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师大博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招生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 简称:上海交大
  • 地区: 上海、广东、浙江
  • 类型:综合类、公办、双一流、985
  • 学制:1~8个月年
  • 学费:¥2.40~76.50万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AntaiCollegeofEconomics&Management,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于1996年,美国安泰国际集团出资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管理学院,并于2000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2006年3月29日,学院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时在该学院下设立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这种体制创新为国内首创,目的为在提升学院市场运营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2013年度中国最佳EMBA排名前十。学校的管理学硕士项目(MasterinManagement)在2014年FinancialTimes的管理学硕士排名中列全球44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6.80万

    ]
  •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校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1997年由材料科学系和材料工程系合并而成,所属的金属热处理专业在1952年就已设立。学院拥有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国内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连续多年入围ESI世界前1‰学科,并国内首批设立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2016年QS世界排名中名列国际第31名,国内第2位。近年来,学院在研究和应用领域勇于开拓创新,面向学科世界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调整学科发展思路,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术队伍,组成了十三个各有特色的教学和研究团队。材料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总数保持300人规模,专任教师及研究人员中85%以上具有海外学历或进修经历,正高级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院士、讲席教授、特聘教授占正高教师的比例近三分之一。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还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名、长江特聘学者6名、长江讲座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15名、上海市领军人才4名等一批在国内外学术舞台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人才。学院在校生约为1500人,其中,本科生约560人,硕士研究生约470人,博士研究生约360人,工程硕士约150人。学院目前占地面积为45500多平方米,拥有9栋综合性办公及试验楼组成的材料楼群,建筑面积达到40000多平方米。学院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近五年,累计到款科研经费10.2亿元,累计发表SCI论文1618篇,发表论文数全球排名第10名,论文被引次数全球排名第27名。学院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97项,其中授权454项,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4项,国家国际合作将1项,省部级科技奖25项。材料学科连续多年入围ESI世界前千分之一学科。学院学术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ce》、《材料科学进展》等世界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多项关键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及核电等重大工程装备,解决了国家重要领域的关键性问题,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需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几年来的深化改革,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几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实行教授治学,推进民主管理”的管理理念,形成了“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共同愿景。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80万

    ]
  • 学科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和交通运输工程系4个系,4个本科专业、4个学术硕士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流体力学、岩土工程),并建有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船舶与海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位列A+档,力学学科与土木工程学科位列B+档。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在2018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位列世界第一,土木工程学科跻身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第27名。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为学莫重于尊师。多年以来,学院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战略地位,致力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学院不仅有一批学养深厚、治学严谨的名师,更有众多出类拔萃、富于创新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始终活跃在船建学科前沿,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截至2018年12月31日,学院共有教职工358名(含项目聘用70名,不含访问教授、退休返聘)。其中,专任教师195人(师资及研究队伍195人)。正高级职务64名、副高级职务7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5名,其中海外博士学位教师5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6.2%。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6名、中组部“外专千人”入选者1名、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上海市“千人计划”入选者9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长江特聘5名、上海市领军人才4人,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4名,上海市东方学者2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其中双聘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其中双聘院士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闵行领军人才1人。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2086人,其中本科生715人,硕士生858人,博士生513人。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80万

    ]
