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设计学院是由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图学中心等专业和教学单位于2000年12月合并而成。2003年,学校将工业设计专业从其他院系调整到城市设计学院,学院因此形成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相辅相成的完备设计体系。依托学校文、史、哲、经、法、管、理、工、农、医、教育等多学科基础,借助学校深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底蕴,学院逐步形成人文化、数字化、国际化和创意产业化的办学特色。学院现设有城乡规划系、建筑学系、设计系、图学与数字技术系、艺术与设计实验中心等五个科研教学单位和党政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拓展办学办公室、图书资料室等科研教学辅助单位。学院现有教师119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58人,博导19人;有30多位教师在海外著名大学获得硕、博士学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珞珈青年学者4人。学院拥有城乡规划学博士后流动站,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工业设计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六个硕士点。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为湖北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拥有城乡规划、建筑学、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四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两个专业的本、硕两个层次分别于2016年、2018年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复评;建筑学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城乡规划学为“985工程”建设学科,在综合应用GIS、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辅助城市规划方面,被国内同行认定为开辟了新的办学方向。学院对外交流广泛,每年暑期开展中、美联合设计坊,学院教师与外籍教师联合讲授设计课;学院与荷兰地理信息科学与对地观测学院合作20余年,并与英、法、美、韩、意、德、澳、新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的大学、组织、科研机构等开展了联合教学、合作科研和学生交流。2013年开始,学院获批教育部为期五年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英国邓迪大学进行建筑学专业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2017年5月该项目获批延长五年。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90余人,研究生近300人,另有成人学历教育、研修班、短训班等各类层次的继续教育。学院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水平、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依托学校齐全的学科门类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培育具有“人文化、数字化、国际化”综合素养的创新人才,成果丰硕。近年来,学院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竞赛中斩获大奖,其中包括国际建筑师协会最高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奖”、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及台湾光宝创新奖佳作奖等,发展势头强劲。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7.50万
] -
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9月21日,系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与武汉大学共建的实体性科研机构。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王永辉和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叶中共同担任中心主任。中心主要承担党内法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对策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基本任务。(一)目标定位建设“一库两基地”为中心的目标定位,即建设全国党内法规研究高端智库、党内法规理论研究和创新基地、党内法规制度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基地。(二)战略定位“高”——站位高、眼界宽、格局大,为构建党内法规的制度体系、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等五大体系作贡献。“新”——模式新颖,由省委办公厅和高校共建,理论界与实务界强强联手,各展其长、相互促进。“强”——汇聚省委法规室和各大高校众多知名学者,研究实力雄厚,研究阵容强大。“实”——谋划部署实、组织领导实、规章制度实、经费保障实。(三)科研团队本着“省校共建、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中心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较强研究实力的管理和研究团队。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王永辉和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叶中共同担任中心主任,五十余位来自各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受聘为中心特聘研究员与兼职研究员。自筹建以来,中心集中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学等优势学科的专家学者,积极开展党内法规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标志性成果,在国内相关领域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目前,中心已初步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完整、专业背景丰富、政治素质过硬的研究队伍。(四)未来展望面向未来,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将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继续贯彻党中央有关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政方针,根据中央与湖北省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党内法规建设问题开展跨学科协同创新研究,完成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重大决策的支撑服务工作和重大人才培养专项任务的实施工作,集中力量打造集党内法规理论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高端培训为一体的高质量研究平台与国家高端智库。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9.00万
]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不仅是中国拥有最美风光的医院,而且正在建设最美内涵医院。医院秉承“大医精诚、敬畏生命”的宗旨,通过几代人共同努力奋斗,在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领域成绩斐然。近年来,医院学科影响力、疾病救治能力和科研水平快速提升,2018年医院跃居全国进步最快的医院之一,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疑难重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Nature集团中国医疗机构自然指数年度最高排名第10位。医院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强医院。学院尤其重视医教协同,在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获得最高认证等级。学院名医荟萃,学科齐全。医院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广纳天下英才,近五年来从国内外顶尖大学、医院引进40位学科带头人。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08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0人,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湖北省“百人计划”人才、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等。学院有2个学系、36个教研室,拥有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等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其中13个二级学科已招收博士生,拥有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护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3个专业基地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3个专业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学院教育全面,成果丰富。学院承担着各层次的医学院校教育,包括武汉大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专业本科生、临床医学(5+3)(含中法班)、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以及港、澳、台地区学生和20多个国家留学生的临床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同时承担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任务。医院涵盖毕业后医学教育与医学继续教育,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6年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3年,近五年接收省内外进修人员2200余人,近三年开展国家级、省级医学继续教育教育项目共约300项,参培学员超过6.4万人次。学院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培养学子在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斩获全国一等奖,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荣获银奖一项,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组荣获特等奖一项。重症医学科刘畅老师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自中国医师协会2016年开始在全国的各住培基地组织评优工作以来,我院每年都榜上有名,其中荣获“优秀住培基地主任”2人,“优秀住培带教老师”2人、“优秀住院医师”1人。学院理念先进,平台完善。以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教学医院为目标,不断提升科学研究能力,积极抢占学术研究前沿和高地。学院现为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基地,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一批教学平台;拥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肿瘤生物学行为、肠病、移植医学技术等省重点实验室、省人类遗传资源保藏中心、省腔镜泌尿外科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等33个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学院特色鲜明,设备先进。肿瘤学是国家“985”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泌尿外科、肿瘤科、重症医学科和临床护理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临床检验诊断是省重点学科。近五年来,医院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0余项,获奖科研成果100余项,包括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和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医院拥有国际先进的双源CT、3.0核磁共振、ECT、新型高能带多叶光栅医用直线加速器、数字血管减影机(DSA)、双板DR、PET-CT、TOMO、省内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医疗设备。学院视野开阔,兼容并蓄。是国内唯一法国三任国家领导到访的医院。学院创办“中法医学实验班”20年,开展“法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获中法双方互认资质)11年,与芝加哥大学合作“临床医学教学改革试点班”11年,培养了数百位优秀学子和青年骨干教师。在这里,你可以遨游书海探寻生命的奥秘,可以畅游东湖领略自然的清秀;在这里,你可以感受“人民医学家”桂希恩教授的情怀,可以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王行环教授共同攀登医学研究的高峰;在这里,你可以跟随“国之名医”“国之大医”的脚步,可以和我们一起在迈向国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教学医院的进程中收获成长、成就梦想。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6.60万
