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师大博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招生简章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 简称:北京科技
  • 地区: 北京
  •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 学制:2~3年
  • 学费:¥3.00~28.00万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非全日制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3-29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下设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科技与文化研究所,还拥有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两个科研基地。研究院拥有科学技术史博士和硕士、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点,还设有科学技术史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北京科技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科学技术史研究并建制化的高校之一。1974年,学校成立冶金史组(现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开始了系统研究中国冶金史的工作。科学技术史学科于1990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第一个科学技术史(工学)博士点。2004年,学校充分整合校内相关资源,成立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2007年,本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2009年,被批准成立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获批成立;此外,还与我校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共建“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腐蚀与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再次名列第一。2014年,新增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校成立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成为新的科研平台。

目前,研究院拥有8名教授、10名副教授、7名讲师组成的老中青搭配合理的学术梯队。拥有新世纪优秀人才4名,跨世纪人才1名,北京市科技新星1名。近年来,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斐然,潜伟教授当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15年),李延祥教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13年),陈坤龙副教授入选北京高校“青年英才”培养计划(2013年)、首批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优秀青年人才计划(2014年);从国外新引进魏书亚教授以及马泓蛟、刘思然等多名年轻教师。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团队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坚持培养文理交叉的特色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研究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李延祥教授的视频公开课“古代冶金与中华文明”入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目前在校研究生95人,是国内科学技术史专业培养研究生最多的高校之一。铁付德、陈坤龙分别获得2006年和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论文提名奖。许多毕业生在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文博单位已成为业务骨干。

经过“211工程”三期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建设,研究院建有科技考古实验室、文物保护实验室以及科学技术史资料室等基础条件平台。目前已拥有液相质谱仪、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仪、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仪、LIBS分析仪、三维激光扫描仪、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高景深金相显微镜、田野考察移动装备等大型仪器设备;资料室拥有图书约5.3万册,购进“四库全书”等一批数字化图书资料,自主建设的“中国古代金属技术数据库”和“古代金属技术与传统工艺展示平台”已投入使用。

研究院在国际交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与美国、英国、德国等15个国家的5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与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理海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波鸿矿业博物馆、海德堡大学、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诺丁汉大学、李约瑟研究所等互动密切。参与组织的国际冶金史大会(BUMA)自1981年至今已经举办8届。近年来,分别与耶鲁大学合作举办文物保护技术培训班、与理海大学合作举办多期暑期研习班。

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院现已形成以下四个特色研究方向:

(1)冶金与材料史: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古代冶金遗物进行研究,结合历史文献,揭示其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该方向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曾被原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系主任Smith教授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冶金史研究小组,现已经成为了世界冶金与材料史研究的重要学派。

(2)技术史与传统工艺:立足技术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考察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技术,探讨其与古代技术文明的关系,并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该方向近年来对冶金、陶瓷、造纸等传统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考察,在中国高校中独树一帜。

(3)文物腐蚀与保护:在对文物本体材料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探明其腐蚀机理,研究文物保护工艺与材料,以更充分地发掘其历史文化价值。目前,该方向已经培养出全国文物保护方向数量最多的博士。

(4)科学技术与社会:开展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探讨科学文化传播,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制定提供软科学支持。该方向在探讨金属技术与人类文明关系、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创新指标体系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正秉承“团结、传承、开放、奋进”的精神,保持交叉学科特色,加强国际视野的科学研究,鼓励各种学术交流与出版,开放学术资源平台,强化素质教育教学,坚持服务社会,促进国家文化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国际化学科。

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简介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培养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设置课程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博物馆学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具有文物、鉴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

历史学、艺术学、文物类、博物馆学、考古学。

主干课程

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文物管理与法规、中国历史地理、古代工艺美术、民俗学、艺术史、考古学通论、文物与考古技术、文物保护基础等。

知识能力

1.掌握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我国主要文物种类和重要文物实例;

3.具有对人类文化遗存评价、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

4.了解我国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的国际规章;

5.了解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的作用,熟知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和全面的操作管理要求;了解文物修缮、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发展前景

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的文物成列与保护、博物馆管理和研究;公安、海关、商检、拍卖典当、珠宝行等文物鉴定、评估和保护。

三、专业方向

文物与博物馆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4.50万

七、招生地区

北京

1.鉴于各方面情况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联系方式:QQ邮箱:461934789@qq.com,我们将24小时内及时沟通与处理。
最新资讯
评论
评论成功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简称:北京科技 地区: 北京 学制:2~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学费:¥3.00~28.00万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类型:理工类、公办、双一流、21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师大博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招生简章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非全日制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4-03-29
发布者:
李翠娇
阅读量:

【导语】

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下设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科技与文化研究所,还拥有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两个科研基地。研究院拥有科学技术史博士和硕士、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点,还设有科学技术史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北京科技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科学技术史研究并建制化的高校之一。1974年,学校成立冶金史组(现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开始了系统研究中国冶金史的工作。科学技术史学科于1990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第一个科学技术史(工学)博士点。2004年,学校充分整合校内相关资源,成立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2007年,本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2009年,被批准成立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获批成立;此外,还与我校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共建“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腐蚀与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再次名列第一。2014年,新增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校成立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成为新的科研平台。

