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师大博学 > 上海海事大学 > 招生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 简称:上海海大
  • 地区: 上海
  • 类型:理工类、公办
  • 学制:2~3年
  • 学费:¥3.50~24.80万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港大道1550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8年,前身为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法律系。上海海事大学法学教学与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半个世纪以来,本学科始终保持鲜明的“航运”特色,海商法和航运法的教学与研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多名教授是我国《海商法》、《港口法》、《国际海运条例》等航运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海事司法解释的主要起草人,并长期为交通运输部重大航运法律与政策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意见。海商法为上海海事大学的传统特色专业。2005年上海市教委将我校的“国际法学(海商法)”确定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和“上海市教育高地项目”,2007年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经上海市教委批准为“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海事大学发展规划(2008-2020年)已将“航运政策与法律”学科群列为五个重点优势学科群之一。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海商法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2007年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经上海市教委批准为“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目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精干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已获博士学位42人。大部分教师均具有法律职业资格,作为兼职律师及仲裁员参与法律实务。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作为全国最早创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及第一批硕士点院校之一,积累了半个多世纪的人才培养与学科研究的丰厚经验,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从事交通运输(水运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的主要基地。目前,学院学科体系完整,人才培养层次齐全,现拥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个硕士点,交通运输、交通管理、物流管理、交通工程4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研究生350余人,本科生近2200人。其中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于2007年和2008年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物流管理、交通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交通管理、物流管理被列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85名,教授15人(含博导10人),副教授32人。教师中已具有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占学院教师总数的92.9%。学院大力开展科学研究,重视企校合作,目前建有虚拟现实实验室、水运系统决策技术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现代港口综合实验室、数字物流实验中心实验室、码头自动化控制实验室、交通工程实验室、FFA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科研成果丰硕。学院早在1983年就与亚太经社会合作培养航运研究生班,近年又与世界海事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与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开办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与香港理工大学、美国麻省海运学院、韩国仁荷大学建立互换学者及学生的交流机制。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50万

    ]
  •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水运经济系,1963年,交通部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时,水运管理和水运经济专业调整到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管理学院分拆,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学院拥有产业经济学(交通运输部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运输系统管理与工程经济(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三个部市级重点学科。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EMBA)、工程硕士(项目管理)、应用统计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立足上海、辐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海沿江地区、面向海内外,追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种功能的协调发展,是国家一路一带战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建设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经济管理问题的重要研究基地,为全国海运、物流及其它相关涉海和临港产业提供经济管理人才支持和相关的智力和决策支持。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0.80万

    ]
  • 1959年交通部在上海组建上海海运学院,航海系、轮机系孕育而生。1995年4月,因学校进行教学资源优化与改革,将原航海系、轮机系合并成立了商船学院。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设有院办公室、航海技术系、轮机工程系、学生工作部、资料室等教学运行机构,同时还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海事搜救与水下机器人上海市工程中心(共享)、航海科学研究所、中法联合伽利略系统与海上安全智能交通研究所、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海事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挪威船级社国际合作中心、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环境风险研究与评估中心、船舶控制工程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调查实验室、上海海事大学全球航行状况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船舶动力工程研究所等教学协作与科研学术机构。目前,商船学院现设有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包括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包括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同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轮机工程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航海类特色专业招收与培养保持长期稳定。学院每年招收航海技术专业本科生10个班(每班约35人,以下同)、轮机工程专业本科生8个班、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2个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3个班。目前,学院有教职工236人,其中专职教师168人(其中航海91人+轮机77人)、实验员40人、思政教师16人、行政人员7人、专职科研和研究中心等机构人员5人。在专职教师中教授28人(其中航海16人+轮机12人)、副教授57人(航海28人+轮机29人),高级工程师或高级实验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85人,具有硕士学位及在读博士生110余人;持有海船船长证书25人,大副证书8人,轮机长证书18人,大管轮证书5人。航海类专业教师涉及双师型人员137人(总计189人)占比约70%。商船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日益扩大和深入,极大促进了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近年来,有来自IMO(国际海事组织)、美国麻省海事学院、美国圣地亚哥海事学院等不同国家的外籍专家、教师来院进行短期讲学;目前,学院与美国麻省海事学院、丹麦哥本哈根轮机工程学院、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大学、韩国木浦海洋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定期互派各类专业的国际交流留学生互访、学习的稳定合作关系。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50万

