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师大博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招生简章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 简称:大连理工
  • 地区: 辽宁
  •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985
  • 学制:3~3年
  • 学费:¥3.80~28.00万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非全日制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8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简介

学院历史悠久,底蕴雄厚

化工学院是我国高端化工人才培养的摇篮,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化工领域唯一的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和工程学两个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学院目前下设9个系: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化学工艺系、材料化工系、催化化学与工程系、化工机械与安全系、药学系、高分子材料系、精细化工系;1个分院:盘锦分院;3个中心:化学分析测试中心、基础化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化工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已从传统化工优势领域,拓展到智能材料、先进能源、安全工程、生物医学等新兴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学院建设有国内一流的化学、化工学科群

化工学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化工学院,历史底蕴深厚,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历次国家评估中均名列前茅。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5个;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1个;1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22个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以学科交叉为特色,引领行业科技创新,致力解决能源、材料、信息、环境、健康等领域卡脖子难题,屡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目前正大力开展新工科建设,以绿色、智能、大数据理念为特征,前景广阔。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化工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有在职教职工458人。主校区教职工409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43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33人,讲师(助理研究员)23人;盘锦分院4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0人,讲师6人。在站博士后97人。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站65人,化学站28人,安全科学与工程站4人。有国家、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有特种高分子材料专家蹇锡高院士、智能光学材料专家彭孝军院士、生物医学探针专家EnginU.AKKAYA院士等学术大师,有生态染料专家张淑芬教授、膜科学与工程专家贺高红教授等领军人才;中青年教师中有国家“杰青”8位、“优青”8位、“长江学者”7位、国家教学名师3人、宝钢教育奖获得者20人。学院同时建有国家级工科化学、化工两个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罕见。全院教职工多达400余人,规模国内外最大。

学院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创新平台

学院拥有“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石油化工爆炸机理与安全泄放技术科技研发平台”,“科技部大连气波制冷研究推广中心”,“辽宁省生物基化学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分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能源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化工资源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低碳资源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石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烟气余热利用装备防腐蚀工程实验室”,“辽宁绿色化学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中心”,“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工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水化学与水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硼镁资源化工与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中心,还拥有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超分子化学与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两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简称“111计划”),即“功能超分子与纳米材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精细化工创新引智基地”。学院现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3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校科研创新团队4个。

学院拥有“基础化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省部级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工-华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工-大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工-抚顺石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15个省部级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精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国家教学成果奖13项。

学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生培养:化工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4个(生物化工二级学科点在生物工程学院);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0个;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1416人,博士研究生700人。盘锦校区硕士研究生148人。研究生培养中,学院围绕着将学科强、高端人才多的突出优势转化为科研育人的优势,坚持发挥“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涵育一流科研人才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尊师重教、敬业爱生、和谐互助”的良好导学文化和浓郁的学术科研氛围,广大研究生在一流的学术环境中中不断坚定学术志向、塑造科学精神、提升科研本领。在研究性论文发表(影响因子)、全国科技竞赛、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中评审等活动中,屡创佳绩。

本科生培养:学院现有本科生2322人。盘锦校区本科生1252人。学院将人才培养定位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密切关联,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创新”为办学理念,贯彻学校“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总体办学目标和“高水平、研究型、有特色、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全面推进,坚持理工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特色发展之路,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在化工、化学、制药、过程装备等领域从事生产、管理、设计、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并通过设立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班、化工与制药类创新实验班、新工科创新实践班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开发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精英人才。

学院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化工人才的知名高地

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国际班建设为牵引,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奥地利、韩国等国的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出国学习或交流;在学院层面上跨专业方向全面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本着“突出创新、强化工程实践、尊重个性”的原则,依托学院优质教学科研资源,通过开设化工与制药类创新实验班和各类创新实践强化班、实施大规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组织科技竞赛等,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工程实践能力,全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新工科人才培养:面向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和新需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传统学科导向的培养理念向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转变;推进化工人才培养内外部环境协同,推进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融合。