]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名湖北省人民医院,也为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创立于1923年,是湖北地区首家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窗口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在中国医院影响力综合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15名、华中地区第2名。医院有首义、光谷、洪山三个院区。共开放病床5200张,设置涵盖现代临床医学的各个临床医技科室127个,位居全国前列。医疗服务辐射到全国乃至海外,2019年门诊量539.6万人次、诊治住院病人23.7万人次(含日间病房1.2万人次)、开展手术10.3万台次。主院区位于武昌张之洞路(原紫阳路),开放病床3500张,建有国际一流、功能完善的门诊和住院大楼,手术室均为净化层流到百级或千级标准,重症监护室、导管室等均设备先进、管理一流,PET/CT、PET/MRI、RevolutionCT、大孔径静音MRI、IGRT肿瘤放疗直线加速器等国际先进医疗设备一应俱全。东院区(光谷院区)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按照高新科技化、人文化、山水园林化和国际化标准建设,开放病床1700张。洪山院区着眼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医疗中心、以人为本的花园疗养胜地、面向未来的国际研究基地,规划于2021年底建成。在职职工6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20名,包括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央“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央“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医学领军人才、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等知名专家和一批饮誉海内外的名医。诺贝尔奖得主和两院院士30余人受聘为医院客座、兼职教授。建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入选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国际认证,被评为全国“优秀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承担武汉大学医学专业500余名本科生(五、七、八年制)、8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的临床教学、800余名住培医师、600多名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医院专科齐全,设有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变态反应科、心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胰腺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烧伤整形科、血管外科、肾科、疼痛科、妇科、产科、生殖医学科、儿科、肿瘤科、神经内科、精神医学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科、检验医学科、急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老年病科、皮肤性病科、医学美容科、口腔科、康复科、核医学科、病理科、超微病理科(电镜中心)、放射介入科、超声影像科、分子影像科、输血科、临床药学等,均形成了特色与优势。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心血管内科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精神医学科、肾病内科、神经内科、眼科、检验医学科、临床护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心血管疾病专科(心内科、心外科)、神经疾病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眼科为武汉市建设国家医疗服务中心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建设专科。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病毒室)、卫生部心律学重点实验室(建)、心血管病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消化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药药剂学、心电生理、消化道病理生理国家中医药Ⅲ级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卫生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基地,湖北省心血管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眼部疾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消化疾病微创诊疗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生殖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消化内镜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超声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精神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眼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变态反应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神经精神研究所、湖北省儿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与肝病研究所、泌尿系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药学、妇科、生殖医学等研究室。湖北省模式动物中心的技术水准与特色达国际一流。近十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200多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5年、2016年发表论文数均居全国医疗机构第3位,最新自然指数(英国自然集团)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0名。医院的办院宗旨是“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秉承“敬业求是、埋头实干、不畏艰难、勇于超越”的医院精神,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着世界一流医院的宏伟目标奋发努力,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6.60万
] -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源于1945年建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2000年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原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和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计算机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组成。学院现设有空间物理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3个系和1个教学实验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光电系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07人,其中专任教师145人(博士生导师52人、教授/研究员5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2人)、实验人员20人(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实验师8人)、管理人员28人,另有专职科研岗位人员14人。学院现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余人。学院现有学生总数2368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60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79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260人。学院学科优势明显,涉及地球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7个一级学科,其中地球物理学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A+,2017年入选教育部国际一流建设学科。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无线电物理、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空间物理学、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地球物理学、5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学院按电子信息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涵盖6个本科生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2020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2020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专业)、电波传播与天线(国防特色专业、2020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还设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空间科学技术拔尖班”、“逐光创新人才试点班”和“人工智能试点班”4个试点班。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地球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在传播文明的同时,学院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承担着探索自然规律、发现新知识、创造新技术、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服务人类生活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学院现拥有武汉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空天信息智能服务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支撑单位。另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高层大气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空间环境感知与装备国家自然资源部技术创新中心、雷达与无线通信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光谱成像仪器湖北省工程技术中心;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863”、“973”、“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部和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行业公益专项”、航天和国防等多项国家重点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近百项成果。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领未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追求创新、发展个性”的教风和学风。数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逾万名高级人才,造就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家;学生在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诸多大赛中获国家奖近百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法国巴黎高科电信学院、英国邓迪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7所国外知名高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与北美、欧洲和亚洲十余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合作关系。秉承着“明德博学,知行合一”的院训精神,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处于学校前列,有一批具有多学科交叉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有着淳朴、和谐的院风和务实、拼搏的学院精神。作为学校首个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学院,近年来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国际化办学、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6.60万
