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师大博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招生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简称:武汉中国地质
  • 地区: 湖北
  •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 学制:3~3年
  • 学费:¥5.40~10.50万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创建于1998年,由应用化学系(1984年建立、前身为1953年建立的化分系)和材料系(1995年建立)合并而成。原名为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1年更名为现名。(一)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2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学校"腾飞计划"入选者3人、学校"摇篮计划"入选者14人、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19人)、副教授65人,形成了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研究梯队。(二)学科布局合理学院现设有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学实验中心三个三级单位,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材料学二级学科国土资源部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应用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班两个特色班,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资源与环境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材料工程两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连续办学格局。(三)研究特色鲜明材料学科和化学学科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2015年我校材料学科和化学学科首次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领域前1%。目前材料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材料、能源材料、功能与复合材料、生物传感材料。矿物材料方向包括矿物材料的加工、改性、复合,开展了纳米氧化锆技术,球形石英粉生产技术,水泥灌浆材料,高岭土、蒙托石、碳酸钙、石墨、红柱石、磷矿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与综合利用,尾矿砂制备陶粒与微晶玻璃技术等研究;能源材料方向包括储氢材料与氢能技术、太阳能材料、电池材料、LED技术,生物能源、材料计算设计等;功能与复合材料方向开展了功能陶瓷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保水材料、污水处理材料等研究;生物传感材料方向包括纳米结构的限域组装及生物传感、仿生膜材料、二维材料及其光电化学特征等。化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地质分析、资源化学、环境化学、生命分析化学等。地质分析方向包括有机、无机分析,相态-价态分析,现场分析技术;环境化学方向包括大气、土壤、水体中铅、镉、汞、砷、硒、铀等的环境分析与评价,地下水重金属与有机污染,城市环境化学,矿山环境研究与恢复,油田环境化学等;资源化学方向包括锰矿清洁生产技术,超稠油的催化降粘技术,无氯提钒技术,富硒石煤的综合利用,贫细杂矿选矿技术,油气管线的腐蚀机理与防腐材料等;生命分析化学包括纳米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纳米组装与生物传感、界面物理化学、仿生膜光电化学等。(四)仪器设备先进学院建有设施比较齐全的科学研究平台和相关仪器设备。目前学院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主要有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全自动比表面积仪、同步热分析仪、多参数电池检测设备、接触角测试仪、核磁共振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多功能电化学分析仪、远红外活体测试系统、激光粒度分布仪、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子束外延、磁控溅射仪、等离子喷涂设备、流体纳米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五)平台优势明显学院建有多个研发平台,包括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可持续能源实验室,拥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东佛山研究院、江西新余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江苏赛尚研发转化中心。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宗旨,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相关院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陕西黄河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捐资联合共建“功能碳纳米材料实验室”,在湖北当阳市相关企业、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云南天鸿高岭矿业有限公司、浙江三鼎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和实习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原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建的学院,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信息工程学院、原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原公共管理学院区域规划系合并组建,2019年12月21日正式揭牌,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完善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色的学科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坚持以建设地学类研究型学院为标准,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支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提高质量的要求,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重要抓手,凝练特色,开拓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学院稳定内涵发展。学院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理学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79人;在校本科生1700余人,研究生600余人。2011年,软件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两个一级学科获批“湖北省重点学科”,同年,测绘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地理信息系统(现称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入选“湖北省品牌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信息工程(现称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测绘工程专业入选2016年度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测绘工程专业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19年分别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与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学院建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学术平台。以吴信才教授为首的科研集体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彩色地图编辑出版系统“MAPCAD”,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GIS平台软件“MAPGIS”,成为国家科技部推荐首选的GIS平台软件,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应用于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搜救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是国产软件的杰出代表。