  •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其前身可溯源至百年前的电机专科,具有中国电气工程师“摇篮”之美称。学院目前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微纳电子学系、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中心和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校级平台。电院现有教职员工电院现有教职员工777人,其中专职教师5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1.7%,海外博士占26.0%),教授(含研究员)183名,副教授(含副研究员)265名。电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外籍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14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6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1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名、IEEEFellow16名。学院建设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网络空间安全八个一级学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学院共有国家级研究基地9个,省部级研究基地14个,以及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学院瞄准国际前沿科技,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年度科研经费持续快速增长,高水平论文和发明专利稳步增长,自2008年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0项,教育部及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以上奖励26项。在学院百年发展过程中,培养了诸如江泽民、王安、杨嘉墀、张钟俊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实业家、科学家、教育家和十余万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学院现有博士生1247名,全日制硕士生2601名,本科生3890名。近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国家精品课程5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5篇。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得竞赛最高奖。2011年-2015年,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三届获得“挑战杯”特等奖的学院,为我校永久保留一座“挑战杯”做出突出贡献。2016年“创青春杯”获得一金一银的好成绩,是学校参加此项赛事多年后取得的又一次突破。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人才,赴海外游学学生及来学院留学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学院将通过深化改革,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学院的目标不断迈进。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80万

    ]
  • 学院简介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秉承“博学、明德、奋进、和谐”的院训,以“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为立院宗旨,实施“人才强院、学术立院、国际合作、协同发展”四大战略,逐步形成以公共管理和政治学为优势学科,以国际化为鲜明特色的发展路径。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正在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院稳步前进。历史沿革1901南洋公学开办政治特班,以培养从政人才,办学宗旨是“应经济特科之选,以储国家栋梁之材”,聘蔡元培为特班主任。1931黎照寰校长设立公务管理、铁道管理等科系,公务管理学习政治学、国文、外文等科目2003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正式成立2010获批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公共管理学科在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第7位2017公共管理学科在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学科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0万

    ]
  •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从事高层次、专业型、实战性、国际化学历后教育的直属单位,为组织和个人发展提供综合教育与培训服务。自2003年成立以来,学院已累计培训学员逾15万名,师资阵容逾3000位,是国内领先兼具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继续教育品牌。学院以“坚持海外特色,创导终身教育,铸就一流品牌”为办学宗旨,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引进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名校办名继续教育之路,为人才强国战略、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和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服务。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西点军校、加大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进行深度合作,同时也与国际银行家同业公会、英国国际财务会计师公会、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美国高尔夫高级管理者协会、香港金融工程师协会、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等一批海内外知名协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依托学院国际领导力研究所、金融创意研究所、产业创意研究所、税务研究所、中国商业发展研究所、主题公园研究所、牛津大学领导力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交大海外分中心的专业研究力量,为企业单位提供咨询诊断、课程培训到企业大学的综合服务。学院培训课程体系由公开课、定制课程、学习卡课程构成,跨通用管理、专业管理、金融财税、人文艺术、企业大学等领域,很多课程已成为该领域的代表课程,获得了包括企业家、企业高管、银行行长和高级专业人士等构成的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学院本着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宗旨,在提供公开课程的同时,还为包括上海贝尔、上海大众、宝钢股份、上药集团、文广集团、云南机场集团、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在内的五百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了各类“量身定做”的特设定制课程。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校友构成学院倡导“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之理念,先后邀请了梁定邦、夏斌、樊纲、易中天、巴曙松、张五常、马蔚华、吴晓波、任志强、陈志武、江南春、周其仁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风云人物,举办了一百五十多期容闳大讲堂。学院每年还举办近百场专题沙龙和论坛,对校友免费开放。目前,学院已组建了高级经理联谊会、总裁联谊会、创投与私募联谊会、税务联谊会、高尔夫俱乐部总会、HR俱乐部、新沪商交大海外学院分会、房地产金融CEO联谊会、艺术品鉴赏与投资联谊会、金融投资与财富管理总裁联谊会、国学联谊会、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联谊会、中国连锁品牌总裁联谊会、收藏俱乐部、温州分会、南京分会、杭州分会、无锡分会、宁波分会、苏州分会、华南分会、摄影俱乐部、金融精英联谊会、企业家创新俱乐部共24个校友联谊组织,旨在为广大校友打造学习加油站、交流平台和精神家园。战略定位:高层次、专业型、实战性、国际化。近期战略目标:至2020年,在交大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冲刺中,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学院,为学校战略服务。办学宗旨:坚持海外特色创导终身教育铸就一流品牌核心价值观:海外教育学院从成立开始就把责任作为核心价值观,服务国家人力资源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践行终身教育作著名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一种使命,为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添砖加瓦。学院文化:责任为核心价值观,创业和创新为特色。学习理念: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质量理念:视质量为生命,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交大的品牌。服务理念:以学员为本,以老师为本。“大家”理念:我与学院共成长、人人都是创业者。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40万