] -
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董辅礽研究院”),是2013年经武汉大学批准成立,京、汉两地联动的校级社科重点研究和教学机构。董辅礽研究院在传统经济学领域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同时在新兴的健康经济学领域迅速成长,获批全国首个健康经济学自主交叉学科点,逐步形成以健康经济为核心,健康医疗大数据为基础,与金融学、企业管理、政治经济学相互支撑的学科平台和教学科研体系。2018年,“武汉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作为国家卫健委推动健康领域信息化发展,与高校共建的研究机构之一,落户董辅礽研究院,成为健康经济学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国家级平台。2020年,“武汉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由武汉市政府、武汉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共建成立,依托董辅礽研究院研究平台,开展健康医疗和公共卫生应急大数据相关研究。董辅礽研究院拥有一批国内顶尖经济学及健康经济领域专家,核心成员包括陈东升、毛振华、华生、毛宗福、邓大松、于刚、管涛、王健、郭敏、李伏安等。董辅礽研究院厚积薄发,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推出多篇高质量政策建议。其中,《关于降低武汉市新冠肺炎病死率的建议》、《武汉开城和防范疫情二次爆发的思考——从“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到“应检尽检、愿检就检”》两篇政策建议报告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并且“应检尽检、愿检就检”作为国家一项重要防疫政策得到推行。董辅礽研究院依托武汉大学的教学科研资源和在京校友力量,发挥京汉两地优势,未来将建设成为推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端智库、高层次健康经济人才培养基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19.80万
] -
动力与机械学院是我国能源动力、机械工业等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单位。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4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授权点;并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为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入选第七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系统工程与仿真入选国防特色学科建设。学院拥有现代电力生产过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先进发电技术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机械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9人,其中:教授4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含双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副教授61人(含副研究员)。学院在校学生近1800人,其中本科生1294人,硕士生400余人,博士生95人。近5年,学院先后获国家专利20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累计承担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等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1000余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其中SCⅠ,EI检索收录800余篇。学院注重“创造、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节能减排大赛”、“机械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10多项以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等荣誉。学院毕业生因基础扎实、能力突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学院先后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及有关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与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中广核集团、广东粤电集团、长江电力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宝武钢铁集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奇瑞汽车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院广大师生正奋发图强,为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和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9.00万
] -
珞珈山巅,东湖之滨。魁阁峨然,山高水长。中国的国家文化研究,始于1930年代的国立武汉大学。抗战军兴,国立武汉大学文科教授张沅长、方重两位先辈,发愿力于“文化抗战”,披历荆路,艰辛开拓,相继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发表专论,阐释中国文化价值和中国国家形象海外传播问题,此为中国学界的国家文化研究之肇始。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1949年后,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武汉大学与国家文化有关的研究分散在各大院系之中,但始终薪火相传。其时,唐长孺先生的古代丝绸之路交通史研究、吴于廑先生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比较研究、刘绪贻先生的美国文化史研究、冯天瑜先生的中国文化史研究等,皆自成一家,影响流布于海内外,砥柱中流,筑武大国家文化研究之基。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一日千里。国家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日渐凸显。2009年4月21日,经国家文化部(今文旅部)批准(文科技函[2009]603号),武汉大学与文化部共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是全国高校首家“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研究基地,傅才武教授担任中心首任主任。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与武汉大学共建“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2014年,文化部同意在武大设立“国家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同年,研究中心相继内设了“文化法制研究中心”和“文化信息中心”,跻身文化研究的“国家队”。2015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建设文化领域特色新型智库,武汉大学整合三个国家研究基地,设立“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傅才武教授担任创院院长,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担任首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院址设在武汉大学重要历史建筑群“珞珈十八栋”的郭沫若故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经湖北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湖北省文化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努力推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创新。2019年建院十周年之际,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举办“新时代下中国乡村文化振兴国际学术会议”,瑞典皇家人文、艺术与考古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张隆溪先生莅临本次盛会并受聘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荣誉教授。美国丹佛大学教授暨美国美中关系委员会委员赵穗生、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文化、历史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伯格斯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出席此次国际学术会议。美国芝加哥大学特里·克拉克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丹尼尔·西尔副教授等国际同行专程致辞祝贺,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致辞:“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成立十年来,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我希望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接再厉,在科学研究与建言献策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年,研究院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化和旅游财政政策研究基地”。目前,研究院已经有了硕士、博士两级研究生招收资格,并与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数字媒介方向),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院老师全部承担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相关专业本科必修、选修课程,形成了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后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院十年来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研究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1人(在编),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特聘副研究员1人,讲师2人,并通过签约、特聘等形式聘任15位教授为兼职研究员,研究院教师积极参与学术服务工作,基本上都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机构或社团担任顾问、委员、理事、正副秘书长、客座教授、兼职研究员或有公信力的学术刊物及出版机构的同行评议人等学术兼职,在研究上形成了稳定的学术方向。当中以冯天瑜教授的文化生成与中外文化交通研究、傅才武教授的中国文化制度研究、陈波教授的场景理论与公共文化空间研究、张薇教授的景观与园林规划研究、彭雷霆副教授的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与文化供给均等化对策研究、陈庚副教授的戏剧产业及国内文艺院团发展研究、肖波副教授的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研究、蔡武进副教授的文化法制研究、韩晗副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与国家文化对外传播研究、钟晟博士的文化旅游规划研究、张凤华博士的文化消费的实证研究与寇垠特聘副研究员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等等,在国内外同行间有着的较大的影响力。研究院不但自主培养了一批立足学科前沿的中青年科研骨干,而且大力引进海内外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各高校、学术机构联合举办各类学术会议、论坛数十次,并先后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研究院以服务国家和社会文化建设需要、推动学科发展为宗旨,在公共文化及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法制与规划、国家文化形象传播等研究领域居于全国前列。研究院从2009年开始建立完善了相对独立的“文化第一线”调查系统和国家文化和旅游政策实验基地观察系统。2016年以来历年均入选南京大学和光明日报社“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和中国社会科学院“TOP100智库”榜单。