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师大博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招生简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简称:武汉中国地质
  • 地区: 湖北
  •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 学制:3~3年
  • 学费:¥5.40~10.50万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非全日制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2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简介

2020年5月6日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地调院)成立20周年的日子。回顾历史,学校地质调查工作与祖国的地质事业发展紧密相关,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和阶段性目标紧密相关。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之初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开展第一轮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作为原地矿部直属高校,学校在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化学、水工环和物探等方面具备先天优势。为抢抓这次历史机遇,学校按地调局部署,成立了高校首个实体地调院。地调院是学校地球科学领域服务行业和社会的重要平台,具备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职能,是学校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

作为全国高校地质调查的先行者,学校地质调查能力得到了行业公认。2012年地调院率先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院校地质调查院A级能力建设评估。2016和201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的省级地质调查院、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承担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的行业地勘单位和院校下设的地调院评优,学校地调院作为全国唯一的院校地调院获评优秀。

保障能力

20年以来,学校不断推进地质调查保障能力建设,在财务、项目、安全、保密、档案、地质实物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完善的组织设施和人员配备。除二个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国家GI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支撑以外,学校面向地调行业设立了独立的实验技术中心,拥有仪器设备100余台套,价值2000余万元。在资质方面,学校在地调方面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健全,具备各类甲级资质12项,领域涉及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固体矿产、液体矿产、气体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勘查、地质灾害治理等。

队伍建设

20年以来,通过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学校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齐全、优势明显的专兼结合的公益性高校地质调查研究队伍。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领域服务社会和行业的前沿阵地,地调院现有在册职工4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8人,原973计划首席2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3人,原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计划团队2个、创新人才10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首席填图科学家2人。

地调科研

20年以来,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不同时期的战略定位,积极参与地质调查工作。根据统计,地调院累计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中国地调局计划项目和二级项目、各省市地勘基金等项目1696项,累计经费13.52亿元,强有力的支持了学校的事业发展。所承担的项目不仅重新认识和解决了一些重大基础地质与矿产勘查问题,在地调行业相关标准制定、技术示范与引领方面均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依托地调相关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4000余篇,获得各类奖励200余项。根据统计,2002-2019年,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13项(第一完成单位8项);省部级奖128项(第一完成单位63项),其中一等奖48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4项;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图幅奖10项,其中特优奖1项,一等奖2项;地质学会等各学(协)会奖励2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4项。

人才培养

20年以来,依托地质调查项目完成本科毕业设计1200余份,完成硕士毕业论文近千份、完成博士毕业论文100余篇,其中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对自然资源行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保守统计,仅2011-2019年间,学校超过10607名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留在了自然资源行业。20年以来,许多地大毕业生已成为地质行业的工程首席、学术带头人或单位技术骨干。20年以来,学校依托地球科学多学科综合优势和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已为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原武警黄金部队及相关地勘单位培训上百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超过1万人。

社会关注

20年以来,学校地调工作积极服务社会和行业,与时俱进的推进地调文化建设,展示了师生投身地质调查事业的工作风貌,彰显了地大人不畏艰险,投身祖国需要和地质科技的伟大情怀。李德威教授“开发固态能,中国能崛起”的先进事迹激励了广大地质工作者;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学校教师不顾危难深入一线,及时加入原国土部科技救灾工作。各项目组成立的临时党支部在野外开展支部活动,党旗飘扬在祖国的山川河海。20年来,依托地调项目,学校教师从青藏高原到贫困乡村,累计为公众、中小学开展公益性科普讲座近百次。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矿业报》、《中国自然资源报》、《长江日报》等各类主流媒体和行业传媒报道地调院超过200余次。

服务行业

20年以来,通过不断积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形成了区矿调、水工环地质调查、页岩气调查评价、地质灾害、城市地质、信息工程等优势领域方向,在国家地质调查事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依托地学优势,不断瞄准国家目标和行业急需,积极担当,主动作为。2017年,学校响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启动“地学长江”计划,2019年,学校启动“宜居地球”战略规划。

未来展望

近年来,学校通过聚焦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职能定位,全力推进地质调查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三大转变。天高海阔育桃李,跋山涉水探真知,斗转星移结硕果,求真务实报国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事业必将续写更加辉煌的明天。

二、环境工程专业简介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现代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水、气、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资源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火力发电厂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环境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仍属于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因此还没有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大部分是在大城市和大企业,以及一些专门做环境方面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的公司。

由于很多地区或地方上的企业对环境保护还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我国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不多。

但随着环境保护观念宣传的深入,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内,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环境工程毕业后能够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各部门、环境工程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相关科研单位、火力发电厂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研究开发、电厂化学等方面工作。

三、专业方向

环境工程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5.40万

七、招生地区

湖北

1.鉴于各方面情况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联系方式:QQ邮箱:461934789@qq.com,我们将24小时内及时沟通与处理。
最新资讯
评论
评论成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简称:武汉中国地质 地区: 湖北 学制:3~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5.40~10.50万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师大博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招生简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非全日制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4-02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简介

2020年5月6日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地调院)成立20周年的日子。回顾历史,学校地质调查工作与祖国的地质事业发展紧密相关,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和阶段性目标紧密相关。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之初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开展第一轮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作为原地矿部直属高校,学校在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化学、水工环和物探等方面具备先天优势。为抢抓这次历史机遇,学校按地调局部署,成立了高校首个实体地调院。地调院是学校地球科学领域服务行业和社会的重要平台,具备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职能,是学校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