地理学在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全球变化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近年来,学院教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PNAS、Naturecommunication、NatureGeoscience等Top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以促进学校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长远目标,以“强特色、入主流、谋跨越”为指导思想,以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为基础,深度融合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将在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技术的驱动下,围绕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三个学科领域重大科学问题以及“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空间规划、智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应用需求,扩大我校地理、测绘、软件工程学科优势,在促进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地理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实施教学与科学研究一体化发展战略,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行业服务紧密结合,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为人才培养理念,在课程与课时设置上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实践与工程技能训练,因学生而异开设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在人才知识结构方面,培养学生掌握地理学基础、3S技术方法、软件与信息技术等知识;在人才能力结构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既具备地理科学家的科学思辨能力,又具备地理信息技术工程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一流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标为要求,配备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的教学实验设备,学院教学实验中心软硬件设施齐全、配套完善,具备能够满足课程实验教学、综合实验训练、开放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探索等要求的现代化高水平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建有信息化测绘实验室、位置服务与导航实验室、摄影测量与机器视觉实验室、遥感机理与影像分析智能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实验室、GIS开发与应用实验室、地理空间传感网实验室、云计算软件实验室、软件协同创新实验室、生态地理与环境变化实验室、水文地理学实验室、地貌学实验室等10余个现代教学科研实验室,并在神农架大九湖和清江和尚洞建立长期野外观测基地。拥有计算机网络、智能人型机器人、车型机器人、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电子水准仪、GPS接收机、数字化测图系统和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学院大力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和行业高水平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各专业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官方高水平赛事,以及FIRA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赛、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高水平赛事当中屡获佳绩。2019年中国自动化学会将学院评选为中国机器人大赛赛事基地,学院“CUG机器人足球队”在相关比赛中屡获冠、亚军,在人工智能科研领域雄踞高地。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同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测地所、遥感所,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和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同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今日头条、中地数码、吉威数源、武大吉奥、航天远景、上海数慧等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实习意向或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目前,学院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济南、杭州、苏州、襄阳等地建立了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50多个。学院广泛拓展本硕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本科生各专业就业率均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100%。30多年以来,共培养了数千名毕业生,他们中既有中科院及国内著名高校的科研人员、也有微软、亚马逊、AUTODESK等全球500强企业的研发人员,还有任职于国家知名企业如腾讯、华为、百度、阿里巴巴、今日头条、中兴等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基础知识过硬”、“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是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普遍评价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地球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为基础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与普查勘探系(大系),1995年由地质系、地球化学系和地质力学教研室组建而成。许多知名学者,如李四光、袁复礼、张席禔、王炳璋教授,冯景兰、尹赞勋、王嘉荫、张炳熹、王鸿祯、杨遵仪、袁见齐、池际尚、郝诒纯、马杏垣、刘宝珺、丁国瑜、杨起、赵鹏大、殷鸿福、於崇文、张本仁、金振民、莫宣学、高山等院士在此任教,为我院(系)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培养的毕业生中涌现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著名科学家,如丁国谕、张本仁、刘宝珺、马宗晋、孙大中、欧阳自远、傅家谟、张弥曼、叶大年、秦蕴珊、李廷栋、殷鸿福、汤中立、金翔龙、马瑾、戎嘉余、钟大赉、陈旭、金振民、莫宣学、高山、马永生、李家彪、彭建兵24位两院院士。地球科学学院现任党委书记王甫、院长章军锋。地球科学院发展目标:坚持标准,追求卓越,探索地球科学奥秘,谋求人地和谐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院。2013年5月地球科学学院获批湖北省试点学院,积极探索以激励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优化和学术卓越为核心价值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地学人才的协同创新和国际化视野培养。地球科学学院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及“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所在地,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地质学一级重点学科在历次教育部高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一,2016年获A+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是地球科学领域ESI前1‰的学科。地质学一级学科下的5个二级重点学科(矿物岩石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全都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以“学科-人才-平台”为根本,以“一体两翼”的思想推动地质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与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地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以中科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近40人,博士生导师50人、教授60人、副教授46人。2019年地质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开设有地质学基地班(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地质学国际箐英班(面向出国深造)、地质学珠峰班(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地球化学班,建有北戴河(一年级地质认识实习)、周口店和三峡(二年级野外实践教学实习)、鄂东-大别山(三年级综合实习)实习基地,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首个教育部黄大年式“地质学教师”团队、2个“111”创新引智基地。学校先后与10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所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组建了“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为地学拔尖人才协同创新和国际化视野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地学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除为地球科学研究和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外,还将在资源、环境、灾害、宝玉石、地质工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国土资源规划等地学及其延伸领域中拓宽,使学生在上述部门和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及发展的能力。科学研究形成壳-幔体系物质及其交换过程、地球表层系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三大研究优势与特色。