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天津大学 > 招生学院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 简称:天大
  • 地区: 天津
  • 类型:综合类、公办、双一流、985
  • 学制:2~3年
  • 学费:¥2.50~26.80万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我国成立最早、学科方向最为齐全的材料类院系之一,是我国高水平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所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学院下设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金属材料系)、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系)、先进陶瓷研究所(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焊接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材料加工系)、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天津大学-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NIMS)联合研究中心等6个教学科研单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1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48人,讲师18人,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超过70%。教师中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1人,“长江学者”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A类)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13人。学院教风学风严谨,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900余名。设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以及“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业“功能材料”三个本科专业,实施“师昌绪荣誉学位计划”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举措。学院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学生一次就业率已经连续多年超过99%,本科毕业读研和出国深造的比例近60%。学院注重在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近年来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1篇。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材料复合与功能化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形成了材料复合与功能化、纳米材料与器件、生物医用材料、现代焊接技术、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陶瓷材料与器件、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环境行为与表面工程等重要学术研究方向。近5年,学院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973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1项,973项目课题7项,863计划项目与课题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余项,发表SCI论文8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5项。学院对外交流活跃,分别与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成立了联合研究机构,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开展密切的教学科研合作和师生交流互访。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75万

    ]
  • 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法科创建于1895年,“律例学门”是当时四大专业之一,中国现代法学高等教育由此发端。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太雷,法学大家王宠惠、王正廷、徐谟、郭云观、燕树堂、吴经熊、赵天麟等人均受教于北洋大学律例学门。1920年北洋政府训令指示北洋大学专办工科,法科1920年正式停办,至此北洋法科并入北京大学。1994年1月天津大学正式设立经济法专业,1997年11月成立法学系,2015年6月17日正式复建法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6人,教授19人,副教授15人,博士学位获得者44人。学院设有法学本科专业、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专业学位硕士点。各层次在校学生达400余人,其中在校研究生150余人,在校本科生250余人。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设有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最高人民法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中心、中国智慧法治研究院、人类遗传资源法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行为研究会秘书处、天津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秘书处、天津市法学会宪法学分会秘书处、刑事法律研究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科技法学研究所、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学院与耶鲁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莱斯大学、纽约大学、杜克大学、美国里士满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悉尼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庆应大学、印度Jindal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建立了合作关系;拥有设施完备的模拟法庭、藏书丰富的中外文图书馆,为培养现代化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复建四年来,国家级项目共获批14项,其中包括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获得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第四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多项。咨政报告获得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等领导的批示。学院组织了三十余次全国规模的大型学术会议,获得国内外法学界的高度关注。CCTV、法制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科报、中国环境报、人民法院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报导。法学院确定了“高起点、入主流、有特色、国际化”的办学方针,确立了“崇法厚德、致公天下”的院训。提高法学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突出学科融合,促进学院法科专业与学校理工科背景的交叉与融合,努力培养兼具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既有民族意识又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素质拔尖创新法学人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00万