研究院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国家部委委托的国家级项目近200项,在《中国软科学》、《中国图书馆学报》等重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200余篇,近40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并出版专著30余部,获国家相关机构采纳的政策建言有160余份,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研究院同仁努力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智库建设之宗旨。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文化改革发展需要、推动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培育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这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和武汉大学设立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的初衷,也是研究院始终坚持的目标。研究院将以创业精神与创新理念,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国家文化形象的学术建构、国家文化和旅游行业改革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中主动担当、奋发有为,努力借助于部校共建的优势,立足于武汉大学百年名校积淀、文理工多学科互补等优势特色,继续全力打造跨学科、实体化、高层次的文化创新研究平台,助力于“双一流”大学建设宏伟蓝图,力争将来成为亚洲一流、国际领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新型文化智库。(更新至2020年6月6日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7.00万
] -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源于湖北省立医学院基础部,创始人为知名医学专家、留德医学博士朱裕璧教授。经过七十年的历程,学院已发展成为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国家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共有9个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生理学系、病原生物学系、药理学系、免疫学系、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医学遗传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1个研究所(武汉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3个中心(武汉大学医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武汉大学食品与药品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现有教职工210余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59人、博士生导师48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高水平人才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湖北省高端人才计划重点培养对象1人、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1人、湖北省其他高水平人才6人、湖北省创新团队3个、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珞珈杰出学者1人、珞珈学者特聘教授3人、珞珈青年学者7人。学院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个省级重点学科(基础医学一级、药理学二级),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医学免疫学),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局部解剖学、医学免疫学),5门省级精品课程(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过敏及免疫相关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发育源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和免疫学系为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获卫生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主编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经教育部审批,学院获批增设基础医学新专业。学院承担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学和预防医学5个专业的四、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生和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生(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以及硕士生、博士生的医学基础课教学任务。几十年来,已培养了医学本科生20000余名,博士、硕士生3000余名,为国家医疗卫生、教育、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现有本科生1500余人,硕士生120余人,博士生110余人,留学生300余人。我院学生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省大学生演讲比赛特等奖、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武汉大学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等表彰,学生参与的“青春红丝带”活动获团中央“优秀社会实践队”称号。近5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6项,其中杰出青年基金2项、重点项目2项、重大国际合作1项、国家重大专项2项、“973”项目1项、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华医学奖二等奖2项。学院积极实施开放办学的战略思想,与美国、英国、日本、芬兰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一些院校建立了院(校)际交流关系。开设了与法国南锡大学联合培养的临床医学七年制、八年制中法实验班,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合作的临床医学五年制实验班。学院已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医学专业人才的摇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和口腔医院三所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为学院所有医学生的早期接触临床教育基地。学院曾多次被评为湖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6.60万
] -
基本概况:武汉大学健康学院于2016年7月由原公共卫生学院(2001年)和HOPE护理学院(2002年)合并成立,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全球健康学以及护理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现设有预防医学系、全球健康学系、护理学系和健康管理系共4个系,并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护理模拟与康复实验中心、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拥有1本全英文开放学术期刊《全球健康研究与政策》(GlobalHealthResearchandPolicy)。现有教学、科研及办公用房4000余平米,实验仪器和设备3200余台(件),设备总资产3400余万元。学院目前(2017年9月)全日制在校学生726人,其中本科生468人,硕士生230人,博士生28人。教职工86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副主任护师)21人、讲师22人(含聘期制师资博士后5人),博士后3人,高级实验师6人,实验师5人。专任教师中95%具有博士学位,82%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学科建设:以“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科建设为目标。学院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统计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全球健康学、护理学)。2009年、2010年分别获得MPH(公共卫生硕士)和MN(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设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分别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流行病学列入教育部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有“211工程”三期学科建设项目(社会医学)1个,“985工程”二期拓展平台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安全、人类重大疾病病毒)2个,“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公共管理世界一流学科群创建计划”1个。在智库建设方面,“湖北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调查报告”研究成果纳入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回顾性研究”被国家卫计委采纳。人才培养:以培养“与国际接轨、国家需要的高精尖创新型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为目标。构建了“国际化-复合型-实践型”(“一化两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三大”人才培养特色:一是实施全程“双导师制”(双师型)培养的实践创新型模式——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均采取校内导师与校外(含海外)导师联合培养;二是实施学院办学国际化——采取国际合作办学方式,与美国哈佛大学、杜克大学、夏威夷大学、田纳西大学、凯斯西储大学、北卡州立大学,英国邓迪大学,芬兰瓦萨应用科技大学,日本首都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赞比亚大学等20余所国外高校的公共卫生学院(中心)或护理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实施了双方学生交换学习计划和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三是实施复合型公共卫生及护理人才培养工程——充分利用武汉大学作为综合大学的学科齐全优势,加大通识课程选修份额,要求学生系统地选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等5大模块的通识课程,以改善知识结构、满足学科实践需要。2010、2011、2013年荣获全校本科教学评估一等奖。护理学科本科教学改革成果“四年制同步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获2012年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科学研究:十二五期间,到账经费3208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180余篇,主编教材及专著12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4项,还承担美国NIH资助项目、CMB资助项目、ASHA项目以及其他国际公共卫生及护理领域研究课题等20余项。科研项目实现了从小型横向项目为主向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及国际合作课题的根本性转变。在职业有害因素与健康领域,形成职业有害因素的毒作用机制及人群效应的研究方向;在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领域,形成疾病的分子和免疫研究及人群控制研究的特色;在环境毒理学领域,形成以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毒性作用机制、环境迁移转化和毒性效应以及抗污染相关技术研究为主的研究方向;在生物统计方法与应用领域,形成重大疾病的统计学模型、医学诊断试验评价、统计软件开发与应用等研究方向;在农村健康保障与基层卫生管理领域,形成以计生站管理、基层卫生机构管理、养老保障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在护理领域,形成灾难护理、急重症护理、护理管理、社区护理、精神心理护理五大研究方向。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6.80万
] -
