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全院共有博士学位点42个、硕士学位点44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自2000年开始,在中国大陆率先开展面向社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拥有23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且已经拓展到规范化住院药师、住院技师和住院护士培训;目前全院在训规培医师2003名,护士770名,技师/药师349名;十余年来为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输送5000余名三基扎实、素质过硬的高水平医学人才。积极推动医学教育国际化,每年招收本科留学生100余人,覆盖全球22个国家;留学生毕业后获美国加州医学会,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医学会认证,具备注册行医资格。目前全院全日制本科生3388人(港澳台学生30人,外籍留学生580人)、在读博士生1025人、硕士生1564人,在站博士后437人;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9个,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课程建设项目45门次;近年来出版教材250余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86部,获评国家级精品教材8本;先后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科研方面,华西医院是中国重要的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基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上,科研得分连续10年名列全国第一;在NatureINDEX排行榜上,名列全球第26位,中国第一位;临床医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是我国首批唯一入选“2011协同创新计划”生物医药类项目的牵头单位;牵头的“国家生物治疗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中。医院现有包括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平台及重点实验室39个、基础研究室38个、临床研究所/室21个、科研支撑机构及公共服务平台7个;有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GLP),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西药和中药GCP),国家新药药效评价中心,国家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性检验机构等。近五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973、863、科技支撑等国家计划项目近千项,年均科研项目经费超过2亿元。近五年来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内的各级政府科技奖130余项;专利申请及授权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连续11年排名第一;发表科技论文在全国医疗机构中长期名列前茅,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连续12年排名第一,“表现不俗”论文数连续10年排名第一。目前,华西医院已逐步形成了一条专业从事医药成果转化的华西转化医学研究链。2012年在四川省科技厅、成都市科技局和高新区政府支持下共建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并获批成为国家科技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整合“政-产-学-研-资-用”转化医学资源优势,搭建了面向全国、开放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加速医药科技成果转化;2014年底获批建设省内首家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此同时,医院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各开放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国家GLP中心、国家GCP基地、国家灵长类实验动物基地(国家级猕猴繁育基地,种群规模3000余头)、国家新药药效评价中心等平台,构建了从原始研发到生产流通的新药创制的创新产业服务链。管理方面,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院领导班子及管理团队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医改方针政策;管理上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医疗服务、教学改革、科研体制创新、人事制度与薪酬体系改革、职工关爱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管理改革实践,为学院/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历次检查及各类专项工作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并多次获得表彰;先后荣获亚洲医院管理金奖3项、银奖6项,是中国大陆医院获评该奖项目数最多的医院。后勤保障方面,医院依托信息化平台的有力支撑,在设备采购、物资配送、耗材管控、设备维保、基建管理、动力运行保障、能耗管理、安全保卫、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医保业务核算、膳食保障等方面持续推动渐进性的改革,构建起一套现代化的后勤保障体系,培养了一支敬业务实、高效专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队伍,充分保障了医院业务的高速发展。华西医院是全国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多年来能耗均低于业务增长量;连续多年获评省市公安系统平安示范先进单位;后勤支持保障体系建设项目获得中国医院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交流方面,学院/医院长期以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特别是与国际知名医疗机构的高端合作。近年来同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梅奥医学中心、纽约长老会医院、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牛津大学圣爱德蒙学院、匹兹堡大学、美国ThomasJefferson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病儿医院、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及西澳大学等30余家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丹麦、日本、瑞典等国合作开展项目30余项;主办/承办大型国际会议80余次,接待来访外宾5000余人次,参加国际会议及境外学习6000余人次;分批次派出医、护、技管的组合团队赴境外顶尖医疗机构学习交流,开拓国际视野,认识自身差距,寻找合作契机。社会责任方面,华西医院承担起“国家队”的光荣使命。在大型公共突发事件中冲锋在前,出色完成多项应急救援任务;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公益性区域辐射及引领作用,通过对口援建、管理与技术输出、进修学习等形式,特别是华西远程医学网络平台,主动将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充分带动了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中,作为离震中最近的国家级大型综合医院,华西医院担当了疑难复杂危重伤员救治中心、灾区医院技术支援中心和省外医疗队后勤保障中心的重任。救治危重伤员数量最多,救治成功率最高,创下世界重大灾难医疗救援史上的许多奇迹,被媒体誉为抗震救灾医疗战线的中流砥柱,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誉为“不仅有崇高的道德,而且有精湛的技术”,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群体”的光荣称号。在玉树地震、彝良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以及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其他重大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中,华西医院几乎都第一时间出现在救援现场。2018年5月,医院牵头筹建并获批成功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紧急医学救援队伍(EMT)第三类队伍”认证评估,成为全球第一支最高级别的非军方国际应急医疗队。平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派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组建国家医疗队支援藏区、派出优秀专家支援新疆地区学科建设、抽调专家参加国家医疗队或单独组队援助非洲等,都充分体现了医院作为“国家队”的社会担当。