    ]
  •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天津大学从1978年开始设立管理学科,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管理学院,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创立管理学院的院校之一。为进一步激发基层学术组织创新活力,增强管理与经济类学科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009年,学校率先在管理和经济学科群试行学部制改革,重组原有院、所机构,形成了新的管理与经济学部,为管理与经济学科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崭新、广阔的平台。管理与经济学部涵盖管理学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3个一级学科,经济学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及工科门类的系统工程二级学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技术经济与管理学科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重点建设的二级学科,3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均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学部拥有3个哲学人文社科基地,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学部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三大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本科开设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物流工程(智慧供应链与运营管理)、金融学9个本科专业及方向。2013年1月,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全国102个参评院校中排名第二;工商管理学科在全国115个参评高校中排名第十七。2017年9月,“管理与经济学科领域”进入天津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领域。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估结果为A。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学科评估结果为B+。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天津大学MBA项目评估结果为A,MPA项目结果为B+。天津大学是国内首家将MBA、EMBA、MPA三个项目同时提交并全部一次性通过五年期AMBA国际认证的高校。管理与经济学部积极加入国际精英商学院认证组织(AACSB)并通过了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AMEA)五年期认证。工程管理硕士(MEM)项目通过了国际项目管理学会(IPMA)和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两大国际项目管理组织的教育认证。工程管理专业通过CIOB和住建部联合认证。财务管理专业通过香港会计师公会和澳洲会计师公会的课程认证。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目前共有教师175人,其中教授53人、副教授90人、讲师32人。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4人、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天津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曾被聘为名誉教授;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荣融教授曾被聘为管理与经济学部名誉主任。此外,学部还聘请了30余名国内外名牌大学、大型企业、政府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学部在科研获奖、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科研获奖方面,7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近五年,学部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8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3项。在科研项目方面,近五年取得科研项目500余项,研究紧密结合中国情境之特点和国家战略之需求,获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若干基础理论与方法”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制度和管理技术体系研究”,获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科研经费实现稳步增长。在发表论文方面,近五年发布SCI、SSCI论文600余篇。在出版专著方面,近五年学部在科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等出版26本专著。学部编辑承办的《管理科学学报》和《系统工程学报》,均系由全国知名的管理科学专家与系统工程专家任编委的全国性一级权威性学术刊物,根据中情所的最新期刊评估报告,两刊的影响因子排名位居全国同类期刊前茅。由《管理科学学报》与科学出版社合作创立的《管理科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JMSE)于2014年创刊伊始即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资助。管理与经济学部积极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企业合作,每年邀请约100余人次海外的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多年来,学部与欧美、东南亚、港台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校,以及世界银行、欧盟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同时,每年还选派30余人次的教师、管理人员出国交流与学习。多年来,学部在科研经费、教学设施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许多国家、地区和组织的资助,有力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8.50万

    ]
  • 天津大学化工学科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当时的北洋大学、南开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等高校的化工系合并组成,1997年,在原化工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秉承“坚持一流标准,培养一流人才,争创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的发展目标,“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获得学科评估“四连冠”、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五连冠”,“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历经几代教育家的共同努力,建成了化工领域完善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体系。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影响国计民生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发挥学科优势,努力提高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基础研究领域方面,合成生物学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奠定我国在人类基因组化学合成这一领域的国际地位;大型填料塔分离技术、医药结晶技术、生物加工技术、新型催化剂与反应技术等多项成果处国际先进水平,在相关行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依托优质的学术资源与人才储备,学院已形成具有“海外学历或海外留学经历”的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全英文课程学习体系、国际化教学科研培养体系以及管理服务体系。学院积极探索并稳步推进外国留学生招生和培养工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近年来,学院与国际知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签署校、院级国际合作协议,建立国际联合基地(中心),接收外籍博士后和交流交换进修海外学生,提升了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院以来,学院秉承“自强不息、求实创新、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院训,在教育教学、人才队伍、研究设施、标志性成果等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为建设世界一流化工学科而努力奋斗!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75万

    ]
  •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1年12月在原环境工程系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的基础上,新增环境科学系组建而成。2013年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遗传学并入环境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成为环境、暖通、能源、市政、海洋、生态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学院初期定位和建设目标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现在定位“国际一流”,将“创新机制求发展、特色强院创一流”设为学院建设方针。学院现设环境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和环境科学与生态系3个教学单位,并设有本科教学中心实验室,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国合基地,4个天津市国合基地。学院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环境能源工程、环境信息与规划管理、环境生态学、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热能工程、遗传学10个二级学科,拥有覆盖全部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1个资源与环境类别的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本站在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共同开展的2015年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工作中,获评优秀。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在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学院现有教职工124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54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国家优青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北洋学者3人,北洋青年骨干教师28人,科技部领军人才1人,天津市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年度科研经费稳步增长,多年保持全校人均科研经费名列前茅。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级4项、课题级10余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项,牵头国家“973”项目2项、科技支撑计划9项,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工作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其他各类省部级科研奖励10多项。学院积极推动国际化建设,与佐治亚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南澳大学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和联合特色研究生院,与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爱丁堡大学创建“3+2”环境科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学院建有国际留学生班。学院已经形成了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以及高端培训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以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理念为引领,坚持“工程与科学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以“创新、务实、开放式、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培育了大批环境领域优秀人才,毕业生普遍在科研、教学、工程实践和管理等领域发挥了骨干作用,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75万