学院广泛加强和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学院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奥地利、韩国等国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建立了实质性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交流关系,定期选派优秀的研究生、本科生出国学习和交流、全额资助表现优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进去。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超分子化学与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简称“111计划”)“功能超分子与纳米材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精细化工创新引智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了学院高水平的国际化办学进程。学院聘请了包含土耳其EnginU.AKKAYA院士在内的多名外籍教师。还邀请国内外多位知名学者来校进行讲学交流。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宾州州立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日本东北大学等多家单位分别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

学院十分重视人文关怀和文化建设

学院秉承“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以“化育臻善,工于至诚”为院训,提倡“以创新谋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学院多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学院将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地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强化专业优质资源的建设、进一步凝练方向、汇聚队伍、整合创新,重内涵发展,提升质量文化,再创辉煌!

二、安全工程专业简介

安全工程专业注重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学科。

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航空航天、工厂、物业、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净化与空气调节、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监察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实践。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市场,即使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大幅度增加,也应该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因为全国300人以上的高危企业数量巨大。

就业方向:1.大型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安全教育、工伤事故处理、安全施工方案编制及审核、施工安全防护用具配备及管理及现场安全档案管理等工作。

2.大型厂矿、生产型企业,从事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评价、工伤事故处理及职业病防治等工作。

3.安全评价机构从事专业安全评价、风险评估等工作。

4.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政府层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5.大中专院校安全工程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工作。

三、专业方向

安全工程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4.50万

七、招生地区

辽宁

1.鉴于各方面情况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联系方式:QQ邮箱:461934789@qq.com,我们将24小时内及时沟通与处理。
最新资讯
评论
评论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简称:大连理工 地区: 辽宁 学制:3~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3.80~28.00万 班型:周末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985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师大博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招生简章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非全日制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8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简介

学院历史悠久,底蕴雄厚

化工学院是我国高端化工人才培养的摇篮,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化工领域唯一的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和工程学两个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学院目前下设9个系: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化学工艺系、材料化工系、催化化学与工程系、化工机械与安全系、药学系、高分子材料系、精细化工系;1个分院:盘锦分院;3个中心:化学分析测试中心、基础化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化工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已从传统化工优势领域,拓展到智能材料、先进能源、安全工程、生物医学等新兴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学院建设有国内一流的化学、化工学科群

化工学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化工学院,历史底蕴深厚,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历次国家评估中均名列前茅。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5个;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1个;1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22个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以学科交叉为特色,引领行业科技创新,致力解决能源、材料、信息、环境、健康等领域卡脖子难题,屡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目前正大力开展新工科建设,以绿色、智能、大数据理念为特征,前景广阔。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化工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有在职教职工458人。主校区教职工409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43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33人,讲师(助理研究员)23人;盘锦分院4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0人,讲师6人。在站博士后97人。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站65人,化学站28人,安全科学与工程站4人。有国家、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有特种高分子材料专家蹇锡高院士、智能光学材料专家彭孝军院士、生物医学探针专家EnginU.AKKAYA院士等学术大师,有生态染料专家张淑芬教授、膜科学与工程专家贺高红教授等领军人才;中青年教师中有国家“杰青”8位、“优青”8位、“长江学者”7位、国家教学名师3人、宝钢教育奖获得者20人。学院同时建有国家级工科化学、化工两个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罕见。全院教职工多达400余人,规模国内外最大。

学院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创新平台

学院拥有“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石油化工爆炸机理与安全泄放技术科技研发平台”,“科技部大连气波制冷研究推广中心”,“辽宁省生物基化学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分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能源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化工资源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低碳资源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石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烟气余热利用装备防腐蚀工程实验室”,“辽宁绿色化学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中心”,“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工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水化学与水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硼镁资源化工与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中心,还拥有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超分子化学与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两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简称“111计划”),即“功能超分子与纳米材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精细化工创新引智基地”。学院现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3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校科研创新团队4个。

学院拥有“基础化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省部级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工-华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工-大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工-抚顺石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15个省部级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精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国家教学成果奖13项。