建有3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2个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111”),在地球生物学、区域大地构造与岩石流变学、岩石圈地球化学、第四纪环境与灾害、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每年发表SCI学术论文150多篇,共7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Nature》(4篇)、《Science》(3篇)杂志上发表。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2002年以殷鸿福院士和杨遵仪院士为首的科研集体主持研究的“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俗称“金钉子”,定在中国浙江省长兴县,作为国际对比标准标志着所在国的地层研究水平,为我国赢得了很高的学术荣誉,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成果被评为“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作为国家级高科技工程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我校是教育部唯一参加此项国家级高科技工程现场科学研究的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金振民院士担任工程现场指挥部副总地质师,在钻探现场组建现代化的“岩石物理性质实验室”。2002年该工程被国家科技部、科技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评为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2008年该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简称地空学院),其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是建校初期最早的四个系之一。1952年,由傅承义、薛琴舫、谭承泽、刘光鼎等地球物理前辈们创办,薛琴舫教授首任系主任。经过60多年的办学积淀和传承,学院现已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重要支撑学院,也是国内地球物理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现有学科体系理工兼备,涵盖“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球物理学”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同时也是“双一流”建设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教育部“985”优势学科平台的支撑学科。学院拥有“地球物理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全国排名第一;并拥有"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地球探测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球物理学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两个专业均入选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00余人,教授32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22人,96%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1%的教师具有一年及以上出国研修的经历。学院大力施行教改工程,以学科前沿和代表性的先进技术为导向,更新教学内容,强化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紧密结合的教学环节,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同时,与10多个国家的几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着力培养视野开阔、品学兼优、敢于担当的学科领域帅才。学院学风良好,近年来,本科生攻读研究生比例达50%以上。我院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建成大地球物理理工兼备主流研究型学院。为此目标,学院将构建大地球物理学科体系,培养适应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以高层次人才为龙头、高级别平台为纽带、地学问题为创新团队、学科发展为目的,工科以社会发展国家需求为导向、理科以探索发现地球圈层空间规律现象为引领,人才培养与兴趣研究相结合,分阶段、由工及理,实现学院的发展愿景。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2020年5月6日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地调院)成立20周年的日子。回顾历史,学校地质调查工作与祖国的地质事业发展紧密相关,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和阶段性目标紧密相关。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之初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开展第一轮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作为原地矿部直属高校,学校在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化学、水工环和物探等方面具备先天优势。为抢抓这次历史机遇,学校按地调局部署,成立了高校首个实体地调院。地调院是学校地球科学领域服务行业和社会的重要平台,具备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职能,是学校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作为全国高校地质调查的先行者,学校地质调查能力得到了行业公认。2012年地调院率先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院校地质调查院A级能力建设评估。2016和201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的省级地质调查院、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承担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的行业地勘单位和院校下设的地调院评优,学校地调院作为全国唯一的院校地调院获评优秀。保障能力20年以来,学校不断推进地质调查保障能力建设,在财务、项目、安全、保密、档案、地质实物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完善的组织设施和人员配备。除二个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国家GI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支撑以外,学校面向地调行业设立了独立的实验技术中心,拥有仪器设备100余台套,价值2000余万元。在资质方面,学校在地调方面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健全,具备各类甲级资质12项,领域涉及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固体矿产、液体矿产、气体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勘查、地质灾害治理等。队伍建设20年以来,通过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学校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齐全、优势明显的专兼结合的公益性高校地质调查研究队伍。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领域服务社会和行业的前沿阵地,地调院现有在册职工4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8人,原973计划首席2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3人,原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计划团队2个、创新人才10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首席填图科学家2人。地调科研20年以来,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不同时期的战略定位,积极参与地质调查工作。根据统计,地调院累计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中国地调局计划项目和二级项目、各省市地勘基金等项目1696项,累计经费13.52亿元,强有力的支持了学校的事业发展。所承担的项目不仅重新认识和解决了一些重大基础地质与矿产勘查问题,在地调行业相关标准制定、技术示范与引领方面均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依托地调相关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4000余篇,获得各类奖励200余项。根据统计,2002-2019年,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13项(第一完成单位8项);省部级奖128项(第一完成单位63项),其中一等奖48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4项;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图幅奖10项,其中特优奖1项,一等奖2项;地质学会等各学(协)会奖励2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4项。人才培养20年以来,依托地质调查项目完成本科毕业设计1200余份,完成硕士毕业论文近千份、完成博士毕业论文100余篇,其中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对自然资源行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保守统计,仅2011-2019年间,学校超过10607名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留在了自然资源行业。