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组建于2017年,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工程系、计算机专业实验室、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4人,硕士生导师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部分教师被聘为国家级、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院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招收“农业信息技术与工程”学术型硕士和“农业信息化”专业学位硕士。推行厚基础、宽口径、强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专业特色建设,走专业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特色化道路。全院在校学生514人。学院现有2个主要科研平台:国家农业部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农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1000余平方米的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800余万元;公共计算机实验室配备有700余台计算机,是云南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报名点”。近年来,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横向项目等数十项。近几年,全院教职工发表研究论文千余篇,其中20篇被SCI、EI收录,获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余项,出版专著4部,2016年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目前,是云南农业信息化研究方面的领头羊。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1.80万
] -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创办于1950年,前身为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1960年设立云南畜牧兽医学院,1961年合并至昆明农林学院成立小哨分院,1964年迁至昆明农林学院本部(现址)成立畜牧兽医系,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成立云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1979年迁回现址。1995年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学院长期立足云南独具的畜禽、水产、蜜蜂和饲草饲料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和畜牧业发展需求,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已发展成为云南省唯一具有“本-硕-博”培养体系的畜牧业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畜牧业科技中心,为边疆经济社会和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21人,具有博士学位49人,硕士学位20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3人。全日制在校生1241人,其中本科生959人、博士生70人(包括6名留学生)、硕士生212人。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7人、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学院现有动物科学、草业科学、蜂学、水产养殖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动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省级重点专业,蜂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畜牧学)、1个省级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草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畜牧学、草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畜牧学、草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动物科学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1%的学科。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2015年以来,先后获准立项国家及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3项(国家级4项、省级29项),承担校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0余项。共主编及参编教材45部;申报获准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企业横向项目18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培育的宣和猪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办学70年来,学院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1000余名毕业生,为云南边疆民族人才培养及本土畜牧业人才整体素质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所取得的一批重要科技成果,为高原特色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云南省最早创办土木建筑类专业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是1958年从昆明工业学校分离出来成立的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被业界誉为云南建筑行业“小黄埔”。学院现有教职工89人,教授、副教授35人。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注册咨询师等各类国家注册证书的“双师型”教师4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达2000余人。
学院是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的多学科交叉结合学院,为云南省高校同领域专业最为齐全的学院之一,涉及土木工程、建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4个一级学科,有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在职教育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招收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道路桥梁工程方向、城市地下空间与岩土工程方向、安全工程方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方向、道路桥梁工程方向、市政工程方向)、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乡规划、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等本科专业及城乡建设工程与管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管理方向研究生。
学院设4系4中心1院,即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市政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学院实验中心、学院工程实训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检测中心、云南农业大学节能减排检测与研究工程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搭建多个教学科研平台:云南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BIM”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钢结构设计研究所等。拥有国家住建部批准的一级注册建造师(建筑工程专业、机电工程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点和国家水利部、教育部、全国节水办认定的国家级昆明市给水排水宣教基地,与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十四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建设行业龙头开展实践基地建设,建有30余个专业教学实践基地;获得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资格。
学院近年已开展和完成的国家级、省部级及大型横向科研项目达5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联合国人居署项目、景洪“千村规划”、云南省应用基金项目、云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金课题等重点科研生产项目,年度科研经费达五百余万元。经过30余年艰苦不懈的努力,学院秉承“土墩木华、正德厚生”院训,努力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行业为依托,以培养“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院企合作,走“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路子,为社会培养建筑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10000余人,在云南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详情][简章:1篇
][学费:3.00万
] -