秉承武汉大学百余年积淀的教育情怀和优良学风,2003年7月,武汉大学在原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教育科学学院,2014年11月改建为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院内设高等教育学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育学原理研究所、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教育技术学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研究院积极探索多样化办院模式,与当代教育集团共建了武汉大学当代教育研究院,同时,设有教育法学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家研究中心、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生活·实践教育学研究中心、教育领导研究中心、互联网教育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中心。研究院承担着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自1995年起先后设立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等4个硕士学位点,2007年开始招收和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08年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院现有在校学生180余人。多年来,研究院秉承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和先进教育思想的创新人才,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层次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者。研究院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7人、副教授9人、讲师(助理研究员)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并有一批国内外教育学知名学者及专家受聘为研究院兼职教授或兼职研究员。研究院紧扣时代脉搏,瞄准世界前沿,推进学科建设,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突出综合性大学举办教育学科的优势,强化武大特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创新为灵魂,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上质量、上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动;加强教育理论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院校研究、民办教育研究、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教育治理、教育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等多方面学术研究。近五年,研究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荣获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多项。研究院教师还积极参与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教育改革咨询项目,在多个国家级及省级学术组织任职,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同时,研究院发挥高等教育研究的传统优势,围绕高等教育特别是武汉大学自身建设实践开展研究,为学校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咨询作用。传承武汉大学教育学科的深厚历史与优良传统,借力“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研究院正在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新模式,沿着开放式、研究型、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打造武汉大学教育学科特色,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60万
] -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学校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也是学校综合实力领先、社会影响较大的学院之一。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其前身可追溯到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时设立的商务门,其实体根基源自1916年设立的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经济学系。1981年经济学系与经济管理系分设,1999年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和旅游学院合并为商学院。2001年原武汉大学商学院、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市场营销教研室合并组建新武汉大学商学院,2005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专业优势突出。学科涵盖经济与管理两大门类,拥有四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四个一级学科全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都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金融学二级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全部学科为湖北省优势或重点学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278人,教授96人,特聘研究员6人,副教授102人,特聘副研究员12人,助理教授2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4%,49%的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正朝着年龄合理、结构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迈进。学院组织机构健全,办学条件良好。现设10个学系、2个实体研究所及若干学术研究中心(所),内设8个行政管理办公室、2个教辅单位。学院图书分馆藏书16万余册,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评论》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6家高校经济学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学院是国家13个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先后通过AMBA、EQUIS国际认证,正在进行AACSB国际认证。30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为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学院办学规模宏大,优秀人才辈出。现有在读学生83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800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其中外国留学生450余人,港澳台学生180余人,双学位学生1900余人。学院始终以博习会通、传承文化、培育精英、经世致用为已任,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学生在国内外学术科技及文体竞赛中屡获佳绩,每年近40%学生出国深造,历届毕业生德智双彰,涌现出大批政界、学界、商界杰出人才。学院始终坚持“尊重学者、崇尚学术、培育精英、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按照“教学立院、科研强院、民主办院、改革兴院、制度治院、开放活院”的办院方略和“管理学科与经济学科并重、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办院方针,努力实现聚一流师资、建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创一流管理,为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80万
] -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九州治水,院名是扬。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可追溯至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1952年成立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5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武汉水利学院,1958年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93年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的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水利工程系、水力发电工程系、水资源与河流工程系及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整合成立水利水电学院。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学院现已成为综合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人才培养重镇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232人,其中教师158人,包括教授78人,副教授66人。教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学院开办有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拥有水利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流体力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能源与环保领域工程博士授权点;此外,还有材料科学和环境工程2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水利工程和工程管理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以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为主体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07年水利工程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17年水利与土木矿业工程学科群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自1952年建院以来,学院先后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等各类毕业生4万余名,其中留学生300余名;教师和校友中有9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所培养的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水利水电、交通市政等行业以及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为推动行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依托学院的学科优势,建有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力机械过渡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绵城市建设与水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泵站测试中心、水安全保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基地。各类实验室总面积16200平方米,仪器设备9000余台套,设备资产总值1.3亿元。自主开发的仪器设备在国内20余所大专院校得到推广应用。此外,还拥有9个野外实习教学基地和10个校外联合研究基地。学院现有本科生1342人、研究生840人。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专业培养系统严格。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973”、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一批科研项目,承担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一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咨询和科研攻关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科技成果,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科技的发展。2006年以来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5项、第二完成单位3项,以第一单位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4项。2000年至今出版专著、教材80余部,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武汉大学精品课程3门。2001年、2005年和2009年三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学院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科技交流与学生培养的长期合作关系。“团结协作、锲而不舍”的院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水院人探求真知、薪火相传。当前,学院正朝着“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砥砺前行。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6.80万