20年以来,许多地大毕业生已成为地质行业的工程首席、学术带头人或单位技术骨干。20年以来,学校依托地球科学多学科综合优势和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已为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原武警黄金部队及相关地勘单位培训上百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超过1万人。社会关注20年以来,学校地调工作积极服务社会和行业,与时俱进的推进地调文化建设,展示了师生投身地质调查事业的工作风貌,彰显了地大人不畏艰险,投身祖国需要和地质科技的伟大情怀。李德威教授“开发固态能,中国能崛起”的先进事迹激励了广大地质工作者;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学校教师不顾危难深入一线,及时加入原国土部科技救灾工作。各项目组成立的临时党支部在野外开展支部活动,党旗飘扬在祖国的山川河海。20年来,依托地调项目,学校教师从青藏高原到贫困乡村,累计为公众、中小学开展公益性科普讲座近百次。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矿业报》、《中国自然资源报》、《长江日报》等各类主流媒体和行业传媒报道地调院超过200余次。服务行业20年以来,通过不断积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形成了区矿调、水工环地质调查、页岩气调查评价、地质灾害、城市地质、信息工程等优势领域方向,在国家地质调查事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依托地学优势,不断瞄准国家目标和行业急需,积极担当,主动作为。2017年,学校响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启动“地学长江”计划,2019年,学校启动“宜居地球”战略规划。未来展望近年来,学校通过聚焦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职能定位,全力推进地质调查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三大转变。天高海阔育桃李,跋山涉水探真知,斗转星移结硕果,求真务实报国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事业必将续写更加辉煌的明天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1952年创办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和1954年创办的勘探系,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积淀深厚,现已发展成为以强烈地质背景为特色、学科专业齐全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高地。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验装备和完备的科研平台,多年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水平专业人才,并为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能源资源开发、交通、水电、城建、国防等领域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院现有教职工近200人,其中专任教师152人,包括教授49人,副教授80人(博士生导师38人)。建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和6个硕士点。“地质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211工程”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985专项)”重点建设学科,在新一轮国家学科评估中被评定为“A+”;“土木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在新一轮国家学科评估中均被评定为“B”。学院有5个本科专业: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学院拥有9个科研平台、5个系和1个中心。目前在校本科生1939人,研究生1199人。自2013年以来,学院面向国家需求、学科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承担了国家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项目800余项,主持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重点基金项目4项,重大仪器专项1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近2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T1-T4论文700余篇,其中T2以上论文110篇,收录热点论文4篇,授权专利370余项。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公共管理学院(简称公管学院)成立于2012年7月。公管学院以“公立守制管铸新风”为院训,以“追求卓越以质图强”为理念,以“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将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科研相融合、素质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努力培育具备基本品德素养、一定能力结构、独特气质特征的公管学子”为使命,致力于“卓越公管、和谐公管、幸福公管”建设。学院现设有3个学系:公共行政系、土地资源管理系、法学系;2个教育中心:MPA教育中心和J.M教育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土地工程实验室、法律诊所等研究平台,土地利用监测与空间优化研究基地正在建设中。学院兼备工、管、法三大学科门类,资源管理特色突出,现有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学、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5个本科专业;1个共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法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公共管理(MPA)、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在143所参评学校中并列第15名,进入前20%,并在《2014中国大学科学专业评价报告》中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公共管理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和国际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教授16人、副教授2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59人(占全院专任课教师的90.76%)、中青年专业课教师51人(占全院专任课教师的78.46%)。70%以上教师有出国学习经历。学院近年来科研成果丰硕,共有科研立项586项,科研经费达1.6亿余元,其中纵向项目353项,到账经费9627.6万元;横项项目319项,到账经费6140.8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3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国家其他部委和省部级项目200余项;发表论文510余篇,其中T4以上论文160余篇。学院坚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学院承办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与发展”国际会议、首届财税法学研究生论坛、第十七届全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暨2018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湖北省公共管理学会2017年会和湖北省人力资源年会、2017年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科技周;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议800余人次,邀请校内外专家共作90余次学术报告。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812人、硕士研究生675人、博士研究生75人,累计招收海外留学生180余人。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环境学院(SchoolofEnvironmentalStudies)是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和湖北省试点改革学院。学院以建设地球科学与环境领域国内外知名的跨学科研究型学院为目标,以地质环境保护为特色,以多学科交叉为优势,以破解区域性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问题为使命,揭示地球系统与地质环境、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发展区域性复合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范围的识别与管控、人体健康与生态安全风险的评估、修复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构建集多环境要素调查、多水平监测、多过程耦合模拟、多目标风险评估、保护与修复等为一体的创新理论方法体系,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方案。学院60余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了2万余名优秀人才,包括水文地质学家王焰新院士、冻土学家程国栋院士、地热学家汪集旸院士、岩溶学家卢耀如院士,“鸟巢”(奥运会国家体育场)和“冰丝带”(冬奥会国家速滑馆)总工程师李久林,我国著名登山家、国际登山健将和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等一批杰出人才。