经济管理学院始于1950年成立的云南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教研组,1984年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1995年成立云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8年更名为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同时,依托经济管理学院,2010年成立云南农业大学会计学院,2013年成立云南农业大学电子商务学院。学院现有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农村区域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及行政管理6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学科。有农业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技术经济与管理、区域经济2个校级重点学科。1996年获得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开始招收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农业推广专业硕士,2010年获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以后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区域经济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及农村与区域发展自主设立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设有经济系、管理系、农村发展系、技术经济与信息管理系、贸易系及行政管理系。设有综合办公室、党群办公室、团委办公室、工会、学生会。建有会计模拟实验室、管理综合实验室以及产业经济研究室、粮食安全研究创新团队、云南农村发展智库等。学院发展定位是:立足云南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辐射东南亚南亚国家,努力把学院建成人才培养、理论创新、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是:按照“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提能力、创特色”的原则,通过分类分层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具备经济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经济管理的方法与技能、适应农业农村发展及经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学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本科教育,将本科教育放在所有工作的中心地位。学院成立了院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了由院长、分管副院长、系主任、教学秘书及教学督导组成的教学管理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专任教师91人,教学管理师资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2人(教授7人,副教授35人);讲师4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15%。外聘教师19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队伍中,35岁以下(含35岁)青年教师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37%;36-45岁(含45岁)教师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96%;46-60岁(含60岁)教师2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67%。45岁以下高级职称教师16人,占高级职称教师总数的38.10%。具有硕士以上(含硕士)学位的教师7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12%。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30个班,共1851人,男生占比40.23%,女生占比59.77%;少数民族学生占比41%;留学生40人,占比2%,留学生分别来自老挝,柬埔寨,越南,哈萨克斯坦。学院构建了“实验、实习、实战及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先后与寻甸县、晋宁县及龙润集团等合作,共建立了1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成立于2006年4月,其前身为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茶学系,建系于1972年,已有四十余年的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茶学专业人才,为云南茶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5年11月,云南农业大学与国际化知名企业“龙润集团”合作,创建了特色鲜明独具特点的茶学专业学院。现任院长:吕才有教授党委书记:陶玫教授茶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特色鲜明的传统学科,亦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现代学科。云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己发展成为从“茶园”到“茶杯”全产业链的教育科技服务体系,在支持茶业发展、培养产业人才方面发挥了“引导、指导、和领导作用”,以教育部普洱茶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云南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和云南省茶叶深加工中心三个省部级平台支撑,打造出以普洱茶为特色和亮点的云南省茶因子与茶功效研究创新团队。学院以茶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支撑,发展为一个专业两个方向,全国范围内招收本科和研究生,同时招收留学生。学院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茶树资源,历史悠久的民族特色,内引外联的聘请名师,秉承“上善若水,精行俭德”学院精神,以茶为媒先后与英、法、日、韩、泰等国家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学术交流,传承中国茶文化精髓。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云南特色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承担“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茶叶”、“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云南普洱茶特殊多酚类物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酶组成与来源的蛋白质组研究”、“普洱茶茶褐素和细胞膜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普洱茶因子调节细胞受体信号反应的研究”等国家、省、部教学科研项目30余项。同时,学院茶艺团在多次茶艺大赛中获奖,为老挝、波兰等国家领导人、东盟十国外长和国内外嘉宾2000余人表演茶艺。学院面向国内外招生,形成了以本科、硕士研究生为主的多层次办学格局,举办国家级茶艺师、评茶员的特色培训,为引领普洱茶产业发展方向,打造高素质茶学人才奠定扎实基础。茶,一个健康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一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事业,一个富民兴边,强农兴国的朝阳产业,为了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一直在努力......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1.80万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云南农业大学的22个学院之一,其前身为1977年成立的云南农业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1991年,德育教研室并入马列主义教研室成立社会科学部,1993年更名为人文社会科学部,正式开始招收文科类专业学生。2001年,为适应学校教学的发展,正式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院下设秘书学系、社会工作系、旅游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酒店管理系5个教学系、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室、美育与艺术教育教研室2个校级公共课教研室;拥有教育管理与区域发展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农村发展专业)共计3个硕士点;设有秘书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5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046人,全日制研究生37人,非全日制研究生49人。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36人,博士13人。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还承担全校本科生人文社科类的公共课教学任务。经多年办学,几代人精心打造,全体教职工努力,在各领域为社会培养了2000余名优秀人才。学院办学已初步形成文、管、法、农多学科协调发展,本科、科学硕士、专业硕士多层次人才培养的格局。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一、概述五十年风雨,正当年,自将信念至砥砺,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团结协作,发扬“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遵循学校“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与时俱进,开创未来。二、背景与历史沿革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前身为水利系,学院历史溯源于1965年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农学系农田水利专业。1966年5月,成立水利系,设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本科专业,是我省第一个水利水电高等教育系科。1993年由水利系与农业机械工程系合并成立工程技术学院;2001年,在原工程技术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2013年更名为水利学院。三、办学理念、办学使命与发展目标“以水为镜,博学善行”,多年来,水利学院一直秉承“继承、创新、发展”的方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本科教学为核心,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思路,致力于推动学术、学科、学风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扎实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奋斗。