]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于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相关学科组建而成。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源于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的土木系。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土木系从武汉大学调整到中南土建学院,其中土力学、建筑力学、钢筋混凝土等教研室并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54年成建制并入武汉水利学院水利土壤改良系和水利施工系;1984年6月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建筑工程系;1996年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1998年土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四个教研室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并更名为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84年成立工业与民用建筑筹建办公室,挂靠工程测量系;1990年成立建筑工程系,与工程测量系合署办公;1992年建筑工程系从工程测量系分离出来,独立建制运行;1993年建筑工程系与城市规划中心(1985年成立)合并,组建城市建设学院。学院下设岩土与道桥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工程力学系、实验中心。学院拥有武汉大学-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城市综合防灾与消防救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大型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控制研究产业技术创新基地5个省部级研究基地;拥有武汉大学工程检测中心、武汉大学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重大工程安全与技术研究院3个校级研究基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6人,其中教授33人,特聘研究员1人,副教授51人,特聘副研究员11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创新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各1个。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其中,土木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作为“水利与土木矿业工程学科群”重要组成部分加入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行列,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工程博士授权点,涵盖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力学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固体力学、工程力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99年、2004年、2009年分别以5年、5年、8年有效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2017年以6年有效期在国内首批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年、2014年均以5年有效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2019年以6年有效期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实验室总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包括岩土工程试验大厅、土木结构试验大厅、风洞实验室、复杂介质多尺度力学实验中心等,拥有以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为主的国际最先进设备、大型岩体工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岩体结构物理模型3D打印系统、三轴压缩-直剪复合试验机、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SHPB)、粗粒土大三轴试验机、土动三轴试验机、土真三轴试验机、30000KN结构压剪试验系统、MTS311.41混凝土构件试验系统、结构试验反力墙、振动台、拟静(动)力实验设备、疲劳试验机等仪器设备、核磁共振波谱仪、隧道超前预报系统、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等。学院近年来取得了一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土力学》、《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湖北省精品课程《理论力学》;《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获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出版教材79部;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武汉大学-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和武汉大学-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依托单位承担国家“973”、“863”和基金重点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特等奖和一等奖1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共40项。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互派学者专家访问、讲学,开展合作研究。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与英国邓迪大学联合实施“3+1+1”本硕连读项目、“2+2”联合培养项目和“4+1”攻读硕士学位项目,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每年支持博士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学院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践行“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9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60余人。新时代学院师生凝心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奋发有为,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9.00万
] -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20年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1929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独立为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1953年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并入武汉大学,建立图书馆学系。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图书情报学院。2001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07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30人,在校本科生916人,在校硕士生522人、博士生192人。学院本科教育设有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档案学、编辑出版学、电子商务、数字出版6个本科专业。其中图书馆学专业在1920~1956年是专科,1956年改为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前身是创办于1978年的科技情报学专业;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于1934年设档案管理特种教席,1940年创建档案管理科,1947年停办,1984年重建,为档案学本科;编辑出版学的前身是1983年武汉大学与新华书店总店合作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图书发行学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是2001年经教育部和武汉大学批准创办的自设专业;2012年新增数字出版专业。学院设有8个博士学位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出版发行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数据科学)和9个硕士学位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出版发行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保密管理,数据科学)和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图书情报硕士,出版硕士,工程硕士(项目管理领域、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管理硕士),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与经济管理学院等合作建设的,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馆学、情报学两个学科分别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12年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组织的全国第三届学科评估中,学院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被评为全国第一。图书情报与数据科学学科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学科专业、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现有在职教师76人,其中,教授43、副教授30人,讲师6人。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全部有博士学位,90%以上的教师有海外访学经历。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各类高层次人才25人次,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2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12人,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17人,教育部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学风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性学术组织主要负责人3人,国外期刊同行评审专家13人,国际期刊编委6人。四个青年教师团队入选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适应新技术环境的信息资源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学院先后有《目录学概论》《信息管理学基础》《电子文件管理》《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计量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检索》七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有两门课程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爱课程网”上线。“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入选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多个教改项目荣获国家和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学院建设有一流的实验教学与图书资料保障条件。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图书分馆收藏有国内最丰富的图书情报档案文献资源。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湖北省先进班集体”“武汉大学学生工作特色基地”“武汉大学学生工作先进集体”“武汉大学五四红旗团委”等奖励。