学院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全球生态/环境领域领域ESI前1%,第四轮学科评估为B+)和博士后流动站、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第四轮学科评估为B)和博士后流动站、水文地质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生物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地质微生物为特色)、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国家气象局共建),形成了覆盖水、地、气、生、环等大环境学科生态系统;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特色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特色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物科学(菁英班)、大气科学(菁英班)等五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构建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野外科研基地”三维立体的研究平台,包括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地质环境修复创新技术工程中心、自然资源部高寒干旱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生态环保部国家土壤详查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极端天气气候与水文-地质灾害联合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环境污染系统控制与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地下水与环境国际合作示范中心、湖北省地下水污染修复中试基地、湖北省大气环境超级监测站以及江汉平原地球关键带监测网(入选国际CriticalZoneExplorationNetwork)等平台。拥有湖北省实验教学重点示范中心、湖北省虚拟仿真教学中心各1个。学院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国家教学团队、教育部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即111引智计划)各1个;拥有湖北省创新团队和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各1个。学院面向国际学科前沿,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服务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目标,在土壤-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多界面过程与环境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水环境污染系统控制和治理、环境微生物与流域生态、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全球变化与水循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气候学、生态水文学、古气候地球系统模拟、源排放与区域大气环境、地质微生物学等方向形成优势。承担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生态环保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多个部门的重大科研课题,人均可支配科研经费60万元。获得包括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颁发的应用水文地质奖(AppliedHydrogeologyAward)和“JohnHem科学与工程杰出贡献奖”(JohnHemAwardforExcellenceinScienceandEngineering)等多项科技奖励。学院旨在培养地球科学与环境领域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人才须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扎实的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精湛的学科专业理论和技能。学院试行全年级导师制,课程教学小班制,探索开拓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地海外地质实习;专业试行模块化,每位学生可自主选择一个主修专业模块和一个辅修专业模块,可获得两个专业学位;学院试行实验班(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菁英班(与中科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培养)、国际班(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班(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培养)等多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奖助学金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助学金、王大纯奖学金、同心奖学金、水科学之星奖学金、82级水文校友奖学金、宇驰奖学金等各类校友奖助学金。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就业率平均在96%以上,其中,读研率为53.21%,出国率为5.28%,在国家、省市级自然资源、地质调查、生态环保、水利等部门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比率约为42%。热忱欢迎有志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事业的专家、学者和学子加盟我院的发展。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简称“机电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起源于北京地质学院1954年创办的探矿工程系勘探机械专业。1998年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合并组成全新的机械与电子工程系(院级),经2003与2008年两次调整更名为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学院现有四个系和一个实训中心:机械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工业设计系、通信工程系、金工实习训练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1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教授15人、副教授58人,国家人才计划1人、湖北省人才计划2人、“地大学者”各层次人才(含腾飞计划、摇篮计划)1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达到64.5%。长期以来,学院立足于国民经济主战场,充分融合既有传统工科优势与新工科发展特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多方面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院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约1900名,近五年机电学院学子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机械设计创新比赛、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多项重大专业赛事中屡创佳绩,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者约300人次,主持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约280项,升学率达25%,就业率达95%。“十二五”期间招收通信工程全英文留学生班,总计培养来自19个国家65名留学生。学院现有地质装备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设计学),有国家级、省部级教育平台3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机械工程已成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智能地质装备”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具体科研方向涵盖机构学及机械系统动力学、先进机械设计方法、地质工程装备及其自动化、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信号与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智能仪器、智能控制、智能制造、工业视觉、产品设计等研究领域。近几年,学院在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社会科研服务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12年至今,我院获得4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子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及国家其他部委项目等资助,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在科研成果转化、专利申请、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优异,仅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就多达100余项。