医院践行国家医改政策,推进区域分级医疗;长期承担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和基层骨干医师培训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支援了甘孜州人民医院、石渠县人民医院等十余家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基层医院,对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其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自身造血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招收来自于全国的进修学员超过3000人次,为二级以上基层医院培训了大量技术骨干。依托华西远程医学网络平台建立的华西特色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目前已覆盖西部为主的25个省、市、自治区的674家医疗机构,每年为基层培训医务人员60万人次,远程指导疑难重症病人诊治超5500例次。探索建立了托管型、领办型、联盟型医联体和分级医疗模式。华西医院以党建工作统领全局,以全面推进“一流学科一流党建”为主线,秉承“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坚持、三个统筹、四个着力”的工作思路,将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医德医风等工作紧密联系,开创了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薪火传承砥砺前行。面对“2030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华西人秉承“厚德精业、求实创新”的院训,以“扎根西部、强化特色、创新引领、世界一流”为目标,正在为实现从国内领先到世界一流、从“跟跑”到“领跑”的全新跨越,为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医院谱写出新时代的华西乐章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学院概况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前身为四川大学旅游系。四川大学的旅游学专业在国内同行中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历史系基础上设置了旅游文化与管理专业,招收专科学生。1992年起,在历史专业本科中正式开设了旅游管理与文化方向。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川大正式设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1997年,旅游系建制。2000年,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成立。四川大学是全国首批旅游管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在已经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研究生的完整办学层次。其中本科专业包括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和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全英文)三个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在最新的全国高等院校旅游学排名中达到最高的A++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达到A+级(全国第二)。研究生专业包括旅游管理、会展与节事管理、酒店管理学。涉及的方向有: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学、展览组织管理、会展策划与营销、节事管理、酒店运营与管理、餐饮与康乐管理等领域。拥有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博士后流动站,吸收国内外学术精英进站工作。学院现设有三个系所,即:旅游与景观学系、会展与休闲学系、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全英文)系,以及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所、旅游发展研究所、旅游与休闲研究中心、智慧旅游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等5个科研与实践平台。学院组建了实验教学中心,为四川大学“523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中心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创新教学方法,涵盖了旅游信息工程实验室、数字化景观设计实验室、旅游礼仪与形体实训室、红酒旅游实验室、茶文化实验室、旅游行为学实验室共6个重点实验室,通过实验教学,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和研究生学术水平,引领未来中国旅游学教育的前沿发展方向。学院主编的《旅游人类学(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Anthropology)》,是我国第一本旅游类全英文专业学术期刊,在英国出版并面向全球发行,发表论文已经被三十余种国际著名SSCI、SCI或A&HCI期刊引用,并于2016年被Elsevier所属的国际权威学术数据库Scopus收录。目前,学院每年平均招收本科生约120余人,硕士研究生80余人,博士生20余人,外国留学生100余人,在读学生大约为1000人。学院依托四川大学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学术优势,有坚实的学科理论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世界遗产研究、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饭店管理、会展等方面有相当的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曾先后主持、参与了300余项地方旅游发展规划、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饭店发展等课题研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学院现有教学科研教师28名,教辅管理人员19名。其中有外籍教师1名,国外兼职教授1名,部分教师曾在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留学或进修,大部分教师可以进行双语教学。教师的专业背景包括旅游经济、工商管理、旅游规划、博物馆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园林学、宗教学、考古学、历史学、生态学、工程学、地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等。历史沿革1996年设立旅游管理专业,招收二年制专科生;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1997年成立旅游系,并招收首届旅游管理四年制本科生1999年招收首届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2000年成立四川大学旅游学院2010年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2011年设立旅游与景观学系、会展与休闲学系、酒店管理系;招收首届会展与经济管理本科生;获批成为全国首批旅游管理硕士MTA招生单位;新增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新增酒店管理学专业与会展与节事管理专业硕士、博士点2014年招收首届酒店管理学、会展与节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16年招收“一带一路”本科留学生并启动全英文专业教学2017年成立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全面实现专业课程的全英文教学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80万
] -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CollegeofBiomassScienceandEngineering)的前身为原四川大学轻工食品学院和纺织学院于2001年合并组建的轻纺与食品学院(CollegeofLightIndustry&Textile&FoodEngineering ),学院名称因改革发展需要于2019年5月进行优化调整。学院历史可追溯至1921年建立的燕京大学制革学系、1954年成都工学院建立的食品化工专业、1958年成都工学院在国内率先开办的化学纤维专业、1988年在成都科技大学成立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和2004年在我国率先开办的轻工生物技术专业,是四川大学办学实力强和办学特色突出的学院之一,其中皮革化学与工程学科整体进入国际前列,轻化工程专业(皮革)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学院由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纺织与服装工程系、食品工程系、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纺织研究所、食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合成革研究中心和农产品加工研究院构成。