    ]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历史可追溯到1928年设置的市政工程专业,曾培养出顾康乐、周文德、顾夏声、胡家骏、徐晓白等一批杰出校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9年9月,2001年和2002年获批环境工程博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2003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依托上海交大在工科、管理、医学等方面的学科基础,经过二十年快速发展,形成了在国内环境学科领域的特色优势,成为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与科研机构。为适应我国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在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建与城乡建设部、上海市等有关部委、地方和兄弟院校大力支持下,学院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已形成流域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大气科学与区域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环境功能材料、资源环境管理及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与可持续能源、生态毒理与环境健康等特色研究方向,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培养了一大批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人才,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科技成果,多项咨政建言被政府采纳,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环境保护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3.80万

    ]
  • 为打造社会化教育平台,充分发挥百年交大在教育、人才、技术及信息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并服务于社会,上海交通大学于1999年8月4日设立上海交大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以独立法人经济实体的形式对外发展终身教育事业。上海交大教育集团,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现有总资产2.7亿元人民币,由十家控、参股子公司和多所院校组成,其中包括上海交大南洋现代教育中心、上海交大南洋海外有限公司、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民办交大南洋中学及上海交大南洋附属(昆山)学校等。上海交大教育集团传承百年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醇厚传统,秉持“严谨、务实、创新”的质量方针,不断探索和发展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满足社会教育需求,承担社会教育责任。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将坚定不移地以教育兴国为己任,扬百年交大之底蕴,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国际合作为纽带,倾力服务社会,树立终身教育的一流品牌。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68万

    ]
  • 19世纪末,盛宣怀先生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1920年12月14日始定名为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教育可以上溯到20世纪之初南洋公学时期的政治特班。南洋公学于1901年举办政治特班,由蔡元培先生主持,在当时,科举制度还没有废除,为了给处于大变革时代的中国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学识的治国人才,特班“专教中西政治、文学、法律、道德诸学”,开设了宪法、国际公法、行政纲要等课程,从而使南洋公学成为首批开展近现代法学教育的中国高等学府之一。南洋公学时期的政治特班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作为特班的主任教授,曾在徐汇校园播下了科学、理性、兼容并包的种籽。“钦字第壹号”法科文凭获得者王宠惠先生自北洋大学堂毕业后,立即被南洋公学聘任为教师并派遣到日本和美国留学,从此以律政才识享誉海内外。特班学生中的佼佼者黄炎培先生,就在延安的窑洞里,围绕王朝兴亡周期律的问题与革命领袖毛泽东进行了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话,使民主化的社会诉求得以升华为国家制度设计的理念。这就是南洋公学师生的三个代表,分别象征着科学、法治以及民主的时代精神。此外,为助长变法改制与社会进步,南洋公学在译介国外法律与法学著作方面亦领风气之先,在商务印书馆创始人、时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的张元济先生的主持下,首次成系列地翻译了一批国外重要的法律和法学文献,其中,曾在特班研习法律的近代中国著名文化大师李叔同先生所翻译的《法学门径书》和《国际私法》亦在其列。恢复法学教育,蛰伏积蓄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设立了法学教研室,逐步恢复交大的法学教育事业。1992年开办法学本科专业,1993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正式开始了法学专业教育的历史。1996年成立法律系,1998年取得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这期间,法学教育处在探索阶段,逐步在师资、科研、教学、学生培养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成立法学院,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根据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上海交通大学于2002年6月成立法学院,并投资2500万元进行一期建设,开启了上海交通大学法学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从这一年,法学院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一跃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法学院之一。在坚持本科教育这个中心的同时,法学院在最短的时间内,先后取得了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7月31日,廖凯原基金会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捐赠协议,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总额不少于30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建设一流法学院,以在交大徐汇校区建造新法学大楼、延揽法学名师、塑造学术品牌、培养治国之才和学术精英,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教育发展开创了全新的机遇。2008年9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同时冠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以铭志廖凯原基金会的义举。