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前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根据学校定位和学科、专业发展需要,于2020年正式更名。目前,学院有教职工91人,专任教师67人,教授19人(博导13人)、副教授27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37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及基金获得者2人,德国洪堡学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特聘专家9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含培育)获得者5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5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2个及四川省省属高校创新研究团队2个;拥有能量转换与储存先进材料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天然气开发与利用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不锈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碳基储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工程”重点研究室、“油气田材料”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材料及技术研究中心、能源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和先进固井材料研究中心;为国家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国家新型储能电池与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四川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学院拥有博士、硕士及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现有“材料化学工程”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含“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化学工程”、“能源材料与工程”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材料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招收国际留学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5个本科专业。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校级示范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校级示范中心(培育)”,实验中心总面积6000余平米,设备1200余台套,总价值4000多万元。 近3年,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4项,企业合作项目152项,科研总经费6700余万元。在ChemistryofMaterials,AdvancedEnergyMaterials,JournalofMaterialChemistryA,Macromolecules,ACSCatalysis,Corrosion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46篇,出版专著10部,授权发明专利89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4项,实现成果转化60余项,在普光气田、华北油田、大庆油田等企业得到应用。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名。与国际焊接工程师协会合作建立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基地,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合作建立了“见习热处理工程师”培训基地。近3年来,本科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近70项,发表各类科研论文300余篇。在各类国家级大赛中获奖100余人次。学院被评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与美国、瑞士、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著名高等院校和能源材料研究机构,在科技合作、学术交流、项目研发以及人才联合培养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党团组织主要负责人:院党委书记黄志宇、党委副书记戴志,党委组织员宗燕,团委书记田合超,团委副书记陈建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罗玉梅、材料成型及控制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张先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刘兴翀、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张进、教学实验中心及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刘丽、光伏产业研究院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党支部书记马柱、高分子学生党支部(第一学生党支部)书记陈建波、材料成型与控制学生党支部(第二学生党支部)书记田合超、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学生党支部(第三学生党支部)书记唐铭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生党支部(第四学生党支部)书记周禄江、2017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兰红霞、2018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蔡靖轩、2019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侯天。教学、行政机构主要负责人:院长周莹、副院长王平、副院长武元鹏、院长助理向东、王勤英、王瑞芳,办公室主任王晓,高分子材料教研室主任杨明君、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主任程小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室主任杨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研室主任李星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西南石油大学1958年建校之初,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经过60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地质与勘探领域,尤其是油气地质与勘探领域内学科配置、师资力量、科学研究、实验条件和人才培养等具有重大影响的学院。长期以来,学院始终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国际化视野、创新创业能力的国家、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一万六千余名本、硕、博毕业生,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工业、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好、团队精神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和欢迎。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大油气田、地质矿产、国土资源、核工业、煤炭、水文、地灾、地勘、测绘、地理信息、中铁、中建、中水等行业领域,以及地方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现有教职工共163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4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拥有矿物与岩石国家级教学团队,以及天然气地质、地球物理、非常规油气地质等四川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队伍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家和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优秀教师,以及中国地质金锤奖/银锤奖、孙越崎能源科技奖-青年科技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30余人。现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排名全国第八)、地质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点,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工程认证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5个本科专业。与加拿大卡尔加里、英国利兹、美国北亚利桑那等20余所国外高水平大学建有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项目。拥有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地质与勘探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土资源部、四川省、中石油等10余个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实验平台,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电气信息学院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工业自动化系,2001年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0年再次更名为电气信息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是西南石油大学的骨干学院之一,肩负着我校面向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及石油、电力等行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使命,是四川省控制工程、电气、电子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有4个专业教研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1个技术基础教研室——电工电子学教研室,现有教职工8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共22人,其中正高5人,副高17人,拥有博士学位的24人,拥有硕士学位的27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校师德标兵1人,校职业道德模范1人,校优秀教师6人,校优秀青年教师3人。聘有客座教授3人。近4年来,教师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4项,校级教改、教研项目19项,获得校级教学奖励50余项,全国性教学奖励10余项。学院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4项(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6篇,授权专利(著作权)6件。学院拥有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测控技术与自动化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与电气信息实验中心。拥有各类教学及科研仪器设备三千余台(套),总价值约三千万元。与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中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青峰岭电厂等20余家企业联合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学院共开设本科生课程160余门、研究生课程10余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精品课程3门,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出版《电子技术实验教程》、《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等教材9部。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1个专业学位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工程,拥有4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四川省特色专业,自动化专业为校品牌专业。每年在校本科学生人数2254人,研究生在校人数122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活动,近几年,我院学生科技创新以及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四川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竞赛中共获327项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013年获得45项,其中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5项;2014年获得45项,其中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2015年获得59项,其中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7项;2016年获得58项,其中全国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6项;2017年获得53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2018年已获得各类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一等奖10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1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8项。