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起源于1950年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工学院时期的电机工程学系。2016年10月,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优势,彰显学科专业特色,加快推进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学校决定将原电力工程学院整体和原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学科及专业整合组建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流体力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为“十三五”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为校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综合训练中心、江苏省煤矿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电力传动与自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效储能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设有电气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等2个教学系,1个实验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余人,专任教师110余人,教授20多人,副教授近60人,博士生导师15人,50余人次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青蓝工程”、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学院致力于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等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十二五”以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和项目36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与教学奖励40余项;国家精品课程1门、出版专著与教材20余部,发表SCI、EI收录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
学院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近10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00余人,本科生2400余人。学院以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江苏省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优势,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基础学科竞赛和国内外数学建模比赛等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大学、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厄瓜多尔国立理工大学等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