201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法学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实现了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学科发展的重大跨越。同年9月,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的首届中国法硕士项目成功开班,凯原法学院在办学国际化路线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上海交大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点覆盖所有的二级学科,至此,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法律教育层次更上一个台阶。同年,交大法学院获批上海唯一的国家级法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法学入选上海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入选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应用-复合型”基地和“涉外型”基地。同年,《交大法学》获得刊号作为学术杂志正式发行。2013年国家海洋战略与权益研究基地获批上海高校智库,并于2015年获批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成立企业法务研究中心,开设关于处理经济摩擦、预防法律纠纷的若干种高端系列讲座,是高层次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国际化的重大创举。出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术研究的需要,凯原法学院结合国家发展规划,积极搭建高端学术平台,成立了一批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在风险社会与法治、海洋国家战略、金融司法、投资和贸易的竞争秩序、医事法、网络空间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前沿领域开展团队作业,并加强国际学术合作。2017年,凯原法学院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法学学科评估中获得A-,排名稳居国内法学院前列。自2012年起,在英国QS世界大学法学学科排名榜中连续九年进入全球法学百强,被誉为全国发展最快的法学院之一。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HigherEducation)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最新的2020法学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位列第30位,成为中国大陆排名最高的法学院。依照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规划,法学的定位是交大的未来优势学科和强势学科,是交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大文科建设“有选择追求卓越”的重点之一。为实现交大发展的既定目标,凯原法学院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且廖凯原基金会的捐赠也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教育发展开创全新的机遇,这些都为将交大法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培养法学精英人才的法学重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2.60万

    ]
  • 企业管理学院是交大教育集团直属学院,旨在帮助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培养管理人才,支持企业的管理转型与持续发展。学院紧密围绕智能制造的核心主题,开展企业管理培训、咨询、认证及企业大学设计共建等四大业务板块,针对不同企业、不同需求量身定做出最适合企业需求的咨询和辅导培训方案,拥有一批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咨询及培训专家团队,在项目研发、课程研发、授课方式、方案设计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形成了特有的质量保障体系,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对管理实战应用和实操技能演练等多层次培训要求。企管培训涵盖运营管理、体系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高管财务四大系列,分别针对高管及高潜质管理人才、中层骨干管理人员研发设计。通过调研企业需求、针对企业发展战略以及经营阶段特别设计的定制课程,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与企业发展阶段契合,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管理咨询主要包括智能制造与精益管理、组织优化与人才发展咨询。每个咨询项目都会成立由企业调研与访谈、需求分析与诊断、方案设计与项目研发、辅导与培训以及项目管理组成的立体架构工作团队。咨询团队成员长期致力于先进管理理念、体系及工具的研究,并拥有相关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快速解读及诊断企业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帮助企业实施。精益认证包括精益专家、精益培训师、精益体系以及精益企业的认证。企业大学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课程开发和运营管理,旨在帮助企业设计建立“企业大学”内部组织架构,帮助企业整合学习资源、引领企业变革;根据其业务的价值链来设计各个部门,培养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最终支持企业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发展,实施企业战略运作,并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0.00万

    ]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实现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由著名海外华人学者牵头,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模式创立的国际化金融学院。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19日,英文名称为ShanghaiAdvancedInstituteofFinance(SAIF)。高金坚持国际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办学道路。建院以来,已经成为中国唯一的世界级金融学院。作为为数不多的市场化办学的成功典范之一,高金是中国唯一拥有“体制内的特区”优势的学院--既得到体制内最优资源组合(上海市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学)的鼎力支持,又能参照国际一流院校的先进模式和“教授治院”的治理结构进行办学。高金遵循国际惯例,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贯彻“教授治院”的理念,在上海交大的全面授权下,在人才培养、科研、人事、财务、行政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实行独立的国际化自主办学。高金设有国内最完整的高端金融类管理教育产品线,全面覆盖金融硕士MF、金融MBA、金融EMBA、全球商业领袖学者项目GES(金融管理方向)、PhDProgram博士项目、高层管理教育EE等课程项目。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高金强调专业视角,理论与实践并重,本土与国际交融。高金拥有一支由70多位以海归教授为主组成的堪称国际一流、亚洲领先、国内唯一的豪华师资阵容,其中有50多名资深教授拥有全球主要商学院终身教职,并有20多名教授担任地位卓著的讲席教授,并在国际顶尖的学术期刊中担任主编或副主编等重要职务。高金具备国内最强的金融学术研究实力和知识原创能力。依托于高金建立的中国金融研究院(CAFR)是具有国际水平的开放研究平台和高端智库,致力于将国际领先的金融研究理念和模式引入中国,并专注于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的政策性和应用性理论研究,现已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重大研究成果。与此同时,高金始终坚持国际化办学的宗旨,建院以来学院的国际合作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已经和MIT、斯坦福、沃顿等20余所国外院校开展交流合作。