学院与多所海内外知名高校,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韩国汉阳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建立了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与贝肯休斯、中地装备、中航科技、中煤科工、东风集团、三一重机、厦门三烨、无锡钻通、武汉蓝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学院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应用系、信息安全系、软件工程系、大数据系、人工智能6个系,建设地学信息工程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地学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以及电子信息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6个本科专业和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方向)中美合作办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在2017年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B档。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获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网络工程专业”、“信息安全”、“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成为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专业,“信息安全”入选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5个专业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A档。37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计算机专业人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50人,教授(研究员)3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2人,博士生导师35人,其中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IEEEFellow2人、SPIEFellow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2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人、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8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拥有湖北省创新群体3个。建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自然资源信息管理与数字孪生工程软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地学信息处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智慧地质资源环境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全空间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及系统”湖北省中试基地、“地学大数据”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是“资源定量评价与信息工程”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共建单位。近几年来,学院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11月,中国地质大学首次进入ESI计算机科学领域全球机构排名前1%;2019年11月,我校计算机学科进入ESI计算机科学领域全球机构排名前5‰;在当前的最新数据中,计算机学科达到到ESI全球排名前2‰。2019年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我校计算机学科名列全球97位,进入前100名。2019年12月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的优势学科方向包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视觉、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空间信息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地学信息领域软件工程等。近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资助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防高技术项目3项、国防科工局重点项目1项,项目总经费超亿元;出版了学术专著10余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0余篇。开发出“航天任务设计优化与分析仿真软件平台(CSTK)”、地质空间三维可视化QuantyView系统,作为核心人员先后开发出了“MapCAD”软件、“MapGIS”软件、“分布式大型GIS”软件以及新一代大型GIS应用软件集成开发框架等软件系统。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学院始终坚持“开放、竞争、联合”的办学理念,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路线,建有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绿盟、亚马逊、中船集团709研究所等多个产、学、研基地。2021年,我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签约成立,并设立“华为新生育苗奖学金”。近年来,学院继续完善项目依托、团队实施、竞赛检验和学术互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承办了多届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ICPC华中地区程序设计邀请赛等高水平科技赛事;组织学生参加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等一系列国内外高水平赛事。近3年来,计算机学院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显著,在国内多项大赛中获奖夺魁。共获国家级以上奖项167项,其中国际级一等5项;国家级一等奖36项、二等奖51项。学院积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支持学生出国交流访学,提高学生国际交往能力。2019年学院与日本会津大学签署了“3+2”项目合作协议。近年来,学院已选派优秀学生在本科第四年进入日本会津大学学习,也有学生先后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海外高校留学、访学。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是莘莘学子成长的摇篮、专业技能锻造的熔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沃土、追求学术卓越的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经济管理学院建院以来,一直坚持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以破解资源短缺和推进学术卓越为着力点、以加强顶层战略设计、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和优化学科资源配置为重点改革任务”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质量立院、特色兴院和人才强院”的发展路径,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历史沿革:1985年武汉地质学院成立经济管理系,1987年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1991年学校将经济管理系更名为文管学院,1998年文管学院拓展为人文与管理学院和人文与经济学院两个学院,2008年学校将人文与管理学院和人文与经济学院重新组合为现在的经济管理学院。办学思想:根植中国大地,胸怀全球视野,学院在新时代将继续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和“宽信敏公、经国济民”的院训精神,以“传播思想道德文化的高地、推动经济发展的学术智库、促进管理变革的科技引擎、培育经国济民的社会栋梁、引领社会风气的鲜明旗帜”为使命,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愿景,积极构建“卓越、和谐、幸福”的院风,潜心营造道德升华、经济发展、管理变革、知识创新的育人沃土,积极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输送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学条件: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68人,其中有正高级职称30人,有副高级职称74人,中级职称35人,博士生导师22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湖北省“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地大学者首席教授2人,地大学者骨干人才2人,地大学者青年拔尖人才2人,地大学者青年优秀人才9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地大师德师风道德模范2人。学院现有MBA专用教室、管理模拟与决策、会计模拟、旅游酒店管理、MIS-EB等专业实验室。学院下设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区域经济与投资环境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旅游发展研究院、管理咨询研究所、电子商务国际合作中心、现代项目管理研究所等八个研究机构。学院将在2020年集体搬迁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市未来科技城校区经管学院教学科研大楼,建筑面积为2.4万平方米。学科布局:学院一直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密切围绕国民经济发展主旋律,以服务社会和国家发展为导向,建立了以“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为特色的经济管理类学科,现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MBA、会计学、资产评估)、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9个本科专业。