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招生简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简称:南航
  • 地区: 江苏
  •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 学制:2.5~2.5年
  • 学费:¥3.60~16.80万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非全日制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3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简介

航天学院成立于2006年,目前学院下设航天系统工程系、航天光电信息系、航天控制工程系和教学科研实验中心,涵盖了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设有3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其他专技岗10人,包含教授及研究员16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35人,教师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2人次、省级人才工程20人次,现任院长为“嫦娥之父”叶培建院士。学院成立至今,已培养本科生1400余人、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60余人,培养的学生就业于国防工业系统(航天、航空等领域)、世界五百强企业。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乌克兰国立航空航天大学、美国莱斯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项目百余项,各类省部级项目数百项。参与了我国小行星和火星探测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并承担了火星探测器信标系统的研制任务。在“嫦娥”探月工程、小行星探测器、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载人登月和空间站建设等多项国家重大专项中承担相关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20余篇,EI收录29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8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天巡一号”微小卫星。学院与航天五院508研究所签署了“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共建协议,拥有“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卫星通信与导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并与航天五院508研究所建立了“智能感知与无损着陆技术联合实验室”,与航天八院803研究所建立了“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为学校航天特色发展和特色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航天学院已走过最初的“创业”阶段。前路迢迢,玉汝于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航天学院将继续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扎实推进学院“双一流”建设,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

二、电子与信息专业简介

电子与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现在,电子与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

 

三、专业方向

电子信息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2.5年

六、学费

4.50万

七、招生地区

江苏

1.鉴于各方面情况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联系方式:QQ邮箱:461934789@qq.com,我们将24小时内及时沟通与处理。
最新资讯
评论
评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