2016年2月,高金顺利通过国际精英商学院联合会(AACSB)的国际认证,成为全球获得AACSB认证的最年轻商学院之一。2016年6月,在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全球金融硕士项目排名中,首次参评的高金金融硕士(MF)项目位列亚洲第2、全球第28,并一举创下投资回报率排名亚洲第1、全球第2的佳绩。2017年高金金融硕士(MF)项目跃居亚洲第1,全球第14位。2018年高金金融硕士(MF)项目蝉联亚洲第1,全球排位跃居第10位。2020年1月,在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智库报告《全球智库报告2019》中,高金已是连续数年荣登“全球最值得关注智库排名100强”榜单,名列中国第2,全球第38。而在“2019全球最佳管理智库”排名榜上,高金名列全球第40位。截至目前,高金已经累计输送3987名优秀毕业生,他们构成了金融领域里一股冉冉升起的高金力量,活跃在中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除上海徐汇校区和浦东陆家嘴校区外,高金于2012年和2015年先后进驻北京和深圳,目前已在国内金融行业聚集度最高的三个城市完成战略布局,实现京沪深三地联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所还处在创业阶段的学院,高金在借鉴国际先进治学经验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的高效的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团队。高金的职员拥有多元化的职业背景,来自各个行业,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这些员工带着各自的管理经验融入高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适合学院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70.80万

    ]
  • 上海交通大学最早培养人居环境方面的设计人才可追溯于20世纪初上海高等实业学堂。2017年12月学校整合全校设计类学科的优质资源,将建筑系、设计系及风景园林系重组成立了设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以“创新设计”学科群涵盖建筑学、设计学与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并已将其列入学校“双一流”重点建设的17个学科群之一。经过近30年来的学科建设,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类学科着力于交融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旨在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英人才,具有家国情怀、领袖才能,国际视野、求真精神。于人才培养、研究、社会服务、实践与国际化等领域均取得瞩目成就,在近年英国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上,“建筑与人居环境学科”(ArchitectureandtheBuiltEnvironment)在国内外高校中排名前列,于2019年进入全球50强,2020年上升到全球第47位。“艺术与设计学科”(ArtandDesign)近年连续进入全球100强。设计学院目前拥有140多位教职员工,900余名学生。大部分教师拥有国际一流大学博士及工作访学阅历。在今后3到5年内,我们将大幅增强研究与教学力度,诚邀海内外英才加盟。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目前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设计”的广阔前景,上海市“设计之都”与“科技创新中心”的地域优势,都让学院的未来充满希望。在上海交大世界级平台,以及一流生源、一流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学院正在打造国际化教育高地,汇聚全球顶级学者与设计大师,创建有鲜明交大特色、国际一流的设计学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2.00万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位于创新求索、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黄浦腹地,红墙映日、梧桐环绕。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两校合并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充分发挥“部市共建”、“部部共建”的体制机制优势,遵循综合大学的发展规律和医学学科的特殊规律,保持医、教、研、管的相对完整性,不断探索实践在综合性大学中发展医学院的模式。历经百余年的春华秋实和六十八载的风雨征程,医学院秉持“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院训及“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学院精神,深入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上海风格、交医特质”的交大医学院发展道路,努力打造具有“厚基础、强实践、重转化、塑规范、融国际”的交大医学“精品化”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医学院始终以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真知、践医学之神圣为己任,与时代同呼吸、与社会共命运,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壮美画卷中留下了诸多浓墨重彩的笔触,为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医学人才。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享有较高国际声誉,师资力量雄厚,优势特色明显,学术成绩卓著,集医、教、研以及社会服务全面发展的研究型、创新型院校,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在多项学科综合排名中均位列全国医学院校首位。医学院现拥有重庆南路、闵行两个校区。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对标国际一流医学院标准,进一步夯实学校科研基础、凸显学科特色,按照上海市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总体要求,2019年11月浦东校区项目正式立项。医学院坚决贯彻“人才强院”的主战略,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师云集、人才荟萃。现有教职医务员工34963名,专任教师686名,在职高级职称295人,博士生导师893人、硕士生导师1233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院士1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国际牙医学院院士1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1人,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8人次,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教育部海外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9人,上海市教学团队5个,上海市教学名师8人。2011年,王振义院士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医学院将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将一批今天优秀、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和不断超越自己、极具创新思维的优秀老师在一起相互激励、共同超越,使我们的学生更加优秀,使我们的老师更加卓越,产生使学生和老师都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的办学理念,建立了卓越医学特色教学体系,开创了极具特色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医学教育新模式。近年,医学院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以基地建设与临床优势为依托,以转化医学理念为内涵的“卓越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坚持提升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教育方向,形成以“精品化”职业素质教育为主线的“一个模式、两个主体、三个层面、四个贯通、五个特色”的医学教育架构,实现扎实基础、主动学习、启迪智慧、提升能力、完善人格的人才培养目标。