    ]
  • 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是天津大学最具实力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含14个二级博士点、17个硕士点、4个工程硕士点,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和智能制造工程5个本科生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力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固体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热物理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学院建有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以及机械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学院建有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天津市装备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控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地热研究培训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以及内燃动力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复杂装备机构理论与设计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学院下设机械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3个系级单位。其中,机械工程是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最初设立的4个学门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工程学科。学院现有在职教工348名,师资力量雄厚,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含双聘院士1名)、国外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7名、国家“万人计划”5名,优青等四青人才12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1人;教授/研究员102名,副教授/副研究员102名,讲师/助理研究员4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8名,博导(独立指导)167名,学术型硕导264名,专业型硕导231名。“复杂装备机构理论与设计技术研究”、“内燃机高效、低污染工作机理及技术研究”、“流动稳定性、转捩及湍流计算”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高效、低污染内燃动力设计理论及方法”、“高端装备机构理论与设计”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高端装备机构理论与技术基础”、“移动动力装置高效低碳清洁利用的工程热物理问题”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院现有博士生近600人(其中工程博士60余人)、硕士生近1700人、本科生1400余人,以及专科生近120人。师资队伍机械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348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周恒),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陈予恕、金东寒、苏万华、金翔龙-双聘),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名(顾佩华),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苏万华),863领域专家1名(黄田),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名(黄田、王树新、卫海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王树新、尧命发、王天友、陈焱、卫海桥、汪越胜、柯燎亮),“万人计划”科技部领军人才3名(王树新、陈焱、王延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名(王天友、尧命发、陈焱、王延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陈焱、焦魁、刘海涛、仇巍、王延辉、柯燎亮、刘海峰、王毅泽),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名(王延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柯燎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名(宋崇林、吴志强、王树新、姜楠、尧命发、谢辉、赵力、王天友、卫海桥、梅江平、黄干云、杨志永、梁兴雨、田延岭、陈焱、袁德奎、焦魁、仇巍、柯燎亮),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名(汪越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教授/研究员102名,副教授/副研究员102名,讲师/助理研究员4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8名。博导(独立指导)167名,学术型硕导264名,专业型硕导231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25万

    ]
  •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于1997年由原土木工程系、水资源与港湾工程系和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合并成立,下设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港口工程系、船舶与海洋装备智能设计及工程管理系、海洋工程与智能海事系、岩土工程研究所6个教学单位,并设有海洋装备研究院(与中海油共建)、水与能源创新研究院、大跨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等多个科学研究机构,目前在职教职工246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700余名。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三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含海洋工程、船舶工程、国际航运管理三个专业方向)4个本科专业;以及工程管理第二学位本科专业,工程造价管理(专科)高职专业。学院4个本科专业都是国家特色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积淀。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学院现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及船舶与海洋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全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及结构工程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二级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为A-(排名第七);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为A-(排名第三);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为B(排名第四)。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包括: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博士培养领域:能源与环保。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9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6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81人,中级职称教师45人;实验技术人员2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4名双聘),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3名,天津市杰出人才4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4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水利工程实验中心、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中心3个教学实验基地;拥有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平台基地;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监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土木工程结构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港口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装配式建筑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地下工程建造与安全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房屋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市海上风电结构与施工装备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海洋可再生能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技术工程中心11个省部级平台基地;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单位组建分中心:“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大学分中心。建筑面积22833平方米,拥有设备5500台(件),价值近亿元,拥有世界高校第二国内唯一的大型冰工程实验室、世界领先的高压力深水结构实验装置、国内首套水利工程交互式三维仿真分析平台、国内第一个泄流结构全水弹性实验平台、先进的多功能方向谱港池等。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坚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扎根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技创新工作理念,以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863和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国家重大工程横向课题等为依托,深入开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300余项,省部级项目500余项。2008年至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省部级特等奖及一等奖30余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2017年,学院实到科研经费1.85亿元,发表SCI检索论文230篇,EI检索论文257篇,申请专利393项,授权专利143项。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这里走出,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75万

