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师大博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招生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 简称:山东财大
  • 地区: 山东
  • 类型:财经类、公办
  • 学制:2~3年
  • 学费:¥1.20~9.60万
  • 班型:网络班、集中班、周末班
  •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山东财经大学MBA教育开始于1998年。办学二十年来,MBA学院扎根齐鲁大地,依托学校经管学科的优势,恪守“克明峻德格物致知”校训,秉承“经世致用、正德厚生”教育理念,实施“国际化、本土化、差异化”发展战略,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的卓越鲁商”,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四千余名高素质经管人才,树立了良好的“卓越鲁商财大学堂”品牌形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科技革命、全面创新、全面依法治国、健康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全球治理体系等等,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新时代呼唤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对MBA教育既孕育着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MBA教育要寻找新动力,迈出新步伐,在新的起点再出发。新时代我们将致力于培养学员的崇高理想信念,增强国家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把个人理想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新时代我们将致力于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自信,将创新创业作为终身追求,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新时代我们将致力于培养学员追求卓越的品质,以匠人之心,超越平庸,追求完美,创造出卓越的管理、产品、服务和企业文化。“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山东财经大学MBA学院愿与各届人士携手并肩,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共同谱写新时代MBA教育的新篇章。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9.60万

    ]
  •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由原山东财政学院及山东经济学院两校的相关专业及师资组成,正式成立于2011年11月。现有教职工29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2人,在读博士3人,师资结构比较合理。学院下设保险经济、保险学、精算学3个教研室,有保险学、保险精算两个本科专业,招收保险学专业及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并具有保险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还设有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中心和精算研究中心,拥有先进的统计与精算专业实验室,软硬件设施齐全。学院致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及诚信意识、体魄健壮、人格健全、熟谙保险理论与实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拥有在校本科生969人,研究生19人,已有4届本科生毕业,总计271人。作为诞生于合校进程中的唯一新建学院及山东省高等院校中首家保险学院,在未来的日子里,我院将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及学校发展规划,勤勉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强化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密切与社会各界联系,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为繁荣我国保险学科、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做出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20万

    ]
  •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于2011年由原山东经济学院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部分专业和原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1983年,山东经济学院在原基础课部建立经济法教研室,1993年设立国际贸易法专业,2000年筹建法学系,并于同年招收法学本科生。2005年法学系改制为法学院。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的前身为成立于1987年的马列主义教学研究部,1998年成立政治法律系,2002年更名为政法学院,并于同年招收法学本科生。一、基本情况学院开设法学专业,并设置涉外经贸法律人才和法律与经济两个特色实验班,法学专业为省一流本科专业。2011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在法学理论、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生,其中民商法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经济法学为校级重点学科;2014年获得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开始招生。是山东省人大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中国法学会济南市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制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立法咨询服务基地、济南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综合研究基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周末说法》专家顾问单位。学院现设有法律学系、民商法学系、经贸法学系、刑法与诉讼法学系和社会工作系5个系,有中意经贸法律研究中心、山东省与意大利交流合作研究中心、睿扬资本市场法治研究中心、法社会学研究中心、城乡土地法治研究中心、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刑事法研究中心、兰迪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法治研究中心、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研究中心等。拥有藏书约16000册法学专业图书资料室,设有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实验室、物证实验室、法律援助中心等。二、师资队伍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9人、博士(含在读)3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能手1人、校级师德标兵1人、省法学研究领军人物1人。23人兼任国家级、省级法学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及理事等,3人担任省市级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多人曾受邀参加“首届中日韩法律论坛”、“中英比较公法论坛”、“SecuringOurEconomicProsperity”、“TradeandEconomicrelationsbetweentheEUandtheGCCcountries”等国际会议。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2人,其中23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比71.88%;9人有海外教育或交流经历,占比28.13%;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在职称、学历、学缘、学科等结构方面形成合理布局。为拓宽研究生培养渠道,促进对外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除专职导师外,学院还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聘请陈瑞华、赵万一等20位著名教授、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国浩(济南)律师事务所、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所务、浙江靖霖(济南)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聘请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担任兼职硕士生导师。三、学科建设学院法学学科建设发展迅速,法学专业于2011年成为省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省一流专业,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先后于2011年和2012年被评为省重点学科、校重点学科,法学学科于2014年被评为校“高原学科”。参与起草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规范文件,参与发起成立省法学教育联盟。研究生学科建设方面,法理学等5个二级专业设有法学方法、法社会学、财税金融法、民法学、商法学、经济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10余个研究方向,法律专业硕士设有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两个专业。依托学校优势资源,努力实现经、管、法融合,形成了“立足法学、兼顾特色、理论与实践并重、服务地方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学科特色。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方面建设交叉融合的具有财经特色的法学课程体系,既体现财经特色,又重视交叉学科建设。学院积极申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现已通过山东省审核。