医学院共有24个学院(系),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及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临床医学八年制(含口腔方向,授予博士学位)、8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生物医学科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护理学),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为国家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法语班)、临床医学八年制(4+4硕博班)、儿科学“5+3”、临床医学五年制(英语班)是学院的特色班级。2016年以培养生命科学领域卓越领军人才为目标,新增生物医学科学专业。2019年高质量完成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接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专家组全程观摩,获得中外专家高度评价。医学院目前在校学生8653名,其中本科及3048名,研究生5269名,留学生336名。2010年起,医学院率先探索和实践临床医学专业“5+3”及“5+3+X”改革,深度参与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19年,新招录住院医师1095名,专科医师规培生481名,分别占全市招录总人数的33%和41%。作为教育部基础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口腔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示范中心学科组长单位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院具有临床模拟功能齐备、师资团队雄厚、医疗资源丰富、操作平台先进的基地优势,并通过器官系统整合式课程、临床技能操作、客观化临床考试等全面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创新意识。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实验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2012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并担任上海市卓越医学教育计划专家组组长单位。历年来,医学院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6门,国家级双语课程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公开示范课8门。《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成为国内首门护理专业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图书馆总藏书量近10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50余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79个,覆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及循证医学等生物医学各领域。此外,图书馆还拥有PrimalPictures、AccessMedicine系列等丰富的医学教学资源以满足医学教学需求。医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首推“健康中国”课程思政,打造“中国系列”课程品牌,通过理论授课、CBL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国劳模、新科院士、医学大家等与师生面对面,举办“宣誓、授袍、缅怀、授帽、感恩”五项仪式教育,深化教育内涵,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观”教育。围绕“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搭好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本科生与研究生三大互动平台。深化“双师联动,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整合班导师与新生导师工作制度,实施全程一贯制模式配备本科生班导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医学思想政治教育大体系。依托新兴媒体优化工作模式,通过“易班”+“微信公众号”积极互动,强化网络思政育人功能。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功能,搭建心理健康服务“医教结合”与“网格化”的关怀体系,建立心理咨询和治疗“绿色通道”。建立全程性且有序衔接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建设在线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从医学教育的本质是终身教育出发,合并原成人教育分院和网络教育分院,新组建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坚持以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医疗卫生大健康行业,依托医学院内外一流的学科和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学院共有4个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医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双一流”的战略决策,以整体提高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内涵为出发点,以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落着点,推动世界一流医学院和一流医学学科建设。整体布局、重点突出,稳步推动国家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积极发挥国家级创新功能性平台在人才培养、平台运行与保障机制、科技成果产出与共享等方面的示范效应,以高峰高原学科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带动新一轮学科布局优化。医学院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三级学科)16个,临床学科、口腔学科、基础学科、药学(与交大药学院共建)等四个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同时全面启动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学科排名稳中前行。根据最新美国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统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8个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构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前1‰。在2019年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2个医学相关学科全部进入排名,其中肿瘤学、药理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3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肿瘤学、外科学2个学科居中国内地高校首位;临床医学、心脏与心血管病、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与心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4个学科均位居中国内地高校前三。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ARWU)中,临床医学世界排名101-150,药学36名,均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临床医学排名51-100,居全国高校第一梯队。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7年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我院临床医学全国排名A+、口腔医学B+、基础医学A-、护理学B+、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B-。2019年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中,医学院位列学术研究型高校第5名(上海市属高校第一)。