学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生培养:化工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4个(生物化工二级学科点在生物工程学院);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0个;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1416人,博士研究生700人。盘锦校区硕士研究生148人。研究生培养中,学院围绕着将学科强、高端人才多的突出优势转化为科研育人的优势,坚持发挥“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涵育一流科研人才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尊师重教、敬业爱生、和谐互助”的良好导学文化和浓郁的学术科研氛围,广大研究生在一流的学术环境中中不断坚定学术志向、塑造科学精神、提升科研本领。在研究性论文发表(影响因子)、全国科技竞赛、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中评审等活动中,屡创佳绩。

本科生培养:学院现有本科生2322人。盘锦校区本科生1252人。学院将人才培养定位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密切关联,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创新”为办学理念,贯彻学校“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总体办学目标和“高水平、研究型、有特色、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全面推进,坚持理工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特色发展之路,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在化工、化学、制药、过程装备等领域从事生产、管理、设计、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并通过设立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班、化工与制药类创新实验班、新工科创新实践班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开发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精英人才。

学院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化工人才的知名高地

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国际班建设为牵引,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奥地利、韩国等国的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出国学习或交流;在学院层面上跨专业方向全面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本着“突出创新、强化工程实践、尊重个性”的原则,依托学院优质教学科研资源,通过开设化工与制药类创新实验班和各类创新实践强化班、实施大规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组织科技竞赛等,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工程实践能力,全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新工科人才培养:面向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和新需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传统学科导向的培养理念向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转变;推进化工人才培养内外部环境协同,推进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融合。

学院广泛加强和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学院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奥地利、韩国等国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建立了实质性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交流关系,定期选派优秀的研究生、本科生出国学习和交流、全额资助表现优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进去。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超分子化学与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简称“111计划”)“功能超分子与纳米材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精细化工创新引智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了学院高水平的国际化办学进程。学院聘请了包含土耳其EnginU.AKKAYA院士在内的多名外籍教师。还邀请国内外多位知名学者来校进行讲学交流。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宾州州立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日本东北大学等多家单位分别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

学院十分重视人文关怀和文化建设

学院秉承“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以“化育臻善,工于至诚”为院训,提倡“以创新谋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学院多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学院将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地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强化专业优质资源的建设、进一步凝练方向、汇聚队伍、整合创新,重内涵发展,提升质量文化,再创辉煌!

二、安全工程专业简介

安全工程专业注重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学科。

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航空航天、工厂、物业、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净化与空气调节、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监察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实践。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市场,即使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大幅度增加,也应该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因为全国300人以上的高危企业数量巨大。

就业方向:1.大型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安全教育、工伤事故处理、安全施工方案编制及审核、施工安全防护用具配备及管理及现场安全档案管理等工作。

2.大型厂矿、生产型企业,从事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评价、工伤事故处理及职业病防治等工作。

3.安全评价机构从事专业安全评价、风险评估等工作。

4.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政府层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5.大中专院校安全工程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工作。

三、专业方向

安全工程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4.50万

七、招生地区

辽宁

·相关阅读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非全日制航空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简介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成立于2007年7月22日,由我校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工程力学系、船舶工程学院与具有时代气息、焕发...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非全日制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简介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成立于2007年7月22日,由我校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工程力学系、船舶工程学院与具有时代气息、焕发...

大连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非全日制集成电路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大连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简介 为尽快满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2015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支持相关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通知,在全国支持9所高...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非全日制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始建于大连理工大学建校初期,前身为承担全校公共外语教学的俄文教研组;1985年成立外语系,建立英语专业,2001年建立日语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非全日制生物技术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成立于2019年3月,其前身是成立于2010年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隶属于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大连理工大学生物相关学科发展历...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非全日制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大连理工大学直属的学院之一,也是国家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学院坐落在大连理工大学开发区校区,校园环境...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非全日制MPA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简介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成立于2010年10月11日,学部下设中文系、新闻与传播学系、公共管理系、法律系、哲学系、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艺术教育中...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EMBA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8

一、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下设9个研究所、3个教育教学实验中心和7个行政办公室,建设有两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六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以及...

·评论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友情链接:中教互联中教互联官网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