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以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人才为目标的专门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全国第一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八个试点院校之一,于1996年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专业的学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开设全日制法律硕士和在职法律硕士两个专项,全日制法律硕士又分为法学本科背景的两年制法律硕士专业和非法学本科背景的三年制法律硕士专业。此外,学校还与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联合培养在职学生。从1996年至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共招收了4508名法律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法律硕士3269名,在职法律硕士1239名(不含与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联合培养的学生)。学院生源质量一流,报考人数和录取分数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的理念是:发现每一个法律硕士学生身上的太阳并令其发光;学院的目标是: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律硕士教育上创建了整体法学师资的资源模式,即学院不设独立的教师队伍,中国政法大学在编的400余位法学专业的优秀硕士生导师均为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此外,学院还聘请了一批校外的学术权威以及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业界精英、西方法学教育家担任法律硕士的指导教师。这使得我校的法律硕士教育拥有了学术与实践并重、优中选优、内外兼备、学贯中西的师资力量。为使学生在其毕业时能够系统化地掌握法律基本原理与规则;能够具有正确判断与分析法律关系、运用法律思维去发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并且具备对法律规则做出理性判断的能力,法律硕士学院为法学本科背景的学生和非法学本科背景的学生分别制定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在强化法学理论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实行分方向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特色课程教育。不仅关注法学基础理论教学,更注重案例分析教学和教学实习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质的法学教育与训练。学院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彰显学院优势的特色活动。(1)法律硕士成长论坛。论坛吸引众多法律硕士培养院校的积极参与,为国内蓬勃发展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影响正辐射全国。(2)“法硕之星“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该活动通过资助学生的研究性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科研能力,解决法律实务中的疑难问题,效果显著。(3)学院鼓励学生开展辩论活动。组织学院内部辩论赛,参与学校研究生辩论赛,筹划首都高校法律硕士辩论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4)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如普法宣传活动、法律援助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学院的红色”1+1”活动曾多次获得北京市嘉奖。(5)学院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院就业情况逐年向好,前景喜人。连续几年来,学生毕业当年就业率达到100%,就业分布覆盖面广,就业质量层次高。就业去向以司法机关、政府部门、各类事务所为主,并涵盖金融系统、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政府决策与执行、立法、司法和法律服务等关键环节发挥了法律人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法律硕士研究生复合专业背景的优势。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20万
]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骨干学院。长期以来,我院坚持“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依法治院”,经过全院师生不懈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贡献。进入新世纪的法学院,以“法治天下、学问古今”为院训,以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为导向,全面规划和开展各项中心工作,力争将法学院建成“高品质、创新型、开放性”的一流法学院。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20万
] -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8年7月,其前身是2002年6月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学院设有新闻学本科专业,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招收法制新闻、传播法、新闻媒介管理、文化传播、商业传播五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院还拥有法学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法制新闻、传播法方向。是中宣部重点联系的十所新闻院校之一。学院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专业,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研究所,一个新媒体实验室,另设有六个非在编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传播法研究中心、法治传播研究中心、政法宣传与舆情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民意研究中心。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4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学院另有兼职教授38人。2013年8月,学院主持成立我国首家新闻传播与新闻法制协同创新中心,黄进校长担任首届理事会理事长,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陆小华任首届学术委员会主席。学院依托该中心,努力构建新闻传播与新闻法制高端学术研究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高端新闻与法制传播平台。2014年4月,光明日报社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共建“光明新闻传播学院”,这是全国首家中央媒体与高校共建的新闻传播学院,旨在培养具备法学素养、能够适应未来媒体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多媒体综合传播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2014年10月,光明日报社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共建“明政智库”,旨在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学院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注重实习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全国各类“标志性媒体”建立了广泛联系,现已建成包括光明日报社、法制日报社、检察日报社、正义网等在内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20余家。每年定期安排新闻学专业的本科生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30余家单位进行实习,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及各类横向委托课题80余项,此外,学院先后成功组织了“采访北京最帅交警孟昆玉”、“寻访民警左利军”等一系列暑期社会活动,在社会上赢得广泛好评。学院设有“胡愈之奖学金”、“杨西光助教金”、“光明网新传媒研究奖”、“英堂奖学金”,表彰好学尚思的优秀学子,奖助潜心教学科研的优秀教师。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20万