近年,医学院加强顶层谋划,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聚焦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推进脑科学、肿瘤等重大项目的布局和实施,培养储备优秀医学人才,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近年,医学院设立“双百人”计划,着力培养临床研究型医师和临床专职科研队伍,实施“博士后”激励计划,建设一支支撑学院科研事业发展富有创新活力的优秀博士后队伍,实施“高水平创新团队”项目,破冰学科和院校藩篱,组建跨学科、跨单位的稳定研究团队,明确建设目标,实现临床-临床、基础-临床、医学-理工学科协同创新,组建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持续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提升临床研究能力。医学院系统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8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3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2项。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9项,连续十年稳居全国第一。2018年发表SCIE论文3537篇,其中CNS(含子刊)论文数194篇。2019年连续在CELL、NATURE、SCIENCE以及NEJM、JAMA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2019年,医学院系统共获授权专利数522项。科研基地及平台建设成绩显著。医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5个上海市工程中心。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初步实现了产学研良性互动及转化平台的建设目标,2014年挂牌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建设。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共同建设“脑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探索性实践院所同城协同、联合攻关的科研组织新模式。近年,医学院积极推动在附属医院建设一批如上海精准医学研究院、分子医学研究院高水平研究院,已初步形成优秀人才集聚、重大成果频出的良好局面。医学院积极参与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附属医院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院现共有13所附属医院,其中8所综合性医院、5所专科性附属医院。拥有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共建),7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不含中医),数量占上海市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总数的54%,拥有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1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16个。2018年各附属医院开放床位数19686张,门急诊人次达3531.61万,出院人次104.62万,住院手术人次66.95万。目前各附属医院手术人次占全市1/3,疑难杂症占全市1/2,医学院以雄厚的综合实力,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医学院积极探索区域协同共建医疗卫生事业新战略,与长宁区政府合作共建上海市同仁医院,并于2014年成立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努力实现多维推进区域医疗发展与学科内涵建设。2011年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大力开展医院管理政策性研究,在国内医院管理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医学院持续深化国际交流,积极拓展教育合作、科研合作和学术辐射,不断提升国际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医学院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开了广泛的合作。近年,医学院进一步加强和世界顶级大学的科研合作,建立了上交医-耶鲁大学免疫代谢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上交医—哈佛大学医学院癌症生物学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国际联合实验室。现有49个海外游学(短期)项目,2019年共有344名学生赴11个国家和地区的35所合作院校进行海外游学。医学院拥有深厚和优质的中法医学教育传统,中法合作办学已经成为医学院办学特色之一。医学院与法国医学院校的合作历史源远流长,自1911年上海交通大学院医学院前身——震旦大学医学院成立至今,医学院在与法国一流高校的教育合作方面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总计培养了近800名法语医学人才。1997年,医学院临床医学法语班项目正式纳入两国政府合作渠道;2007年,医学院成立“中法医学部”;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合作举办的医学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正式立项,成为国内首个中外联合培养医学博士项目。2018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里昂第一大学、里尔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格勒诺布尔-阿尔卑大学等院校共同创建的“中法联合医学院”正式成立,全面开启医、教、研各领域的深层次合作,标志着医学院的中法医学合作揭开了新的篇章、迈向了新的高度。2013年医学院与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签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合作协议》,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渥太华大学联合医学院”,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举办医学本科英文班项目”获教育部批准,2015年起正式开始招生,2017年建设完成中加联合实训中心。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携手成立“全球健康学院”,学院整合交大医学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热带病防控领域的优势力量和全球分布的国际合作网络,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学科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的全球健康治理的领军人才。医学教育改革进入新时代,医学院的改革发展也迎来重要战略机遇。全体医学院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根本使命,牢牢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时代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始终坚持医教协同,持续深化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坚持把医学教育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医学研究写在世界科技前沿上,把医学论文写在人民健康篇章上,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接续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99万

    ]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简称:上海交大 地区: 上海、广东、浙江 学制:1~8个月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2.40~76.50万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类型:综合类、公办、双一流、985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师大博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友情链接:中教互联中教互联官网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