    ]
  •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19年学校成功举行110年校庆系列活动。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9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2006年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2019年,年度科技总经费达到4亿元,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现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设亚洲邮轮学院)、物流工程学院(设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理学院(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等二级办学部门。在24000余名学生中,有本科生165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近6000人,留学生800余名。在12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9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约69.2%。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全国港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输送了毕业生逾16万,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学校2013年成立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和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将自贸区建设与供应链研究有机结合,以提升自贸区产业链建设水平,促进自贸区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转型发展,同时推动政府监管职能的转变。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采取国际上先进的商学院运作模式,与全球优秀教育机构资源共享,着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航运金融教育品牌,构筑具有影响力的航运高端人才输出基地。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虹口区人民政府等2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心挂靠上海海事大学,是国际航运业发展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为政府和国内外企业与航运机构等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是上海市教委首批建立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之一。2014年,市教委将该平台挂牌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学校与海外10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交换等。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自2010年起开设“国际班”,邀请美国、韩国、波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航海院校的学生来校学习“航海技术”“航运管理”等专业。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注:最后更新时间2020年6月)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80万

    ]
  •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发轫于1965年上海海运学院设置的英语和法语两个本科专业,1978年成立外语系,2002年升格为学院,至今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不平凡历程。一、学科专业完善学院设有英语(航运)、翻译、商务英语和日语4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文学”1个,下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另设有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分别为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MTI)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2013年11月,学院增设“海事语言及应用”二级学科博士点获得教育部备案通过,2015年实现首届博士生招生,开创了国际海事领域培养海事语言及应用博士研究生的先河。学院现有英语系、翻译系、商务英语系、日语系、大学英语部、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公共外语教研室、语言与文化研究所、翻译学研究所、英汉对比与应用研究所、国际航运(商务)英语研究所、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所、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所、英美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教育部托福GRE考试中心、上海市中高级口译考试中心、BEC剑桥商务英语考试中心和教育部日本语能力考试中心等教学与研究机构。二、海事特色鲜明学院以本科教学为基础,以学科学位点建设为龙头,以应用研究为导向,兼顾理论研究,立足海事、服务交通、面向海洋,遵循“加强基础、办出特色、体现强项”的建设方针,多语种(汉、英、日、法等)专业与学科学位点相互协调发展,与学校航运、物流、海洋等学科领域相互支撑,人才培养对接国家、上海和行业的发展战略的社会需求,致力成为培养海事语言精英人才的重要基地和传承发展海洋文化的重要源泉,成为国际化办学优势突出、海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学院。三、师资实力雄厚半个世纪以来,学院由初创时期的45名学生和10余名专任教师,发展到了如今学生近1200人、教职员工130余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4人;博士学位师资47人,占比40%,硕士学位师资68人,占比57%。近十年来,我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社科项目17项,教育部、上海市级项目26项,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精品课程24门;获得第七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1项,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历任教师中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上海市劳动模范3人,上海市教学名师1人,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3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6人。四、学科优势明显多年来,全院上下开拓创新,谋求发展,在人才培养、专业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兄弟院校中赢得了较好的声誉。2005年,上海市教委对我院进行硕士点学科评议,九项测评指标均以优秀通过。2006年10月,教育部对我院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结论为优秀。2013年11月,“海事语言及应用”二级学科博士点获得教育部备案通过;2015年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MTI)专项评估顺利通过,其海事特色和优势得到了相关领导和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2017年10月,上海软科正式发布2017“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在全国453所高校学科中,我校的“外国语言文学”排名第71位。2017年12月,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共计有163所高校参评,包括有博士授权的高校38所以及包括我校在内的部分有硕士授权的高校。最终共有48家分获A+、A、A-、B+和B级,我校外语学科获得B-级,排名进入前50位,并且在我校参评学科中位列前三甲。五、国际化优势突出学院英语类各专业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UniversityofPortsmouth)有“3+1”双本科学位、PSE预科语言班合作项目;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大学(UniversityofOttawa)有本科留学项目和硕士层面“1+1”双硕士学位合作项目;与美国肯特大学(KentStateUniversity)有“3+2”本科-硕士学位合作项目(五年学制,上海海事大学本科学位,肯特大学硕士学位);与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有“2+2”(双本科学位)、“3+1”或6个月的留学合作项目;与日本鹿儿岛大学有互免学费交换生项目等。另外,学生还可以参加瑞典的世界海事大学(WorldMaritimeUniversity)、英国普利茅斯大学(UniversityofPlymouth)、地中海马耳他大学(UniversityofMalta)、澳大利亚的西澳大学(UniversityofWesternAustralia)等的长短期留学合作项目。六、学生培养质量优良优良的教学环境和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为我院学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三年来,本科生中每年约195人次获得校级以上各类奖项(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商业英语大赛、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阅读大赛等),每年约有占全部学生的21.1%的学生参加了各类实践调研和学科竞赛活动,高达9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和参加公关策划大赛等各种类型的活动,体现了出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七、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近三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签约率逐年提升,2016届毕业生的签约率达到了88%,创历史新高。在对用人单位近三年的关于毕业生满意度的跟踪调查来看,用人单位都反映我院毕业生语言功底扎实,在自己的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表现突出,注重团队精神,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个人工作能力突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潜力优势明显。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原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9月,于2016年9月正式更名。研究院建设立足港航、物流行业,面向社会,以科学研究为核心,以高等研究院为发展和定位目标,致力于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及研究生培养,探索、认识和预测现代物流演化与发展趋势,发展物流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服务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等国家战略中的物流科学与工程需求。研究院下辖四个科研部门:物流研究中心、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智能港口物流协同创新中心、电气自动化研究所,拥有三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智能港口物流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物流工程与管理”学科带头人黄有方校长是海内外著名的物流专家,担任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东北亚物流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UNCTAD/WTO)国际贸易中心(ITC)特别国际顾问等重要职务。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博士38人。研究院现设有“物流工程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物流科学与管理”“物流工程与技术”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全日制学术型的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物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研究院现有包括留学生在内在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0余名,现有专业学位硕士生实践基地19个,其中市级示范基地1个、市级基地2个、校院级基地16个。近年来,研究院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项目经费近亿元,特别是完成了一批包括科技部863计划重点项目“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装备及示范项目”,国家发改委项目“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近20项,2016年顾伟教授的“电力推进船舶动力控制、电站控制与航向控制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黄有方教授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单位)。据ElsevierScopus数据统计,由研究院牵头建设的“物流工程与管理”上海高校高峰学科港航物流学科方向,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1。研究院积极与海内外的相关学术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合作,邀请海内外杰出科学家访问、讲学,并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和资助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出国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究院将肩负“港航科技创新、物流战略转型、促进服务业升级”的使命,引领物流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的前沿与实践,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物流研究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8.80万

