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源于1958年北京轻工业学院设立的发酵工学本科专业,1984年设立食品工程系,2002年设立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年更名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1998年开始食品科学硕士生培养,2010年开始发酵工程、制糖工程和生物化工博士生的培养。2018年与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共建西凤学院。
秉承60多年轻工传统,学院始终围绕国家“全民健康”战略,坚持“需求引领、重点突破”,着力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工112人,其中高级职称6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72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三秦人才”“百人计划”“千人计划”“青年科技新星”“青年杰出人才”“科技特派员”等人才和荣誉称号37人;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陕西教育系统“我身边的好典型”年度人物1人。
学院招收博士生的二级学位点为发酵工程、制糖工程和生物化工;招收硕士生的学术学位点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药学,专业学位点为生物与医药(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招收本科生的专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乳品工程和酿酒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和药物制剂。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西北地区首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生物工程西北地区首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陕西省教学示范中心1个,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陕西省教学团队4个,陕西省精品课程5门。
学院坚持基础研究追赶国际前沿,应用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拥有国内首家“国家羊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省内首家“国家果蔬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13115陕西省科技创新工程—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市微生物药物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近5年来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150余项;获科学技术奖19项,其中省部级10项;发表SCI、EI收录及高水平中文论文700余篇,其中著作20余部(英文6部);授权发明专利300余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6件);技术服务企业超过1000家。
学院一直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普度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麻省州立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和联合培养关系。近5年赴境外访学、留学、交流师生200多人次。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形成了以产业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为导向的育人特色。以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为主线,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每年举办科创竞赛、文体活动、志愿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200余项;近5年来,学生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奖项30余项;辅导员获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获评国家级优秀团队1个、省级优秀团队3个;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团获省高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入职中粮集团、茅台集团、雀巢(中国)、玛氏(中国)、阿斯利康,恒瑞医药等世界500强公司,以及浙江大学、东南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工作。
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基本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政治引领和保障作用,扎实推进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创造性提出“四化一提升”工作举措,受到校党委的肯定,并在全校推广,有关做法受到人民日报APP、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现有教工党支部4个,学生党支部8个,教工党员61名、学生党员142名。学院党委分别于2014年、2018年荣获陕西普通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年,学院党委作为学校首个二级单位党组织入选首批陕西高校“双创”工作标杆学院建设名单;学院党委下设的生物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入选首批陕西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
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三创两迁”精神,学院将继续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一流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以特色为立足之本,围绕国家“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构建学科梯队、凝练科研方向、打造创新平台,深化内涵和质量建设,加速推动跨越式发展,提升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努力实现创建国内一流学院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