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中国电子商务大赛、全国大学生“未来编辑杯”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首届出版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全国高校搜索营销大赛等重要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在国际、国家、省、市和校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一系列荣誉。学院毕业生深受社会广泛欢迎,广大毕业生在各自领域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不少优秀毕业生成长为本领域学界和业界的精英。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向好,稳居全校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前列。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团队,为学院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学院在图书馆学理论、现代目录学、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管理、情报学理论、信息检索、知识组织、信息经济学、文献计量学、档案与电子文件管理、出版发行、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等研究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其中多个领域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近10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余项,其中,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国家自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科重点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0余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7项;教育部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横向及其它项目200余项。近5年项目总经费超过7000万元。近10年来,学院出版专著70余部、教材125部、译著13部;发表论文3755篇,其中权威期刊以及国外学术期刊论文450余篇。学院师生论文被SCI、SSCI和A&HCI索引收录221篇,占全校20%以上,在Springer等国际知名出版社出版英文学术著作3部。2006-2016年,学院进入ESI社会科学总论论文124篇,被引非零论文83篇,被引论文数345篇,被引贡献率21.849%,居全校第一。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5项,其中,一等奖3项、特别荣誉奖1项。从文华图专开始,创办人之一的沈祖荣先生就把“研究图书馆学,服务社会”定为宗旨。“智慧与服务”被确定为文华图专的校训。文华图专师生继承了文华公书林“巡回文库”的传统,以“私立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学生服务团”的形式服务民众;所办理的公益讲座“群育讨论会”深受听众好评。秉承文华图专“智慧与服务”的优良传统,学院通过创新学术研究,聚集国内外资源,承担重大科研课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通过编印成果简报、工作简报、研究咨询报告等上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文化部、商务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档案局等国家部委,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学院还积极推广科研成果,为国家图书馆、湖北省国家保密局、航天科工集团、时代出版传媒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各级政府和各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学院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软件推广培训中心、国际拔尖信息学院联盟成员单位、国际图联会员单位、美国图书馆协会国际成员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高级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武汉基地、国家保密教育培训基地武汉基地、湖北保密教育培训基地、湖北省保密教育实训平台等社会服务平台。受中央有关部委、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举办各类高层次培训班百余期,培训各类人才4000余人。学院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为社会在职人员提供学历教育,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形式,培养人才2万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了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自1993年来学院为来自西部高校的访问学者和科研进修人员免除学费,始终以最优厚的条件给予方便;从2003年起连续三年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主办面向中国西部高级图书馆员培训班和国际会议。学院是国际顶级信息学院联盟(iSchools)首个发展中国家成员、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IFLA)会员单位、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国际成员单位,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图联、美国图书馆协会、亚联董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丹麦、日本等10余个国家(地区)的信息管理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学院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机制,联合国际同行成立图书情报学国际合作研究院,以推动国际图书情报学研究与创新。学院与欧美多所国际一流图书情报学院建立了教师和学生交流关系。每年派遣30余名教师和研究人员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留学、访问,并接受外国来华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每年有30余名外国和港澳台地区专家应邀来院授课或举办学术讲座。学院定期主办“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信息资源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重要的学术会议。学院还连续举办“中美图书馆员高级研究班”,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信息素养师培训班”和“国际大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职业领导力夏季研究班”等国际夏令营活动。上述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均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学院于2017年3月21-26日与韩国成均馆大学图书情报科学和数据科学系合作主办世界顶级信息学院联盟iSchool年会——iConference2017,这是该会首次在欧美以外的国家召开。学院于2017年10月主办第16届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大会(ISSI)。学院与国外、港澳台高校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包括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澳门研究生班图书馆学专业,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和美国德雷赛尔大学签署3+2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协议、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签署2+2本科学位项目协议、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签署3+1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协议、与丹麦皇家图书情报学院及德国洪堡大学柏林图书情报学院签署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与德国埃尔朗根大学签署出版发行学专业学生交流协议。在教学基础设施方面,学院拥有国内本专业领域一流的实验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馆、情报、档案与出版技术集成基础实验室,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集成实验室,能覆盖学院60%以上的本科生课程,满足学院相关专业本科教学的需要,及80%以上专业教师备课与专业研究的需求。学院还与IBM公司、大连博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和金碟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建有教学研究实验室。学院配置有国内专业藏书最丰富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室暨实验图书馆,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编辑出版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等学科领域。现收藏中外文献近17万册,中外文工具书8000余册,线装书730函5500册,年订购及获赠中文期刊200多种,外文原版期刊40多种(含电子刊),并与美、日、俄等国建立了书刊交换关系;另有自主网站,提供各类数据库及专业资源导航。学院成立杂志社,公开出版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期刊《图书情报知识》、《出版科学》、《信息资源管理学报》和全英文《数据与信息管理》(DataandInformationManagement)四种学术杂志,作为我院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各界和学校的支持与关怀下,经过几代人、九十多年的辛勤建设,学院形成了“开拓创造、务实创业、引领创新”的办学传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学院正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创建国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信息管理学院而努力奋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9.00万
] -
武汉大学药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前身为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学系和医学院药学系(均从1994年招生)。目前下设化学药物研究所、生物药物研究所、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所、药物分析与筛选研究所、临床药物研究所和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现有教职工70多人,其中教授22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珞珈学者特聘教授3人。学院现有药学和生物制药两个本科专业,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药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内含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药事管理学、临床药学等二级学科。目前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00名左右、硕士生80名左右、博士生约20名,还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外国留学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等等。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完善课程体系,倡导创新学习,建有省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开放实验室,先后与10多家科研机构、医院、企业联合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践、学科竞赛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拔尖人才。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学校名列前茅,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学院拥有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剂三级实验室、湖北省有机氟类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药物及药用材料研发推广中心等科研平台,是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单位之一,参与了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和“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已经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等10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既选派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也接受外籍学生来校交流学习,还邀请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际顶级学者来访讲学授课,深入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研究,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学院将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紧扣国家社会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升学科水平为核心,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不断提升学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国家药学人才培养和药物创新研究的重要基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5.00万