此外还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4项,优秀组织奖1项。学生的学科竞赛获奖提前两年完成学校下达的聘期任务(2014年-2017年聘期学生学科竞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0项)。学院学生工作两次排名全校第一,获“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院团委先后8次获校“五四红旗团委(团总支)”荣誉称号。一名辅导员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全国优秀奖、西部赛区一等奖、四川省二等奖、校一等奖,一名辅导员被评为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名辅导员被评为成都市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学院已在油气智能测控系统和油气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在井下智能检测装置设计制造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在计算机仿真及模拟技术、数据采集与控制技术、数字化油井技术、特殊环境下的测试技术、特殊实验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DSP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实力,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正在形成的研究方向有: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电机调速控制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电能质量研究、光纤通信技术、图像信号处理技术、基于微电子技术的新型传感器研究等。目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863”、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横向协作课题等在内的各种科研项目20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出版专著4部,85篇论文被SCI、EI、ISTP检索。热忱欢迎国内外相关机构与我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法学院源于1985年成立的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4年并入本校成立法学院,2009年与人文社科学院合并成立文法学院,2014年调整为法学院,历经30年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法学与社会工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具有高级职称者27人,博士学位9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1人,省部级优秀教师2人。建有能源法学研究中心、商业保理暨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心、企业社会工作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和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西南石油大学工作站等社会服务机构,是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基地、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和省级校外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单位,国际社会工作联合会会员,是西部唯一同时担任社会工作全部三大国家级学(协)会常务理事的单位,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会会长单位。学院现设有法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已形成能源法学、社会工作等特色方向,灾害社会工作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校硕士研究生104人,本科生1120人(不含双学位学生78人)。现设有专业教研室、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心、综合实验室、实习实训中心、司法考试培训中心等教学机构;设有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院、能源法研究中心、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西南石油大学工作站、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企业社会工作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和专业社会服务机构;拥有先进的模拟法庭(兼作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第九审判法庭)、社会工作实验室、计算机辅助社会调查实验室、行为科学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等硬件设施;与40多个公检法机关、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社会福利机构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学院是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研究会的依托单位,与美国南加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境内外高校以及联合国救助儿童基金会、国务院妇儿工委、民政部、国际小母牛等机构和组织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与英国斯特灵大学法学院合作进行“3+1”本硕连读和“1+1+1”双硕士联合培养。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4.50万
] -
化学化工学院是西南石油大学四大主干学院之一,始于1958年建校之初的石油炼制专业。1978年创办了国内第一个油田化学专业、1985年成立应用化学系、1993年成立化学化工系、2001年成立化学化工学院。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发展成为以油气化工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35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47人,博士生导师20人,学科带头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教授。学院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支持经费资助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西南石油大学教学名师2人。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化学、安全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化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安全工程为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示范建设专业。学院拥有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油气田应用化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油田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保护油气田污染防治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中石油HSE西南石油大学重点研究室、3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石油与天然气加工、油气田化学工作液、油田化学品合成及应用开发)。拥有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验室面积945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固定资产5600余万元。建院30多年来,学院先后培养本科生6000余人,硕士生700余人,博士40余人。毕业生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化工、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国内从事油田化学品研发、技术服务的技术骨干和企业领导;中国西部从事天然气加工的技术骨干主要是本院毕业生,培养出了一批知名学者与行业精英。十二五以来,学院落实学校的全面深化改革意见精神,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学科发展迈向新高度。化学工程与技术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20%(评估结果B+),化学学科成功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90余项,平均就业率大于92%,深造率达30%;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4余部,发表研究论文9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机电工程学院建于1958年,现有教职工159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24人,副高职称49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103人,具有博士学位83人,具有硕士学位60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1人、二等奖1人,全国石油石化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石油与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天府万人”计划3人,四川省十大杰出创新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现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热物理”、“仪器科学与技术”、“力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仪器仪表工程”三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机械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过程装备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三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工过程机械”、“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四个四川省重点学科;共有“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过程装备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五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工业设计”为四川省特色专业。拥有“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油气装备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川省“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等十余个科研平台。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141人,博士研究生56人、硕士研究生573人,留学生85人。现有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100余台(套),价值6046万元。目前,学院在石油钻采设备及工具、石油化工机械、石油海洋装备、机械现代设计和制造、机电一体化、油气测控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实力。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等纵向科研课题100余项,年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奖励1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0余项、授权专利500余项。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办学始于1984年,目前已成为面向我国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领域培养工程型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西南地区重要基地,拥有完整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共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本科专业,并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石油工程计算技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两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56人,其中研究生175人,国际学生69人。学院建有教育部首批产教融合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基地,拥有“石油工程计算机模拟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数据工程与数据分析”中美高校联合实验室、“机器学习”,“网络空间安全”校级研究中心、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等校企联合实验室,在计算机模拟与仿真、三支决策与机器学习、复杂网络、GPU并行计算、网络安全及密码、大型数据库等多个稳定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其中石油工程系列模拟培训装置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近5年以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子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等多项高水平国家项目,纵横向科研经费突破2000万元。