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强化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建设,改革效果显著。2005年“商法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民法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基础建设课程,2015年“法和经济学交叉学科建设”获准立项,2016年法学学科遴选高原学科建设项目,法学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教学案例3个入选国家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省级立项2项、校级立项1项,省级、校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各立项1项、研究生创新项目立项14项。四、人才培养学院拥有本科生、研究生两个人才培养层次,目前每年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280余人,每年招收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共计100余人。学院依托学校优势,立足山东需求、面向全国、依托一流财经特色名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以培养法学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具有法律信仰、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致力建成“有地方特点、有财经底蕴、有实践优势、有国际影响”的新时代“四有”法学本科专业,打造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财经法律人才培养新高地。学院坚持“厚基础、重特色”的人才培养战略,除普通法学专业外,每年选拔组建“法律与经济实验班”及“涉外经贸法律人才实验班”,分别培养“法律+经贸”及“法律+经贸+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学院研究生培养坚持法与经管相融合的特色发展战略和差异竞争策略,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注重法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交叉融合,彰显本学位授权点融通性、复合性和开放性特色。在“法学+经管+人文科学+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完善课程体系,在保证法学专业化课程教学的前提下,增加交叉学科课程设置,凸显财经类学校法学学科特点,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培养法学专业理论扎实、研究视野宽广,能够融入法学学科主流,同时具有经管学科知识素养、技能全面、社会适应能力强、具备独立从事研究、教学和实务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学院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还重视实践教学。除立足校内实践场所和机构建设之外,还先后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浙江靖霖(济南)律师事务所、意大利Mazzeschi事务所等实务部门建立了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共建了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学生通过实习、参观、旁听、观摩、案例实训、法庭辩论实训等方式锻炼法律实务能力。五、科学研究学院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彰显学科的融通性、复合性特色,在法学、社会工作等领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近五年成功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研究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和青年基金项目7项),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0项,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0余部,在《清华法学》、《比较法研究》、《学习与探索》、《法学论坛》、AsianJournalofWTOandInternationalHealthLawandPolicy等CSSCI期刊、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数十部。六、社会服务与学生培养学院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本学科利用学科优势和学科资源成立了“中意经贸法律研究中心”和省级研究中心——“山东省与意大利交流合作研究中心”,积极促成济南市章丘区意大利产业园建立,促进意大利与济南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治理方面展开对话和合作,协助起草并促成济南市政府与意大利洛迪地方政府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友好城市协议》。发挥智库作用,提供各种法律咨询。积极建言献策、举办讲座,8项建言获副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农村土地法治研究中心就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的建议不仅获得农村农业部副部长的肯定性批示,也为农村农业部《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所吸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需求,承办“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智库网络论坛。聚焦疫情防控,护航复工复产,优化营商环境。本学科教师就疫情防控背景下复工复产法治保障提出了专家建言,该建言不仅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林峰海书记的肯定性批示,而且转变为山东省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的实际行动,促进了山东省的复工复产。依托省企业商事法律研究会,积极参与打造“法治莱钢”依法治企强企品牌。2013年,本学科所在学院作为会长单位发起成立山东省法学会企业商事法律研究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法治莱钢”建设,为其提供全方位法律策划,协助建立顺畅高效的法治企业运行体系,提升“法治软实力”。学院积极参与的“法治莱钢”建设经验先后获山东省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肯定,并向省内、国内企业全面推广。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积极性高,社会责任感强。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大赛,并获国家级铜奖、银奖各1项、省金奖2项,学生还积极参与“千村、千社区、千企业计划”全覆盖,充分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提质增效,2020年本学科社会实践“石榴籽”计划团队受到教育部、团中央专门来信表扬;27名同学积极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优异的表现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肯定。积极利用法律援助中心、社会工作实训中心等平台,常年为学校师生、社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咨询、援助服务,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优秀调研团队”、“优秀社工督导”等荣誉称号。七、对外交流学院坚持走开放式办学道路,通过合作办学、学者互访、选派留学生、合作科研、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区域)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意大利罗马一大、二大、三大、佩鲁贾大学、卡拉布里亚大学、美国天普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中国台湾政治大学、中国台湾辅仁大学等大学法学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通过师生互访、联合培养等方式进行交流;已有12人次教师赴美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比利时、中国台湾省等国家或地区的高校进行学术研修或攻读博士学位,开拓了国际(区域)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20万

    ]
  •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山东财经大学管理学科发展与繁荣的中坚力量。长期以来,学院在“克峻明德,格物致知”校训的引领下,秉承“大道为公,善治天下”的院训和“育人孕才、学术创新、资政启民、文化传承”的发展宗旨,倡导“开放、合作、创新、共赢”的发展理念,以培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为一体的复合型公共管理类人才为目标,致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创新、咨政建言。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发展蒸蒸日上,学科影响日渐深远,领军人才翘楚辈出,国际交流繁荣有序,社会服务广泛开展,学生发展持续提升。高瞻远瞩,守正创新。紧密围绕学校全面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发展目标,学院以建成“国内一流、省内顶尖的创新型公共管理学院”为指引,实施“擒获未来”的学科提升战略、“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化战略、“顶天立地”的科研创新战略、“走向世界”的影响力拓展战略、“以人为本”的学院文化传承战略等五项战略,推进学科提升融合工程、创新团队支撑工程、领军人才引育工程、教学质量跃升工程、科研创新驱动工程、社会服务智库工程、国际合作协同工程、学术圈层融入工程、学院文化培育工程等九项工程,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全方位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山东省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智库成果和深厚的人才支撑。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破除机制体制束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呼唤着公共管理革命向纵深发展,“政府—企事业单位—第三部门”等用人主体对公共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多维度需求日益旺盛。