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上海财经大学 > 招生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 简称:上海财大,上财
  • 地区: 上海
  • 类型:财经类、公办、双一流、211
  • 学制:1.5~3年
  • 学费:¥3.80~42.80万
  • 班型:周末班、网络班、集中班
  •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777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一、发展历程1984年12月,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成立,起初仅是一个科研机构。1997年,成功申报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启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新历程。2003年后的“十五”、“十一五”时期成功申报并设置了国防经济、农林经济管理、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以及城市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区域经济学发展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12年5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成立,同时整合院所学术力量,城市经济与管理设置为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学科调整为能源经济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的建立,是与财经研究所并列设置运行的,作为学校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一种改革实验,是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与管理等学科主要发展平台。进入“十三五”时期的2016年,学校出于整体学科发展战略布局的需要,取消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保留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增设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学科建设的发展,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的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科方向,业已形成为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四个支柱方向之一。今天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学科建设凝聚特色,人才培养强化质量,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科研产出绩效突出,已经发展成为以科研及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功能,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及学科建设协调配合,教学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是学校科研功能、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重要学科学术机构。在院所发展过程中,曾经担任过主要行政职务的领导包括有金慰祖教授、朱德林教授、孙海鸣教授、赵晓雷教授;担任过党总支书记的领导包括有丁健书记、尹淑兰书记、豆建民书记、屠天峰书记。老前辈如全国著名经济学家胡寄窗教授、梅汝和教授、彭辉芳教授、印堃华教授等为财经所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院所发展取得今天已有成绩,也与学校领导的长期关心与支持,以及全体院所师生的努力和校友持之以恒的支持分不开。
    二、机构概况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是学校独立建制、研究生学位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是与财经研究所并列设置的独立教学科研单位,是学校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一种改革实验,是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与管理等学科主要发展平台。财经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以科研及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功能,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及学科建设协调配合,教学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是学校科研功能、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重要学科学术机构。院所现有教职工36人,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生招生规模17人,硕士生规模40人。2个智库、9个研究中心和2个实验室平台。今天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在面对全球化趋势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发展新阶段,发展路径体现以下几方面特色:一是学科建设须强化和提升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科方向特色与核心竞争力,打造成支撑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四个牢固支柱之一,为我校应用经济学实现“双一流”目标做贡献;二是强调科研追求“顶天立地”之同时,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强化实证研究及应用研究能力,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研究服务;三是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协调整合、互相促进,通过学科发展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优化人才培养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通过国际化、高水平创优发展,财经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学术机构及决策咨询研究智库,成为学校重要的学科学术竞争平台。
    三、师资队伍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的教师均来自于国内外各大名校,截至2017年7月,相关学科共有专职教师30名(含兼职党务干部1人),师资博士后3人,行政管理人员2人,专职辅导员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为97.1%,正高职称占32.4%,副高职称占44.1%。教师平均年龄43.4岁。教师团队的学科构成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已形成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学缘结构、职称结构、人数规模合理、精炼优质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我院/所多位教师获得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等各类优秀人才计划的资助。同时,我院/所还积极邀请了数位知名专家与学者作为各学科的特聘/兼职教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20万

    ]
  •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财经大学发展法科教育。1980年设置国际贸易与经济法教研室;1981年改设经济法教研室;1987年设立经济法专业,并于同年招收经济法本科生;1991年设立经济法学系;1998年法学院成立。我院现设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法学院于1997年获得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法律经济学和法律金融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设立财经法学博士点。经过多年发展,最终于2016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30万

    ]
  •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是一个既富有历史积淀,又充满新生活力的多科性学院。其前身财政系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中第一批以财政学为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单位。经过60多年的变迁和发展,财政学科不断壮大,已成为教育部和财政部重点学科,为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在财政系基础上,整合投资系与设立公共管理系,组建了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年开始建设政治学科,从而形成了以公共经济、公共管理和政治学三个方向为基本结构,以公共事务为共同纽带,以培养具有公共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的公共管理人才为使命,以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和政治学研究为核心的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机构。学院目前设有五个系、三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两个校级研究机构和一个实验室。分别是:财政系、税收系、公共管理系、投资系、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系;公共管理硕士、税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公共政策模拟与仿真实验室。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12个(含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其中财政学学科是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立的财政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该学科1997年被财政部评为部级重点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8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本科专业:财政学、税收学、投资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硕士点:财政学、国民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公共经济政策学、税收学、投资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税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共15个硕士点(含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博士点:财政学、国民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公共经济政策学、税收学、投资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及管理实验室:公共政策模拟与仿真实验室、教学实验室。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9.80万