教师共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收录100多篇,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40余项,获省级以上奖励3项。学院在教学研究方面快速发展,在建国家级校企合作本科教学工程10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教改项目2项,出版专著/教材12部,2017年度获教学成果校级特等奖一项。学院具备完善的办学条件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建有多个校内、校外学生实践实训基地,全面开放的教学及科研实验室面积约6000平方米,拥有曙光大数据平台、GPU计算机系统、物联网开发平台、以及680余台微机、各类专业教学实验设备等,总资产达2600余万元。学院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抵近市场培养人才的新型模式,与国内外众多知名IT企业建有深度合作关系,从而开辟了广泛的就业渠道,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在保持较高就业率的同时,还保证了良好的学生就业质量,毕业生主要就业地点分布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大连、广州等中心城市。同时学院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UAH、加拿大UC、德国TUClausthal、阿联酋PI等多所海外高水平大学签订了“3+2”、"2+2"、"1+2+1"联合培养协议,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更多途径。学院以培养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素质拓展、课外科技、学术研究等丰富多彩活动,目前已成立11个学生自主管理团队,有序组织学生对外承接项目开发、参加各级学科竞赛等,近5年共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2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联合基金项目1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项,并取得了300余项国家级及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学生获得项目经费总额超过100万元,部分已走上了成功创业的道路。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经济管理教研室和1983年成立的管理工程系,1995年由管理工程系和社会科学部合并成立经济管理系,2001年初升格为工商管理学院,2006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学院现有工商管理、经济学、电子商务、会计学、公共管理等教研室和MBA教育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基层政府公共治理与服务研究中心、国际石油经济与合作研究所、石油天然气工程管理与决策优化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等机构,学院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单位。现有教职工128人,专任教师114人,其中教授(正高)21人、副教授(副高)3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近90%,教师队伍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8人;学院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外聘兼职教师73人。学院教职工曾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四川省高校十佳辅导员、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省级以上表彰奖励。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覆盖管理学、经济学两大学科门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2个四川省重点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置石油工程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在管理学门类下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了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社会管理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学科方向。在经济学门类下拥有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和1个MBA专业学位点;开设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7个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是四川省特色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是可开展“双学位”教育专业,学院参加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等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MBA学位点招收国际学生。学院在上世纪90年代就获批管理学科教授职称评审权,具备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10年开始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近五年学院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项目和企业委托攻关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纵向项目100余项,学院年均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教学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近20项。学院师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国际、国家级、省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2014年以来学院4名(人次)教师分别获得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科组)一等奖(第一名)、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四川省“导航名师”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第二名)。学院与中石油四川销售公司、招商物流成都公司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20余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多年来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超95%,为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输送了万余名专业人才。中国教育报、新华网、人民网、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教育导报等国家和省级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院工作,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全院师生秉承“经世励学,管才砺德”的学院文化,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努力实现建设以油气经济管理为主要特色与优势、经济与管理学科协同发展的研究教学型学院的发展目标。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理学院由数学、物理学科组成,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4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到48%。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部级教育专家、省部级优秀管理工作者等20人。学院自1978年开始本科专业招生,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近800人。1998年开始研究生招生,拥有石油工程计算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应用数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数学一级学科在全国第三、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十二五以来,学院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70余项,科研经费达到6000万元。在国内外发表包含ESI高被引在内的高级别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入选全球相关学科学术领域Top1%“ESI”高被引论文11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率先在全国开展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四川省首批优秀教学团队。出版教材18部,其中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3部,拥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15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获教学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级奖10余项。学院建有物理实验中心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物理实验中心为“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实验室面积近5000平米,拥有3D打印机、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超导磁悬浮列车演示仪等仪器设备2000多台套,价值近2000万元。实验室常年对学生开放,每年接待上万人次。近五年来,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创新活动及各类学科竞赛,获国际及国家级奖励180余项、省级奖励300余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42项,全国大学生数据挖掘竞赛获Matlab创新奖1项,获奖层次和数量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16万
]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西南石油大学最具影响力的学院,坐落于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学院源于1958年建校之初的地质钻采系,2013年更名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现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油气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为国家输送了2.3万余名优秀本、硕、博毕业生,其中2人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院现有“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流体力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石油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油气开发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校生4135名,本科生2358名,硕士生1304名,博士生407名,国际学生66名。设有5个教研室,5个研究所,1个研究中心和1个实验中心。教职工252人,专任教师203人,博士生导师67人,教授59人,副教授75人。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省部级拔尖人才81人。“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油气开发专项项目、课题(专题)88项,973项目课题、专题及子课题4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72项,其中重点重大项目5项、面上项目27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其中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6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40项;授权发明专利594件;发表SCI论文1075篇,出版专著43部。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40万
] -
学院以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研究教学型学院”为目标,经过30年发展,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教授9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含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土木工程材料等8个二级学科方向,拥有建筑与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硕士(MEM)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结构工程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625人、研究生223人,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近三年,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年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发表论文500余篇,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著、教材20部,获省部级奖13项。秉承“源自石油、面向社会、开创未来”的精神,土建院欢迎各位考生的到来。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7.2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