契合时代发展需求,学院通过“教学强院、学科强院、科研强院、人才强院”战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持续吸引高端人才,提升师资队伍学术水平,培养学生综合创新素质,激励高层次研究成果,加强社会服务与学术交流。长期的砥砺奋斗换来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B-的成绩,位列全国30%至40%,全国财经类高校并列第六名,省属高校第一名;位列山东财经大学高峰学科,学院荣获学校学科建设先进集体一等奖,行政管理专业遴选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师生员工的有了更高远、更宽广的发展平台。时至今日,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优秀公管人才成长的沃土,莘莘学子攀登学术高峰的殿堂,无数校友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携手努力,开启新的征程,团结奋斗,书写华丽篇章,将学院打造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引领学术前沿的阵地,催生高层次决策咨询的孵化器”。我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下,在不久的将来,学院定能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有重要影响、国际特定领域知名的一流学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1年,其历史可追溯至创办于1989年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本、硕、博完整的办学层次和国家级一流专业、省一流学科、泰山学者设岗学科、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综合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单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管理科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6个本科专业,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雄厚、梯队结构合理、勇于开拓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56人。教师中目前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3人,1名教师连续两年(2018-2019)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1名教师连续六年度(2014-2019)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学院学科建设成绩斐然。1995年“经济信息管理”被批准为山东省“九五”重点学科,2001年“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为山东省“十五”重点学科,2006年“管理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2011年“管理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2016年获批为山东省立项建设一流学科,2020年学院所在工程学学科ESI全球排名进入前1%。专业建设取得突出成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物流管理”获批山东省一流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群(包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管理科学)2018年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群2016年获批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学院科学研究成果丰富。学院发挥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优势,近年来,发表高水平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2部。承担国家、教育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50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山东省专利成果一等奖1项。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目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社会服务的平台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互联网+医养健康”大数据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两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智慧养老与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和信息系统工程与经济管理决策实验室,一个省级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校政企促进中心——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以及两个校企合作省级中心——山东省医药物流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汽车制造业生产控制与检测软件工程技术中心。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学院介绍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目前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办学层次,其中:本科分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和资产评估4个专业;硕士分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博士有会计理论与方法、财务管理二个研究方向。会计学、财务管理被列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专业,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前20%(2018);会计学科被教育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重点学科(1991)、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999)、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2002)、省级品牌专业(2006)、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泰山学者”设岗学科(2008)和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010)、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全国会计发展与改革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2011计划项目)理事单位和“互联网+会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7)。会计学实验室先后被确认为国家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和“行为会计高校实验室”(2017)。财务管理专业设立于1994年,是国内首批设立的本科专业,2009年获得省级特色专业称号。会计学院现有“会计学”(2006)、“财务管理”(2012)两个省级教学团队。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134人,其中专任教师116人,其中教授31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7人);副教授5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8人,海外留学访学背景的教师4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中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咨询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7人。逐步建立起一支由高端人才引领、学科带头人为主、中青年学术骨干为基础的,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充满活力、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合作意识和具备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成为山东省重要的会计(财务)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近五年来,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基础会计》、《财务管理学》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入选财政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基础会计》、《财务管理》、《公司理财(课程群)》、《中级财务会计》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主持国家“两金”课题、教育部及省级重点课题60多项,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管理科学》、《南开管理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多部。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各种奖励20多项。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7.50万

    ]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简称:山东财大 地区: 山东 学制:2~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1.20~9.60万 班型:网络班、集中班、周末班 类型:财经类、公办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师大博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友情链接:中教互联中教互联官网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