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师大博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招生简章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 简称:广工
  • 地区: 广东
  • 类型:理工类、公办
  • 学制:3~3年
  • 学费:¥4.50~10.80万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非全日制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2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坐落于美丽的广州大学城校区,由1958年创办的原广东工学院电工系发展而来。建院62年,学院因图强而生,因质量而立,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强。学院下设自动控制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物联网与大数据系、实验中心和党政办公室。学院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五个本科专业(据2019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院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位列第6名,自动化专业位列第15名)。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控制工程和电气工程两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现已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培养毕业生四万余人。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16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36人(另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85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以谢胜利教授为带头人的“控制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现有共享中科院院士2人,教职工195人,其中专任教师163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118人,教授50人,副教授7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7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人,教育部高层次人才5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5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3个,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1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2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3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广东省师德标兵1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等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学院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学科平台,“控制科学与工程”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水平评估中排名进入前10%(A类);有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中国制造2025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1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1个,科技部2018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智能检测与制造物联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实验室),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广东平台,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工程中心、广东省面向领域应用的大数据技术工程中心、广东省车载传感网与智能交通工程中心、广东省面向能源互联网应用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面向智能制造的超高精度自动化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复杂过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离散制造知识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并加强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先后与国(境)外高校、研究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1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28个。

学院注重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1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2个(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重点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学院注重教学成果研究,近几年,编写教材21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CAA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形成了有特色的办学方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粤港重大招标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30多项。科研经费达到2亿多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广东省专利发明人1人。所培养的学生竞争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学生获得国家、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2013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三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2015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四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特等奖”1项,获得“挑战杯”广东省赛“特等奖”3项;2016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17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五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六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获得“挑战杯”广东省赛“特等奖”1项;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校友在众多领域脱颖而出,成长为“科技拓路人、行业带头人、产业领军人”,涌现一大批的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专家和知名企业家。学院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学院党委荣获广东省创先争优“南粤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5年、2016年、2017年学院党委连续获得校“十佳书记项目”,2017年学院党委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8年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团队党支部”获广东省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二、软件工程专业简介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培养目标:软件工程通过对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理论、方法与技能的学习,适应软件产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以及能从事软件工程管理相关工作的软件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培养适应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毕业后能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软件工程概论、统一建模语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需求、软件项目管理该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就业方向: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三、专业方向

控制工程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4.50万

七、招生地区

广东

1.鉴于各方面情况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联系方式:QQ邮箱:461934789@qq.com,我们将24小时内及时沟通与处理。
最新资讯
评论
评论成功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简称:广工 地区: 广东 学制:3~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4.50~10.80万 班型:周末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师大博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招生简章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非全日制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2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坐落于美丽的广州大学城校区,由1958年创办的原广东工学院电工系发展而来。建院62年,学院因图强而生,因质量而立,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强。学院下设自动控制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物联网与大数据系、实验中心和党政办公室。学院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五个本科专业(据2019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院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位列第6名,自动化专业位列第15名)。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控制工程和电气工程两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现已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培养毕业生四万余人。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16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36人(另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85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以谢胜利教授为带头人的“控制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现有共享中科院院士2人,教职工195人,其中专任教师163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118人,教授50人,副教授7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7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人,教育部高层次人才5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5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3个,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1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2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3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广东省师德标兵1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等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学院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学科平台,“控制科学与工程”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水平评估中排名进入前10%(A类);有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中国制造2025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1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1个,科技部2018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智能检测与制造物联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实验室),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广东平台,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工程中心、广东省面向领域应用的大数据技术工程中心、广东省车载传感网与智能交通工程中心、广东省面向能源互联网应用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面向智能制造的超高精度自动化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复杂过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离散制造知识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并加强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先后与国(境)外高校、研究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1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28个。

学院注重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1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2个(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重点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学院注重教学成果研究,近几年,编写教材21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CAA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形成了有特色的办学方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粤港重大招标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30多项。科研经费达到2亿多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广东省专利发明人1人。所培养的学生竞争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学生获得国家、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2013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三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2015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四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特等奖”1项,获得“挑战杯”广东省赛“特等奖”3项;2016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17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五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六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获得“挑战杯”广东省赛“特等奖”1项;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校友在众多领域脱颖而出,成长为“科技拓路人、行业带头人、产业领军人”,涌现一大批的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专家和知名企业家。学院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学院党委荣获广东省创先争优“南粤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5年、2016年、2017年学院党委连续获得校“十佳书记项目”,2017年学院党委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8年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团队党支部”获广东省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二、软件工程专业简介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培养目标:软件工程通过对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理论、方法与技能的学习,适应软件产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以及能从事软件工程管理相关工作的软件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培养适应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毕业后能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软件工程概论、统一建模语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需求、软件项目管理该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就业方向: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三、专业方向

控制工程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4.50万

七、招生地区

广东

·相关阅读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非全日制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坐落于美丽的广州大学城校区,由1958年创办的原广东工学院电工系发展而来。建院62年,学院因图强而生,因质量而立,因改革而兴...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非全日制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坐落于美丽的广州大学城校区,由1958年创办的原广东工学院电工系发展而来。建院62年,学院因图强而生,因质量而立,因改革而兴...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非全日制人工智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坐落于美丽的广州大学城校区,由1958年创办的原广东工学院电工系发展而来。建院62年,学院因图强而生,因质量而立,因改革而兴...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非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简介 政法学院坐落于华南植物园旁、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学院溯源于1995年成立的社会科学系,依托学校强势工科背景,突出法、管、理、工、艺有...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非全日制机械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的设计学科始于1980年代,专业办学有30余年历史。2004年成立艺术设计学院,2014年成为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成员,201...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非全日制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的设计学科始于1980年代,专业办学有30余年历史。2004年成立艺术设计学院,2014年成为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成员,201...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非全日制集成电路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位于广州大学城,是广东省重要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3个系、1个研究院、1个教学与实验中心。师资力量雄厚:现...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非全日制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位于广州大学城,是广东省重要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3个系、1个研究院、1个教学与实验中心。师资力量雄厚:现...

·评论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友情链接:中教互联中教互联官网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