学院设有本科专业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科学学位14个、专业学位4个),工程硕士招生点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学院建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含共建3个)、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3个,其中皮革化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共建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牵头建设四川大学“先进轻工技术与环境保护”一流学科群。学院曾为国际皮革化学家与工艺师协会联合会主席单位,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单位。学院现有教职工131人,含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48人、博士生导师1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端外籍教师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其它高层次人才4人(含青年项目),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全院曾获两篇),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各1个,教育部轻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人。学院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973和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项目、中央其它部门项目、省市项目及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11~2016年,学院科研总经费达到1.49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833篇,其中SCI、EI收录559篇。出版教材(含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论著85本,共计1200余万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3项,实用新型13项。获得各类奖励100余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学院推行本科生“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例行邀请行业协会、国内外企业高管、校外工程师参与教学计划修订、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就业技能;与地方政府、产业集聚区、著名企业联合举办服饰、革制品设计大赛和作品发布会;分别建立起促进工程类、艺术类学生培养的常态校企合作机制及模式。坚持国际化的办学方向,先后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学、荷兰万豪劳伦斯坦应用科技大学、韩国木浦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建立起实质性的合作办学关系。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升学率分别为95.7%和21.2%;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420余人次,多项成果入驻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学院重视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已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捷克、罗马尼亚、韩国、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同行、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石碧院士曾出任国际皮革化学家和工艺师协会联合会(IULTCS)主席;学院每四年主办一次中韩食品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日食品及酿造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承办第七届亚洲国际皮革科学技术会议、中日高分子与纤维学术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学院将抓住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机遇,按照“对标一流加快发展”的思路,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基础、建设一流学科为主线、打造一流师资为抓手、孕育一流成果为驱动,充分发挥各专业对口国家民生产业且联系紧密的特色,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院师生员工,共同为建设一流学院、实现学校“两个伟大”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引领我国轻工、纺织、食品、发酵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做出新的贡献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四川大学商学教育,始于1905年四川省城高等学堂设立的半日学堂。2001年6月,原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系和管理工程系合并,组建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2年11月,更名为四川大学商学院。商学院秉承“行健厚德,格商致道”的院训,恪守“虚心向善,传承文化;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发展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不断推进学院改革创新发展。商学院现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被评为“A-”;拥有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企业管理、会计学、公司金融、技术经济及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管理系统工程、工业工程、低碳经济与管理、能源战略与经济管理等12个科学学位硕士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工程硕士(工业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审计硕士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管理科学、工程管理、工业工程、工商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会计学(含ACCA方向班)等9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1个四川省重点学科,1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商学院现有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系、会计学与公司金融系、营销管理与电子商务系、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系、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系等5个教学系,以及EMBA教育中心、MBA教育中心、ME教育中心、EDP教育中心等4个业务发展中心。现有全职教职员工235名,其中专任教师136名,正高级职称47名、副高级职称64名。专任教师中,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终身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1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名,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社科菁英2人。商学院是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单位,拥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系统科学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新型智库“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智库”;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的副理事长单位;是四川省系统工程学会、四川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四川省营销学会、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等学术社团的理事长单位;拥有28个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商学院研究中心(所)。在多年办学中,商学院充分发挥文理融合、理工渗透的学科优势,取得显著的科研成果。近5年,主持国家级项目165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项目6项、国家级重点项目16项;年均研究经费1300余万元;出版英文专著13部、中文专著78部;发表C级及以上论文1200余篇,其中SSCI论文298篇、SCI论文556篇;获得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7项;获国家领导人或部省级领导批示或者被相关政府部门采用的决策咨询报告20份。