] -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成立于1989年,前身为学校的国际经济法系,该院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懂计算机的法律专门人才。国际法学科自1979年北京政法学院复办以来即成为该校重要的法学专业之一,1980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该院国际法学科被评为司法部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20万
] -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是在2002年6月中国政法大学院系调整改革中,在整合原有的经济法系、法律系民商法教研室和民事诉讼法教研室、科研系列的环境法团队的基础上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现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环境资源法学和民事诉讼法学五大学科,下设民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环境与资源法、民事诉讼法、财税金融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8个研究所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20万
] -
中国政法大学培训学院是为统筹学校同等学力研修班办学工作,经学校机构设置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并经校长办公会和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而专门成立的学院。学院高度贯彻统一招生、统一教学、统一管理的办学原则及分学院、分学科进行专业化培养的方式,集中学校优势办学资源,全面开展同等学力办学工作。根据我院基本情况和模式,学院主要设置以下部门: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学院综合性管理事务,负责与学校其他部门工作的协调与联络。招生管理办公室:设计宣传推广计划,招生咨询服务,拓展合作渠道,起草必要的实施细则和编制本院的招生方案。教务管理办公室:负责学员的培养管理工作,由学员管理中心、教务管理中心和考务管理中心组成。学员管理办公室:负责学员学业档案管理等工作。
[详情][简章:1篇
][学费:5.50万
] -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是以1995年开始招生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为本科办学的基础,在充分整合校内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方面的师资以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于2002年7月正式组建的。现有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金融工程(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四个本科专业。世界经济博士点;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世界经济、会计学、产业经济、经济史、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法商管理(自设专业)、金融学、统计学、财政学等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MBA专业硕士点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3.68万
] -
社会学曾是北京政法学院建校时的三大学科之一,今天的社会学院已成为中国政法大学建设世界知名法科强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是1952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上合并组建的。当时虽然社会学学科在全国被取消,但著名社会学家严景耀先生和雷洁琼先生长期在北京政法学院任教,为保留社会学火种作出了特殊的贡献。198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王康先生是费孝通先生领军重建中国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助手之一,曾担任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总干事等要职。王康先生后来一直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中国政法大学也成为1980年代全国重建社会学专业以来在高校最早开设社会学课程的高校之一。2001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正式创办以来,严选师资、夯实基础、狠抓特色,仅用了八年的建设时间,就于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政法大学也是在国内最早开展犯罪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研究并在此领域始终保持着前沿地位的高校,当代中国犯罪心理学学科的主要开创者罗大华教授领军的学术团队为社会学院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一直挂靠在我校。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创办以来,以特色学科为依托,以优良师资为支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是2005年7月组建的。现任院长为应星教授。学院下设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心理学系和学院实验室等4个教研实体。学院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建立起从本科到博士点的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体系。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学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政治社会学交叉学科博士点)以及一个专业学科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学院有一支年轻有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潜力巨大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师资29名,其中,教授7人(含二级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15人。在这支师资队伍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名,占全院教师比例的89.7%;从海外留学归国的教师17名,占全院师资比例的58.6%。学院教学成果十分突出,涌现出北京市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一批教学名师,并获得过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教材等多项教学奖励。学院尽管建院时间不长、规模不大,但在社会学和应用心理学的诸多研究方向(包括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转型社会学、法律心理学、犯罪与刑事司法心理学等)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其中在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法律社会学等研究方向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建院十年来,学院教师不仅在国内最重要的学术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心理学报》等发表论文数十篇,而且在国外S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出版学术著作数十部。学院科研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社会科学成果奖、北京市社科成果奖、全国社会学优秀成果奖,有的还在著名的国际社会工作期刊获得最佳论文奖。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重要课题数十项。学院的发展定位是:立足精品特色、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发挥师资力量起点高、结构好、后劲足、人心齐的优势,一方面以法学学科为依托,使社会学和应用心理学成为法学重要的关联学科和支撑学科,并成为我校迈向世界知名法科强校的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社会学和应用心理学发展成为全国高校中特色鲜明、“小而强”、“特而优”的专业,社会学一级学科和应用心理学中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若干方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18.00万