    ]
  •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和教育部与天津市联合共建的高水平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其前身为创办于1895年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1951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37年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津沽大学建筑系(原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北方交通大学建筑系(原唐山工学院建筑系)与天津大学土木系共同组建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1954年成立天津大学建筑系。1997年6月,天津大学进行学院制改革,在原建筑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院下辖建筑学系、城乡规划系、风景园林系、环境艺术系,及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和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学院现有在职的教职工160名,教师142名。其中教授(研究员)44名、副教授52名,中国科学院院院士1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长期任教的外籍教授4名。师资队伍力量雄厚,业务素质高。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或从国外留学、进修归来的中青年教师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教学改革、科研及生产实践项目,取得突出成绩,在国内外建筑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学院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进行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教学成果。多年来,全院教师开展了多方面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我院学生在参加的国际、国内重大设计竞赛中屡创佳绩,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1992年和1995年经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我院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先后获全国首批建筑学专业教学优秀资格认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专业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可授予“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学位。2012年在全国建筑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位列第三,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三,与第三轮评估名次持平。城乡规划专业于2000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并于2004年获得优秀资格认证,2012年在全国城乡规划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位列第六,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三,较第三轮评估并列第六有所上升。风景园林专业于2011年取得国家第一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成为第一批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同年成为天津市一级重点学科。2012年在全国风景园林一级学科评估排名第五。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六,较第三轮评估并列第五略有下降。经长期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学院已形成具有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等多层次、高质量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1998年学院的建筑学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二级学科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包括自主申请设置的建筑环境设计博士点,共有5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设计艺术学、建筑环境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等8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国家批准又设立建筑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建筑学一级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建筑技术科学二级学科也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目前,学院已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5个学术型学位硕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美术学;5个专业型学位硕士点: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艺术、建筑与土木工程;4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学院十分重视专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与海内外许多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如与美国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明尼苏达大学、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密歇根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意大利的都灵理工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罗马大学,德国的柏林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亚琛应用科学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大学,英国的伦敦学院大学、卡迪夫大学、诺丁汉大学,法国的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巴黎第一大学,荷兰代尔夫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日本的东京大学、神户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京都大学、九州大学、九州产业大学,韩国的釜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台湾成功大学、中原大学、淡江大学、东海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均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长期开展师生互访、联合培养、学生作业交流、联合教学和合作科研项目等活动;每年都有师生派往国外知名大学学习深造,并接受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和交换生。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200余名,硕士生200余名,博士生50余名,外籍学生40余名,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另外,每年还招收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和同等学历硕博生若干名。学院的一流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师资队伍,多层次、高质量、国际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模式,为学生学习深造及以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几十年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本科毕业生和几百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分配在国家各部委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管理、开发建设等部门,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和学术中坚力量,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6.25万

    ]
  •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简称精仪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精密机械仪器专业。1959年成立精密仪器工程系,1995年10月2日,在原精密仪器工程系基础上成立了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简称精仪学院),我国老一辈著名学者项任澜、王守融、蔡其恕、钱耀绪、许镇宇、吴又芝、刘豹、邱宣怀、苑文炳、吴继宗、孙祖宝、孙家鼒、祝毓琥、周昌震等曾在此长期执教。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简称精仪学院)下设四个系:精密仪器工程系、光电信息工程系、光电子科学技术系、生物医学工程与科学仪器系。精仪学院具有一流的学科和学术地位。学院现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6个博士点,6个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建有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光机电系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纳制造与测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微纳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天津神经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现代光学研究所、光电子研究中心、传感工程研究所、照明技术研究所、光电测控技术研究所、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生物光学研究所、空间仪器与技术研究所等研究开发机构。强大的学科基础为学生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科生深造率超75%,深造率和出国率均位列全校首位。精仪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学院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教授67人,副教授83人,博士生导师161人,硕士生导师18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12人(其中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有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及从国外留学、进修归来的教师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敬业进取,经验丰富。另外,学院还聘请了一大批相关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传感技术与测控电学、光学与光电子技术、测试技术与精密机械、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处理、应用电子技术等5个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直接为本科教学服务。经过国家“双一流”的建设,教学设施全面更新,实验室功能进一步增强。精仪学院的专业设置充满活力。学院现有五个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原“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方向)】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天南大合办)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方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学科建设的带动下,专业建设成绩突出。学院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学院建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视频公开课,编有11本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近五年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12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各专业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改造更新,既保持着长期办学形成的雄厚基础,又体现着21世纪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学院近四年就业率达99.5%,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2009年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1年获批全国17个改革试点学院之一,2016年学院党委荣获天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7年成立南昌微技术研究院。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50万