作为全国高校地质调查的先行者,学校地质调查能力得到了行业公认。2012年地调院率先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院校地质调查院A级能力建设评估。2016和201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的省级地质调查院、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承担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的行业地勘单位和院校下设的地调院评优,学校地调院作为全国唯一的院校地调院获评优秀。

保障能力

20年以来,学校不断推进地质调查保障能力建设,在财务、项目、安全、保密、档案、地质实物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完善的组织设施和人员配备。除二个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国家GI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支撑以外,学校面向地调行业设立了独立的实验技术中心,拥有仪器设备100余台套,价值2000余万元。在资质方面,学校在地调方面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健全,具备各类甲级资质12项,领域涉及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固体矿产、液体矿产、气体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勘查、地质灾害治理等。

队伍建设

20年以来,通过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学校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齐全、优势明显的专兼结合的公益性高校地质调查研究队伍。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领域服务社会和行业的前沿阵地,地调院现有在册职工4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8人,原973计划首席2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3人,原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计划团队2个、创新人才10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首席填图科学家2人。

地调科研

20年以来,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不同时期的战略定位,积极参与地质调查工作。根据统计,地调院累计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中国地调局计划项目和二级项目、各省市地勘基金等项目1696项,累计经费13.52亿元,强有力的支持了学校的事业发展。所承担的项目不仅重新认识和解决了一些重大基础地质与矿产勘查问题,在地调行业相关标准制定、技术示范与引领方面均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依托地调相关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4000余篇,获得各类奖励200余项。根据统计,2002-2019年,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13项(第一完成单位8项);省部级奖128项(第一完成单位63项),其中一等奖48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4项;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图幅奖10项,其中特优奖1项,一等奖2项;地质学会等各学(协)会奖励2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4项。

人才培养

20年以来,依托地质调查项目完成本科毕业设计1200余份,完成硕士毕业论文近千份、完成博士毕业论文100余篇,其中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对自然资源行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保守统计,仅2011-2019年间,学校超过10607名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留在了自然资源行业。20年以来,许多地大毕业生已成为地质行业的工程首席、学术带头人或单位技术骨干。20年以来,学校依托地球科学多学科综合优势和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已为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原武警黄金部队及相关地勘单位培训上百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超过1万人。

社会关注

20年以来,学校地调工作积极服务社会和行业,与时俱进的推进地调文化建设,展示了师生投身地质调查事业的工作风貌,彰显了地大人不畏艰险,投身祖国需要和地质科技的伟大情怀。李德威教授“开发固态能,中国能崛起”的先进事迹激励了广大地质工作者;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学校教师不顾危难深入一线,及时加入原国土部科技救灾工作。各项目组成立的临时党支部在野外开展支部活动,党旗飘扬在祖国的山川河海。20年来,依托地调项目,学校教师从青藏高原到贫困乡村,累计为公众、中小学开展公益性科普讲座近百次。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矿业报》、《中国自然资源报》、《长江日报》等各类主流媒体和行业传媒报道地调院超过200余次。

服务行业

20年以来,通过不断积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形成了区矿调、水工环地质调查、页岩气调查评价、地质灾害、城市地质、信息工程等优势领域方向,在国家地质调查事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依托地学优势,不断瞄准国家目标和行业急需,积极担当,主动作为。2017年,学校响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启动“地学长江”计划,2019年,学校启动“宜居地球”战略规划。

未来展望

近年来,学校通过聚焦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职能定位,全力推进地质调查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三大转变。天高海阔育桃李,跋山涉水探真知,斗转星移结硕果,求真务实报国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事业必将续写更加辉煌的明天。

二、环境工程专业简介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现代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水、气、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资源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火力发电厂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环境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仍属于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因此还没有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大部分是在大城市和大企业,以及一些专门做环境方面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的公司。

由于很多地区或地方上的企业对环境保护还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我国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不多。

但随着环境保护观念宣传的深入,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内,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环境工程毕业后能够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各部门、环境工程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相关科研单位、火力发电厂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研究开发、电厂化学等方面工作。

三、专业方向

环境工程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5.40万

七、招生地区

湖北

·相关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非全日制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简介 自动化学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调整校内相关学科组建而成。学院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步伐,致力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非全日制资源与环境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简介 资源学院是我校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也是我校师资力量和办学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资源科学与工程系、石油地质系、石油工程系、盆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非全日制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简介 艺术与传媒学院成立于2006年5月。现任院长桂宇晖教授,院党委书记郭秀蓉副教授。 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专任教师中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非全日制翻译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资源产业经济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建院以来,一直坚持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以破解资源短缺和推进学术卓越为着力点、以加强顶层战略设计、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MPAcc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建院以来,一直坚持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以破解资源短缺和推进学术卓越为着力点、以加强顶层战略设计、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MBA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建院以来,一直坚持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以破解资源短缺和推进学术卓越为着力点、以加强顶层战略设计、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MF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02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建院以来,一直坚持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以破解资源短缺和推进学术卓越为着力点、以加强顶层战略设计、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和...

·评论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友情链接:中教互联中教互联官网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