] -
按照党和国家“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部署,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办公会决定设立网络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将精心打造教育培训品牌、努力争取更多社会资源、积极扩大学校社会声誉与知名度、着力提升继续教育能力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还将主要致力于法治理念远程培训平台、法学专业网络学习平台、全民远程网络教育服务平台和现代远程学历教育项目的建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20万
] -
刑事司法学院是我校惟一设有两个一级本科专业的法学院,即法学专业、侦查学专业,鲜明的专业特色使其在我校四大法学院中备受瞩目。两个一级专业的强强组合,使刑事司法学院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中阵容强大、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刑事法学和刑事科学教学与研究中心。学院目前已形成了以刑事法学为主体的学科群,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侦查学为学院的特色学科,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属于国家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以及师资队伍等具有较高水平,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现任院长为博士生导师曲新久教授。刑事司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在国内外刑法学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现有专职教师55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0人,有博士学位(含在读)的21人,有硕士学位的21人。学院下设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两个学术机构,并设有院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教学辅助机构。设有五个教学科研机构,即刑法学研究所、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侦查学研究所、犯罪学研究所、青少年犯罪教研室。学院设有侦查技术实验室,附设反洗钱研究中心、刑事司法研究中心、恢复性司法研究中心、青少年犯罪和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中华法系研究中心及恐怖主义与有组织犯罪研究中心。刑事司法学院目前在本科生层次设有法学、侦查学两个专业,在研究生层次设有两个博士点两个硕士点,即刑法学专业和诉讼法学专业两个博士点,刑法学专业和诉讼法学专业两个硕士点。目前,面向本科法学专业、侦查学专业并部分面向其他专业开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通选课60余门,面向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专业课30余门。刑事司法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自2002年学院成立以来,教师共出版专著、教材162部,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67篇,发表译文7篇。主持或参加科研立项47项。其中已经完成国家社科项目5项,北京社科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8项,司法部项目3项,公安部项目1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11项,校级项目3项。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教学科研的校际交流,教师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达百余次。出色的教学效果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使我院教师多次获奖,如有教师获美国犯罪学会“国际杰出学者”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等。学院还重视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三年来,教师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十余人次,接待境外来访的教育、科研及专家学者多起,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及研讨会多次。与欧、美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对应机构或个人建立了相关的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刑事司法学院现有在校生1673人,其中博士生124人、硕士生635人、本科生914人。学院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均有完整的培养方案和成功的经验。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学术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使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得到充分展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20万
]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组建的政治系,设置了政治学与政治教育两个专业,共有学生153人,教职工56名。成立了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政治、政治学、行政管理、政治教育七个教研室。杜汝辑、云光、徐理明等老一代学者曾先后任教于此。1988年政治系调整了专业方向,将“政治教育专业”改为“行政管理专业”,后又新设企业管理专业。1995年,政治系更名为“政治与管理系”。1999年11月,学校撤系建院,成立了“政治与管理学院”,学院下设政治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和马列主义基础理论部,并确立了“务实、自强、兼容、创新”的院训和办学理念。2002年6月,学校原教学建制重组为12个教学单位,成立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开设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此后,学院还先后获得了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30年的发展,学院围绕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和公共事务治理已形成较完备的学科专业体系,已成为国内政治学、公共管理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详情][简章:
1篇
][学费:2.5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