    ]
  • 天津大学理学院(SchoolofScience,TianjinUniversity)的前身是北洋大学理学院,创建于1946年,创立之初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地理系四个系所。1952年由于院系调整理学院被划入南开大学,1983年天津大学重设数学系、物理系和化学系,1997年重组成理学院。2016年,为推动理学学科发展,数学系从理学院拆分并与天津应用数学中心成立天津大学数学学院,理学院现设有应用物理学系、应用化学系。经过七十余年的风雨洗礼,如今的理学院在学校领导下,学院党政围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以“创新理科发展道路,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为载体,全院教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学科建设、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学生工作、管理和党建工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院上下正在为建设一个充满活力与发展潜力、富有鲜明特色的学院而努力。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75人,专任教师12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7人、副教授/研究员5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19人,占整个教师队伍的93.7%。学术队伍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1名双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9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天津市教学名师4名。学院现有材料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三个天津市重点学科,应用物理和应用化学两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校生819人,其中本科生414人、研究生304人。物理学科领域和化学学科领域是天津大学6个进入ESI的学科领域之二,其中化学学科领域是天津大学三个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的学科领域之一。学院高度重视本科基础教学工作,拥有一支完整、系统的教学队伍,设有天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两个教学实验机构。学院目前建有首批“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批“化学化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一个国家级优秀“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一个“工科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一个天津市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团队”。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课程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天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为天津市优秀实验中心。学院拥有多个科研机构和实验中心,为学院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现有天津市分子光电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低维功能材料物理与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还拥有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分子光电科学与工程研究平台、天津大学分子化学与材料学科交叉平台、天然高分子研究所和现代材料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学院保持平均每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十项以上;二区以上的高水平文章保持在每年平均110篇以上。2017年理学院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化学获批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并先后成立了“天津大学化学研究所”(2017年1月16日挂牌)、量子交叉研究中心(2017年11月24日挂牌)。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75万

    ]
  •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与“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校风而享誉海内外。作为天津大学的一所非常重要的文科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简称“文学院”)在学校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学院下设英语系、中文系、大学英语教学一部、大学英语教学二部、研究生外语教学部、小语种教学部等6个教学单位,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翻译与文化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以及台湾研究所。学院设有英语和汉语言文学两个本科专业,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位点、外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位点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19人,其中教师104人,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42人。学院还拥有40余名学成归国的留学进修人员和出国讲学归国的资深教师。各层次在校学生达520余人,其中在校研究生170余人,在校本科生340余人。学校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为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学院在做好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同时,还承担着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公共外语课和绝大部分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学院与一些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建有联系;常年聘请外籍专家任教;学院拥有设施完备的同声传译实验室、高级语音实验室、多功能语音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会议室和藏书丰富的中、外文资料室,为培养现代化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多年来,学院的各类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4.00万