学院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全日制在校学生256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82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05人,本科生1890人(含港澳台学生41人;本科留学生140人)。学院还有各类硕博士留学生99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337人。学院每年有近60名学生参加了学校不同形式的境外学习交流项目,每年有160余名学生出国出境赴世界名校继续深造学习。建设有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近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30余人次分别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银奖。学院MBA教育项目自1998年正式开办以来,依托交叉学科优势与深厚人文底蕴,稳步发展,在多项社会排名中位居西部首位;2015年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AMEA),以生源优、学科齐、师资强、资源多、创新创业特色突出等优势,持续领航西部MBA教育品牌。近年来,学院与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大学商学院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大批学生参加了境外的学习交流项目。学院聘请海外知名学者、外企高管等作为客座教授,为全体学生授课和做报告。学院组织承办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等百余次。学院多渠道参与社会服务和经济建设,积极组织院内师生参加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积极承担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精心组织院内师生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依托校友资源开展助学帮扶活动;每年组织博士服务团队服务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输送人才到地方挂职交流,为四川、西南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商学院创新发展迈上新征程。全院师生正紧跟时代步伐,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牵引,以“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做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商学教育的内涵发展,奋力书写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商学篇章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12.80万
] -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历史悠久,源于1944年的四川大学理工学院土木水利系,1952年成立成都工学院水利工程系,1978年成立成都科技大学水利工程系,1998年成立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2001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211人,包括正高级职称65人,副高级职称68人,博士生导师45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特聘院士3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学院设有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农业水利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及水利水电工程实验中心。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水利工程、土木工程2个一级博士点学科,14个博士点和17个硕士点。学院学科建设先后经历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代水利水电科学与工程”与985工程“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平台”,2017年四川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行列,学院牵头的“深地岩体力学与地下水利工程”学科(群)列入四川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学院设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地下空间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为省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学院现有在校生1927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622人,本科生1305人。自2006年起陆续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本科生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院有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山区流域水灾害与水环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四川大学深地科学实验室、四川大学智慧水利中心等科研平台与基地。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科技攻关等项目200余项,参与了我国200m以上所有高坝工程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60余项,年均到校科研经费逾亿元。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主办和承办中国水利学会年会、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世界大会等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30余次,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科研合作关系。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2003年,前身是原四川大学体育部、成都科技大学体育部和华西医科大学体育部。学院承担和负责的主要工作有: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与管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组织、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管理、体育学科建设、体育专业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学校体育场馆管理等。四川大学体科所是全国最早进行体育专业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开始招生,现为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教学五个二级学科和专业,每年招收学术型、专业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约30人,在校研究生总人数保持在90人左右。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已经累计培养体育专业研究生近400人,毕业生广泛分布在高教、科研、普教、政府、企事业等部门和单位,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近年来,四川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在继承三所高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生命教育、健康管理融入到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构建了具有川大特色的公共体育教育和体育科研体系,受到兄弟院校体育院、部、系的广泛关注。面临“新时代”,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将在总结学科建设已有成果和成绩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科研平台、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在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两个伟大”事业的牵引和推动下实现学科建设的跨越发展,建设与四川大学综合水平和地位相匹配的国内一流体育学院。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16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