    ]
  •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专修科下的会计专业,1997年更为现名。学院具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设有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两个二级学科。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会计学博士点,1987年被财政部、中国财贸工会委员会评为“全国财税系统先进集体”,1988年被国家教委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1992年被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同年被财政部评为“全国财政先进单位”,1995年被财政部评为“全国先进财会工作集体”,1995年被授予“上海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1997年被评为财政部重点学科,2000年“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入选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全国首批两个会计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4年上海财经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具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办学资格试点院校之一,2018年“会计改革与发展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分会(原中国会计教授会)秘书处常设单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0人,讲师3人,助理教授15人,助理研究员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95.08%,取得海(境)外博士学位教师比例39.34%,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为60.66%。学院拥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上海市教学团队1支、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团队1支,各类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40余人次。学院始终坚持“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学科发展理念,提倡“慎思明辨、敢为人先”的学术精神,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鼓励跨学科、跨地区的合作研究,精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组织力及坚韧力的卓越财经人才。自1989年起,学院多个教改项目连续8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历经几轮改革,学院已逐步建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1200多名,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00多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0多名。学院坚持融通中外,着力构建上财国际战略体系。1993年以来,学院相继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麦考瑞大学等建立国际合作关系,并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澳洲会计师公会(CPAAustralia),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澳大利亚国家会计师协会(NIA),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学院于2006年取得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最高培训机构资格,2008年被授予国内首个最高级别培训证书——白金级,2016年学院ACCA项目荣获上海市中外合作示范办学项目。  学院秉承“厚植中国,面向国际”的科学研究范式,立足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借鉴多学科理论,致力于创建“在全球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和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制度会计学派”。2000年以来,围绕财务会计、管理会计、CPA审计、公司治理、公司财务等主题,学院教师在全球会计与财务学顶尖期刊CAR,JAE,JAR,TAR,RAS,JFE,JFQA等发表高质量论文30多篇;在国内《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等会计与财务类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0多篇。据2019年杨百翰会计学顶尖期刊(TAR,JAR,JAE,RAST,CAR,AOS)排行统计,我校现位于全球第38位,其中,2019年在财务会计研究领域,排名全球第22位;会计学科实证研究领域,排名全球第30位。根据美国UTD世界顶尖会计学期刊TOP3(TAR,JAR,JAE)2017-2020发文排名,我校会计学科位现居全球第75名,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第1名。近十几年来,学院共承接120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其中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科研经费累计逾3000万元;近20项成果分获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和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等省部级奖。2篇博士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博士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现在,会计学院全体同仁正在以不懈努力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会计与财务学科。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2.80万

    ]
  • 历史悠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前身为建立于1921年的国立东南大学银行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设的金融学科之一,学科创始人杨荫溥、朱斯煌等教授为近代中国金融学的奠基人。建国后,彭信威、刘絜敖、朱元、吴国隽、王宏儒、龚浩成、谢树森、王学青、俞文青等资深教授均对新中国金融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贡献。1998年,为了适应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促进金融学科发展,上海财经大学成立了金融学院,这也是我国大陆高校中设立的第一个金融学院。体系完整金融学院设有银行系、保险系、国际金融系、证券期货系以及公司金融系共5个系,现有本科四个专业、四个学术型硕士点、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和四个博士点。凭借学院优良的基础设施、资深的师资团队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国际化视野,成就了一批批活跃于金融界的学术和实践人才。师资雄厚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74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5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超过全体教师比例的89%,其中30位教师获得海外博士学位。近年来学院注重从国外引进高层次科研与教学人才,现有常任轨教师24人,均具有海外博士学位。聘请海内外大型金融企业负责人担任兼职教授。近三年来,学院共有十多名教师参加国家留基委项目、学校双语师资培训项目以及美国富布莱特基金资助项目,均提高了教师的研究和教学能力。金融学院致力于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较高科研水平的一流师资队伍,以培养具备批判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前瞻力的国际化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致力于在中短期内,使学院成为亚洲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教学、科研基地。院长寄语办学之道,师资至要。金融学院需要构造具有国际视野和较高科研水平的一流师资队伍。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欢迎海内外有志于金融教学研究的优秀人才加盟。在“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指引下,培育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前瞻力,能活学活用的优秀毕业生是金融学院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我们将不断加强学生的基础训练,改善专业课程设置,改进教材教法,逐步达到现代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要求。领先和务实的知识贡献是我们对社会的承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推崇开创性的金融理论前沿研究,同时也鼓励扎实的对策研究和科研成果运用,欢迎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科学与教育是人类的希望,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金融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全院师生、历届校友、海内外同仁和全社会的支持与关爱。让我们共同努力,在中短期内,使学院成为亚洲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教学、科研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80万