    ]
  • 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SchoolofMicroelectronics,TianjinUniversity),于2015年9月依托天津大学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成立,2016年11月13日经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常委会第九届68次会议研究决定独立建制,是26所建设与筹备建设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学院师资力量强大。现有教职工64人,拥有教授19人(新体系长聘教授2人)、副教授20人、讲师3人,预聘教师4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5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学院重视人才培养。学院现有本、硕、博在校学生近1200人,教风、学风浓厚,学生文化氛围活跃,注重通过双语教学改革、3+1国际联合培养、与佐治亚理工大学联合办学、学生国际课堂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院学生在校内外各类学术科技竞赛、文化及体育活动中均有突出表现,斩获包括国际微波年会学生设计大赛建模项目冠军、天津市创新创业奖学金特等奖、宝钢奖学金特等奖、中英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冠军及国际季军、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每年本科生赴国内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的比例超过55%,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超过98%。大多数毕业生都进入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国家战略性重点单位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华为、紫光展锐、海思半导体、恩智浦半导体、中芯国际集成电路、京东方科技、各大银行信息数据中心等国内外知名、行业领军企业的重要岗位工作。学院学科实力雄厚。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学科,建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等。本科招生专业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教育部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教育部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向包括: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集成电路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拥有天津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方向之一)、天津市成像与感知微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物联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天津市红外成像技术工程中心(与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建)、天津市集成电路与计算系统技术工程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始终聚焦国际科技发展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前沿基础与重大工程技术研究。在射频/太赫兹(THz)电路与系统、半导体成像感知、微纳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安全技术等研究方向形成了特色及优势。近两年,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天津市人工智能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等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总经费近50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深入开展校地合作,积极参与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特色学院、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建设,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当前,学院正顺应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大发展战略和“新工科”建设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目标,大力推进学院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各项事业建设发展,密切加强与紫光集团、恩智浦半导体、中芯国际、海思半导体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产学研合作,全力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源源不断的卓越人才。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2.50万

    ]
  •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药学院”)于2000年8月成立,2001年正式招生,首任院长为长江学者、美籍华人赵康教授。名誉院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家祥教授。2013年,国家高端人才计划入选者JaySiegel教授担任药学院第二任院长。2014年初药学院入选国家外专局、教育部联合推出的“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成为全国首批四个试点学院之一。从2015年起,药学本科国际实验班开始招生。目前已建立并实施国内首个“药学专业本-硕-博全英文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目前设有药学本科专业,药学硕士点(含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剂学、药理学和生药学六个方向)及卫生事业与药事管理硕士、应用化学和卫生事业与药事管理两个博士点(依托化工学院及管理学部),可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从事研究工作。学院建有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天津市药物传递与功能高效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分子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中药注射剂关键技术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学院现有教师63名,含教授33名、副教授24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级人才计划11名。外籍教师占比43%。学院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投入设备总价值约500万元,面积约2千平米,入选“天津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学院测试平台中总价值8千余万的仪器设备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使用。2019年,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批国家级金课。天津大学药学专业已日渐成为国际学术舞台上,专家和学生关注和聚焦的教学及科研平台。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5名各国院士担任我院顾问委员会委员。仅2019年,学院就接待8位外国院士、3位诺贝尔奖得主等多位世界顶级学术大师。药学院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国际化发展建设目标,并正在逐渐成为国际知名的教学及科研中心。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3.75万

    ]
  •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是在国家全面实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为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促进交叉融合而组建。学部共设四个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网络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均为天津市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学科位列ESI全球前1%,软件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数据科学学科方向获得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学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150余位专职教师,多位教师入选国家万人/杰青/优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科研工作聚焦国际前沿,服务国计民生。学部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以“政务数据认知计算研究中心”参与建设;同时拥有认知计算与应用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先进网络技术与应用天津市重点实验室、文物本体表面检测与分析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天津市公共安全大数据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国际合作科技基地-网络大数据国际联合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拥有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津大学分中心、天津大学超算中心等科研资源。近几年,学部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金等高水平科学研究项目,发表了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学术论文,许多学术研究成果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智能交通、智慧健康、防灾减灾、天文与空间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学部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00余人,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全日制留学生80余人,学部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与MSRA、IBM、谷歌、英特尔、腾讯、百度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共建创新实验室,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佐治亚理工、南卡来罗那大学、日本JAIST等国际知名大学共同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8%以上,已累计为我国IT领域培养了两万余名高层次优秀人才。学部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严谨治学,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导向,坚持高质量人才培养与高水平学术研究并重,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智能与计算学部。真诚欢迎国内外优秀学者加盟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真诚欢迎国内外有志青年报考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25万

    ]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简称:天大 地区: 天津 学制:2~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2.50~26.80万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类型:综合类、公办、双一流、985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天津大学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