目前,研究院拥有8名教授、10名副教授、7名讲师组成的老中青搭配合理的学术梯队。拥有新世纪优秀人才4名,跨世纪人才1名,北京市科技新星1名。近年来,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斐然,潜伟教授当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15年),李延祥教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13年),陈坤龙副教授入选北京高校“青年英才”培养计划(2013年)、首批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优秀青年人才计划(2014年);从国外新引进魏书亚教授以及马泓蛟、刘思然等多名年轻教师。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团队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坚持培养文理交叉的特色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研究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李延祥教授的视频公开课“古代冶金与中华文明”入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目前在校研究生95人,是国内科学技术史专业培养研究生最多的高校之一。铁付德、陈坤龙分别获得2006年和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论文提名奖。许多毕业生在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文博单位已成为业务骨干。

经过“211工程”三期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建设,研究院建有科技考古实验室、文物保护实验室以及科学技术史资料室等基础条件平台。目前已拥有液相质谱仪、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仪、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仪、LIBS分析仪、三维激光扫描仪、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高景深金相显微镜、田野考察移动装备等大型仪器设备;资料室拥有图书约5.3万册,购进“四库全书”等一批数字化图书资料,自主建设的“中国古代金属技术数据库”和“古代金属技术与传统工艺展示平台”已投入使用。

研究院在国际交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与美国、英国、德国等15个国家的5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与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理海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波鸿矿业博物馆、海德堡大学、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诺丁汉大学、李约瑟研究所等互动密切。参与组织的国际冶金史大会(BUMA)自1981年至今已经举办8届。近年来,分别与耶鲁大学合作举办文物保护技术培训班、与理海大学合作举办多期暑期研习班。

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院现已形成以下四个特色研究方向:

(1)冶金与材料史: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古代冶金遗物进行研究,结合历史文献,揭示其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该方向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曾被原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系主任Smith教授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冶金史研究小组,现已经成为了世界冶金与材料史研究的重要学派。

(2)技术史与传统工艺:立足技术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考察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技术,探讨其与古代技术文明的关系,并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该方向近年来对冶金、陶瓷、造纸等传统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考察,在中国高校中独树一帜。

(3)文物腐蚀与保护:在对文物本体材料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探明其腐蚀机理,研究文物保护工艺与材料,以更充分地发掘其历史文化价值。目前,该方向已经培养出全国文物保护方向数量最多的博士。

(4)科学技术与社会:开展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探讨科学文化传播,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制定提供软科学支持。该方向在探讨金属技术与人类文明关系、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创新指标体系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正秉承“团结、传承、开放、奋进”的精神,保持交叉学科特色,加强国际视野的科学研究,鼓励各种学术交流与出版,开放学术资源平台,强化素质教育教学,坚持服务社会,促进国家文化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国际化学科。

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简介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培养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设置课程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博物馆学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具有文物、鉴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

历史学、艺术学、文物类、博物馆学、考古学。

主干课程

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文物管理与法规、中国历史地理、古代工艺美术、民俗学、艺术史、考古学通论、文物与考古技术、文物保护基础等。

知识能力

1.掌握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我国主要文物种类和重要文物实例;

3.具有对人类文化遗存评价、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

4.了解我国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的国际规章;

5.了解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的作用,熟知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和全面的操作管理要求;了解文物修缮、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发展前景

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的文物成列与保护、博物馆管理和研究;公安、海关、商检、拍卖典当、珠宝行等文物鉴定、评估和保护。

三、专业方向

文物与博物馆

四、考研类型

非全日制

五、学制

3年

六、学费

4.50万

七、招生地区

北京

·相关阅读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非全日制MPA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9

一、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简介 文法学院是北京科技大学覆盖学科门类最广泛的学院,包含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多年来,学院积极倡导“宽容与和谐”、“学...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非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9

一、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简介 文法学院是北京科技大学覆盖学科门类最广泛的学院,包含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多年来,学院积极倡导“宽容与和谐”、“学...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非全日制英语口译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9

一、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于1985年成立外语系,2003年6月组建外国语学院,经过将近十六年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外国语学院已逐步成为基础扎实、特色突出、充满朝气、蓬...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非全日制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9

一、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于1985年成立外语系,2003年6月组建外国语学院,经过将近十六年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外国语学院已逐步成为基础扎实、特色突出、充满朝气、蓬...

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非全日制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9

一、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建校伊始的基础部,2010年经学校系所调整后更名为数理学院,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 学院有5个教学系...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非全日制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9

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下设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科技与文化研究所,还拥有金属与矿冶文...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MPAcc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9

一、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MBA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3-29

一、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

·评论
粤ICP备2021118978号 广州师大博学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职研究生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
电话:4008373873
友情链接:中教互联中教互联官网
免费课程
咨询了解
关于我们