四、学科、专业设置情况与招生规模1998年设立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设立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农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2011年设立农业水工建筑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木工程及水文水资源工程5个本科专业,4个硕士点(农业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水工建筑及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函授本、专科专业。连续多年招生规模稳定,即水利水电工程120人、农业水利工程60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60人、土木工程120人及水文水资源工程60人。学院现有本科生1606人,硕士生62人及函授本、专科382人。2012年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7.34%、2013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7.60%、,2014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9.72%.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近六千名水利与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许多学生已成为云南省水利、农业、建筑等部门的领导和技术骨干,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我省的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五、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水利学院教职工共计93人,专任教师75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教授8人,副高26人,硕士生导师17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六、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学院设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和建筑工程三个系;设有省级农业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工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含材料与结构实验室、岩土实验室与测量实验室)、院级专业实验教学实验中心(含水资源与节水灌溉重点试验室、水力实验教学中心、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设有水利水电设计研究所、国土资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四个校内实习基地和昆明松花坝水库、晋宁大春河水土保持示范园、曲靖市麒麟区节水灌溉示范园、云南建工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四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国家级、省级“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工程实验室:云南省土地利用与保护工程实验室,“农业水土工程”是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水利水电工程”是云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专业;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建设专业,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云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云南省高校水资源与节水灌溉工程研究中心等学科专业平台;具有水利部“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工程测量等资质。云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挂靠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07年至今完成了云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2012年获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专业。2013年获教育部高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今年继续申报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从2007年到现在全国有河海大学、武汉大学等八家通过认证,目前农业院校暂无)“土木工程”专业,2013年获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今后将继续申报教育部高校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七、标志成果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攻关、省自然基金、水利部行业公益基金和教育厅科研基金等项目三十余项;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水工模型试验项目二十余项,完成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专题研究五十余项,完成病险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和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三十余项,中小水电站设计十余项,完成《云南省中低产田地改造建设参考标准》编制以及滇池保护治理生态湿地规划设计等生产项目。2009年完成“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规划设计,“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技术在土坝综合防渗结构体系中的设计研究及应用”和“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估算标准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坚持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支援贫困地区建设”、“厅校合作,构建创新型水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和“面向云南水利特色、强化立体实训、培养边疆水利应用人才”项目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和省级三等奖6项。学院教师出版专著、主编或参编教材五十余部,拥有5项国家实用新型和创新设计专利,三十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发表EI、中文核心论文等400余篇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其前身为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工作部。2001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获得招收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资格以及教育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功增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一个体育学院。学院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获得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嘉奖。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8人,其中专职教师45人。教授5人、副教授15人、讲师19人、助教6人,博士1人、硕士3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裁判员5人,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建院十多年来,学院秉承“厚德博学、明理尚农”的校训,笃行“崇德尚智、健体立美”的院训,全体教职员工艰苦创业、勤于治学、乐于奉献,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800余人,研究生24人,此外学院还负责全校一、二年级的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工作,负责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以及国内外各种体育文化交流工作。学院坚持“教学是立院之本、科学研究是强院之路,依法行政是治院之据”的治院方略。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本科建设、发展为平台,育人为本,践行“教学神圣、课堂神圣”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体育学院全体同仁与时俱进,努力将学院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体育学院。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原系云南农业大学外语教研室,1995年发展成为外语部,2001年成立外语学院。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英语专业学生。教研组,后为基础部外语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员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英语教师52人,日语教师1人、法语教师1人,越南语教师1人),教辅及专职管理人员5人,外聘教师10人,外籍教师2人。开设了英语、日语、泰语及越南语等四个语种。课程主要面向英语专业及全校其他专业学生。主要工作外语学院负责全校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大学外语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外语及其后续课程和选修课的教学和统考,还承担教师外语的提高和职称外语的考前培训等教学任务。学院英语系现招有英语专业英语、商务英语等方向学生364人。现已培养了三届毕业生,共计193人,分别在国际组织、教师、翻译、公务员、旅游等行业工作。