] -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8月的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学校独立建制的直属系之一)。学院设置戏剧影视学系、表演系和戏剧影视研究所、古琴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拥有一个博士点:戏剧影视文学博士点;两个硕士点: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点(包括戏剧戏曲学、电影学、表演学等特色方向)和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表演、戏剧编导、电影编导等特色方向);两个本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和表演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人,珞珈青年学者3人,并聘请了谭霈生、曾永义、郑洞天、刘纲纪、冯天瑜、梁伯龙、尚长荣、吴雁泽、林鹤宜、王晓鹰、傅谨、沈虹光、冯远征、沈铁梅、胡应明、刘祯、么红、饶曙光、濮存昕、黄定山、付勇凡、杨青、胡智锋等著名学者、艺术家担任兼职教授或来校授课、讲学,形成了年龄结构较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学科互补性较强的学术梯队。学院已形成戏曲文化学、戏剧影视理论、戏剧影视编剧、东方电影、表演诗学、音乐教育学、现代艺术美学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在艺术学科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了一批戏剧戏曲、影视、艺术学理论专著和音乐、表演专业教材;教师中有多人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楚天文华表演奖”等奖励;师生创作的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大奖。学院与湖北省艺术研究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长江人民艺术剧院、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多个专业实践和实习基地。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杰克逊威尔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康奈尔大学、莫斯科艺术学院、韩国中央大学、岭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多次互派访问学者和交换培养学生。学院将抢抓发展机遇,整合资源,激发潜能,彰显优势,建设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并在中南地区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内综合性大学一流艺术学院,成为集科学研究、教学、文化交流、创作实践于一体的戏剧影视人才培养重镇,并在湖北乃至国家文化艺术创新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6.60万
] -
印刷与包装系为武汉大学直属系,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及国家“985工程”特色与交叉学科的建设单位。2011年,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我国高级印刷人才培养基地。现为教育部轻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和印刷工程专业召集单位。印刷与包装系是我国本学科领域综合性、研究型教育研究机构。1956年开设印刷专业课程,1983年创办印刷工程本科专业,1993年增设包装工程本科专业。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图像传播工程、包装与环境工程、制浆造纸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图像传播工程、材料加工工程2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2个博士后创新基地。印刷与包装系现有教授9名,博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及高级实验师8名。专业教师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和香江学者等人才项目。印刷工程专业入选“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包装工程和印刷工程专业均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印刷与包装系致力于服务我国经济社会的重大战略需求,专注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新工科建设等领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设有湖北省文物颜色信息数字化与虚拟再现工程技术中心,拥有武汉大学-香港印刷科技联合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图像传媒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研究中心。荣获“中国现代包装工程三十年突出贡献单位”。作为发起人单位之一,创建“中国绿色包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秉持“创新、创造、创业”理念,印刷与包装系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全方位将“成人”和“成才”教育有机结合,促进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教育与教学融会贯通,通过烛光导航、科研领航、联合培养等多种渠道,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素质的拔尖人才。历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等重要创新、创业竞赛中屡获金奖。印刷与包装系注重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与德国伍珀塔尔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美国罗切斯特工学院、瑞士联邦EMPA实验室、韩国延世大学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其中,中德印刷与媒体技术硕士研究生计划和“2+2”模式联合培养项目的一批毕业生在海外就业,多人荣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殊荣。与英国利兹大学联合培养本硕连读“3+1+1”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印刷与包装系汇聚各方培养教育资源,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武汉等地与凤凰传媒集团、时代传媒集团、长江传媒集团、北大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中粮包装集团等2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武汉大学—湖北楚天传媒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实习实训基地”获批2016年度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印刷与包装系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深受社会亲睐,一批海内外知名企业来系设立专项奖学金,本科和研究生就业率均一直位居全校前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40万
] -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涵盖政治学、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其中政治学学科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公共管理学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均为全国同类学科建设最早单位之一。学院学科优势突出,办学实力雄厚。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5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1个“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Ι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985工程”二期拓展项目。学院还拥有湖北省重点智库-湖北政治建设研究院、湖北省改革智库-武汉大学政府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学院还是全国首批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教育培养单位之一。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2010-2012年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院两个一级学科均名列前茅,其中公共管理学科排名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三。学院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师资力量强。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99人、离退休教职工28人;在职教职工中,专任教师78名、机关管理人员2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1人)、副教授34人、讲师21人。学院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1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3位(第一首席1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2人,教育部高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校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人员1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2人,珞珈杰出学者1人,珞珈特聘教授2人,珞珈青年学者3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武汉大学教学名师1人;国家精品课程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截止2016年12月底,学院拥有学生1902名,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54名(含留学生36名、港澳台学生10名)、研究生1181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37名、留学生17名;MPA研究生637名;博士研究生180名、留学生10名)、其他类学生(网络教育、成人教育)167名。招生的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有: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按政治学类大类招生;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按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学院追求“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发展愿景,按照“教学立院、科研强院、改革兴院、民主办院、制度治院”的办院宗旨和“政治与公管并重、科研与教学并重、理论与应用并重、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发展方略,牢牢把握“办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建一流智库、出一流成果、创一流效益”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国际化发展为平台的发展思路,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8.8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