2007年《管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获批教育部工商管理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08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10年《管理学》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市场营销学》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三个学科分别获得B-,2018年慕课《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获得“最美慕课—首届中国大学慕课精彩100评选”全国一等奖。人才培养:学院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在校学生3478人,包括本科生1870人,硕士研究生1277人,博士研究生166人,国际学生165人。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建院3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1万名高级人才。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学生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挑战杯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全国资产评估研究生知识竞赛、全国高校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能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科学研究:学院在能源经济、矿产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管理系统工程、电子商务、低碳发展、战略管理、企业管理、组织文化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承担了上百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学院获得国家社科重大专项资助2项,获得国家自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投标项目1项;持续举办中国区域经济学科发展高峰论坛暨区域经济学科建设咨询会、长江经济带创新与绿色发展高峰论坛、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学术年会、武汉电子商务国际会议、国际能源经济学会(IAEE)亚洲大会;出版湖北省绿色发展研究报告,湖北省投资环境蓝皮书多次被湖北省两代会采纳,生态文明智库成果被湖北省委主要领导签批,《关于出台光伏扶贫电站税收减免和突破471红线两个政策建议的请示》获国务院扶贫办主任批示,多次发布《全国工业旅游发展报告》。学校坚持立足湖北和长江经济带,面向全国,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积极服务行业、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国际交流:学院一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Alfred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波兰华沙商学院、韩国汉城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积极开展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推进国际化办学,推荐本院学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韩国建国大学、美国布莱恩特大学等高校参加访学与短期交流及创业创新训练,多次邀请美国、英国等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来院讲学;成功举办18届电子商务国际会议、11届资源环境经济管理论坛和218期经济管理论坛等管理、经济相关领域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为有志于跻身管理、经济领域研究前沿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为塑造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10.50万

    ]
  •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于1972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学生,1980年起招收科技俄语专业学生;1993年学校成立外语系,同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2001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硕士生;2005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外语系更名为外国语学院。2010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翻译硕士(MTI)学位授予权。外国语学院设有英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第二外语教学部、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以及“湖北省高等学校英语语言学习示范中心”。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与改革创新,英语专业围绕“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以“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本科教育现设有英语语言文学、商务英语和科技翻译三个培养方向。硕士层次设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三个培养方向。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教师8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9人,外籍英语教师6人。大部分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功底及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近几年,学院教师主持完成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国家、省、部、市级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在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翻译研究、二语习得、英语教育、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科技俄语等研究领域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的研究特色。经过30余年建设发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一体,具有本科与硕士两个层次的办学实力。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专业方向特色鲜明;拥有同声传译室、计算机辅助翻译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外语类期刊图书及电子资源。学院科研成果日益丰硕,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肯定,已成为在国内同类高校,尤其是省内高校中具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高层次外语人才培养基地。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艺术与传媒学院成立于2006年5月。现任院长桂宇晖教授,院党委书记郭秀蓉副教授。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36人,学院教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者约30人。学院年招收本科生约240人,研究生约140人,目前在校本科生947人,研究生427人。学院下设新闻传播系、音乐系、视觉与媒体设计系、景观学系,设有广播电视学、音乐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五个本科专业,具有设计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设计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具有艺术硕士(MFA)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下自设“环境规划与设计”二级博士点,覆盖学院设计学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学院音乐学专业拥有可容纳人的音乐厅、舞蹈排练厅、MIDI教室、电钢琴教室及几十余间专业琴房。设计学类专业拥有专业展厅、高标准数媒机房及其他类型的画室等,广播电视学专业拥有采编室、多媒体制作室等,教学设施完备,资源充沛。学院设有校级数字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超过1200万元。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梯队建设为支撑点,注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交叉影响,强调人文精神在学科中的渗透,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重视艺术、传媒与高新科技之间的深度融合,全方位提高办学层次,提升学术科研水平。在学校优势学科的交叉影响下,学院发展速度较快,且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不断积累与创新,室内设计与景观、园林设计与规划、数字动画、MIDI音乐制作等研究方向已取得了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环境设施概念设计的“整体设计方案提名奖”、建设部的住宅小区和小城镇规划优秀奖等奖项。