    ]
  • 信息工程学院的创建始于1978年,在交通部的支持下,上海海运学院成立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专业筹建小组,于1979年正式成立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专业并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1985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并招收第一届计算机应用硕士研究生;1990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获得计算机应用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当时交通部部属高校中唯一的计算机专业硕士点,也是上海地区较早拥有计算机应用硕士点的高校之一;1997年学校将计算机科学系、电子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合并成立工学院;2003年,电子系和计算机系从工学院中分出,成立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6个本科专业,其中人工智能专业为2020年新增,于2020年的秋季参与全国招生。学院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学位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5个二级学科学位点。电子信息1个专业学位类别,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3个专业学位领域。设有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2个教学系,以及信息基础教学部、实验中心以及航运信息技术研究所。学院主要科研方向:信息工程基本理论与方法,高性能和智能海洋与航运信息技术,海洋通信与网络技术,海洋探测信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及其在航运和海洋学科方面的应用和水下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等。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交通部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以及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获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0名,其中专任教师110名,含博士学位获得者90名、教授16名、副教授39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7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在读学生2470人,其中研究生679人,本科生1791人。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00万

    ]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简称:上海海大 地区: 上海 学制:2~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3.50~24.80万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港大道1550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师大博学 > 上海海事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友情链接:中教互联中教互联官网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