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是云大最早成立的研究型学院,是一个融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三个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机构。目前拥有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学术型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校博士研究生44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96人,专业学位研究生348人,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40人,外聘专家15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学科研人员占78.7%。经过多年的介绍,发展研究院已经成为西部高校重要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决策咨询服务的科研型机构。
一、历史沿革与现状
云南大学于1998年在整合原有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研究心、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软科学与系统工程中心、高技术产业研究中心等校内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由原校党委书记任第一任院长。经过几次机构调整和人员调动,形成了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理论经济研究所、应用经济研究所、系统工程中心、院办公室的组织架构。现任院党委书记为吕昭河教授,院长为杨先明教授。
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由原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资助的人口研究所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整合成立的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机构,拥有人口学和社会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制度人口理论、人口理论、老龄化问题、宗教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为其研究特点。长期以来,该所研究人员对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地区人口比较和贝叶经文化与南传佛教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系统工程中心是云南省较早进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目前承担四个硕士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即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项目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系统工程中心长期以来研究主要特点集中在复杂性理论在管理科学中的应用,同时利用系统理论展开对区域环境、产业问题的研究。
理论经济研究所目前承担政治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世界经济硕士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承担云南大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建设组织和博士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的组织任务。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空间经济学与次区域发展、企业制度与企业成长、能源经济问题等为该所的研究重点。
应用经济学研究所的学科支撑点为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金融学、劳动经济学,应用经济研究所集中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不仅负责硕士生的教学与培养,而且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的课题。当前研究的重点为中国比较优势动态化问题、区域产业发展问题、西部资本市场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并承担了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资助研究项目。
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结合,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研究结合,经济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的三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支撑、协同创新,构成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5年发展轨迹的基本特点。这一模式不仅有力推动了学科建设,而且大大提升院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至2013年,发展研究院人均国家级课题达到1.1项。在智库建设方面,发展研究院长期坚持为地方和社会经济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咨询研究,到目前为止共出版研究报告88期,一些调研成果受到党委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建成一个学生向往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学术界认同的有特色的研究机构、党和政府可信赖的决策咨询部门,是发展研究院继续努力的目标。
二、学术研究特色与重点
发展研究院在以下研究领域形成了自身的学术特色:
(1)基于能力和能力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发展研究院的学术团队长期以来展开相关方面的研究,把能力理论与中国比较优势动态化问题结合起来,并应用于区域发展分析、区域与国际次区域合作机制研究方面,提出区域能力结构理论和应用方法等。在该研究领域,获得多项国家基金项目的支持,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2)以制度人口制度理论为学科创新基础,在人口转型理论、少数民族人口理论、跨境人口理论、老年化与高龄化理论,形成了一批有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人口制度分析在其中具有学科引领作用。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与人口学等多学科方法结合,大大深化研究人口问题深度与广度,获得学术界的好评。
(3)西部发展失衡与西部发展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发展研究院开始利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西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近年来利用院内多学科融合的优势,多维视角研究西部发展问题,获得多项国家基金项目和重大招标项目的资助,并出版了西部发展研究系列著作(11部)。
(4)空间经济学与应用是经济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发展研究院较早把空间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并在国际次区域发展分析和边疆经济理论方面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基金项目支持和多项省部级奖项。
(5)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贝叶经文化是发展研究院长期坚持的学术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该研究领域向南传佛教传播及其历史效应、跨国宗教与国家认同、宗教与社区发展等范围深化。学术团队充分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拓了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
(6)产业经济、能源经济与城市化理论研究。学术团队分别在产业转移理论、新能源发展的制度创新和城市化与市民化研究方面在国内外发表了具有影响力的论文。
(7)项目管理研究。发展研究院是国内较早引进项目管理学科的单位,也是最早获得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授权点单位。在课程建设方面一直处于先进行列。
三、重点学科与学科建设
在国家211工程等项目支持下,从2001年发展研究院加快重点学科和学科建设的步伐,尤其在经济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理论经济学省级重大学科。2006年获得立项,学科主要建设方向为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学科建设立足于理论前沿与区域特色的结合,在四个研究方向(二级学科)中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理论创新,开创了外资与西部发展、制度人口学与中国人口转型、空间经济学与次区域发展、边疆经济学等理论,很好地支撑了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和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申报,在2011年的重点学科验收中获得“优秀”等级评价。
应用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于2010年申报,2011年获得立项,主要以硬件建设、图书资料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为主,建有主要用于“国民经济运行分析与政策模拟”、“劳动就业政策模拟”、“产业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金融运行与政策模拟”为主的应用经济学重点实验室、图书资料室和创新团队。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于2003年获得立项,学科主要建设方向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人口经济问题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学科建设突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特点,在学位点获得、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是我国西部较早获得该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的学术机构。2007年本重点学科通过评审验收并挂牌。
产业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于2004年获得立项,学科重点建设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与产业管制理论、企业组织理论。经过建设,带出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法熟练、研究方向突出、年龄结构合理的产业经济研究队伍,多项产业分析与政策建议成果被云南省政府采纳。在重点学科验收会上得到专家一致好评。
金融学省级重点学科。于2005年获得立项,学科重点建设方向: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宏观金融研究、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中介研究。经过建设,学科特色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多人人被聘为云南省政府金融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金融学硕士点开始招生。2011年学科建设顺利通过验收。
学位点建设。缘于长期的学术积累和重点学科支持,在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点建设基础上,发展研究院2005年成功获得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博士点授权;2009年成功申报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发展研究院作为主持申报单位,成功申报并获得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2012年自主增设“能源经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至此,发展研究院经过10年的经济学学科建设,已经形成了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5个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4个二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4个二级学科)并行发展的经济学学科群,形成了科研与教学相长、理论创新与决策咨询互促的格局。
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简况。云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在发展研究院主持的省级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博士点、以及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等一批国家级社科课题以及一批高层次学术成果的支撑下,凝练学科方向,联合各相关学院,于2009年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批准的云南省第一个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下设经济发展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人口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市场经济运行理论等六个方向。于2010年10月开始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截止2013年7月15日,已接收11人进站开展研究工作,1人顺利出站,先后获得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