    ]
  • 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综合办公楼Ø 国家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经济学创新平台”建设项目Ø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Ø 国家级重点学科——经济思想史Ø 国家级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Ø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理经济学Ø 上海高峰Ⅱ类学科——理论经济学Ø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理论经济学Ø 上海市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Ø 上海市交叉学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项目——经济学理论与应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设立了经济研究室。1950年8月,上海法学院财经系科并入,学院增设经济系。1951年6月,经济系更名为经济计划系。1958年8月,经济计划系随学校与华东政法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社会科学院。1960年重建上海财经学院,设商业经济等专业;1962年夏,撤商业经济专业,设工业经济、贸易经济等专业,直到1972年4月随学校被撤销。1978年复校,1980年2月成立经济学系,由原经济学系、数量经济研究所合并组成。2000年4月成立经济学院。新中国上海财政经济学院首任院长孙冶方,老一辈经济学家姚耐、孙华承、王惟中、杨银溥、胡寄窗,经济学系首任系主任张淑智,经济学院历任院长程恩富、胡景北等为经济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任院长为教授周亚虹。近年来,经济学院秉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家急需、服务社会”的发展方略,以“经济学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为载体,围绕“聚一流教师、汇一流学生、设一流课程、育一流人才、做一流研究、臻一流治理、创一流学科、建一流学院”的八个一流方针,全面开启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体制内经济学教育科研改革,其宗旨就在于立足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参照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熟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科研改革,系统地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致力于培养厚德博学的具有深厚文化素养、扎实经济学理论功底、高效生产力、开放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打造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有影响力的经济学院。为此,经济学院围绕“打造一流师资、强化学术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狠抓学风教风、严化教师考核、规范行政管理”等六项工作实施了全方位、多层次、高起点的改革,构建起适应经济学教育科研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机制框架。与此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改善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环境,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学院。学院通过推行助教助研制度、提供科研资助经费,以及建设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办公大楼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成效的不断显现,经济学院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学教育科研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效应、凝聚效应、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学位办联合立项的国家重点教育改革专门项目,“经济学创新平台”项目得到教育部、财政部专项资金以及上海市配套资金的大力支持。2006年底,“经济学创新平台”又被列入国家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5年,理论经济学学科成功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Ⅱ类)。从资金和政策上为学科建设提供了保障,从而为经济学院教育科研改革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经济学院下设政治经济学系、经济史学系、经济学系、数量经济学系、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所、亚洲经济研究所、制度经济研究所和劳动经济研究所等教学研究单位,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七个学术型专业点和金融专业硕士(金融计量经济学方向),以及涵盖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班、数理经济实验班、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世界经济学五个专业方向的经济学本科专业。截至2018年初,学院现有全职教研人员93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上海市曙光学者2人。全职教师中,教授24人,副教授50人,教师中拥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有60人,占比约64%。现有在册学生1089名,本科生717名,研究生(含硕士生、硕博连读生、博士生)372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50万

    ]
  •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50年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建立的政教室。1960年学校重建时恢复马列主义教研室。1978年复校恢复马列主义教研室。1984年建立德育教研室。1991年在马列主义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思想理论教学部。2010年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部(人文学院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相关人员并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部)。2015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部与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04年成立)合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成为上海市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80万

    ]
  • 百年上财,百年人文。2000年那个丹桂飘香时节,成建制的人文学院安家落户于上海财经大学。其文脉传承江南文化、贯通上财百年,其底气积蓄于1962年的基础部,以及1978年复校后的思想理论教学部与基础课教学部汉语教研室。而今她已开枝散叶,哲学系、经济新闻系、经济社会学系、中文系、历史系、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六个系科风华正茂,不断实现新跨越。先后建成经济新闻、对外汉语、经济社会学等本科专业,陆续成功申报了1个博士后流动站(哲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哲学、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科技哲学、经济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专门史等),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史学以及文学等五大学科门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肩负着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通识教育的使命,致力于培养具有财经底蕴的高素质人文人才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其他各类专门人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00万

    ]
  • 上海财经大学的商学教育始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后商科迁址上海,并于1921年成立上海商科大学,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2011年初,学校根据“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以建设“具有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框架的一流社会主义大学”(“一流三化”)为总体目标,发扬开门办学的理念,紧随国际商学教育潮流,重新恢复商学院,整合各学科力量和优势,兼容并包,融各类所长开展商学教育,打造商学教育的旗舰项目,提升商学教育的品位和质量,更大力度的致力于中国及世界高层次、创新型商界领袖人才的培养。相信,在未来可期的时间里,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必将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交融和发展贡献出更为卓越的力量。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6.80万

    ]
  • 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为上海财经大学外语系,成立于1993年。2014年6月17日,正式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学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商务英语和日语语言文学两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英语系、日语系和大学外语教学部三个教学单位,以及现代语言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英美文学研究中心、英语测试研究中心、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等五个科研机构。截至2016年9月,学院有专任教师57人,在校本科生245人,全日制硕士生35人。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30万

    ]
  •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前身是成立与1982年初的经济信息管理系,2005年撤系建院。学院目前设有四个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管理科学系。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98万

    ]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简称:上海财大,上财 地区: 上海 学制:1.5~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3.80~42.80万 班型:周末班、网络班、集中班 类型:财经类、公办、双一流、211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777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上海财经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