年终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学院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活动,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氛围。在2003年12月CCTV全国口语比赛中获云南省赛区三等奖;2004年3月在全国CCTV暨外研社杯英语专业辩论赛西南赛区三等奖;在2005年7月CCTV全国口语比赛中获云南省赛区二等奖;2006年还承办了“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云南赛区的复赛并荣获校“世纪潮”辩论赛冠军;2007年承办了云南省外语学会年会及学校第十一届“世纪潮”辩论赛。此外,在各种省、校级的科技论文比赛和文体比赛中均获得了良好的成绩。科研水平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积极开展科研。几年来,在语言文化研究、大学外语教学与实践、大学外语教学与测试、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学作品赏析等方面公开发表论文78篇,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正式出版书籍9部,包括专著1部。目前,完成及在研的省、校级课题18项,参加教育部和农业部课题共3项。近年来,该院3位教师受到省教委奖励,15人受到学校的奖励,3项教学成果获校二等奖,本、专科生参加全国和全省大学英语竞赛均获得较好成绩。师资队伍我院现有在职教职员工73人,退休教职员工8人。在职教职员工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讲师47人,助教7人,高级工1人,中级工1人,人事代理3人,硕士研究生26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有5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有19人,本科41人,专科3人。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园林园艺学院源于云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始建于1950年,1973年云南农业大学成立茶桑果系,1979年更名为园艺系,1994年园艺系与农学系、植保系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001年5月成立园林园艺学院。目前学院下设园艺系、园林系、城市建设系、花卉研究所等3个系1个所,学院设有综合办公室、党群办公室、教学实践基地办公室。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6人(含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3人、硕士学位22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生导师27人。其中,副高职及以上职称教师36人,占专任教师数6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3人,占专任教师数数的84%。教师中有云南省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昆明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才1人,校级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随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我院有着一支综合素质好、学术水平高、实力较雄厚的教师队伍。学院具有培养多层次人才的能力,拥有园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果树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蔬菜学、观赏园艺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风景园林硕士、农业硕士(园艺领域)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园林、园艺(含蔬菜和花卉方向)、蚕学、风景园林、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园林、园艺两个成人教育专业。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110人,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园艺领域)研究生20人,本科学生1065人。园艺学科是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园艺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拥有云南省高校特色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和云南省高水平大学园艺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800万元。实验室设备基本齐全,功能开放。实践基地占地50余亩,温室和塑料大棚16栋。种植有果树、蔬菜、花卉优良品种资源600余份,能够满足本科教学和部分研究生教学需要。近年来,学院教师积极利用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和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结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在特色经济作物中的“云花”、“云果”、“云菜”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在兰花资源利用与研究、蔬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果树生产技术推广和科技扶贫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动了云南省园艺产业的发展。2016年主持科技部、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研究课题等100多项,研究经费超过20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784万元,2016年新增5项。全院教职员工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精神,践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之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把强化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办学目标,围绕云南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突出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依托重点学科,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坚持“师资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实践教学构建基础平台。依托云南气候资源优势,培育边疆园林园艺人才”的办学特色,已成为云南省园艺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办学60余年来,为社会培养了5000余名毕业生。学院成功承办两届云南省大学生插花艺术大赛、六届校级插花艺术大赛,参加全国插花艺术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多次在“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中获奖,2014年取得了云南片区在该领域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杰出设计奖。学院女子篮球队连续六次获得“农大杯”篮球赛的冠军。目前,全院教职工正积极努力,拓展新的专业领域,不断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使学院在园艺、园林、风景园林、设施农业工程以及蚕学专业等方面协调发展,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 -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前身为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和环境科学系。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昆明农林学院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土壤农业化学教研组,即后来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的前身。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4个硕士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个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点——农业资源利用;1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植物营养学;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农业资源利用;1个省级重点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组织机构设置体现以教学为中心,综合办公室和党群办公室是服务教学得管理机构,系和实验室是本科教学的执行部门。学院有关教学、科研、人事、分配等重大问题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正副院长和正副党总支书记组成)研究决定。学院实行集体领导,教学行政院长负责制,日常工作由院长全面负责,副院长协助院长按分工负责教学、科研等某一方面的工作。学院党总支书记和副书记负责党务的工作和教工、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学院工作起保证监督作用。学院的发展是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艰辛努力下,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天时、地利、人和,为学院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巨大的空间,学院将倍加珍惜今天的机遇,和谐拼搏,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之观念,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之大学精神,激励学子践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之校训,立足云南、面向西南、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