进入新时代,艺术与传媒学院始终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弘扬“严在地大,追求卓越”的校风学风,依托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强,实践能力突出,具有一定理论研究能力和深厚文化素养的高水平新闻与艺术人才。学院积极拓宽与欧美相关学院的合作办学渠道,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与执教,在学院老师的精心培养与指导下,我院学生专业水平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比赛与展演,并获得众多重要奖项。此外,为营造中国地质大学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提高全校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艺术与传媒学院在构建学校美育工作体系中始终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通过发挥学院师生的专业优势,为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资源学院是我校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也是我校师资力量和办学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资源科学与工程系、石油地质系、石油工程系、盆地矿产系、资源信息工程系等教学和科研单位,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一,2017年学科评估被评为A+学科,并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在最近的学科排名中名列全国第三。学院拥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构造与油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定量评价与信息工程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石化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学院还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点和5个硕士学位点。在六十五年的办学历史中,在王鸿祯院士、袁见齐院士、池际尚院士、冯景兰院士、杨起院士、潘钟祥院士、赵鹏大院士、翟裕生院士等老一辈地质学家带领下,经过几代资源人的艰苦创业和探索进取,学院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学科方向齐全、充满创新活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研究中心。资源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10人,其中专职教师149人,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30人,博士后31人。专职教师中有教授53人,副教授77人,教师中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学术期刊任职16人次,师资队伍力量和影响力在全国同类高校和同类学科中具有绝对优势。建校以来,资源学院为国家培养了1万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为我国的资源能源事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毕业生中有一大批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和中高级管理人员,其中有1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如欧阳自远院士、傅家谟院士、殷鸿福院士、汤中立院士、金振民院士、金之钧院士、郝芳院士、李家彪院士、潘永信院士、王双明院士等。资源学院在矿床学、石油地质学、矿产勘查与评价、页岩气和页岩油理论与勘查评价、数学地质与资源定量预测等方向具有很强的优势与特色,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及勘查评价方向、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技术方向、区域成矿学方向、矿床地球化学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方向、沉积盆地与沉积矿产方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技术方向组建了优秀的学术团队,取得了大量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德国、挪威、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出国开展学术访问或参加国际会议逾500人次,并成功举办15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学院致力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年间选派研究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或与国外一流大学进行联合培养逾百人,并每年选派优秀本科生前往英国和澳大利亚与所在国大学开展联合野外实习或进行海外科研训练。按照学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本科生出国开展访学和联合野外实习的人数将达到学生总数的15%。展望未来,我们将牢牢把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培养资源能源领域创新人才为己任,持续深化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凝练学术科研方向,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将资源学院建成资源能源领域国际知名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 自动化学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调整校内相关学科组建而成。学院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步伐,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研究自动化科学与工程相关理论和技术,开发适应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研究成果显著。自动化学院现有教职工97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21人,另有外籍讲座教授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6人。学院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人选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1人,获得首届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高被引科学家奖”3人。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2个,其中,自动化专业于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学院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和湖北省大学生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基地1个。学院下设自动控制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智能系统研究所和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等单位。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400余人。近年来,学院在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技术、智能系统与地质装备智能化、地球探测信息处理与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科研能力突出,科研项目众多,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成果丰硕。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重大横向联合研究开发项目196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6项,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350余件,出版著作与教材33部,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1100余篇,SCI他引11300余次,32篇论文进入ESI在工程领域的前1%高引用论文)。学院先后建立了一批校内外产学研基地,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学院着力培养创新型和工程应用型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办学特色鲜明。学院教师指导研究生经验丰富,先后培养出一批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高水平研究生。指导的研究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等多种奖励,活跃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 [详情]
    [
    简章:

    1篇

    ]
    [
    学费:

    5.40万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简称:武汉中国地质 地区: 湖北 学制:3~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5.40~10.50万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师大博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招生学院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友情链接:中教互联中教互联官网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